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生物学: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学: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学: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微小物体。

以下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 准备样本:将要观察的样本制备成适当的厚度和形状,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2. 打开显微镜:打开显微镜的电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位置,以便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 调节目镜和物镜:将目镜和物镜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4. 调节焦距:通过旋转物镜或调节焦距螺旋,使样本清晰地呈现在视野中。

5. 观察样本:将样本放在载物台上,通过移动载物台或调节焦距,观察样本的不同部位。

6.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相机或纸笔记录观察结果。

7. 关闭显微镜:观察完毕后,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将目镜和物镜放回原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样本污染和显微镜损坏。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观察强光源和使用不当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和结构。

以下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光源。

一般来说,可通过旋转光源的控制盘来调节光的强弱。

2. 调节目镜管和物镜:将目镜管从显微镜顶端的架子上拉起,并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

将顶端的一片玻片或载玻片放置在物镜下方。

3. 调节工作台:用显微镜的粗动调节按钮将工作台调整至与物镜的焦点位置相距较远,然后再利用细动调节按钮缓慢地将工作台移至物镜的焦点处。

4. 将试样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待观察的样品或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住。

5. 定位和对焦: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利用粗动调节按钮将载玻片移动至显微镜的中心位置。

然后,通过细动调节按钮逐渐调整焦距,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6. 观察和调整:开始观察样品,如果图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细动调节按钮微调焦距直至满意的清晰度。

7. 调整放大倍数:如果需要调整放大倍数,可通过转动物镜切换旋钮或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 完成观察:观察完毕后,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移开载玻片,并关闭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观察时应遵循安全规范,尤其是当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以透镜为主体,并且能成像于底物平面的仪器。

其中的最基本结构是光学系统和物镜、目镜。

它能在实验室里看到样品放大的像,故又称“光学显微镜”。

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体,要比实际物体小得多。

光学显微镜常用来研究微小物体的形态结构。

用于光学显微镜的工作物质有:硝酸纤维素膜、聚苯乙烯膜、丙烯酸类树脂膜等。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所需观察的材料用擦镜纸或脱脂棉擦干净,然后滴加一滴无水乙醇在载物台的内表面。

切忌滴在外表面,否则将会影响光线通过。

2.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逆时针旋转照明器的反光镜,把要观察的部位调节在视野的中央。

右眼睁开,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光线的强弱与反差。

3.按顺序移动标本,先盖上盖玻片,用移片器把要观察的材料缓缓移到盖玻片上,推动时切勿使玻片碰到其它物体,盖好盖玻片。

4.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光线强弱,使反光镜的光线适当,目镜中的景物清晰。

5.把要观察的材料进行细致地观察,如需复制和绘图可用微距工作板。

注意不要碰坏试样,每次观察完毕应该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所需观察的材料用擦镜纸或脱脂棉擦干净,然后滴加一滴无水乙醇在载物台的内表面。

切忌滴在外表面,否则将会影响光线通过。

2.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逆时针旋转照明器的反光镜,把要观察的部位调节在视野的中央。

右眼睁开,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光线的强弱与反差。

3.按顺序移动标本,先盖上盖玻片,用移片器把要观察的材料缓缓移到盖玻片上,推动时切勿使玻片碰到其它物体,盖好盖玻片。

4.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光线强弱,使反光镜的光线适当,目镜中的景物清晰。

5.把要观察的材料进行细致地观察,如需复制和绘图可用微距工作板。

注意不要碰坏试样,每次观察完毕应该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光学显微镜有下列几种: 1.普通型2.解剖型3.工业型(放大倍数可在0。

【高中生物】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就是镜座上面四肢的部分,用来相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来置放玻片标本,中央存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存有弹簧夹,用来滚轮玻片标本,镜台下存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以并使玻片标本并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表示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以并使镜台并作快速和很大辐度的滑行,所以能够快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并使物象呈现出于视野中,通常在采用低倍镜时,先用细调节器快速找出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设备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上装在镜座上面,可以向任一方向旋转,它存有元显恭、凹陷两面,其促进作用就是将光源光线散射至聚光器上,再经通在光孔照明设备标本,凹面镜聚光促进作用弱,适合光线较差的时候采用,平面镜聚光促进作用强,适合光线较强时采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并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

下面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1. 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保显微镜与光源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2. 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调整。

二、调节光源1. 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源的亮度,使光线均匀柔和。

2. 使用准直器将光线准直,并使其通过显微镜的光源孔。

三、调节物镜1. 将物镜转盘转至最低倍物镜的位置。

2. 使用粗调焦手轮将镜片移至最下方,使其与载物台平齐。

3. 通过目镜观察,使用粗调焦手轮将载物台缓慢抬升,直到出现清晰的图像。

4. 转动物镜转盘,将倍数调至所需的放大倍数。

四、调节焦距1. 使用细调焦手轮进行微调,直到图像变得更加清晰。

2. 如果需要进一步调节焦距,可以使用目镜调节筒。

五、观察样本1.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并用夹片固定。

2. 使用载物台移动手轮将样本移动至目镜下方。

3. 使用细调焦手轮进行微调,以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六、调节光源方向1. 使用显微镜底部的光源调节装置,调节光源的方向,使其照射到样本上。

2. 观察图像是否明亮均匀,如果有倾斜或阴影,可以调节光源方向来解决。

七、换倍镜和目镜1. 如果需要更高倍的放大倍数,可通过转动物镜转盘来换倍镜。

2. 如果需要更换目镜,请先将物镜转盘转至最低倍位置,再更换目镜。

八、使用完毕1. 使用减少倍数至最低,并将细调焦手轮调至最下。

2. 关闭光源开关,断开电源。

3. 清洁显微镜的各个部件,并将其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地方。

以上就是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碰撞和过度调节。

只有熟练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本。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使用准备
1.先保证显微镜光源的稳定,一般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打开显微镜的
光源,使得光源经过调整后能够产生稳定高亮的光束,确保达到最佳观察
效果。

2.确定所要观察的物体,同时也要把物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

3.确定适用的物镜,物镜选择的理想状态是:它的倍数越高,偏差越小,图像越清晰。

若物镜的视场和偏差都符合要求,则可选择。

4.确定适用的水镜,确定水镜的特点是可以改善物镜的偏差,提高图
像的清晰度,使视野更清晰。

二、使用方法
1.调节放大倍率:当使用显微镜观察固定的物体时,首先需要确定观
察所需倍率,应先调节物镜,调节转轮来进行倍率的放大,然后才能找到
最佳的视觉体验。

2.调节物镜与水镜之间的距离:对于固定倍率,需要改变物镜与水镜
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物镜的焦距,来调整图像的清晰度,使视野更清晰。

3.选择观察物体:将想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观察台上,将显微镜放置
在合适的位置,使其物射线垂直射向物体,这样可以使观察物体的清晰度
最大化。

4.调整聚焦:聚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物镜聚焦在正确的位置才能
清晰的观察对象,因此在观察之前。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对光(1)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验台,采取端正的姿态,调整两个目镜之间的距离与观测者瞳距相符,两眼自然睁开,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将低倍物镜转至镜筒下方与镜筒成一直线。

镜检时载物台不可倾斜,因为当载物台倾斜时,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2)利用自然光源镜检时,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采用直射阳光;利用人工光源时,用日光灯的光源。

转动底部光源或拨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源强时用平面,较暗时用凹面,需要强光时,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时,将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适当缩小。

(3)将待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载物台上有固定的装置固定标本(见图3)。

通过载物台调节旋钮将标本移至镜筒下方。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镜接近标本。

于转动粗准焦螺旋的同时,需俯身在镜旁仔细观察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4)调节目镜之间距离,双眼分别于左、右目镜中观察,待双眼视野重合,同时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像看到时即停,再调细准焦螺旋,至标本清晰为止。

(二)物镜的使用显微镜一般具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高倍及油镜,固定于物镜转换盘孔中。

观察标本时,使用低倍物镜,此时,视野,标本较易查出,但放大倍数较小(一般放大100倍),较小的物体不易观察其结构。

高倍物镜放大的倍数(一般放大400倍),能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结构。

油镜放大倍数可达1000倍,用来观察细菌。

(三)低倍、高倍、油镜头的识别(1)标明放大倍数10×、40 ×、100 x,或10/0.25、40/0.65、100/1.30。

(2)低倍镜最短,高倍镜较长,油镜最长。

(3)镜头前面的镜孔低倍镜最大,高倍镜,油镜最小。

(4)油镜头上常刻有黑色环圈,或“Oil"或“油”字(四)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光线对好后,捻转载物台调节旋钮寻找需要观察的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3.光学部分(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物镜镜口率(N.A.) 工作距离(mm)
10× 0.25 5.40
40× 0.65 0.39
100× 1.30 0.11
表中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M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3.油镜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

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5.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6.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7.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8.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

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