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维修技术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主要维修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主要维修方法首先,电机启动困难是一种常见的故障。
主要原因是电机的绕组或转子线圈发生了短路或断路,导致起动电流大增,启动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绕组和线圈,修复短路和断路,并进行线圈绝缘测试。
其次,转子定子发热也是一种常见故障。
这个问题一般是由于电机过载运行,或者定子绕组绝缘老化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检查电机是否过载,如果是,需要降低负载。
然后,检查定子绕组,如有老化或断裂,需要修复或更换。
此外,轴弯曲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这一般是由于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心力导致轴弯曲。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对电机进行平衡调整,然后修复或更换弯曲的轴。
最后,轴承磨损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电机长时间工作导致轴承磨损。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检查轴承是否完好,如有磨损需要修复或更换。
同时,还应该加强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工作,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常见的故障,电机还可能出现其他故障,如过热、噪声大等。
对于这些故障,通常的维修方法是检查电机的通风系统是否正常,清理电机内部的灰尘和杂物,以提高散热效果;检查电机传动部分是否松动,调整或紧固传动部件等。
在维修电机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先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2.对于绝缘破损的部分,应及时进行修复,以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3.在拆卸和装配电机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重要零部件。
4.维修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电机恢复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的故障有电机启动困难、转子定子发热、轴弯曲、轴承磨损等。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来解决。
在维修时,要注意安全,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电机恢复正常运行。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处理方法1.绕组接地指绕组与铁芯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
1.1故障现象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1.2产生原因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转子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1.3检查方法(1)观察法。
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
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
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需依据经验判定,一般说来指针在“0”处摇摆不定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4)试灯法。
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若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冒烟,则该处为绕组接地故障点。
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
若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出现火花,说明绕组尚未击穿,只是严重受潮。
也可用硬木在外壳的止口边缘轻敲,敲到某一处等一灭一亮时,说明电流时通时断,则该处就是接地点。
(5)电流穿烧法。
用一台调压变压器,接上电源后,接地点很快发热,绝缘物冒烟处即为接地点。
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超过半分钟;大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电流,到接地点刚冒烟时立即断电。
(6)分组淘汰法。
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里面且烧灼比较厉害,烧损的铜线与铁芯熔在一起。
采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依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此处不一一介绍。
1.4处理方法(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的应先进行烘干,当冷却到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烘干。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涂漆,再烘干。
三相异步电动机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气方面的故障,如各种类型开关、按钮、熔断器、电刷、定子绕组、转子及启动设备等的故障.另一类是机械方面的故障,如轴承、风叶、机壳、联轴器、端盖、轴承盖、转轴等故障。
2、电动机发生故障,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温度升高,电流过大、发生震动和有异常声音等。
检查、排除电动机的故障,应首先对电动机进行仔细观察,了解故障发生后出现的异常现象。
然后通过异常分析原因,找出故障所在,最后排除故障。
3、三相异步电动机内部结构图4、下面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的积累故障现象和检修方法:电动机七类常见故障:1〕电动机不转2〕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值3〕电动机外壳带电4〕电动机声音不正常5〕电动机轴承过热6〕电动机温度过高7〕绕线式电动机滑环火花过大一.电动机不转分析电源未接通:1、如果电源没有接入或接触不良,就会导致电动机不转,此时电工人员应检查开关、熔丝、各项触点及接线头,将故障逐步排查出来进行维修。
2、启动时,熔断器熔丝熔断导致不转:查出熔断原因,排查故障,按电动机容量配上同规格的熔丝;3、过电流继电器整定电流太小导致不转:此时应适当调高;负载过大或传动机结构卡主导致不转:选择较大容量电动机或减轻负载,并检查传动机构情况;4、定子或转子绕组断路导致不转:翻开接线盒并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电动机绕组是否断路〔导线断裂〕,如果有断路那么会出现电阻值的异常,需要翻开电动机进一步检查断开点,连接好;5、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电动机的绕组式很多匝线圈组成的,当线圈之间短路便可能导致电动机不转,可用万用表检查,找出短路的两厢,拆开电动机将其中一相各线圈的连接线断开,分组检查短路点,查出后重新绝缘。
6、定子绕组对地短路:用摇表或者万用表检查,查出接地绕组,如果是绝缘破损,重新绝缘,严重时可以更换绕组;如果是受潮可以烘干后再涂一层绝缘漆;7、定子绕组接线错误:拆开电动机找出错误,重新接线。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学会不求人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与维护和修理方法,学会不求人一、电动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1.故障原因①转子与定子绝缘纸或槽楔相擦;②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③定转子铁芯松动;④轴承缺油;⑤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⑥定转子铁芯相擦;⑦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⑧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
2.故障排出①修剪绝缘,削低槽楔;②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③检修定、转子铁芯;④加油;⑤清理风道;重新安装置;⑥除去擦痕,必要时车内小转子;⑦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⑧除去定子绕组故障。
二、电动机运行中振动较大1.故障原因①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②气隙不均匀;③转子不平衡;④转轴弯曲;⑤铁芯变形或松动;⑥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⑦风扇不平衡;⑧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⑨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⑩笼型转子开焊断路;绕线转子断路;加定子绕组故障。
2.故障排出①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②调整气隙,使之均匀;③校正转子动平衡;④校直转轴;⑤校正重叠铁芯;⑥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⑦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矫正其几何形状;⑧进行加固;⑨紧固地脚螺丝;⑩修复转子绕组;修复定子绕组。
三、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1.故障原因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②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③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④掌控设备接线错误。
2.故障排出①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②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丝;③调整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搭配;④改正接线。
四、通电后电动机不转动,然后熔丝烧断1.故障原因①缺一相电源,或定干线圈一相反接;②定子绕组相间短路;③定子绕组接地;④定子绕组接线错误;⑤熔丝截面过小;⑥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2.故障排出①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可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除去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除去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更换熔丝;⑥除去接地点。
五、通电后电动机不转动有嗡嗡声1.故障原因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②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③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④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⑤电源电压过低;⑥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⑦轴承卡住。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作者:李存飞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非常普遍,三相异步电动机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各种故障,影响电动机正常运行,定子绕组故障是最常见的。
定子绕组故障主要有:绕组断路、绕组通地(碰壳或漏电)、绕组短路等,如何快速准确查找并排除故障,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检修的关键。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维修中图分类号:U262.46文献标识码:A三相异步电动机又叫感应电动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使用和维护方便、运行可靠的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目前绝大多数动力设备,如机床、起重设备、运输机械、各种泵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电扇、医疗设备等装置中广泛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要定期检修,方能保证可靠运行。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由固定部分定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
定子是电动机的静止部分,主要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等部件组成,定子绕组的作用是通入三相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
通常绕组是用高强度漆包线绕制成各种型式的线圈,嵌入定子槽内。
机座是固定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并以两个端盖支承转子,同时起到保护整个电动机和发散电动机运行中所产生热量的作用。
本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并提出检查和维修方法。
1定子绕组的断路故障电动机断路故障多数发生在绕组的端部,各绕组元件的接线头或电动机引出线端等处附近。
故障原因是:绕组受外力的作用而断裂;接线头焊接不良而松脱;绕组短路或电流过大、过热而烧断。
1.1检查方法检查断路可用摇表或万用表、校验灯等来检验。
中等容量电动机绕组大多是采用多根导线并绕或多支路并联,其中如果断掉若干根或断开一路时,通常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
(1)三相电流平衡法。
对于星形接法的电动机,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如果三相电流值相差大于5%时,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对于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先把三角形的接头拆开一个,然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用电流表逐相测量每相绕组的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的检查方法

2.钢球检查法;将电动机通入三相低电压电源,将一颗钢球放入定子内园,拨动钢球。如果钢球旋转,则说明没有接错,钢球不转。则说明接错
3.极性检查法;将低压直流电通入某相绕组,用指南针沿铁芯槽上逐槽检查,指南针在每个极相组交替变化,表示接线正确,如果相邻极相组指南针指向相同,则表示接错
更正接错处,然后包上绝缘清漆烘干
绕组头尾接反检查法;
1.绕组串联法;将一相绕组接通36伏低压交流电,另外两相串联起来接上灯泡,如果与图不符,说明三相头尾有错,重新调试,直至正确为止
2.(见简图)
3.U1V1W1U2V1W1
~36伏 ~36伏
U2V2W2U2V2W2
灯亮 灯不亮
4.万用表检查法
1)用万用表(毫安档)进行测量,转动电动机转子,如果万用表指针不动,则绕组头尾接线正确,反之,万用表指针摆动,则说明头尾接线有错
3.万用表检查法
1)星形接法电动机;将万用表拨在电阻档上,一根线接在星形中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首端,电阻为无穷大的一相为断路
2)三角形接法电动机;先把三相拆开,然后分别试验
4.兆欧表检查法;与用万用表检查方法一致,阻值无穷大一相表示该相断路
断路故障
中等容量的电动机大多采用多根导线并绕或采用多支路并联,其中断一相或几根,一路或几路时,通常采用以下二种检查方法;
2.电桥检查法;短路处一般相当于并联,则电阻变小,用电桥测量各相电阻,如果三相电阻相差5%以上,则电阻小的一相表示该相短路
3.电流检查法;将电动机通入低电压,电流表读数若相差5%以上,则电流大的一相短路
4.短路侦查器检查法;将短路侦查器串联一个电流表,分别依次放在定子槽口上,如果某处电流突然增大,则说明该处发生短路
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

侵蚀 、 异物侵入 、 外力 的冲击都会对绕组造成伤害 , 电机 过载 、 电压 、 电压 , 相 运 行也 能 引 起 绕 组 欠 过 缺 故障。绕组故障一般分为绕组接地 、 短路 、 开路、 接 线错误。现在分别说 明故障现象 、 产生的原 因及检 查方 法 。
点 。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若灯不亮 , 但测 试 棒接地 时也 出现火 花 , 明绕 组 尚未击 穿 , 说 只是严 重 受潮 。也 可用 硬 木 在外 壳 的止 口边 缘 轻敲 , 到 敲 某 一处 等一 灭一亮 时 , 明 电流时通 时 断 , 说 则该 处就
和处理方法 , 而保 证矿用电动机 的检修质量 。 从
关键词 : 三相异步 电动机 ; 故障分析 ; 处理
中图分 类号 :M 2 T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5 2 9 (0 8 0 — 0 4 0 10 — 7 8 2 0 )9 09 — 2
绕组 是 电动机 的组成 部分 , 老化 、 潮 、 热 、 受 受 受
摆不 定时 , 可认 为其 具有 一定 的电阻值 。 4 试 灯 法 。如 果 试 灯 亮 , 明 绕 组 接 地 , ) 说 若 发现 某处 伴有火 花 或 冒烟 , 该 处 为绕 组 接 地 故 障 则
收 稿 日期 :0 80 -1 20 -72
2 1 故 障 现象 . 定 子 的磁场 分 布 不 均 , 三相 电 流不 平 衡 而 使 电
维普资讯
总 第 17期 0
矿 用三 相异 步 电动机 绕 组 故 障分 析和 处 理
刘瑞 生 , 李永春
( 潞安集 团 余 吾煤业有 限责任公 司, 山西 长 治 摘 06 0 ) 4 1 3 要: 通过对造成矿用 电动机绕组故 障各种 因素 的分 析 , 进一步 明确 电动机产 生故 障的原 因、 检查 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的检修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的检修方法绕组是电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电动机绝缘材料的老化并受到潮湿腐蚀性气体的浸入,以及机械力和电磁力的冲击等都会造成绕组的伤害,此外不正常的运转,如长期过载、欠电压或两相运行等也会引起绕组故障。
电动机绕组的故障形式多种多样,其原因也各不相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绕组故障的检修方法。
一、绕组断路故障的检修方法经验表明,断路故障多数发生在电动机绕组的端部、各绕组元件的接线头或电动机引出线端等处。
由于绕组端部露在电动机铁心外面,导线易被碰断或接线头因焊接不良,在长期使用中会松脱等,因此首先要检查绕组的端部,如发现断线或接头松脱时,应重新连接焊牢,包上绝缘层再涂上绝缘漆即可使用。
另外,由于匝间短路、接地等故障而造成绕组烧断,则多数需要更换绕组。
单路及小型电动机断路时,可用绝缘电阻表或万用表(放在低电阻档),或校验灯来校验。
对于星形联结的电动机,检查时需每相分别测试。
对于三角形联结的电动机,检查时必须把三相绕组的接线头拆开后,每相分别测试。
中等功率的电动机绕组大多是采用多根导线并绕和多支路并联,其中如断掉若干根或断开一根时,检查就较复杂。
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平衡法对于星形联结的电动机,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一般可用单相交流电焊机),如果三相电流值相差5%时,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相,如下图所示。
▲用电流平衡法检查多支路并联星形联结绕组断路对于三角形联结的电动机,先要把三角形的接头拆开一个,然后把电流表接在每相绕组的两端,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相,如下图所示。
▲用电流平衡法检查多支路并联三角形联结绕组断路2、电阻法用电桥测量三相绕组的电阻值,如三相电阻值相差大于5%时,则电阻较大的一相为断路相。
二、绕组接地故障的检修方法电动机绕组接地俗称“碰壳”。
电动机绕组受潮、绝缘材料老化以及大修或更换绕组时槽绝缘被损坏或绝缘未垫好,都会造成通地故障。
具体检查方法是:用万用表(低阻档)、校验灯(40W以下)进行检查与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中小型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是用漆包线在线模上绕制而成,绕组的尺寸大小,线径和匝数,都是根据电动机电气性能来确定的,线圈的工作部分是嵌在铁芯槽中的两个直线边,叫有效边,用来完成电动机的电磁转换,线圈在铁芯外的二个端部。
起连接有效边接通电路的作用。
三相电源经线圈绕组,在电动机定子中产生旋转磁场,转子中的鼠笼条产生感应电流,产生磁场。
在两个磁场力的作用下,使转子旋转带动负载。
极聚簦褐傅缍恳桓龃偶杂Φ脑仓鼙砻婢嗬搿R簿褪峭嘞嗔诹礁鲆煨源偶涞木嗬搿<扑慵嗟墓轿呼(极距)=z(定子铁芯总槽数)/2P(P为磁极的对数)节距:节距指线圈两个有效边在铁芯圆周上所跨的距离。
又叫跨距。
节距与极距相等的绕组叫全节绕组,节距小于极距的绕组叫短节绕组。
每极每相槽数q:每个磁极中,每相电流所占的槽数叫每极每相槽数,即:q(每极每相槽数)=z(定子铁芯总槽数)/2PM(P:磁极对数,M:电流相数)例:一台36槽4极三相电动机,其极距:?=z/2P,即36/(2×2)=9槽每极每相槽数:)=3槽单层绕组每个线圈占两个线槽,故每相应q=z/2PM,即36/(2×2×3有线圈:36/(2×3)相=6个,三相共有18个线圈。
通常36槽4极电动机,每相绕组由两个跨距为1~9的双逢把(全距)或两个跨距为1~8的单把线圈(短距)组成。
电动定子绕组常见的故障有:过热引起的绕组绝缘破坏,绕组相间击穿短路,同绕组线间短路,绕组与铁芯之间的绝缘击穿等。
小故障如:绕组绝缘性能下降,局部绕组绝缘擦伤,接头或引线接触不良或断线。
小故障可用局部维修的方法解决。
现在所常用的Y系列电动机,绕组所占的槽满率较高,又进行过漫漆处理,过去曾用过的穿线修复局部绕组的办法,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实施。
所以绕组稍大一点的故障,也只能采用将所有绕组拆除后换用新绕组的办法维修。
二、绕组维修常用工具一般绕组维修常用工具有:改锥、钳子、扳手、铜棒、撬棍、锉刀、铁榔头、橡皮榔头、电烙铁等。
专用工具有錾子、钢冲条、清槽刀、绕线机、万能模板、划线板、压脚、美工刀、理发剪、垫打板等,现将几种工具的用法做简单的介绍:1、錾子:在拆除电动机绕组时,用来錾除端面绕组。
常用规格:刀口宽10~15mm,长度:150~200mm,錾身厚度:8~10mm。
2、钢冲条:将剔除端面后的绕组冲出定子铁芯的工具。
钢冲条的断面应略小于铁芯线槽,不同大小电机选用不同规格的钢冲条,长度约250~350mm。
3、清槽刀:用1.5~2mm厚的带锯皮磨制,宽约15~20mm,前端有刃口带钩状。
用来清除定子槽内残余的绝缘物质或杂物(如图1所示)。
4.万能模板、绕线机:万能模板有链式和同心式两种规格,这种模板可根据线圈大小调节模板的周长。
模板由塑料制成。
市面上有售。
用时将模板固定在绕线机上,并根据需要绕制各种电机线圈。
5.划线板:划线板又叫理线板。
嵌线时用来将导线划入线槽内。
也可以把已入线槽的导线划直理顺。
划线板用楠竹或层压板等材料磨制。
宽约12~20mm。
长约150~200mm。
前端略尖,一边偏薄,表面磨光(如图2所示)。
6.压脚:是用来将嵌入线槽内的导线压紧的专用工具,成品压脚用不锈钢制成。
一套有大小几种规格。
在使用时根据线槽规格选择合适的压脚(如图3所示)。
7.美工刀、理发剪:美工刀用于裁制绝缘用的线槽板,或削制槽楔。
因刀片锋利又便于更换。
使用时优于电工刀。
理发剪用于下完线后剪除留在铁芯外的绝缘槽纸及修剪整形后多余的相间绝缘纸。
8.垫打板:垫打板是在绕组嵌完线后。
用来进行端部整形的工具,用硬木或厚楠竹板制成,规格为宽30~50mm。
长约200mm。
厚约8~15mm(如图4所示)。
三、拆除旧绕组与绕制新绕组把已拆除端盖和转子的电机,绕组接线部分朝上竖起来。
如系特殊规格或缺失铭牌。
则要先记录下电机的有关数据。
如节距、支路数、下线形式、端部伸出长度、线径、匝数、单根绕制或多根并绕。
对于初学者。
记录这些原始数据,对熟悉电机绕组嵌线和接线方法。
都是有帮助的。
用錾子贴近铁芯将铁芯外的绕组齐根剔除,一般只剔除一个端面绕组。
注意在剔除的过程中,不要损伤定子铁芯。
对于铁芯长度比较短的电动机,可以用冷拆法拆除绕组。
将未錾绕组下部机座垫起来。
或在下部机座螺丝孔里装几根长螺丝。
用小于线槽的钢冲条,将槽内绕组逐槽冲出。
一般冲到铁芯高度以上就可以了。
冲完所有绕组后把电动机翻转过来,用撬棍和手钳,将冲出的绕组逐个拔出,然后用清槽刀清理残留在线槽内的杂物。
遇到定子铁芯比较长或较大的电动机。
用冷冲法很难将绕组冲出。
这时需用加热的方法软化绝缘漆。
使绕组便于拆除。
较小型电动机可以放入烘箱,或在煤炉上放置铁板隔离进行烘烤。
待电动机温度升至160~180℃时,取下电动机按冷拆法趁热拆除所有绕组。
中型以上的电动机。
可在电动机膛内放置电热管式电炉。
盖上端盖进行加热。
待外壳温度升至140℃以上时。
参照上述方法拆除绕组。
从拆除的绕组中,选择不同跨距的线圈为样板,在最内层抽出一根周长最小的漆包线,也包括同一个线圈被錾除的部分,作为确定绕线模板周长的依据。
也可将这两段线测量其长度,并按测量结果为周长。
用漆包线做一个圈,按原来的跨距放在铁芯线槽内,检验两个端头长度是否合适,稍作修正后按照这个周长确定线模的大小。
一般的电动机每槽匝数和线径都能从书中查到,如手头没有资料或查不到,可以从拆除的绕组中,找一个完整的线圈,数一下匝数。
取一个接线头,用明火烧去漆包线的绝缘层,用干分尺测量线径。
参照线径和匝数绕制线圈。
在绕线机上绕制线圈时。
要保持漆包线平直,不得交叉乱绕。
绕制导线大于?0.5mm时,要在线盘中穿轴,转动放线,使漆包线消除缠绕力。
绕完后用线绳绑扎线圈两个连接边。
线圈绕制得是否平顺,是嵌线是否顺畅的关键。
四、嵌线准备工序嵌线前必须在线槽中放置绝缘纸。
使绕组与铁芯之间绝缘。
目前常用DMD、DM聚脂薄膜、聚脂纤维复合纸,这种材料不但绝缘性能好,而且韧性极好,不易撕破。
纸的厚度有多种规格,可根据电机大小选用,大功率的电动机选用榍应厚一些的,线槽中一般只需放置一层纸即可。
线槽绝缘纸裁制:长度比定子铁芯长约12~20mm(具体长度由电机大小而定),决定槽纸宽度的方法为:把试裁的槽绝缘纸放入线槽,让纸紧贴线槽壁,绝缘纸伸出槽口,两边的宽度均为10mm。
裁制绝缘纸前,用上述方法做一个样板,然后测量样板的长度与宽度,并按照测量结果用直尺和美工刀,按照线槽个数裁制线槽绝缘纸。
裁好线槽纸,制作好槽楔用的竹材等准备后,把电动机定子放到工作台上,在工作灯下仔细检查线槽两端,看槽内是否存有异物,槽口有无变形或有毛刺。
如发现上述同题,可用清槽刀或钢锯条清除异物,用改锥或压脚对槽口整形,用锉刀修去毛刺。
这个工作很重要,切不可疏忽大意。
维修中经常出现嵌线中途某个线槽最后几根线下不进去了,或下完线后发现绕组某个地方有接壳,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前期检查处理不到位引起的。
五、嵌线工艺单层绕组嵌线:把裁好的绝缘纸两边多出槽口的部分,用手折一下放入线槽内,使折过的部分分开露出槽口。
把要嵌入线槽的线圈,顺着有效边拉长一点(避免在放置入槽时,线圈的另一端碰到铁芯,擦伤线圈漆膜),然后将线圈入槽部分捏扁塞入槽口。
来回下压推拉直至进入线槽。
左手从定子另一侧穿膛拉住线把,适度下压顺势前拉,即可将整个线把拉入线槽。
调整好线圈两端伸出的距离。
用划线板顺槽口对线圈稍做梳理,让所有导线都进入槽口内。
然后用理发剪顾着线槽口,贴近铁芯把槽纸剪一个口,让剪刀平贴着铁芯顺着切口前推,一条多余的槽纸即被剪去。
用划线板将剪过槽纸部位划入槽口。
盖住导线并用压脚压实,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剪掉另一边槽纸,用压脚压实后,参照槽口空出的间隙形状,用美工刀削好竹楔,推入槽口压住被绝缘纸包住的导线。
槽楔的长度应超出铁芯两端。
但比线槽绝缘纸两端各短2~3cm。
现以单层绕组24槽2极电动机为例,讲述嵌线全过程。
先取下第一个同心式绕组两槽。
然后空两槽取下第二个绕组两槽。
注意这两组线圈都只取下一个有效边。
取完后把这两组未入槽的4个有效边,用绝缘纸包好悬置。
然后空两槽下第三组,这时绕组的两个有效边都要下入线槽。
照此方法下好第四、第五个绕组。
取下第六个绕组时,需将第一、第二绕组悬置部分朝相反方向翻转,显露出第六个绕组的线槽,将第六个绕组取完,最后依次取好第一、第二绕组的悬置的有效边(见图2)。
取下同线圈的另一侧有效边时,不能完全套用先入槽有效边的下法。
因为先入槽的一边已被固定拉不动了。
下线时把导线按入槽顺序由下至上分几次送入槽口,用划线板依次划入线槽内,注意划入线槽内的导线不要有折弯或交叉,避免造成占据槽空间过大,使后面的导线下不进去。
如遇到槽满率过高的线槽,可在嵌入导线约2/3以上时,先在线槽内导线上垫上竹片,然后用压脚在竹片上压实导线,挤出空间以便嵌完剩余导线。
切忌用压脚直接挤压导线,这样会损伤漆包线绝缘,留下安全隐患。
嵌双层绕组时,各绕组不空槽依次嵌入线槽内。
初始取下入线圈另一侧有效边悬置的个数,比线圈跨距少一槽。
在嵌完下面一层时,在线槽内垫上两屡绝缘纸,可按略大于两倍线槽宽度裁纸,长度比线槽绝缘纸两端各长3~4mm。
将裁好的纸顺长折一下塞入线槽,盖住下层绕组,然后用一根合适的竹筷压在纸上,把压脚压在竹筷上,用橡皮榔头敲击压脚背,顺槽均匀压紧下层绕组。
然后抽出竹筷嵌装上部绕组。
下完线后依照前面讲过的封口办法,包好漆包线装上槽楔。
整个嵌线过程也是依次下完各绕组,最后嵌入初始悬置的各有效边。
不管是单层绕组还是双层绕组,嵌线时都可以按自己的习惯,顺时针或逆时针嵌入绕组,但是各绕组头尾方向排列必须一致,线圈嵌入方向一旦被确定,就要沿这个方向,按同样的方法取完所有绕组。
中途不允许改变绕组嵌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