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选型要求及原则
电缆选型要求及原则

电缆选型要求及原则1.1电缆芯线材质1.1.1控制电缆应采用铜芯。
1.2电力电缆芯数1.2.1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三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2.1.1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连接接地的情况:(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四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宜用五芯电缆;当满足本规范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四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1.2.1.2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四芯电缆。
1.2.2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单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两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应采用三芯电缆;在满足本规范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两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1.2.2.2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两芯电缆。
1.2.3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或水下敷设时,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采用单芯电缆。
1.2.4除本规范第3.2.1条、3.2.3条、3.2.3条的规定情况外,交流供电回路宜用三芯电缆。
3.2.5直流供电回路,宜用两芯电缆;当需要时可采用单芯电缆。
2.3电缆绝缘水平2.3.1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
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与绝缘或金属套之间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系统当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应按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对于(1)项外的供电系统,不宜低于133%的使用回路工作项电压;在单项接地故障可能持续8 h以上,或发电机回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宜采取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3.3交流系统中电缆的冲击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
电缆选用一般原则

电缆选用一般原则电缆选用是指在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进行安装和使用。
电缆选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1. 安全性原则电缆选用首先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因此安全性是选用电缆的首要原则。
首先要考虑电缆的耐火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以确保电缆在火灾、化学腐蚀等特殊环境下能够可靠工作。
同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负荷电流和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导体截面积和绝缘材料。
2. 经济性原则电缆选择要考虑经济性,即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
在选择电缆时,要综合考虑电缆的材料成本、施工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缆。
此外,还要注意电缆的标称电压和额定电流是否与电气设备匹配,避免因电缆容量不足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3. 可靠性原则电缆选用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
在实际工程中,电缆是设备之间传递电能的关键部件,因此要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电缆。
一般来说,要选择品牌知名、生产工艺先进的电缆制造商,同时要根据电缆的标准参数、试验报告等评估电缆的技术性能。
4. 环保性原则电缆选用还要考虑环保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因此,要选择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电缆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电缆的有害物质排放。
此外,还应避免使用过长的电缆,以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浪费。
5. 适用性原则电缆的选用要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例如,需要考虑电缆的占地面积、耐受压力、抗拉强度等参数,选择适合的电缆类型。
此外,还要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选择阻燃、耐火、抗冲击等功能特点的电缆,以满足工程的特殊需求。
综上所述,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和适用性。
根据这些原则,在选择电缆时,要综合考虑电缆的材料成本、安全性能、技术性能和环境适应性,选用合适的电缆,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的选型及方法

电线电缆的选型及方法⒈型号的选择选用电线电缆时,要考虑用途,敷设条件及安全性等;根据用途的不同,可选用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控制电缆等;根据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缆、防腐电缆等;根据安全性要求,可选用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
⒉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导体截面)时,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条件。
根据经验,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高压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高压架空线路,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
若用户没有经验,则应征询有关专业单位或人士的意见。
一般电线电缆规格的选用参见下表:电线电缆规格选用参考表3、同一规格铝芯导线载流量约为铜芯的0.7倍,选用铝芯导线可比铜芯导线大一个规格,交联聚乙烯绝缘可选用小一档规格,耐火电线电缆则应选较大规格。
4、本表计算容量是以三相380V、Cosφ=0.85为基准,若单相220V、Cosφ=0.85,容量则应× 1/3。
3、当环境温度较高或采用明敷方式等,其安全载流量都会下降,此时应选用较大规格;当用于頻繁起动电机时,应选用大2~3个规格。
5、本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按单根架空敷设方式计算,若为穿管或多根敷设,则应选用大2~3个规格。
6、以上数据仅供参考,最终设计和确定电缆的型号和规格应参照有关专业资料或电工手册。
7.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电缆或装有电缆的电缆盘,特别是在较低温度时(一般为5℃左右及以下),扔、摔电缆将有可能导致绝缘、护套开裂。
8.尽可能避免在露天以裸露方式存放电缆,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9.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要用合适方法加以固定,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倒,以防止机械损伤电缆。
工程热控电缆选型原则

工程热控电缆选型原则工程热控电缆选型原则1、所有仪用电缆均应为阻燃低烟型;2、所有仪用电缆均应适合于至少在70℃下连续工作;3、线芯采用单股铜芯,线芯截面积为1.0m㎡或1.5m㎡或2.5m㎡。
一、控制电缆1、①一般电缆型号:KVVP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带屏蔽控制电缆;②电源电缆型号:K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2、一般控制信号电缆线芯截面积采用1.0m㎡;3、电源电缆(主要包括电动门、执行器、PVC阀、就地接线盒、控制柜等)电缆线芯截面积采用2.5m㎡4、电缆芯数大致有:4×1.0、7×1.0、10×1.0、14×1.0、19×1.0、4×2.5。
二、计算机电缆1、型号:DJVP3VP3—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对绞铝塑复合带分屏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电子计算机电缆;2、电缆线芯截面积采用1.0m㎡;3、电缆芯数大致有:①1×3×1.0、2×3×1.0、3×3×1.0;②1×2×1.0、2×2×1.0、3×2×1.0、4×2×1.0、5×2×1.0;三、补偿电缆1、型号:KCAGS105—VPA1×2×1.5KCA—K分度热电偶的延伸电缆(正极为铁红色;负极为铜镍蓝色);G—一般温度使用(不超过105℃);S—热电势允差为精密级;105—最高使用温度为105℃;V—聚氯乙烯;P—铜丝编制;A—单股导体;1×2×1.5—1股×2芯×导体截面为1.5m㎡2、电缆芯数大致有:1×2×1.5、2×2×1.5;。
电线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电线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电线电缆的选用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电流负载、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
具体来说,一般的选用原则如下:
1.电流负载:电线电缆的选用需要根据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来确定。
电线电缆在运行时会有一定的电阻,电阻会产生热量。
因此,在确定
电线电缆的选型时,需要确保所选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能够满足负载的要求,以避免因过高的电流密度导致电线电缆过热、损坏等问题。
2.电压等级:电线电缆的选用还需要考虑所需的电压等级。
根据电压
等级的不同,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厚度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高
电压等级的电线电缆需要具有更好的绝缘能力和更大的绝缘厚度,以确保
电线电缆能够承受所需的工作电压,防止电击、漏电等危险。
3.环境条件:在选择电线电缆时,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电线电缆的性能和
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线电缆,需要选择具有
耐热性能的绝缘材料;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线电缆,需要选择具有防水
性能的电线电缆等。
4.安装方式:电线电缆的安装方式也是选用的考虑因素之一、不同的
安装方式对电线电缆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埋地敷设的电线电缆需要具
有耐压能力和良好的防水性能;室内安装的电线电缆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火
性能等。
此外,在选用电线电缆时还需要考虑成本、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工程需求,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电线
电缆。
最终的选用方案需要经过工程师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评估和认可。
电缆的选型计算

电缆的选型计算
1. 了解电缆选型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电缆选型计算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 操作温度:确定电缆所处环境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
- 电流负载:了解电缆所需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
- 环境条件:考虑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湿度、腐蚀性等。
2. 根据电流负载计算电缆的横截面积
根据所需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缆的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mm²)= 电流负载(A)/ 电流密度(A/mm²)
其中,电流密度是根据电缆材料和安装条件确定的标准值,一般为 4-5 A/mm²。
3. 确定电缆的根数和尺寸
根据电缆的横截面积,可以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电缆的根数和尺寸:
- 选择具有合适横截面积的标准电缆。
- 确定所需的根数,考虑电缆的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
- 确定电缆的尺寸,包括外径和绝缘层厚度。
4. 考虑其他因素
除了横截面积和尺寸,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 电缆的绝缘材料和耐热性能。
- 电缆的外部保护材料和抗腐蚀性能。
- 电缆的耐压能力和电缆频率响应。
5. 确认选型结果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其他因素,确认选型结果是否满足电气要求。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电缆选型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考虑因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缆选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要求和标准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计算。
10kv电缆选型标准

10kv电缆的选型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电缆的额定电压:这需要符合电力系统的要求。
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额定电压通常比系统的相电压高一档。
例如,10kV系统通常选用8.7/10kV电缆。
而在C类系统中,允许单相接地长期运行时,额定电压应选用系统的线电压。
例如,在6kV系统中选用6/6kV电缆。
2. 电缆的绝缘方式:根据电缆敷设的电压等级、使用地点及使用环境,选择电缆的绝缘方式,比如聚氯乙烯、交链聚乙、橡胶绝缘烯等。
3. 电缆的截面积:选用电缆的截面积的大小是根据电流的大小来选定的。
例如,如果10kV,250KVA变压器需要选用电缆,计算电流大概有400A,可以使用YJV-223*240电缆。
4. 电缆的型号:10kv高压电缆型号主要有以下几种:普通型号:YJV、YJVLV、YJV22、YJLV22、YJV32、YJLV32。
阻燃型号:ZR-YJV、ZR-YJVLV。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选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电缆选型技术报告

电缆选型技术报告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传输电力和信号的功能。
电缆选型技术是指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电缆种类、规格和型号。
本报告将从电缆选型原则、电缆性能要求、电缆分类和常用电缆识别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缆选型原则1.适应环境条件:根据工程场所的温度、湿度、气候等环境条件,选择电缆的外护层材料和绝缘材料,确保电缆在不同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2.承载电流量:根据负载需求和工程要求,选择电缆的导体截面积,确保电缆能够传输所需的电流。
3.绝缘性能:根据电缆所需传输电压和要求的绝缘性能,选择绝缘材料和电缆结构,确保电缆能够安全可靠地传输电能。
4.抗外界干扰:对于需要抗电磁干扰和外界机械损伤的场所,选择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和抗机械损伤能力的电缆材料和结构。
5.规范合格:选择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电缆产品,确保质量可靠、安全可靠。
二、电缆性能要求1.电气性能:包括电线电缆的电压等级、耐受电场强度、电阻、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等。
2.机械性能:包括电线电缆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抗弯曲性能和耐磨性能等。
3.燃烧性能:根据工程要求和场所条件,选择阻燃性能和耐火性能良好的电缆材料和结构。
4.耐候性能:根据工程场所的气候条件,选择电缆的耐腐蚀性能、耐紫外线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
5.环保性能:选择环保材料和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电缆分类按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和仪表电缆等。
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低压电缆、中压电缆和高压电缆等。
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橡胶电缆、塑料电缆和混合绝缘电缆等。
按引入方式可分为直埋电缆、电缆槽电缆和架空电缆等。
四、常用电缆识别1.电缆型号:根据电缆产品的标志和标牌,识别电缆的型号和规格等信息。
2.外护层颜色:根据不同电缆的外护层颜色,初步判断电缆的种类和用途。
3.电缆截面形状:根据电缆的截面形状,初步判断电缆的用途和功能。
4.电缆标志:通过电缆的标志和印刷信息,识别电缆的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选型要求及原则
1.1电缆芯线材质
1.1.1控制电缆应采用铜芯。
1.2电力电缆芯数
1.2.1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三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1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连接接地的情况:
(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四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宜用五芯电缆;当满足本规范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四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1.2.1.2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四芯电缆。
1.2.2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单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1保护线与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
(1)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采用两芯电缆。
(2)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应采用三芯电缆;在满足本规范5.1.16条的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两芯电缆与另外的保护线导体组成。
1.2.2.2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位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两芯电缆。
1.2.3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或水下敷设时,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采用单芯电缆。
1.2.4除本规范第3.2.1条、3.2.3条、3.2.3条的规定情况外,交流供电回路宜用三芯电缆。
3.2.5直流供电回路,宜用两芯电缆;当需要时可采用单芯电缆。
2.3电缆绝缘水平
2.3.1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
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与绝缘或金属套之间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系统当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应按100%的使
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对于(1)项外的供电系统,不宜低于133%的使用回路工作项电压;在单项接地故障可能持续8 h以上,或发电机回路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宜采取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2.3.3交流系统中电缆的冲击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
2.3.4直流输电用电力电缆绝缘水平,应计及负荷变化因素、满足内部过电压的要求。
2.3.5控制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应不低于该回路工作电压、满足可能经受的暂态和工频过电压作用要求。
宜符合下列规定:
(1)沿较长高压电缆并行敷设的控制电缆(导引电缆),选用相适合的额定电压。
(2)在22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敷设的控制电缆,宜选用600/1000V,或在有良好屏蔽时可选用4 50/750V。
(3)除(1)、(2)项情况外,一般宜选用450/750V;当外部电气干扰影响很小时,可选用较低的额定电压。
2.4电缆绝缘类型
2.4.1油浸纸绝缘电缆(略)
2.4.2…充油电缆(略)
2.4.3移动试电器设备等需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的回路,应使用橡皮绝缘电缆。
2.4.4放射线作用场所,应按绝缘型类要求选用交联聚乙烯、乙丙橡皮绝缘等耐射线辐照强度的电缆。
2.4.560℃以上高温场所,应按经受高温及其持续时间和绝缘型类要求,选用耐热聚氯乙烯、普通交联聚乙烯、辐照式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绝缘等适合的耐热型电缆;100℃以上高温环境,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高温场所不宜用聚氯乙烯电缆。
2.4.6低温﹣20℃以下环境,应按低温条件和绝缘型类要求,选用油浸纸绝缘电缆或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耐寒橡皮绝缘电缆。
低温环境不宜用聚氯乙烯电缆。
2.47有低毒难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宜交联聚乙烯、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绝缘不含卤素的电缆。
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时,不宜用聚氯乙烯电缆。
2.4.8除本规范第
3.
4.5~3.4.7条明确要求的情况外,6KV以下回路,可用聚氯乙烯电缆;非重要的6
KV回路,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用聚氯乙烯电缆。
2.4.9用在中、高压回路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应选择属于具备耐水树特性的绝缘构造型式。
对重要回路的6KV及,以上回路宜采用含有干式交联和内、外半导电与绝缘层三层共挤工艺特征的电缆。
2.5电缆外护层类型
2.5.1电缆的外护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流单相回路的电力电缆,不得有未经非磁性的金属带、钢丝铠装。
(2)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水浸泡的电缆,金属套、加强层、铠装上应有挤塑外套,水中电缆的粗钢丝铠装尚应有纤维外被。
(3)除低温﹣20℃以下环境或药用化学液体浸泡场所,以及有低毒难燃性要求的电缆挤塑外套宜用聚乙烯外,可采用聚氯乙烯外套。
(4)用在有水或药用化学液体浸泡场所的6~35KV重要性或35KV以上交联聚乙烯电缆,应具有符合使用要求的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铅套、铝套或膨胀式阻水带等防水构造。
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还宜具有纵向阻水构造。
2.5.2…充油电缆…
2.5.3直埋附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2.5.4空气中固定敷设电缆时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浸纸绝缘铅套电缆直接在臂式支架敷设时,应具有钢带铠装。
(2)小截面绝缘电缆直接直接在臂式支架敷设时,宜具有钢带铠装。
(3)在低下客运、商业设施等安全性要求高而鼠害严重的产生场所,塑料绝缘电缆可具有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电缆位于高落差的受力条件需要时,可含有钢丝铠装。
(5)除本条(1)~(4)项外,敷设在梯架或托盘等支撑密集的电缆,可不含铠装。
(6)除应按本规范第3.5.1条(3)项的规定采用,以及高温60℃以上场所应采用聚乙烯等耐热外套的电缆外,宜用聚氯乙烯外套。
(7)严禁在封闭式通道内使用纤维外被的明敷电缆。
2.5.5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要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回路的电缆,应采用橡皮外护层。
2.5.6放射线作用场所的电缆,应具有适合耐受放射线辐照强度的聚氯乙烯、氯丁橡皮、氯磺化聚乙烯等防护外套。
2.5.7敷设于保护管中的电缆,应具有挤塑外套;油浸纸绝缘铅套电缆,尚宜含有钢铠层。
2.5.8水下敷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沟渠、不通航小河等不需要铠装层承受拉力的电缆,可选用钢带铠装。
(2)江河、湖海中电缆,采用的钢丝铠装型式应满足受力条件。
当敷设条件有机械损伤等防范需要时,可选用符合防护、耐蚀性增强要求的外护层。
2.5.9路径通过不同敷设条件时电缆外护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路总长未超过电缆制造长度时,宜选用满足全线条件的同一种或差别尽量少的一种以上型式。
(2)线路总长超过电缆制造长度时,可按相应区段分别采用适合的不同型式。
2.6控制电缆极其金属屏蔽
2.6.1双重化保护的电流、电压以及直流电源和跳闸控制回路等需增强可靠性的两套系统,应采用各自独立的控制电缆。
2.6.2下列情况的回路,相互间不宜合用同一根控制电缆:
(1)弱电信号、控制回路与强电信号、控制回路。
(2)低电平信号与高电平信号回路。
(3)交流断路器分项操作的各项弱电控制回路。
2.6.3弱电回路控制电缆电回路的每一对往返导线,宜属于同一根控制电缆。
2.6.4强电回路控制电缆,除位于超高压配电装置或与高压电缆紧邻并行较长,需抑制干扰的情况外,可不含金属屏蔽。
2.6.5弱电信号、控制回路的控制电缆,当位于存在干扰影响的环境有不具备有效抗干扰措施时,宜有
金属屏蔽。
2.6.6控制电缆金属屏蔽型类的选择,应按可能的电气干扰影响,计入综合抑制干扰措施,满足需降低干扰或过电压的要求。
2.6.6.1位于110KV以上配电装置的弱电控制电缆,宜有总屏蔽、双层式总屏蔽。
2.6.6.2计算机监测系统信号控制回路的屏蔽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关量信号,可用总屏蔽。
(2)高电平模拟信号,宜用对绞线芯总屏蔽,必要时也可用对绞线芯分屏蔽。
(3)低电平模拟信号或脉冲量信号,宜用对绞线芯分屏蔽,必要时也可用对绞线芯分屏蔽复合总屏蔽。
2.6.6.3其他情况,应按电磁感应、静电感应和地电位升高等影响因素,采用适宜的屏蔽型式。
2.6.6.4敷设方式要求电缆具有钢铠、金属套时,应充分利用其屏蔽功能。
2.6.7需降低电气干扰的控制电缆,可在工作芯数外增加一个备用芯。
2.6.8控制电缆金属屏蔽的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回路控制电缆屏蔽层,不得构成两点或多点接地,宜用集中式一点接地。
(2)除(1)项等需要一点接地情况外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当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大,宜
采用两点接地;静电感应的干扰较大,可用一点接地。
双重屏蔽或复合式总屏蔽,宜对内、外屏蔽分用一点,两点接地。
(3)两点接地的选择,还宜考虑在暂态电流作用下屏蔽层不致被烧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