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周期同一横行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1、H—He 2 1;2、Li—Ne 8 2;3、Na—Ar 8 3;

长周期4、K—Kr 18 4;5、Rb—Xe 18 5;6、Cs—Rn 32 6;

7、不完全Fr—112号(118)26(32)7

第七周期原子序数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主族 A 7个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 B 7个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1个有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非常不活泼

㈡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

结构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逐渐升高

熔沸点逐渐降低(反常)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㈢卤素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正常)

颜色状态颜色逐渐加深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

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F2>Cl2>Br2>I2

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氢化物水溶液酸性HF

㈣核素

原子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十中子数(N)

核素把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位”是指质子数相同,周期表中位置相同,核素是指单个原子而言,而同位素则是指核素之间关系。特性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丰度(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㈤原子核外电子的排步

离核远近由近到远

能量由低到高

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12=2、2×22=8、2×32=18、2×42=32、2×52=50、2×62=72、2×72=98 (2×n2,n≥1的整数)

㈥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

㈦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⑴A、越左越下,金属越活泼,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离核越远,还原性越强。

越易和水(或酸)反应放H2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越右越上,非金属越活泼,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离核越近,氧化性越强。越易和H2化合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⑵推断短周期的元素的方法(第二、第三周期)

框框图:

A 第二周期若A的质子数为n时

C B

D 第三周期若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n 2+a

n+7 n+8 n+9 9+a 10+a 11+a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 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