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
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
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
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淮 海 战
参战军
时间 队 和 指
1948年 11月6
挥中华原东者解解放放军军
日—
刘伯承、邓
1949年 小平、陈毅
1月10 、粟裕、谭
日共65 震林。


徐地州 为区中
心的 淮海 地区
成果或意义
歼敌55万,淮海战 役基本上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和中 原地区,使蒋介石 在南线的精锐主力 丧失殆尽。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 南各省的基础。

辆头
吨副

材料三: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
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董存瑞带领
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个碉堡,顺利地
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解放军作战勇敢
胜利
课堂小 结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走向胜利
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为其他战
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
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三大战役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 长江北岸,等候命令渡江作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5张PPT)
东北地区
47万+ 锦州 黑山 沈阳 长春
1948年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9年1月
华北地区
52万+ 张家口 新保安 天津
长江以北的中 原和华东地区
55万+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北平(北京)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共计歼敌人 数
历史意义
歼灭和改 编敌人 150多万 人
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人数 上超过了国民党,有利于其 他战场上的作战
辽沈战役结束后
作用: 解放了东北全境,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 超过了国民党的军队。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者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等
山东
参战部队
中原野战 军、华东 野战军
徐州
陈官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赢得人心—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 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 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 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 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 不得温饱。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材料: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的序幕。随后,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 和武汉。
1、时间: 1947年夏
2、指挥者: 刘伯承、邓小平
3、部队: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4、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 略进攻的序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35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35张PPT)

天 津
和平之战 平津战役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94小字思考。
【一决胜负—三大战役】
140天歼灭154万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歼敌 人数 意义 三大战役 的历史意 义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1948、9至 1948、11
林彪 罗 荣桓
东北人民 解放军
【我思我悟—学史明智】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三大战役大决战, 歼敌一百五十万; 百万雄师过大江, 蒋家王朝就完蛋; 解放战争留遗憾, 蒋匪残余逃台湾。
4 1 3 2
5 6
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
2、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如果少了这一 点,就不是完 整的中国!
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我思我悟—合作探究】
阅读分析共产党在三年内就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的原因? 材料一: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材料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蘑菇战术、口袋 毛泽东等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 阵;挺进大别山;“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将革命 术,解放军英勇作战 进行到底” 材料三: 在解放军的大攻势面前,敌军官兵毫无斗志, 国民党毫无斗志 争相投降。解放军攻入沈阳后,一群国民党官兵在街上 找到解放军,连忙说:“我们投降,蒋介石再也管不着 我们了!”
解放了
52万
国共划江 而治,好 不好…
不行…一定要打倒蒋 介石,解放全中国!

朱 德
毛 泽 东
国 人 民 , 保 卫 中 国
切 彻 奋 敢 底 勇 于 、 前 抵 中 干 进 , 抗 国 净 , 解 的 境 、 坚 决 放 内 、 全 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37张PPT)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战略决战 时机成熟
430 万人 130 万人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365 280 万人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2.决战的条件
后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巩固 大大改善 280万 国民党 危机 略占优势 365万
高昂 低落
主动 被动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夜渡黄河。
大 别 山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烟稀少、 遍地积水的黄泛区。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
陈赓
陈赓 兵团
陈毅
陈粟 大军
粟裕
大 刘邓 别 大军 山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 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 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 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态势。
国 统 区 学 生 的 示 威 游 行
解 放 区 青 年 踊 跃 参 加 解 放 军
1947年夏 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430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反攻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 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 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随后,千里挺进大别山。
1927、4--1949、4、23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1949、4、23(22年) 南京
百万雄师过大江 国民党残余退往
追 歼 国 民 党 残 余 军 队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共25张PPT)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共25张PPT)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聂荣臻、罗荣桓、林彪
仔细阅读课本116-117页,填写三大战役慨况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胜利
三大战役影响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篇章:聚民心——渡江战役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1947年夏,战略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1.千里跃过大别山: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它的主要兵力集中了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战况
影响
辽沈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以北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解放南京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1947年夏,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武汉、南京。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进行,基本上打垮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3年多的时间里,打败国民党军队,用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2张PPT)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陈官庄
黑虎掏心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牲畜
船只 筹粮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3)平津战役 时 地 部 将 意 间 点 队 领 义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 24 课 人民放战争的胜利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是什么时间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全面进攻被瓦解之后,蒋介石又发动了对哪里的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发动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1946—1947年双方兵力对比 430 万人 120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华北(北平、天津、张家口)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瓮中捉鳖
课堂探究2 :平津战役中,中共为什么采取和平解放北平?
北平人民庆祝解放
解放军进驻北平
解放军在街头休息
傅作义
①和平解放能减少人民伤亡,是人心所向。 ②保护北平城市和文物。
3.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 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5 万人 “蒋介石两个拳头一伸 , 胸膛就露出
内战爆发时 孟良崮战役后 挺进大别山后 入他们的心脏” -----年 毛泽东 1946年6月 1947年5月 1947 8月
来了。我们要对准胸膛插上一刀,插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发 辽沈战役 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 的退守沈阳、北平、徐州 3个战场上。毛泽东根据 平津战役 各位小军事家,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战役,找 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 出该战役的 ,并思考 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 战争中用了什么样的 ? 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 淮海战役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含视频)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含视频)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A.《天津条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B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 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视频: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解放南京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二:解放战争
思考1:上图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哪一场战役?中国共产党率先抢夺 东北地区,这是为什么?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1:上图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哪一场战役?中国共产党率先抢夺 东北地区,这是为什么?
视频:《亮剑》截取片段
思考2:视频中李云龙让士兵写信回去问家里是否分到土地是指什么 历史事件?李云龙拿这件事来动员士兵起到了什么效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视频中李云龙让士兵写信回去问家里是否分到土地是指什么 历史事件?李云龙拿这件事来动员士兵起到了什么效果?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6张PPT)

东A.北•辽全单沈•境击第战(此二役处级A编)辑母B版.文平本津样战式役
C.渡江战• 役第三级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 第陈四级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 马第五高级 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 第二后级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 第巩三固级 大大改善 • 第四级
国民党 危机• 第五级略占优势
280万 365万
高昂 低落
主动 被动



饿









三单击大此战处编役辑简母况版标题样式
战役
作战部队
战役
解放
歼灭
名称
和指挥员
时间
地区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辽沈战役• 第东林二北彪级解、放罗军荣桓
1.千里跃进大别山
•1单94击7年此夏处,编刘辑伯母承版、文邓本小样平式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 河第天二级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 第三级
• 第四级
影响:揭开• 第五了级 人民源自点解放军战略进攻的 重
序幕
南京
武汉
2.三单大击战役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决战的条件
国民• 党单的击力此量处严编重削辑弱母,版共文产本党样的力式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