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银粉的使用说明和建议

合集下载

汽车银粉漆调色技巧

汽车银粉漆调色技巧

汽车银粉漆调色技巧1.调色方法与原则浅银、灰银、兰银、绿银、金黄银和红银等银粉漆在调配过程中根据色母走向本着先调深浅,再调色相;以调整正面色相为主,兼顾侧面色相;兼顾银粉色母颗粒的大小,数量是否接近的原则来调整。

2.明度调整的方法加入黑色使其变深,加入银粉、珍珠变浅。

避免高浓度的白色母。

加入白色母使正面变浑浊,侧面变锁芯变白,调整正侧面时,有以下几个技巧;⑴正侧面两个角度都太暗时(或深时)需加入银粉冲淡,再减少色母用量。

⑵正侧面两个角度都太亮时(浅了),需等比例加入其他色母,减少银粉量。

⑶下面太亮、侧面太暗时可以用幼银粉(下面深侧面浅)取代粗(正面亮侧面暗)的银粉,或加入银粉控色剂,可使正面变深,侧面变浅变亮,银粉会变的较粗;加入白色时,正面较浊,侧面较亮,银粉会变得较细(白色遮盖力强,压抑银粉反光)⑷下面较暗、侧面太亮时可以用粗的银粉取代较细的银粉,或减少银粉控色剂,使正面变清,侧面变暗,银粉会变得较细一点;减少白色使正面较清侧面较暗,银粉会变得较粗一点。

3注意事项喷涂操作对银粉颜色明度有限大的影响⑴稀释剂干得慢时颜色较暗,干得快时颜色则较亮。

⑵气压不足时颜色较暗,气压太强时颜色则较亮⑶喷涂距离太近时颜色较暗,喷涂太远时颜色则较亮⑷喷涂太湿时颜色较暗,喷涂太干时颜色则较亮。

4色相调整方法⑴白银。

因为白色银粉漆主要色母是银粉,只要正确区分是普通银还是闪银,是粗银还是细银即可。

色相调整主要是调整正侧面色光偏向。

当银粉漆正测面光偏向。

-偏黄,则根据色母走向分析图选用透明铁黄、有机黄、柠檬黄或泥黄等。

-偏红,则根据色母走向分析图选用秀明红、粟红、特红、紫经、透明铁红、透明棕等。

-偏红,则根据色母走向分析图选用蓝相绿或黄相绿,或根据拼色规律选择相应蓝色母与黄色母来调配。

-偏蓝,则根据色母走向分析衅选用紫蓝、或透明蓝、青口蓝、水晶蓝等。

⑵蓝银、绿银、金黄银、红银、灰银等色相调整方法、此类银粉漆中银粉数量只占一部分,且正侧面变化大。

银粉的应用

银粉的应用

看法
> 1.综合成本:要替代ITO,一定要比ITO成本低。 > 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工艺成本和投资成本三部分。 > 1.1 材料成本:首先要说明的是金属网格使用的金属材料有贵

金属和铜、镍等一般金属。 > 铜、镍等金属网格和金属蒸镀有绝对优势。 > 其次是有机导电膜,但导电率有严重问题。 > 1.2 工艺成本:金属网格分为印刷法和蚀刻法。 > 原理上印刷法最有优势,省料又环保。 > 1.3 投资成本:印刷法的投资是最大的,使用高精密纳米级印 刷机,基本上归为半导体设备。 > 蚀刻法的投资成本在高精密纳米级曝光工艺段比较高投 资, > 但中段工艺后可以利用现有线路板蚀刻生产线。
触点
银触点广泛指的是电子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时,进行相互分 离和接触的交点,由于金属导体端子在接触的瞬间容易产 生瞬间的发热和火花,促使其接触点在使用的多频率过程 中,容易产生氧化和电解,故而将其接触点加大加厚,或是 采用高分子金属制造(以铜和银两种材料为多),于是,便将 这个以高分子金属制成的接触点,或是以同种材料加大加 厚的点称为银触点.
机遇与挑战
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向着微型化、 高集成化、高频化与多维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电子设备应用的空前普及和生产技 术的自动化程度日趋完备,大功率化、 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化、绿色化以 及低成本化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型电子元 器件的发展方向。
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注重产品研发
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 加强售后技术服务 专心在自己的核心技术上
天甫金属粉体材料责任有限公司 谭庆红 2015年4月2日 中国 苏州
1、银粉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2、中国银粉市场现状分析 3、建议

银粉银浆的使用方法

银粉银浆的使用方法

银粉银浆的使⽤⽅法银粉的使⽤⽅法【材料】1. 颜料:银粉2. 溶剂:如天那⽔、甲苯、⼆甲苯、三丁酯、783等。

珠光颜料3. 树脂:俗称光油或清漆,其类型要根据被涂装的物体的材质⽽定,如⽤于钢材的透明光油。

【银粉的使⽤⽅法】:1. 银粉加溶剂稀释,添加量以刚好稀释银粉,使银粉分散均匀为佳。

2. 银粉稀释均匀后,加光油打散调匀即成。

光油添加量以刚好使银粉漆喷涂时不露底为佳。

3. 银粉:稀释剂:树脂的⽐例约为:1:3:7(质量⽐)。

此⽐例仅供参考,具体⽤量请在实际应⽤中灵活改动。

树脂的稀稠对此⽐例有很⼤影响。

⼀切以便于操作就⾏。

【银粉的使⽤⽅法备注】:1. 松⾹⽔、环⼰酮等也可⽤作溶剂,但此种溶剂有毒,不建议⽤。

⾦粉2. 鉴于此银粉漆⽤于室外管道,较易被氧化,可加抗氧化剂等助剂,以延缓氧化银浆的使⽤⽅法铝银浆作为⼀种⾦属颜料,可以让涂料产⽣不同于其他普通颜料的特殊效果,其在使⽤过程的⼀些技巧做简单阐述.1、为了要达到满意的特殊效果,铝银浆必须要在涂料体系中完全分散,涂料应呈均匀状态,不出现细粒.铝鳞⽚易弯曲和破碎,在涂料⽣产过程中如若经过⾼速搅拌或其他连续剧烈加⼯,其⼏何结构很容易被破坏,以致出现粗粒,⾊暗,覆盖⼒降低,和⾦属游移等不良现象.因此不应采⽤⾼剪切⼒的分散⼿段。

建议:采⽤预分散⽅式:先选择适当的溶剂或⼏种溶剂的混合物,以铝银浆与溶剂⽐为1:1或1:2的⽐例,将溶剂加⼊铝银浆中,缓慢搅拌⾄均匀(约10-20分钟).在系统加⼊基料.⼀般⽣产中采⽤预先将铝银浆⽤溶剂浸泡30分钟后再⾏缓慢搅拌.2、铝银浆的稀释选择主要由配⽅所确定的漆料⽽定.⾮浮型铝银浆可⼴泛采⽤极性和⾮极性溶剂,如脂肪族或芳烃类,脂类(如⼄酸丁脂),酮类(如甲⼄酮,甲基异丁基酮),醇类(如⼄醇).3、当⼀种含铝银浆的涂料系统需要加⼊⾦属催⼲剂时,对⾮浮型铝银浆⽽⾔,只有不会与铝鳞⽚表⾯上的脂肪酸反应的催⼲剂⽅可使⽤,建议选⽤钻、锆、锰催⼲剂.4、添加⽐例: 夜光粉有⾊底漆的铝银浆添加⽐例1%-4%纯银⾊底漆的铝银浆添加⽐例4%-10%单层⾦属闪光漆中铝银浆添加⽐例5%-13%防腐漆、罐装、及卷材涂料铝银浆添加⽐例10%-13%注意:在⼀定范围内相对低固体份的涂料的光学性质要⽐相对⾼固体份涂料的更好。

银粉漆正确调配方法

银粉漆正确调配方法

银粉漆正确调配方法银粉漆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材料,具有银色的光泽效果,可以给物体表面增添亮丽的光彩。

正确的调配方法对于银粉漆的施工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银粉漆的正确调配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和施工银粉漆。

正确调配银粉漆需要准备以下材料:银粉、漆基、稀释剂和配比容器。

银粉是银粉漆的主要成分,漆基是帮助银粉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基础漆,稀释剂用于调整漆的粘稠度,配比容器用于准确的调配银粉漆的配比。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银粉漆的正确调配:1. 将适量的漆基倒入配比容器中。

漆基的数量可以根据施工面积和涂装要求来确定。

2. 慢慢地将银粉加入到漆基中。

在加入银粉的过程中,需要搅拌均匀,以确保银粉能够均匀分散在漆基中。

3. 根据需要,可以适量加入稀释剂来调整漆的粘稠度。

稀释剂的加入量要适度,过多会导致漆的稀薄,过少会导致漆的粘稠。

4. 继续搅拌银粉漆的混合物,直到银粉完全溶解在漆基中,没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

5. 调配好的银粉漆可以用来进行涂装了。

在施工之前,需要将银粉漆进行充分搅拌,确保各种成分充分混合。

在使用银粉漆进行涂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施工前,需要将要涂装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打磨,以确保漆能够附着在物体表面。

2. 涂装时,需要采用均匀的涂刷或喷涂方式,确保银粉漆能够均匀覆盖物体表面。

3. 涂装后,需要进行干燥和固化,以确保银粉漆的效果和附着力。

总结一下,银粉漆的正确调配方法包括准备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和搅拌,以及注意施工时的细节和后续处理。

通过正确的调配和施工,银粉漆可以为物体表面增添亮丽的光彩,使其更加美观和耐用。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使用和施工银粉漆时有所帮助。

【VIP专享】银粉调色技巧

【VIP专享】银粉调色技巧
Octral Silver guide
513VF 513 513C 513F 513B 513VC
Dark 暗 Face 正面
Bright 亮
513VF 513 513C 5
Dark 深
Coarse 粗
513VC 513B 513C 513 513VF
正面 正面发绿,但没 有545正面绿 正面红
正面最绿,
侧面 侧面最红
侧面稍红,但没 有503的侧面红 侧面最绿。
微调技巧
• 观察是否要添加白色色母或减少白色 色母。
微调技巧
• 添加控色剂(最多5%) 使侧面变浅:加入细白珍珠或白 色,加入控银剂改变银粉排列方 向,或分离配方中的颜色,最后 酌量加入。 使侧面变深:加入少量黑色
500系列蓝色母
BLUE
名称 503 Dark Blue
505 Blue
545 Deep Blue
银粉调色技巧
变幻效果也与铝粉的颗粒大小有 关,相对而言,铝粒子越大,反 射的光线越多,从正面(直角) 看,色调明亮闪耀,而从侧面看 时,就显得深暗。铝粒子越小, 变幻效果就越不显著,色调大多 显得灰暗。
银粉调色技巧
彩色变幻效果
其色调主要是透明颜料来达成的, 不透明的颜料会阻碍铝粒子反射 光线。
•微调时使用透明色母,能使侧面 变深变暗,使正面变亮变鲜艳。
微调技巧
微调技巧: 不透明色母的运用
微调时使用不透明色母能使色母 变浅变白,能使正面降低鲜艳度。
微调技巧
侧面有问题时的处理
微调技巧
• 观察配方内颜色差异色的种类。 D-深 L浅 R-红 Y-黄 V-紫 B-蓝 G-绿 DY-浑浊 C-粗 L+-明亮+亮=非常亮 D/L-正面深,侧面浅

水性银粉基本知识

水性银粉基本知识

水性银粉基本知识水性银粉又名水性铝银浆、水性银粉浆、水性银浆等,其中最为准确的叫法为水性铝银浆。

之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会叫水性银粉,主要是因为早期最先广泛使用的铝颜料是铝银粉,简称银粉,随着水性原材料的发展壮大,大家在命名新产品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其特性加上原有产品名称进行重新组合,所以大家慢慢就习惯“水性银粉”的叫法了。

水性银粉虽然名字上面带有“粉”字,但其实它本身并不是粉状,而是更加环保安全的浆状。

水性银粉主要适用于水性涂料、水性墨等水性产品体系,其外观效果主要为银白色浆状物,带有轻微的刺鼻气味,纯水性银粉的气味最低,这个可以作为初步判断水性银浆环保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水性银粉使用上面也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用纯净水进行开稀分散。

真正纯水性银粉能够快速且均匀的在纯净水里面分散,不会出现黏合、不溶于水的情况。

所以大家在选择水性银粉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测试即可初步辨别水性银粉的好坏。

水性银粉按照外观效果大致可以分为仿电镀效果、细白效果、闪烁效果、随角异色效果等各种不同的外观效果,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确保产品满足自身要求;水性银粉粒径一般在5-80μ之间,但应用比较多的粒径主要集中在5-40μ之间,其他粒径的产品相对而言应用的比较少。

其中我们一般所说的粒径为标准粒径,即粒径分析仪打出来的粒径,而且所选取的数值为所有银粉的D50值作为其整体标准粒径,所以粒径分布越均匀的水性银粉粒径越精准。

水性银粉主要需要观察的几个性能指标包括:金属质感、附着力、储存稳定性、遮盖力、分散性等,当然还有些专门适用于特殊行业的性能要求,比如环保指数、转移性和防腐性等。

客人在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行业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测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水性银粉主要适用于水性基料体系,能够很好的在基料里面分散均匀并赋予产品优异的金属质感。

主要涉及行业包括金属漆、塑胶漆、油墨印刷、壁纸印刷、印花浆、防腐漆、乳胶气球、木器漆、汽车修补漆、涂布印刷等诸多行业;由于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要求,所以针对性的选择水性银粉能够避免走许多弯路,曼特博专业水性银粉研发生产厂家,针对不同行业都有丰富的配合经验可以给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客户快速提升产品品质。

银粉漆正确调配方法

银粉漆正确调配方法

银粉漆正确调配方法一、什么是银粉漆?银粉漆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效果的涂料,通过在漆膜中添加银粉颗粒使其具备闪亮的效果。

银粉漆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汽车工业、电子产品等领域,能够提供高贵、豪华的视觉效果。

二、银粉漆调配的重要性银粉漆调配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和应用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银粉颗粒,并将其加入到漆液中,使得最终的涂膜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正确调配银粉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三、银粉选择3.1 银粉种类银粉主要分为铝粉和银粉两种类型。

铝粉是一种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粉末,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户外环境或需要长时间耐用性的产品。

银粉则以纯银或合金形式存在,具有更高的光泽和反射率,适合用于室内家居装饰等需要追求奢华效果的产品。

3.2 银粉粒度银粉的粒度也是影响漆膜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粒度较大的银粉可产生较浓烈的金属光泽,但容易造成漆膜表面不光滑的问题;粒度较小的银粉则能够提供均匀细腻的闪亮效果,但光泽相对较弱。

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银粉粒度非常重要。

3.3 银粉含量银粉的含量也是调配银粉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含量过低会导致漆膜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含量过高则可能造成涂料流变性能变差,涂膜干燥困难等问题。

根据银粉的类型和粒度,合理选择银粉的含量是保证涂膜效果的关键。

四、银粉漆调配方法4.1 原料准备调配银粉漆时需要准备的原料包括漆液、银粉以及稀释剂等。

漆液选择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和应用环境来确定,银粉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效果来决定,稀释剂的选择需根据涂料的性质和调配要求来选取。

4.2 样品调配在进行大批量银粉漆调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样品的调配。

按照事先确定的银粉种类、粒度和含量,将银粉逐渐加入到漆液中,并进行充分搅拌和混合,直到达到所要求的效果。

样品调配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调配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客户的反馈做出适当的调整。

4.3 大批量生产经过样品调配验证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大批量生产。

金粉、银粉油墨的使用

金粉、银粉油墨的使用

金粉、银粉油墨的使用、银粉油墨印刷时,承印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表面存在很多细孔、具有渗透性的承印材料会吸收透明树脂液体,尤其是当油墨粘度较低时,树脂被吸收,颜料颗粒就会留在承印材料的表面,树脂成分少,会导致银粉呈现灰色,而金粉则呈现棕色。

如果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有吸收能力的承印材料时,最好先印一层油墨(像传统的透明上光油),以封住承印材料表面的细孔,然后在其上印刷金粉、银粉油墨。

在金属墨膜上面再印上一层上光油,能够抵御油墨中的颗粒的脱落和磨损。

但是金属颜料粒子上面的透明上光油越多,墨膜的反射性能和光泽度就会越弱。

易氧化,以颜料为例,其氧化发生在铜、锌粒子上,导致墨层光泽的减少,在某些情况下,油墨甚至会呈现淡绿色。

银粉颜料中的铝颜料氧化后容易变灰、变白。

氧化是金粉、银粉油墨颜色一致性难以实现的一个原因。

颜色一致性难以保证的另一原因是颜料的排列,尤其是分层金粉、银粉油墨,金属薄片浮在墨膜表面,形成很多空隙(颜色颗粒的尺寸越粗大,空隙也就越大)。

印刷以后,这些小空隙的出现使得承印材料的颜色或下层油墨颜色通过金属层的表面颜色以视觉变幻而呈现出来的。

例如,蓝色背景下的银粉油墨会呈现淡蓝色;而金粉油墨下若预先印有黄色或绿色的墨膜,油墨的金色也会被改变。

用白色或亮灰色等非彩色作为基色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银粉通常表现出一个暗色调,而金粉不仅可以表现出深色调、浅色调以及两者之间的各种色调,还可以用于得到一系列“氧化色调”,是指颜料允许和控制条件下得到的氧化物反应,反应结果包括金色带有柠檬黄或淡桔红的色调。

金粉颜料还可以产生像绿色或紫色等淡色调,这些色调是通过向油墨中加各种颜色的颜料而得到的。

不过这些色彩更不稳定,与纯金属色彩相比,显得很不协调,还容易褪色。

浅色的银粉常用透明的着色剂,这样它们看起来像颜料一样。

这种方法还解决了的氧化问题。

这样的银粉可用于无分层光泽油墨,但颜色不如标准的分层银粉油墨清晰。

除了传统的颜色外,大多数调色系统指出了一系列金属油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银粉的使用说明和建议
银粉作为导电功能相与粘接相组合,可产生高温烧结型导体材料(以无机玻璃和氧化物作为粘接相),掺合型聚合物导体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为粘接相)。

掺合型聚合物导体材料分为导电涂料、导电浆料和导电胶。

通过烧结、烘干或固化形成导电膜层、线路或实现导电粘接。

之所以采用银粉是因为银有最优的导电 性和导热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同时银是高温下不氧化的最廉价金属。

银粉的制造方法很多(物理法、化学法),所产生的银粉在基本纯度一致的情况下,物理化学性质千差万别。

就目前而言,作为导电功能填料的银粉平均粒径在0.1-10μm之间,基本上是由液相还原法制备;其基本颗粒形态有微晶状、球状、片状、枝状;依据其基本颗粒之间的相互依存状况,分为单分散银粉和絮状聚集粉。

单分散银粉主要用于高温烧结型银导体材料(浆料),可实现浆料的高金属含量,良好的流度特性,高细线分辨率、烘干膜层的致密性、烧结过程的低收缩率,用于PDP、太阳能电池、多层元件内电 极等特殊要求方面。

其它经大部分高温烧结型导体材料和聚合物导体材料均使用絮状聚集粉或由絮状聚集粉经机械加工的片状 银粉作为导电填料,其原因是絮状聚集粉的烧结活性以及在聚合物导体材料中导电通路的自然形成。

银粉作为导电填料没有绝对优劣的标准,银粉的选择要根据与之对应的粘接物,以及目标导体材料工艺性,膜层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核心在满足上述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方面优势,同时尽可能减少银粉的用量,虽然银粉的优化要根据体系,但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原则。

现对 此作一个简单说明,仅供参考。

一、 高温烧结型导体材料之银粉选择
银粉烧结活性(烧结过程收缩率以及颗粒物之间的晶界扩散程度)可以作如下排序:
银微粉>银粉>球形银粉>光亮银粉>片状银粉
而银微粉中,比表面积愈高,烧结活性越强(发生烧结的温度低,烧结过程中收缩大,实现较好的晶界扩散),所以银微粉适于对烧结表观亮度要求高、分辨率不高的面电极形成(单板陶瓷电容器、NTC、PTC、ZNO压敏),根据不同的烧结温度和周期来选用。

在可镀片式元件端电极银浆(片式电容、电阻、电感),可采用银微粉和光亮银粉组合可实现烧结膜层的致密性和烧结程度控制。

此组合也适于厚膜集成电路银导 体。

银钯导体或汽车化霜线用的银浆料。

光亮银粉同时还可调整银浆料的流度特性,烧结膜层的致密性,以适应不同成膜方式。

二、 掺合型聚合物导体材料之银粉选择
1、 导电涂料
对导电涂料而言,银粉除了一般的物理化学特性外,吸油量、表面助剂性质、颜色均是重要参数。

2、 导电浆料
对RFID,电磁屏蔽等方面要求低温快速烘干的浆料(烘干温度<120℃,烘干时间<20min),银粉应选择高 导电银粉。

对于烘干温度和时间在130℃~140℃/30min~40min的聚合物导电浆料。

低银含量(<50wt%)应选用片状银粉系列。

中等银含量(50-60wt%)应选用光亮银粉,烘干膜层的导电性和附着力取决烘干膜层中银粉与树脂的体积比例和收缩率,因此要考虑总银粉和树脂重量比的调整。

3、 导电胶
银粉作为导电胶之主要成份,影响着导电胶的工艺性(流变性、触变性、精细度、固化条件等)。

固化物之物理化学特性(导电性、导热性、附着强度);固化物的可靠性(湿热、高低温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