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竞赛实验课件: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规范

高中生物竞赛实验课件: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规范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三)纺锤体的形成 构成纺锤体的纤维是由成束的微管和与微 管相结合的蛋白质组成的。 极纤维和动粒纤维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纺锤体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四)染色体的行为 前期:两染色单体并列排列。 前中期:动粒(在着丝粒外面)出现,纺 锤体形成。 中期: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秋水仙素:破坏微管的组成,因而阻止染 色体移向两极,结果形成多倍体细胞。
三、染色体观察
观察 制片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染色体染成紫红 色,细胞质淡红色或无色。蚕豆染色体数 目2n=12,洋葱为2n=16。寻找染色体数目 准确 ,而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缢痕清晰的 细胞。 染色体形态
蚕豆染色体组型
(附)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 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 细胞周期分成四个阶段:间隙期1、合成期、 间隙期2和有丝分裂期。
物镜
安装在镜筒下端,是显微镜的心脏。 其作用是利用入射光线使被检物体形 成放大的实像,而且它还决定显微镜 分辨率的高低。物镜上往往刻有一系 列的参数,如镜口率(NA,其值越大, 分辨率越高)、放大倍数等。
目镜
位于镜筒上端,其作用是将已经被物 镜所放大的物像再次加以放大,使之 便于观察。目镜筒外侧刻有放大倍数。
镜筒 标准长度为160mm,其上接目镜,下接物 镜。 物镜转换器 固定在镜筒下端。其有数个物镜孔,用以安 装物镜。 调焦螺旋 调节物镜与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 晰的物象。分为粗调焦螺旋和细调焦螺旋。 前者用于在低倍镜下找到被检物体的放大像, 或者观察;后者用于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的精 密调焦。
物镜转换器
(三)晶体和气孔器观察
撕取紫鸭跖草叶下表皮,用刀片取一 小块,然后置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甘 油后,用盖玻片封片,在显微镜下观 察。 注意晶体所在的细胞及晶体的类型, 还有气孔器的形态结构以及保卫细胞 与其他表皮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基本的实验室设备,用于可见光范围内的样品观察和研究。

它可以放大样品的镜像,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微小结构和细胞等微观细节。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获得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分。

光学显微镜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1.目镜:位于顶部的镜头,用于放大样品的镜像。

目镜通常有多个放大倍数可选择。

2.物镜:位于从底部插入的镜头。

物镜是放大样品的主要镜头,通常有多个不同的放大倍数可供选择。

3.聚焦手轮:用来调整物镜的位置,使样品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

4.载物台:用于放置样品的平台,可以通过手轮移动来对焦。

5.照明系统:通过光源投射光线,提供足够的光照来观察样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检查显微镜:首先,检查显微镜是否干净,并确保目镜和物镜没有灰尘或指纹。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透明纸巾轻轻擦拭这些镜片。

2.选择物镜:根据你所研究的样品以及你想要的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物镜。

通常,低倍物镜(如4x或10x)用于整体观察,高倍物镜(如40x或100x)用于细节观察。

3.调整照明:打开照明系统,并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强弱。

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使用透射光照明模式,其中光线从底部照射样品。

4.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并使用手轮将样品移动至物镜下方。

确保样品位于光线的路径上,并且在载物台上均匀分布。

5.对焦:使用聚焦手轮,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物镜,直到样品的镜像出现在目镜中。

然后,继续微调聚焦,直到样品的镜像变得清晰。

6.观察和调节:一旦样品的镜像清晰可见,你可以开始观察和研究样品了。

如果你需要更高的放大倍数,可以旋转物镜转盘,使其对齐你想要使用的物镜。

最后,为了得到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1.保持稳定:尽量保持显微镜和样品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你可以将双手放在显微镜的底部,以平衡重心,并确保稳定性。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微小物体。

以下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 准备样本:将要观察的样本制备成适当的厚度和形状,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2. 打开显微镜:打开显微镜的电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位置,以便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 调节目镜和物镜:将目镜和物镜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4. 调节焦距:通过旋转物镜或调节焦距螺旋,使样本清晰地呈现在视野中。

5. 观察样本:将样本放在载物台上,通过移动载物台或调节焦距,观察样本的不同部位。

6.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相机或纸笔记录观察结果。

7. 关闭显微镜:观察完毕后,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将目镜和物镜放回原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样本污染和显微镜损坏。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观察强光源和使用不当的工具。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高中生物实验: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显微镜的底座,用于支撑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接镜柱,另一端连接镜筒。

它是取放显微镜时的手持部件。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连接在棱镜壳体下部,可自由旋转。

光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的部件。

旋转转换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只有当你听到敲门声时,你才能观察到。

此时,物镜的光轴刚好与光孔的中心对准,光路连接。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安装在镜柱上的两种尺寸的螺钉,用于在调整过程中使镜台上下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 精细调节器(精细螺丝):小螺丝称为精细调节器,它可以使舞台在移动时缓慢上升和下降。

它主要用于使用大功率反射镜时,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并观察试样不同层次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安装在镜台下,包括反射器和采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集中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框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

其功能是将光线集中在待观察的样本上。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样本的形态、结构和组成。

下面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以及必要的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光学显微镜之前,首先需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使其底座稳定。

确认显微镜电源安全连接,并将光源打开。

检查目镜和物镜是否清洁,并准备好玻片、载玻片、显微镜盖玻片等试验所需的材料。

2.调整光源和聚焦将准备好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涂抹适量的显微镜封片液(如果需要)。

打开光源,调整光源亮度适宜。

然后,选择物镜放置在物镜架上,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样本夹固定。

轻轻转动焦点调节手轮,使样本处于大致焦距附近。

3.调整目镜和物镜通过调整目镜来获得清晰的视野。

如果是配备有可调焦的目镜,可以通过旋转焦点调节手轮来实现。

通过观察目镜视野中的样本,移动样本或样本架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改变放大倍数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在光学显微镜上,通常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

可以旋转物镜切换手轮,将样本镜头更换为所需放大倍数的物镜。

注意,每次更换物镜后,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焦距。

5.观察样本一旦获得清晰且放大的视野,可以开始观察样本。

使用目镜的调节手轮移动焦点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可以旋转样本,调整视野,以便观察样本的不同区域。

6.照明和对比调节在观察样本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源的亮度以及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对于透射光显微镜,可以选择使用偏光器、消光器或调整光源的角度来改变对比度。

对于反射光显微镜,可以调整照明角度和方向来改变样本的外观。

7.记录结果记录下观察到的样本形态、结构和组成等信息。

可以使用相机连接到光学显微镜上,以便保存图像和视频,以供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8.清洁和存储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将样本从载玻片中取出,清洁玻片和载玻片,以备下次使用。

关闭光源和电源,将显微镜的保护罩关闭,以避免灰尘和损坏。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轻放,并避免碰撞和摔落。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和结构。

以下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光源。

一般来说,可通过旋转光源的控制盘来调节光的强弱。

2. 调节目镜管和物镜:将目镜管从显微镜顶端的架子上拉起,并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

将顶端的一片玻片或载玻片放置在物镜下方。

3. 调节工作台:用显微镜的粗动调节按钮将工作台调整至与物镜的焦点位置相距较远,然后再利用细动调节按钮缓慢地将工作台移至物镜的焦点处。

4. 将试样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待观察的样品或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住。

5. 定位和对焦: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利用粗动调节按钮将载玻片移动至显微镜的中心位置。

然后,通过细动调节按钮逐渐调整焦距,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6. 观察和调整:开始观察样品,如果图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细动调节按钮微调焦距直至满意的清晰度。

7. 调整放大倍数:如果需要调整放大倍数,可通过转动物镜切换旋钮或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 完成观察:观察完毕后,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移开载玻片,并关闭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观察时应遵循安全规范,尤其是当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以透镜为主体,并且能成像于底物平面的仪器。

其中的最基本结构是光学系统和物镜、目镜。

它能在实验室里看到样品放大的像,故又称“光学显微镜”。

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体,要比实际物体小得多。

光学显微镜常用来研究微小物体的形态结构。

用于光学显微镜的工作物质有:硝酸纤维素膜、聚苯乙烯膜、丙烯酸类树脂膜等。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所需观察的材料用擦镜纸或脱脂棉擦干净,然后滴加一滴无水乙醇在载物台的内表面。

切忌滴在外表面,否则将会影响光线通过。

2.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逆时针旋转照明器的反光镜,把要观察的部位调节在视野的中央。

右眼睁开,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光线的强弱与反差。

3.按顺序移动标本,先盖上盖玻片,用移片器把要观察的材料缓缓移到盖玻片上,推动时切勿使玻片碰到其它物体,盖好盖玻片。

4.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光线强弱,使反光镜的光线适当,目镜中的景物清晰。

5.把要观察的材料进行细致地观察,如需复制和绘图可用微距工作板。

注意不要碰坏试样,每次观察完毕应该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所需观察的材料用擦镜纸或脱脂棉擦干净,然后滴加一滴无水乙醇在载物台的内表面。

切忌滴在外表面,否则将会影响光线通过。

2.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逆时针旋转照明器的反光镜,把要观察的部位调节在视野的中央。

右眼睁开,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光线的强弱与反差。

3.按顺序移动标本,先盖上盖玻片,用移片器把要观察的材料缓缓移到盖玻片上,推动时切勿使玻片碰到其它物体,盖好盖玻片。

4.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光线强弱,使反光镜的光线适当,目镜中的景物清晰。

5.把要观察的材料进行细致地观察,如需复制和绘图可用微距工作板。

注意不要碰坏试样,每次观察完毕应该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光学显微镜有下列几种: 1.普通型2.解剖型3.工业型(放大倍数可在0。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细菌等。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面,我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使用光学显微镜前,需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调整镜筒,使其垂直于桌面。

然后,打开光源,调节光源亮度,使样本能够被明亮而均匀地照亮。

接下来,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夹住样本,确保样本平整并且不会移动。

调整物镜是观察样本的第一步。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低倍物镜(如4倍或10倍)来先观察样本的整体结构和位置。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焦距轮来使样本清晰。

一旦找到了感兴趣的区域,就可以转换到高倍物镜(如40倍或100倍)来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镜片的焦距,使样本清晰可见。

同时,可以通过移动载物台来调整样本的位置,以便观察不同的部位。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方向和亮度,来改善观察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时要避免用手触摸镜片,以免留下指纹影响观察效果。

观察完毕后,需要关闭光源,将镜头转到最低位置,清理镜片和载物台,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清洁度。

另外,注意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灰尘污染。

总的来说,正确的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放置稳定、调节光源、调整物镜、调节焦距、移动载物台、注意观察技巧、清洁保养。

只有掌握了这些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实验。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
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100*1.30 0.11
表中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
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油镜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

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淀粉:碘液(蓝色)。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沸水浴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O2:余烬复然;无O2:火焰熄灭。

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双缩脲试剂(紫红色)。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DNA:二苯胺(沸水浴,蓝色)或甲基绿(染色后,呈绿色),也可用DNA酶。

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空气与液体可用油膜;排气或充气可依据升温或冷却。

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根据溶解度,脂溶性可用丙酮或酒精。

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培养。

降温,冷却;升温,加热。

维持PH:缓冲溶液(HCO3-/H2CO3,HPO43-/H2PO42-);降低加酸或生理酸性盐,升高加碱或生理碱性盐。

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动物细胞的处理:破裂用清水,细胞的失水用NaCl。

注意搅拌。

骨无机盐的除去:盐酸溶液。

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冼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旁进行。

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载体;
看看网友们都有什么想法
网友1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是: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某些细胞结构,如细胞壁、叶绿体、染色后的染色体、线粒体、细胞核等,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器的内部结构以及象核糖体这样较小的细胞器。

总之,光学显微镜看到细胞的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亚显微结构。

网友2
首先光镜放大倍数比电镜小。

光镜下观察的都叫纤维结构,电镜下的都叫亚纤维结构。

光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纺锤体,染色体,细胞板。

电镜:只要细胞里有的都能看见。

可以把光镜下能看见的记住,剩下的都要用电镜看。

当然这种题还需要注意的是细胞里是否存在,比如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用什么显微镜都看不见叶绿体和液泡,因为分生区细胞中就没有。

还有要注意是否染色,细胞不经过染色,只能看见叶绿体和液泡,其它细胞器都看不见。

再补充一下,光镜下写的那些结构看见的也都是轮廓,再细微的结构,比如核膜上的核孔,比如磷脂双分子层,比如线粒体的嵴,叶绿体类囊体等等都看不见。

这些都要用电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