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22014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opera appreciation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戏曲鉴赏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的一门选修课。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它的某些因素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产生了,一直到唐代产生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参军戏,然后宋杂剧,元杂剧,宋元南戏,一直到明清的传奇,戏剧不断的成熟,丰富,繁荣,在古代文学长河里,它独自形成一道风景。是我国古代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样式。我国现在极富魅力的京剧,还有各地的地方戏,都证明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生命力。该选修课就是对古代戏剧的产生,发展作一个梳理,对戏剧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作详细的介绍,对戏剧表演中的一些特征及角色知识作准确的讲解。戏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本课程力在让同学们对戏剧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同学们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该选修课力求详细的对古代戏剧作一下梳理,辅助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对戏剧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与掌握。并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未来研究的铺垫。该选修课力求借助多媒体,原典的阅读等手段引入最新的研究观点,对戏剧的剖析力求准确,生动,新颖,挖掘出更多的意蕴。使学生对古代戏剧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一些重要的戏剧作品有一个详细的把握,对戏剧表演中的一些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通过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鉴赏戏剧作品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戏曲常识及欣赏戏剧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戏曲文化艺术。懂得如何去欣赏戏曲,从而更加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2.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

3.使学生理解戏曲的含义。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使用。本门课程总计24学时。

2.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戏曲史,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舞台艺术、戏曲剧种。

3.本课程的讲授是有八章构成,根据朝代的划分阐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

(四)对选修课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汉语中高级水平,在之前现代汉语课学习中掌握了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些基础和应用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对各章节内容适时进行课堂练习,一般在学完各节基本内容之后,用一些时间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开展练习。根据中国戏曲鉴赏课的特殊课型,多采取表演和观摩影片的形式进行。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欣赏戏曲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中国戏曲知识的理解。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柏红秀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中国戏曲选》(上、中、下),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中国戏剧图史》,廖奔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戏曲史》,孟瑶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余秋雨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二、中文摘要

中国戏曲鉴赏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的一门选修课。该选修课力求详细的对古代戏剧作一下梳理,辅助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对戏剧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与掌握。并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未来研究的铺垫。该选修课力求借助多媒体,原典的阅读等手段引入最新的研究观点,对戏剧的剖析力求准确,生动,新颖,挖掘出更多的意蕴。使学生对古代戏剧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一些重要的戏剧作品有一个详细的把握,对戏剧表演中的一些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通过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鉴赏戏剧作品的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中国戏剧的产生

总学时(单位:2学时)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原始歌舞带有的戏剧特点,先秦的优戏;代面,及踏摇娘,拨头等的特点.

重点:

这些戏所具有的戏剧性特点.

难点:

挖掘《二京赋》《兰陵王》《东海黄公》所记载的关于戏剧的内容。

第2部分唐代参军戏

总学时(单位:6学时) 讲课:6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了解参军戏的含义,参军戏的情节具讽刺性特点,以科白为主;晚唐多人演出,情节复杂,流行,有专门作家。

重点:

参军戏的发展。

难点:

参军戏的演出特点及角色情况。

第3部分戏剧的正式形成

总学时(单位:4学时)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戏剧的演出场所:瓦舍,勾栏,戏班;了解杂剧的含义,宋杂剧的形式特点,宋杂剧的内容特点。了解戏剧正式形成的年代及特点,尤其是早期戏剧的特点。

重点:

诸宫调、金院本等艺术形式。重点掌握《西厢记诸宫调》的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难点:

宋金杂剧的艺术特点。

第4部分元明清戏剧

总学时(单位:12学时) 讲课:12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了解元代、明代、清代戏剧繁荣的原因;各时期的代表戏剧家及作品;及一些优秀剧作的内容及成就。

重点:

关汉卿的各类戏剧作品;汤显祖的创作成就;洪升及孔尚任的创作。

难点:

关汉卿戏剧塑造人物的特点;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的特征及成就;《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