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综合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备战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解析】【分析】【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4)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g-40.8g=19.2g;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 ,x=49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81.7%。

中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解析】【分析】【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4)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g-40.8g=19.2g;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x=49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81.7%。

备战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

据此,某实验小组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 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②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反思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

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探究拓展)该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为6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3)表格中,m= 。

(4)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 。

(5)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下同)(6)计算当加入第4份硫酸溶液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温度达到了着火点;(2)Ⅱ;2Al+3ZnCl2=3Zn+2AlCl3;除去表面的氧化物;ABC;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3)2.5g;(4)2.4g;(5)20.4% ;(6)23.9%【解析】探究一:“锡纸”与氧气接触,但是开始“锡纸”不燃烧而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短路时,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探究二:【进行实验】铝比锌活泼,而锡不如锌活泼,所以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若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铝,若没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锡;铝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锌和氯化铝;故答案为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交流讨论】(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2)选择的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应介于铝和锡之间,铜和银均排在锡的后面,钠排在铝的前面,而铁介于二者之间,硫酸亚铁满足条件,故答案为ABC;【反思应用】因水能导电,则如果电器着火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探究拓展】(3)第2和3实验对比中可知,每10g稀硫酸能与0.5g镁反应,可知第一次剩余固体为3g-0.5g=2.5g;(4)由最后剩余0.6g固体可知,镁的质量为3g-0.6g=2.4g;(5)根据每10g稀硫酸能与0.5g镁反应,设1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Mg+H2SO4=MgSO4+H2↑24 980.5g x240.5 98gx=,解得:x=2.04g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410gg×100%=20.4%;(6)设加入第四份硫酸后生成的Mg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为z,Mg+H2SO4=MgSO4+H2↑24 120 22g y z2412022g y z==,解得:y=10g、z=0.17g;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402g0.17gg+-×100%=23.9%。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1)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同学: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如图.①当加入 30gNaOH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50g废水中 H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_______。

【答案】NaOH、Na2SO4 19.6% 偏高 Na2SO4与BaCl2反应【解析】【分析】【详解】(1)①当加入 30g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过量,烧杯中的溶质为过量的NaOH、生成的Na2SO4;②设50g废水中 H2SO4的质量为x242422NaOH+ H SO Na SO2H O2=+809820g x0%⨯2080%98=20g x⨯x=4.9g50g废水中 H2SO4的质量分数是4.9g÷50g×100%=9.8%(2)硫酸、硫酸钠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偏高。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

为测定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0g该硫酸,然后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溶液的pH 所得溶液 30pH<7 a 40pH =7 b 45 pH>7 c(1)a 、b 、c 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________。

(2)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写出解题过程)(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答案】b 9.8%。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实验探究)(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只写1个)。

(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

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①用pH 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2) 实验探究: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会有氨味产生;样品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则产生的沉淀不是硫酸钡,是碳酸钡,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混合物中存在(NH 4)2CO 3;含有氯离子的铵盐,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加入BaCl 2溶液会有NH 4Cl 生成,干扰NH 4Cl 的检验;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NH 4Cl+ Ca(OH)2 = CaCl 2 + 2NH 3↑+ 2H 2O ;(3) 解:设冶炼2000 t 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 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

2020-2021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明明同学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做酸碱中和实验。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

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氢氧化钠5g,需要量取水________mL。

量取时的操作如右图所示,该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2)明明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

于是明明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氧化钠变质、滴加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明明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方案2: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饱和石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发现溶红色。

于是明明认为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

①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4)康康将方案2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来检测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

取10g样品溶于90g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对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为0.5g。

则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答案】95 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94.7%【解析】(1)根据计算解答;根据测量时仰视数据分析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根据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3)①根据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解答;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解答;②根据先除去碳酸钠,再检测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分析解答;(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已知NaHCO3在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

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NaHCO3俗称______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

(2)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小苏打浓硫酸不能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84%【解析】(1)根据NaHCO3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解答;(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解答;(6)根据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

小雪同学在实验室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钙和氢氧化钠。

(1)在制取过程中固体M的俗称是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为了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得到的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取少量溶液加入_________(填序号)进行检验。

A 无色酚酞B 氧化铁C 稀盐酸(3)实验室也可用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制取少量的NaOH溶液。

取2000gCa(OH)2溶液逐滴滴加10.6%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加Na2CO3溶液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滴加10.6%Na2CO3溶液至C点时,求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__。

【答案】生石灰;蒸发结晶 C Ca(OH)2、NaOH 2095g【解析】【详解】(1)M为石灰石高温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俗称是生石灰;操作②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故是蒸发结晶;(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冒泡,故可通过加入稀盐酸进行检验;(3)①A点Ca(OH)2还未反应完,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a(OH)2,同时还有Ca(OH)2和Na2CO3反应生成的NaOH;②由图像知加入50g10.6%Na2CO3溶液时完全反应,设完全反应生成CaCO3的质量为x2233Ca(OH)+Na CO=CaCO+2NaOH10610050g10.6%x106100=50g10.6%xx=5g⨯⨯故溶液质量为:100g2000g5g2095g+-=2.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化合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酸 2.2 53% 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2)根据质量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80.00g+90g-167.80g=2.2g ;(3)设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106 44x 2.2g106=44 2.2x gx=5.3g 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310g g×100%=53%; (4)若样品完全变质,样品全部变成碳酸钠。

设:与10g 碳酸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y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106 9810g y 1061098g y = y=9.25g ,所需稀硫酸的质量=9.2515%g =61.64g 。

61.64g<100g ,稀硫酸过量; 若样品没有变质,样品中有10g 的氢氧化钠。

设:与10g 氢氧化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z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80 9810g z801098g z = z=12.25g ,所需稀硫酸的质量=12.2515%g =81.67g 。

81.67g<100g ,稀硫酸过量; 所以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加入100g15%稀硫酸后,稀硫酸一定过量。

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是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2.下列A→D 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时,再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

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A 、D 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填“b”或“c”)。

若在D 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 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

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

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 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 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取反应后的D 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判断实验二能否证明变化中无碳酸钠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实验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溶剂形成溶液,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溶剂。

(7)请你根据“资料”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以上方案有人用75%的医用酒精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H2O2气泡连续均匀放出B2KMnO4△ K2MnO4+ MnO2+O2↑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不能,反应后D中溶液氢氧化钠过量,会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酒精灯;(2)A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故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从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B装置;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K2MnO4+ MnO2+O2↑;(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先聚集在集气瓶的底部然后上升,故二氧化碳应从c端通入;(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呈碱性,故无色酚酞变红不能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5)若D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入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可能观察不到气泡;(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7)根据资料可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若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8)由于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而碳酸钠会溶于水,故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3.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实验探究)(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只写1个)。

(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

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①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2) 实验探究: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会有氨味产生;样品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则产生的沉淀不是硫酸钡,是碳酸钡,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混合物中存在(NH4)2CO3;含有氯离子的铵盐,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 4Cl 生成,干扰NH 4Cl 的检验;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NH 4Cl+ Ca(OH)2 = CaCl 2 + 2NH 3↑+ 2H 2O ;(3) 解:设冶炼2000 t 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 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

()2323CO Fe O 2Fe 3CO 160112 x 80%2000 t 1-+2%+⨯⨯高温()x 80%2000160=1 t 22%11-⨯⨯ x=3500t 。

答:冶炼2000 t 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3500 t 。

点睛: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物质质量一定参加反应的(或生成的)纯物质质量。

4.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 4H 5O 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请回答:(1)苹果酸钠盐口服液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种。

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中共有_______个原子。

(2)苹果酸钠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每天最多吸收 ____g 钠元素。

(4)药店销售一种苹果酸钠盐口服液,治疗效果非常好。

该口服液的说明书如图,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试计算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2或3 15 3:5 0.69 15.6%【解析】苹果酸钠盐(C 4H 5O 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1)苹果酸钠盐口服液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蔗糖,苹果酸钠盐两种。

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中共有4+5+5+1=15个原子。

(2)苹果酸钠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4∶16×5=3∶5。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每天最多吸收∶4.68g×23124165523⨯⨯+++ ×100%=0.69g 。

(4) 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10g×3×x=4.68g ,x =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