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液体压强说课稿课件

2.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 则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甲
乙
3.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探究液体压强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3 深度h/cm 3 6 9 橡皮膜在水 中的方向 朝上 朝上 朝上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h/cm 2.6 5.4 8.2
4
5 6
结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实验2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橡皮管
探究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如果液体内部存 在压强,放在液 体里的薄膜就会 变形,U行管的 两侧液面就会产 生高度差。
U形管
金属盒
探头
橡皮膜
探究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 头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 强的关系。
结论2: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探究3: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h:研究点 到自由液面 的垂直距离。
结论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 压强越大。
探究4:换用不同液体,看看在深度相同 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4: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 内部压强越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 表格: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 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联 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我把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完 成:第一课时讲的是液体压强的特点, 第二课时讲液体压强大小、连通器的 原理及其应用。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 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 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2、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 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液体的压强说课ppt

产生原因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与流速的关系
特点 浮力
学情分析
心理特征 知识储备 技能储备
精力旺盛,好奇好动, 好表现。
对压强的概念和固体压强 的计算都有了一定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学生加深对液体压强 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对生 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
复习回顾 巩固新知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实验一
实验二
液体压强的特点
盐水
水
潜水员在水下 工作时,会受到来 自身体周围各个方 向的压强,而压强 也会随着深度增大 而增大,人体所要 承受的压强是有限 的,所以需要穿特 制的潜水服。
潜水员的潜水服所需要抗的压强又该怎么计算呢?
教学过程设计
激趣质疑 引入新知
实验观察 学习新知
作业布置 应用新知
复习回顾 巩固新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2、液体对容器的哪些部位有压强? 3、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指向那个方向? 4、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怎样变化?
同一深度的压强有什么特点? 5、密度不同时,液体的压强是否相同?
教学过程设计
激趣质疑 引入新知
实验观察 学习新知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王丽婷 120514025 2012级物理学
说课提纲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九章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 里 流速的关系 五、浮力 六、浮力的利用
知识逻辑图 压强
2024版人教版《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压强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计算
01
02
03
压强公式
p = ρgh,其中ρ为液体 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 为液体深度。
压强单位
帕斯卡(Pa),1 Pa = 1 N/m²。
计算步骤
确定液体密度和深度,代 入公式进行计算。
容器侧壁受到液体压强分析
侧壁压强产生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 其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
03
2. 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重复步骤1。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3. 将金属盒放入盐水中,保持与在水中相同的 深度,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 据。
4. 换用其他密度已知的液体,重复步骤3。
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U形管压 强计竖直,避免倾斜。
在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时, 要缓慢移动,避免产生气泡。
船闸
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船闸的两侧与上下游河床相通,闸室 分别与上下游构成连通器。当闸室与 上游构成连通器时,闸室中的水位与 上游水位相平,此时上游的船就可以 进入闸室;同理当闸室与下游构成连 通器时,闸室中的水位与下游水位相 平,此时闸室中的船就可以驶出闸室。
06
实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
方向
液体压强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指向作用面内部。在静止液体中,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02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公式推导与理解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液体深度。
公式推导与理解
公式推导 假设液体内部有一个点 P,该点距离液面的垂直距离为 h。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计算
01
02
03
压强公式
p = ρgh,其中ρ为液体 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 为液体深度。
压强单位
帕斯卡(Pa),1 Pa = 1 N/m²。
计算步骤
确定液体密度和深度,代 入公式进行计算。
容器侧壁受到液体压强分析
侧壁压强产生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 其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
03
2. 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重复步骤1。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3. 将金属盒放入盐水中,保持与在水中相同的 深度,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 据。
4. 换用其他密度已知的液体,重复步骤3。
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U形管压 强计竖直,避免倾斜。
在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时, 要缓慢移动,避免产生气泡。
船闸
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船闸的两侧与上下游河床相通,闸室 分别与上下游构成连通器。当闸室与 上游构成连通器时,闸室中的水位与 上游水位相平,此时上游的船就可以 进入闸室;同理当闸室与下游构成连 通器时,闸室中的水位与下游水位相 平,此时闸室中的船就可以驶出闸室。
06
实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
方向
液体压强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指向作用面内部。在静止液体中,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02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公式推导与理解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液体深度。
公式推导与理解
公式推导 假设液体内部有一个点 P,该点距离液面的垂直距离为 h。
液体的压强(公开课)PPT课件

活 答 :不能,因为根据液体内部压
实 例
强的特点有 “液体内部的压强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人若在 水中无限下潜的话,受水的压强
将越来越大,以致压坏胸腔致死。
第二课时
•关于液体压强的计算
三、如何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 思路:
设想在液面下有一深度为h、截面积 为s的液柱。计算这段液柱产生的压 强,就能得到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
解:p = ρ水g h
= 1.0×103千克/米3 × 10牛/千克 × 3.5米 = 3.5 ×104帕
F= p s= 3.5 ×104帕× 0.2米2=7000牛
答:需要对挡板施加7000牛的力。
10.2 液体的压强
-
1
你知道吗?
否不水潜
在同域水
水的,员
中潜为在
无水什深
限服么浅
下?要不
潜人使同
?能用的
-
2
鱼却我海带 ?看们中鱼
不在,生 到鱼为活 活市什在 带上么深
-
3
思考:
• 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
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压强?
• 对浸在水中的物体是否有压强?
•如果有,怎样证实这种压强的存
20
应用
.水库大坝的形状___上__窄__下__宽_.为什么?
-
21
◆三峡大坝
-
22
本节研究了液体的压强,认识了液体压强的规 律。
在对液体压强规律的认识上,要特别注意:对 同一液体,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 多少无关.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 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找来一个大木桶,装满水,盖 上盖,封闭好.他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 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 就把水桶压破了
《液体压强说》课件

液体压强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液体压强理论的发 展:从阿基米德原 理到现代流体力学
液体压强实验技术 的进步:从静态测 量到动态测量
液体压强应用领域 的拓展:从传统工 业到航空航天、生 物医学等领域
液体压强研究的挑 战与机遇:解决实 际问题,推动科技 进步
液体压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液体压强理论的深入研究:探索液体压强的本质和规律,完善理论体系。
液体压强与重力 加速度成正比
液体压强与液 体的黏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Pa): 国际单位制中的 压强单位, 1Pa=1N/m²
巴(bar):工
程上常用的压强
单
位
,
1bar=100kPa
毫米汞柱
(mmHg):气
象学和气象预报
中常用的压强单
位
,
1mmHg=133.3
22Pa
英寸汞柱 (inHg):气象 学和气象预报中 常用的压强单位, 1inHg=25.4m mHg=3386.38 P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成反 比
液体压强与液体粘度成反 比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液体密度:密度越大,液 体压强越大
液体深度:深度越大,液 体压强越大
液体温度:温度越高,液 体压强越大
液体流动速度:速度越快, 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压力测量
原理: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工具: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 应用:测量液体压力,如液压系统、水压系统等 注意事项:确保测量准确性,避免误差影响结果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 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h表示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和 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液体的压强——说课课件

五、教 学 流 程
8.板书设计
§14.2 液体的压强
草稿区
p = ρ gh
六、总 结 分 析
1.课时安排
课堂引入 实验演示 公式推导 连通器 结尾总结及练习 5min 20min 7min 7min 6min
六、总 结 分 析
2.课堂特色
1.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为主要讲解手段; 1.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为主要讲解手段; 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为主要讲解手段 2.在老师适当引导下, 2.在老师适当引导下,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己推 在老师适当引导下 导公式; 导公式; 3.将上课所学与日常实践紧密联合起来。 3.将上课所学与日常实践紧密联合起来。 将上课所学与日常实践紧密联合起来
五、教 学 流 程
1.教学用具
多媒体、水、饱和盐水、塑料 多媒体、 饱和盐水、 红墨水稀释液、 形管、 袋、红墨水稀释液、U 形管、连通 器模型等
五、教 学 流 程
2.课题引入
潜水艇为什么由厚 钢板制成? 钢板制成?
五、教 学 流 程
3.探究规律
缓慢注入水, 缓慢注入水,让学生感受压强变化 手稍稍向外移动, 手稍稍向外移动,压强感依然明显 将水瞬间冻成冰, 将水瞬间冻成冰,压强感是否存在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说 课 内 容
一、教 材 分 析
1.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制义务教育 ◇初中物理 ◇九年级
一、教 材 分 析
2.教学目标 情感、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 1.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 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 2.通过实验 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客观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 2.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客观的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将科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意识 提高学生将科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意识。 3.提高学生将科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意识。
液体压强说课课件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 象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放在探究影响液 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上,因为 其中研究问题的过程,对学 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我将 主要用实验的方法突破这一 难点。
三、教学方法
我针对初二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喜欢看实验、做 实验的特点,我用多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讲述这节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 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这节课我综合运用目标 导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 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 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同时指导 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记录、对比分析、实验探究、总结归 纳、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 力,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 主人。
液体压强
一 说教材 二 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方法 四 说教学程序设计 五 板书设计 六 布置作业
一 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是在已有的固体压强 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液体的压强的特 点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 本章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三 设计并进行实验
• 学生猜想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设计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 换法”,讨论完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实 验方案,大家互相点评并完善。通过这些 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 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 来认识事物、现象,深入全面理解所学的 知识,这样学得的知识能够保持较深的记 忆。
教学难点:放在探究影响液 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上,因为 其中研究问题的过程,对学 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我将 主要用实验的方法突破这一 难点。
三、教学方法
我针对初二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喜欢看实验、做 实验的特点,我用多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讲述这节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 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这节课我综合运用目标 导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 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 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同时指导 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记录、对比分析、实验探究、总结归 纳、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 力,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 主人。
液体压强
一 说教材 二 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方法 四 说教学程序设计 五 板书设计 六 布置作业
一 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是在已有的固体压强 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液体的压强的特 点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 本章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三 设计并进行实验
• 学生猜想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设计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 换法”,讨论完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实 验方案,大家互相点评并完善。通过这些 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 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 来认识事物、现象,深入全面理解所学的 知识,这样学得的知识能够保持较深的记 忆。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液体压强的计算实例
计算一个水桶底部受到的水压强
当水深为2米时,水的密度为1000$kg/m^3$,重力加速度为9.8$m/s^2$, 桶底受到的水压强为196000Pa。
计算一个水坝底部受到的水压强
当水深为100米时,水的密度为1000$kg/m^3$,重力加速度为9.8$m/s^2$, 水坝底部受到的水压强为9800000Pa。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马德堡半球紧密压合在一起,然后抽去其中的空气,观察到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将其拉开,证明了液体 压强的存在。
详细描述
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将两个马德堡半球紧密压合在一起,然后使用抽气机将球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此 时,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证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
总结词
03
04
深入研究非牛顿流体、非线性 液体等复杂液体的压强特性。
结合先进测量技术,提高液体 压强的测量精度和范围。
探索极端条件下(如超高压、 超高温)液体压强的规律和特
性。
液体压强与其他物理现象的交 叉研究,如液体的声学、光学
和热学特性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 引言 • 液体压强的基本概念 • 液体压强的计算 • 液体压强的应用 • 液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液体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它描述了液体在重力场中 的压力分布。
02
液体压强与流体力学、液压技术 等领域密切相关,是工程技术和 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调查。
类认识地球和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
05
液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帕斯卡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活动
4.拓展延伸
水切割机
大坝截面图
利用液体压强驱动的设备
过程与活动
巩固提升
1.如图3所示.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 水和酒精(ρ 水>ρ 酒精),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2.如图3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 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 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 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 B、4F,P C、1/4F,P D、F,4p 3.比较下图中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
探究过程中控制 变量法的使用
理念与方法
1.教育理念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理念与方法 2.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 要性,步入自主学习 的轨道。
理念与方法
教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学法
观察法
启 发 引 导
归纳法
控制变量法
过程与活动
课 时 安 排 3.
1.
液体压强的特点
2.
过程与活动 液体压强的计算和连通器
过程与活动
3.实验探究
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 液体的质量,体积,方向 容器形状…有关
学生的猜想
过程与活动
不等质量的水
等质量的水
过程与活动
设计实验方案
注意对多个变量采用控制变量法
序号
1 2 3 4
液体密度
相同
深度
测量压强
2
h1 h2
相同
过程与活动
进行试验
过程与活动
分析归纳
结论:
液体内部超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 相等 ;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 增大 :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越大 。 压强
液体的压强
版权所有
教材与学情
1.教材分析 1.
教材与学情
目录
第十四章 压和与浮力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 五·浮力 六·浮力的应用
教材与学情
2.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 知识水平 认知能力
心理成熟 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了力学相关知识 自我意识 能够理性分析问题 理解压强的基本概念 缺乏兴趣 抽象思维初步形成
过程与活动
1.引入新知
潜水艇为什么要用 很厚的钢板制造?
不同的深度为什么 要穿不同的潜水服?
过程与活动
演示实验
液体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喷出的水 柱远近不同?
过程与活动
2.实验探究 分组
三分 三动 三搭配 分组,分工,分任务 动脑,动手,动口
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搭配, 性格不同的学生搭配, 男女生搭配
4.进行试验
5.结论
液体内部超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 ;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 :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 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
பைடு நூலகம்
作业
过程与活动
搜集资料
蛟龙号是如何克 服水下7000米的 巨大压强的?它 有哪些先进设计?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产生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2.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 密度有关 3.设计实验
序号 1 2 3 4 液体密度 相同 p1 p2 深度 h1 h2 相同 测量压强
教材与学情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液体压强 的特点 掌握液体压强 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控制变量 法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树立信心 加深学习兴趣
培养合作创新精 神,表达能力
教材与学情
4.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液体压强的 特点,液体压强 的计算连通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