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七年级生物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使用显微镜知识点随着科技的进步,显微镜已经成为生物实验室的重要工具之一。
七年级的生物学课程涉及到了显微镜的使用,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七年级生物使用显微镜的知识点。
以下内容将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展开。
1. 准备工作使用显微镜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将显微镜上的把手转到最低点。
这样可以预防高度不够导致样本接触显微镜镜头。
其次是调节光线,光线可以通过镜片下方的孔洞输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镜片调节时,需要避免太强的光线,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 样本制备样本制备是显微镜实验的关键之一,这决定了实验效果。
样本应该是非常薄的,通常需要在玻璃片上切片。
切片时需要使用比例尺测量切片的大小,这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基础。
另外,用切片钳取样本时,需要注意做到稳定且手握得伏贴,防止样本滑落或损坏。
3. 放置样本在将准备好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上之前,需要先打开显微镜盖板,这样可以避免样本放置时影响了实验效果。
放置样本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先放置最微薄的一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调节放置厚度,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4. 调节镜片在样本放置之后,需要通过显微镜进行高倍镜和低倍镜的调节。
在调节高倍镜时,需要将显微镜镜头靠近样本缓慢调节,直至最清晰状况出现。
而调节低倍镜时,显微镜镜头应该远离样本,使得视场变得宽广,然后再缓慢向样本方向调节镜头,以得到清晰的实验效果。
5. 视觉调整视觉调整是显微镜实验的最后一步,通常需要调整的有螺纹焦距调整、瞳孔大小及孔径、显微镜目镜调节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视觉调整前,需要先整体平移显微镜视场,然后再调整各项参数,这样可以避免影响实验的结果。
以上就是七年级生物使用显微镜的主要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实验需要耐心和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同时,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调整每一个参数,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
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
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动的是气泡,反之为细胞。
7.高倍镜和低倍镜比较,高倍镜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小,视野暗。
8.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净(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净),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未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取(取生物材料——薄而透明)、浸(浸在水中)、展(展平,否则会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重叠)、盖(注意盖法,防止产生气泡)、染。
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盐水)。
最后染色时都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两到三次)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二、探究生命的方法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前提)、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可以与结论不符)、实验(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设计实验时,要设计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为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
北师大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关于污物位置的确定
①玻片移,污点移,则污点在玻片上; ②物镜换,污点移,则污点在物镜上; ③目镜转,污点移,则污点在目镜上。
(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
①“三转”: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 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使光 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②“一线”,即通过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的光线是一条 直线。 ③“左右开”,即对光时,一般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为了便于会图)。
(3)关于装片的移动
答下列问题: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右手握住 【④】__镜__臂___,左手托住【⑥ 】_镜__座__。 (2)对光时,转动【⑦】_转__换__器__,使 _低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⑨ 】
_遮__光__器__ ,使一个较大的__光__圈___也对准
__通__光__孔___。_左___眼注视目镜,_右___眼睁 开,然后用手调节【⑩ 】反__光__镜___ ,直
现出了原形呢?
原来,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我们可以通过借
助显微镜来观察。
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线照明为光 源 ,使微小物体放大影像的仪器。 其最小分辨率为0.2μm。实际上, 大约0.5μm大小的细菌和线粒体, 是光学显微镜下能清晰看到的最 小物体。
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A. “9>6 ” B. “9<6 ” C. “6>9 ” D. “6<9 ”
5.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 C )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材料
1. 生物显微镜
2. 玻璃载玻片
3. 双孔光学表
4. 活的或者固定的生物标本
5. 小刀和剪刀
6. 染色液
7. 96% 乙醇
8. 显微镜玻璃盖片
9.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 检查生物显微镜:打开灯光,调整镜头高度,通过目镜观察放大镜头,检查显微镜是否需要清洁或调整。
2. 准备玻璃载玻片:将生物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在玻片上放一滴染色液或者液体介质。
3. 放置盖玻片:将一个大小合适的盖玻片轻轻地放到放射不出在载玻片上,使其不产生气泡。
4. 调整镜头:通过调节物镜镜头或者双孔光学表,使样品清晰可见。
5. 观察样品:使用目镜观察样品,调节焦距和光线,观察样品不同部分的结构和形态。
6.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标本图纸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形态,标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在学生手册上撰写实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生物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镜片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镜片被指纹或者水渍污染。
2. 在观察生物标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者压力造成生物标本变形或者损坏。
3. 实验后,将显微镜及其配件清洁干净,保持存放整洁。
通过本规程的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生物显微镜,并且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生物标本的结构和形态,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认知,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介绍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介绍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的重要工具,七年级的学生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显微镜知识来帮助他们在实验中观察样品。
以下是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介绍。
一、显微镜的类型生物显微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使用光线来观察样品,价格便宜且易于使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来取代光线观察物品,其分辨率更高。
二、显微镜部件的名称显微镜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1. 目镜:放置在显微镜上方的镜片,用来放大物品。
2. 物镜:放置在显微镜下方的镜片,也用来放大物品。
3. 粗调焦轮:用来调节物品的大致焦点。
4. 细调焦轮:用来调节物品的细节焦点。
5. 台面:用来放置样品的平面。
6. 光源:提供光线来观察样品。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样品:将物品放置在玻片上,加入少量液体,然后用另一张玻片覆盖,并用手轻压使其均匀分布。
2. 调节目镜:看透目镜,然后调整粗调焦轮使样品清晰地出现在视野中。
3. 调节物镜:将物镜旋转到视野中央,并使用细调焦轮调整物镜,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移动样品:如果需要查看更多的样品区域,可以移动样品或者转动物镜。
四、显微镜常见问题1. 照明不足或者过度:这可能导致样品看不清楚,需要调整光源。
2. 焦距错误:可能导致样品模糊或者不清晰,需要调整粗调焦轮和细调焦轮。
3. 灰尘或污渍:这会干扰样品的观察,需要注意清洁。
五、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 提醒学生不要用手触摸显微镜上的镜片。
2. 避免在放置玻片时将玻片磨损或划伤。
3. 避免在镜片上滴液体或者其他材料。
4. 注意安全使用电子显微镜,因为使用电子束而不是光线来观察样品,这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对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生物显微镜知识进行了介绍。
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正确使用显微镜,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显微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实验及其应用生物是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现象和问题,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
其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实验及其应用。
一、显微镜的种类1. 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对物体进行放大,适用于研究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结构等。
2. 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束对物体进行放大,适用于研究生物的分子构成和细胞内的微结构等。
二、显微镜实验1. 观察植物细胞材料:新鲜的洋葱片、盐水、甘油步骤:(1)用镊子将洋葱片放到玻璃表面上,用刀切割成细片,将之浸泡在盐水中10分钟,然后取出。
(2)放在玻璃表面上,并在上面加一滴甘油。
(3)覆盖玻璃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节结构。
2. 观察动物细胞材料:巨噬细胞、载玻片和盖玻片、甘油步骤:(1)用吸管将巨噬细胞吸出,滴在中央位置。
(2)用载玻片将细胞按压平,并在上面加上一滴甘油。
(3)用盖玻片盖上,倾斜载玻片,将甘油慢慢加到盖玻片上。
(4)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动物细胞的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节结构。
三、显微镜应用1. 安全检查:医院、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使用显微镜检查样品中是否有有害物质或者看到微小的变化。
2. 生产产品质量检查:生产线上很多产品的检查需要显微镜来观察产品表面精细程度、颜色、材质等细节。
3. 科学研究:使用显微镜,科学家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研究生物的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现象和问题。
总之,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通过显微镜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微小结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现象和问题。
同时,显微镜也在各个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放大细小的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微小结构。
在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下面是显微镜使用步骤的详细描述。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桌面干净整洁,没有杂物。
然后,检查显微镜是否完好无损,确保目镜和物镜清洁无污垢。
接下来,找到一个适当的光源,如日光灯或台灯,以提供充足的光线。
第二步:调整显微镜焦距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将样本置于工作台上,并调整物镜至最低放大倍数(通常是4倍或10倍)。
然后,通过转动焦距调节轮,使样本变得清晰。
在调整焦距时,注意不要将物镜与样本接触,以免损坏样本。
第三步:放置样本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片上,并加上一滴水(或显微镜凝胶液),以使样本更加清晰。
将玻片轻轻放置在样本上方,确保玻片不会移动或滑动。
第四步:固定样本使用尺寸适合的夹子,将玻片固定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
夹子应该紧密固定玻片,以避免在观察过程中样本的移动。
第五步:寻找样本使用显微镜的低倍物镜(通常是4倍或10倍),将样本从上方的边缘逐渐移动到视野中心。
使用焦距调节轮再次调整焦距,使样本变得清晰。
通过转动显微镜的滚轮或拉杆,调整样本在视野中的位置,以找到最适合观察的部分。
第六步:调整放大倍数在寻找到合适的样本位置后,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物镜来调整放大倍数。
通常,显微镜有多个物镜可供选择,例如4倍、10倍、40倍和100倍。
注意,更换物镜时要谨慎,以避免物镜与样本接触并损坏样本。
第七步:观察样本当找到适当的放大倍数后,开始观察样本。
使用调焦轮逐渐调整焦点,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显微镜的滚轮或拉杆来调整样本在视野中的位置,以便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第八步: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素描簿或者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绘制图表或标注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观察到的细节。
七年级上知识点显微镜

七年级上知识点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概念及种类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原理和技术,能够扩大
物体显微图像的仪器。
显微镜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
光学显微镜又分为单透镜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单透镜显微镜的构造包括物镜和目镜两个透镜,物镜与被观
察物体之间距离很近,目镜与眼睛之间距离为焦距。
2.复合显微镜的构造包括物镜、目镜、光圈、调焦轮等。
3.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安装放大镜,插入电源线。
接着在放
大镜上放置物体,然后调节焦距,最后可以看见物体详情。
三、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核和胞质的关系等;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的
现象;可以观察细菌、真菌、卵子的活体细胞等。
四、关于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清洁情况;
2.在观测前应先熟悉各种透镜、照明和调焦装置等;
3.在观测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镜头、不要用粗糙的纸巾擦
拭镜头;
4.观测时光线要适当,不要用过强的光源照射;
5.观测完毕后将显微镜及其配件和标本等擦拭干净,做好保护
工作。
五、结语
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人类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生物学时,显微镜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于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置于胸腹前面,且不能过于倾斜。
2、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的偏左方,距实验桌边缘7~10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遮光器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见一白亮的视野。
4、剪一个汉字或一个英文字母,蘸少量水使纸湿润,放到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
5、移动载玻片,使汉字或英文字母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低倍物镜与载玻片靠近为止。
(此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损坏物镜镜头和玻片标本。
)
7、左眼向目镜内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作图。
)
8、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9、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移动玻片,观察物像分别向什么方向移动。
10、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小结: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一般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包括准备、制作和观察。
(或:包括净片、滴水、取材、浸材、展材、盖片、观察。
)
盖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有时还需要染色,这样才能观察清楚。
(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