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年)钻木取火
(整理)长春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1汉字家园课题 1—1汉字家园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ABB式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学会在语言表达中使用ABB式叠词,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讨论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ABB式叠词,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叠词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叠词、句,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叠词、句,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字。
教具幻灯片(课件)教法合作交流---2课时计划课题 1—1汉字家园一课时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ABB式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叠词、句,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叠词、句,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字。
教具幻灯片(课件)教法合作交流教学内容方法过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汉字家园,请同学们说说汉字家园板块有什么特点?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汉字家园,请同学们说说汉字家园板块有什么特点?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读文红彤彤黑压压软绵绵山丘明晃晃挂满奖章静悄悄汗淋淋2、学习生字二、落实字词,动笔练习左右结构:彤绵挂静淋上下结构:晃奖半包围结构:压独体字:丘1、词语闯关个人设想出示词语,领读,个人读,齐读。
二、落实字词,动笔练习三、作业设计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圈出生字3、学生汇报红彤彤黑压压软绵绵山丘明晃晃挂满奖章静悄悄汗淋淋4、学生汇报红彤彤黑压压软绵绵山丘明晃晃挂满奖章静悄悄汗淋淋5、学习生字备注(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特色作业):抄写本课生字、新词---3课时计划课题1—1汉字家园二课时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ABB式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
长春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年)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chán)潺地环绕着村庄。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ē)娜(nuó)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旱的时候,这条小溪就会干涸(hé)。
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zhuì)风景。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bā)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
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jūn)。
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
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zhū)依依多情的杨柳。
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
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
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长春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年)花的学校

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hōng)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pèng)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sù)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5.3 用冰取火精品ppt课件

自 词 没有一筹 燃烧 图 对比
摄氏度
徘徊
几乎
蓬松
摩挲
驱散
跳跃
束手无策
一筹莫展
没有火,就不能工作; 没有火,就不能生活; 没有火 ,生命就受到威胁。
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 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轻的队 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 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2019/9/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谢谢欣赏!
2019/9/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6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用冰取火

20XX 年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用冰取火小学语文的课文学习特别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必定要科学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提升语文成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供给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的学习,供大家复习时参照学习 ! 《用冰取火》课文以前 ,有一个探险队抵达了南极洲。
那正是南极洲的夏季 ,说是夏季 ,其实也在零下 20 摄氏度左右 ,南极的夏季没有黑夜日间之分 ,轻柔的太阳向来彷徨在天空 ,把它那几乎令人感觉不到的暖和静静地赏给探险队员们。
南极的天气变化多端,探险队员们坚强地抵搞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严寒微风暴 ,进行科学探测。
当他们抵达一个孤岛上时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要着手生火烧水做饭 ,打火器却找不到了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 ,也不见打火器的踪迹。
没有火 ,就不可以工作 ;没有火 ,就不可以生活 ;没有火 ,生命就遇到威迫。
大家束手无策 ,陷于无望。
“莫非就真的束手无策 ,等候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青的队员,望着苍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考虑着。
他取了一块冰 ,用小刀轻轻地刮 ,用暖和的双手不停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
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 ,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 ,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
一分钟,两分钟。
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
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焚烧起来了 !这团红红的火 ,遣散了死的威迫 ,带来了生的欢喜 ;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正常生活。
他们喝彩 ,跳跃 ,像在欢庆一个重要的节日。
《用冰取火》有关知识冰一般存在于O℃以下的环境中,给人以严寒的感觉。
能够用它来冷却食品或制成冷饮,如冰镇汽水、冰镇啤酒之类。
冰还能够用来引火、取暖,你大体不清楚吧。
用“冰”取火,这绝不是天方夜谭,绝不是梦想。
早在18 世纪,人们就开始探究用冰取火的方法。
法国有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小说《哈特拉斯海员历险记》中,就实用冰取火的描绘。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第二课时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用冰取火》是北师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事的记叙文。
本单元以“智慧”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分别是《田忌赛马》、《捞铁牛》和本课,在第四册书中也有关于“动脑筋”为主题的两篇主题课文《称象》和《狮子与兔子》。
从不同角度帮助我们认识智慧。
对比前两篇文章,《用冰取火》为学生展示了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南极世界,讲述了年轻的南极探险队员制作“冰透镜”引燃火绒,使探险队从没有火的绝境中摆脱出来的故事。
表现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和智慧。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初步具有应用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测,以及与学生、与科学老师交流后,也了解到学生对于凸透镜聚光原理不熟悉,因此针对陌生的南极环境以及聚焦取火的知识点,布置学生在课前亲身实践用凸透镜聚光取火的原理,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和交流,解决一些疑问。
而对于为什么只有年轻的探险队员想出了这个最有效果的办法这个问题,多数学生难于理解,因此把这个关系文章主旨的问题定位本课时的难点。
教学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威胁”、“一筹莫展”、“绝望”、“束手无策”、“思索”、“摩挲”等,了解年轻人是如何用冰取火的,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理解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战胜困难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战胜困难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听写:绝望思索就像手被捆住一样形容没有一点办法(投影出示,学生检查、修改)投影出示:绝望思索束手无策师:这两组词分别描写的是谁?(出示板书:大家年轻队员)是什么让这些原本顽强的探险队员束手无策,陷入绝望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预设:打火器找不到了。
师:没有打火器就没有火【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通过听写关键词语,考察第一课时学生识字学词的效果,同时,为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以及本节课学习课文提供了线索。
(全)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PPT资料

谢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看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通榆县实验小学 谢晶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根据漫画编写故事》
通榆县实验小学 谢晶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小学课件】《钻木取火》优质PPT课件下载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阿萨·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木取火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
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quǎn)缩在一起,又冷又怕。
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xī),他看到人们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
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
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
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
不久,雷雨停了,夜幕(mù)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
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
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háo)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
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
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
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
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
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
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燧(suì)明国,那里
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
”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燧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
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
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燧木”的大树下休息。
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
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
这时候他发现就在燧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huì)啄树上的虫子。
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
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
他立刻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
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
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
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
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