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复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诫子书是______所著,主要讲述了______。
2. 诫子书中提到的“三省吾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 诫子书中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认为这是______的基础。
4. 诫子书中提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5. 诫子书中提到的“慎独”是指______。
二、选择题1. 诫子书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王阳明C. 朱熹D. 孔子答案:A2. “三省吾身”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为人谋而不忠乎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 传不习乎D.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答案:D3. 诫子书中提到的“志”是指什么?A. 志向B. 志趣C. 志气D. 志业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诫子书中提到的修身方法?A. 静以修身B. 俭以养德C. 勤以补拙D. 怒以制胜答案:D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强调的是什么?A. 淡泊名利B. 宁静致远C. 志向与宁静的关系D. 淡泊与宁静的关系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诫子书中提到的“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2. 诫子书中提到的“慎独”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 诫子书中强调了哪些修身养性的方法?请列举并解释其意义。
四、论述题1. 结合诫子书的内容,谈谈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的理解。
2. 诫子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观点,请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谈谈这些观点在今天是否仍然适用,为什么?答案:一、填空题1. 诸葛亮,如何教育子女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5.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自我约束,保持道德行为二、选择题1-5:A、D、A、D、C三、简答题1. “三省吾身”指的是每天反省自己三次,具体包括:是否忠诚地为他人谋划、是否诚实地与朋友交往、是否认真地学习并实践所学的知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横线字注音.教huì ( ) 劝miǎn ( )年与时chí()险zào ( )遂成枯落( ) 淫慢( )淡泊( ) 夫君子之行( )2.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语。
(1)诫子书(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下列句子的画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陈太丘与友期行B .非淡泊无以明志博学而笃志C .意与日去目似瞑,意暇甚D .将复何及及其家穿井5.下列句子的画横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君子之行因往晓之B .静以修身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C .夫君子之行逝者如斯夫D .将复何及白雪纷纷何所似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只要用心,词性区分并不难:“桌子”“头发”是名词;“强壮”“苍白”是形容词;“这”“他”是代词。
B .“令尊”“高寿”是敬辞,“家君”“寒舍”是谦辞。
C .汉语中不少词语带有感彩,如“见异思迁发暴虚荣”是褒义词,“随声附和”“见利忘义”是贬义词。
D .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使句子更具感彩和说服力。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就有两组反义词“虚心”和“骄傲”,“进步”和“落后”。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全文不足百字,以议论为主,论述了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B .诸葛亮在信中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学习,第三是惜时。
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C .诸葛亮在文中指出“静”是学习的前提,只有“静”オ可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心无旁鹜地学习、沉思及反思自己的作为。
D .诸葛亮在信中对儿子晓之以理,先从反面论述了不静之害,又从正面说静理,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

16诫子书01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fú)(2)淫.慢(yín)(3)遂.成枯落(suì)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4)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5)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6)意与日.去(岁月)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篇一」1.(1)fú(2)yín(3)suì2.(1)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3)使广博,增长(4)放纵(5)疾行,指迅速逝去(6)岁月3.A(解析:夫/君子之行)4.(1)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政治家军事家孔明借东风、空城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6.(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7.(1)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2)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2)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父亲发现后,打了我一顿,严厉地告诉我“做人要诚实”。
我深受教育,再也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8.(1)达到(2)修养(3)随同(4)于是9.(1)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0.D11.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12.(1)吃(2)往往,总是(3)供应(4)说别人的坏话13.B14.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刻苦自励且心忧天下。
15.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16.揭示主题17.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无依靠。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努力读书,有时候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慷慨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诫子书复习题答案

诫子书复习题答案
1. 《诫子书》的作者是谁?
答:《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
2. 《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如何修身养性?
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了哪些学习态度?
答:诸葛亮提到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闻窗外事,要勤奋学习,不耻
下问。
4. 《诫子书》中诸葛亮如何表达对儿子的期望?
答:诸葛亮期望儿子能够志存高远,不要沉溺于世俗的名利之中,要
追求更高的道德修养和智慧。
5. 《诫子书》中提到的“非学无以广才”是什么意思?
答:“非学无以广才”意味着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不学习就
无法拓宽自己的才能。
6.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如何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答:诸葛亮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要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来学习和提升自己。
7. 《诫子书》中诸葛亮提到了哪些品德?
答:诸葛亮提到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勤奋学习、谦虚谨慎等品德。
8.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如何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答:诸葛亮通过书信的形式,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表达了对儿子的
深切关爱和殷切期望。
9. 《诫子书》中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有哪些特点?
答:诸葛亮的教诲具有深远的哲理性,同时结合了实际的生活经验,
既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实践的借鉴。
10. 《诫子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答:《诫子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家庭教育的典范,其内容至今仍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附答案

【答案】
1。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才
2。①指操守、品德。②增长才干。③没有用来……的办法。到达,这里引申为“实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
6。修养 学习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8.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
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本文作者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阅读训练】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诫子书》是XXX写给他儿子的一封家书。
文中表达了XXX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教诲。
他认为君子应该静心修身,节俭养德,不淡泊则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则无法取得远大的成就。
研究需要保持静心,才华需要通过研究才能广泛,没有研究就无法成为有志向的人。
放纵和懒散会使人失去精神,急躁和冒失会破坏人的性格。
时间和机会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抓住它们,就会变得枯萎和孤独。
练题1.(1)行:xíng (2)淫慢:yín màn (3)枯落:kū luò2.(1)君子之行:指君子的品行和行为 (2)俭以养德:指通过节俭来培养美德 (3)非学无以广才:指研究是扩展才华的必要条件 (4)淫慢则不能励精:指过度放纵和懒散会使人失去精神 (5)年与时驰:指时间的流逝 (6)意与日去:指机会的流逝3.答案:C4.(1)静心修身,节俭养德。
(2)放纵和懒散会使人失去精神,急躁和冒失会破坏人的性格。
5.《诫子书》,XXX,字XXX,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与他相关的故事有:赤壁之战、定军山之战等。
该文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6.(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略。
1.XXX时时记,处处留心看。
2.不同意。
孩子的行为需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放任不管,否则会养成不好的惯。
3.我小时候,每次考试前,父母都会鼓励我,告诉我只要尽力了就好,不要太在意成绩的好坏。
这种教育让我从小就明白了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8.1)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本要求)2)险躁则不能治性(躁动不安会影响性格的塑造)3)年与时驰(时间飞逝)4)遂成枯落(就这样变得枯萎落寞)9.1) Without learning。
诫子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诫子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诫子书》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 《诫子书》中提到了哪些教育子女的方法?A. 严格管教B. 以身作则C. 鼓励探索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项不是《诫子书》中提倡的价值观?A. 诚实守信B. 勤奋学习C. 追求名利D. 尊重他人4. 《诫子书》中强调了哪些品质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A. 独立思考B. 团队合作C. 忍耐力D. 以上都是5. 《诫子书》中提到了哪些关于教育子女的误区?A. 过度溺爱B. 忽视品德教育C. 只重视成绩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诫子书》中提到,父母应该以________作为教育子女的榜样。
2. 在《诫子书》中,作者认为子女应该________,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享受。
3. 《诫子书》中提到,教育子女要________,不能一味地纵容。
4. 作者在《诫子书》中强调,子女应该学会________,这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5. 《诫子书》中提到,教育子女应该避免________,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诫子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子女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建议。
2. 请根据《诫子书》的内容,谈谈如何教育子女学会尊重他人。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诫子书》中提到的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 请结合《诫子书》的内容,论述如何避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阅读以下案例,分析案例中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小明的父母非常忙碌,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小明的父母认为只要给小明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最好的教育。
因此,小明经常一个人在家,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
六、作文题(15分)以《诫子书》为灵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围绕如何教育子女,可以结合个人经历或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练习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fú) (2)淫.慢( yín) (3)遂.成枯落( suì)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品行,德行) (2)俭以.养德(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3)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4)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 振奋 ) (5)年与.时驰.( 随着)(疾行,指迅速逝去) (6)遂.成枯落
..(最终)( 凋零,衰败)(7)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8)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9)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修养)
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5.《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与他相关的故事有:孔明借东风、空城计等。
该文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
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 。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
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父亲发现后,揍了我一顿,严厉地告诉我“做人
要诚实”。
我深受教育,再也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8.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
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
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9.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教育儿子诸葛瞻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珍惜光阴,务求“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