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方根》

6.1 平方根

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

要点感知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a叫做__________.

预习练习1-1(2014·枣庄)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C.±4 D.4

要点感知2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_.

预习练习2-1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

A.1

B.-1

C.0

D.0或1

要点感知3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__________.

预习练习3-1

知识点1 算术平方根

1.若x是64的算术平方根,则x=( )

A.8

B.-8

C.64

D.-64

2.(2013·南充)0.49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 )

A.0.7

B.-0.7

C.±0.7

D.0

3.(-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

B.±2

C.-2

D.

4.下列各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的是( )

A.0

B.-1

C.10

D.102

5.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44;(2)1;(3)16

25

;(4)0.008 1;(5)0.

6.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62 5;(2)(-3)2;(3)225

121

;(4)108.

知识点2 估算算术平方根

7.(2014·安徽)设n为正整数,且n n+1,则n的值为( )

A.5

B.6

C.7

D.8

8.(2013·枣庄)的值在( )

A.2到3之间

B.3到4之间

C.4到5之间

D.5到6之间

9.某公司要设计一块面积为10平方米的正方形广告牌,公司在设计广告时,必须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估计边长的值(结果精确到十分位).

知识点3 用科学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10.用计算器比较与3.4的大小正确的是( )

+1>3.4 D.不能确定

11.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其操作方法的顺序进行按键输入:.小明按键输入

显示的结果为4,则他按键输入后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__.

1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1):

13.(2014·百色)( )

A.100

B.10 D.±10

14.(2014·台州)( )

A.4

B.5

C.6

D.7

15.(2013·东营( )

A.±4

B.4

C.±2

D.2

16.下列说法中:①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②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③(-6)2的算术平

方根是6;④a2的算术平方根是a.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

18.用计算器求值,填空:

__________(精确到十分位);

__________(精确到个位);

__________(精确到0.1);

__________(精确到0.001).

19.=22.84,填空:

(1;

(2则x=__________.

20.计算下列各式:

;;.

2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与(3)5;(4)

1

2

与1.5.

22.求下列各式中的正数x的值:

(1)x2=(-3)2;(2)x2+122=132.

23.中国的跳水队被冠以“梦之队”的称号,他们辉煌的战绩鼓舞了几代中国人.跳水运动员要在空中下落的短暂过程中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等其他因素影响,人体下落到水面所需要的时间t与下落的高度h

之间应遵循下面的公式:h=1

2

gt2(其中h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g=9.8 m/s2).在一次3米板(跳板离地面的高度是

3米)的训练中,运动员在跳板上跳起至高出跳板1.2米处下落,那么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最多有多长时间完成动作?(精确到0.01秒)

挑战自我

24.国际比赛的足球场长在100 m到110 m之间,宽在64 m到75 m之间,为了迎接某次奥运会,某地建设了一个长方形的足球场,其长是宽的1.5倍,面积是7 560 m2,请你判断这个足球场能用作国际比赛吗?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算术平方根根号a 被开方数

预习练习1-1 B

要点感知2 0

预习练习2-1 D

要点感知3越大

预习练习3-1<>

当堂训练

1.A

2.B

3.A

4.B

5.(1)12;

(2)1;

(3)4 5 ;

(4)0.09;

(5)0.

6.(1)0.25;

(2)3;

(3)15 11

(4)104.

7.D

8.B

9.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米,于是x2=10.

∵x>0,∴

∵32=9,42=16,

又∵3.12=9.61,3.22=10.24,

又∵3.152=9.922 5,

3.2.

答: 3.2米.

10.B 11.40

12.(1)28.284;

(2)0.762;

(3)49.000.

课后作业

13.B 14.B 15.D 16.A 17.11 18.(1)94.6

(2)111

(3)-11.4

(4)0.449

19.(1)0.228 4228.4

(2)0.000 521 7

20.(1)原式=4

3

(2)原式=0.9-0.2=0.7;

(3)原式

21.

(3)5;

(4)

1

2

>1.5.

22.(1)x=3;

(2)x=5.

23.设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最多有t秒完成动作,根据题意,得

3+1.2=1

2

×9.8t2,

整理,得t2=2 4.2

9.8

?

≈0.857 1,

所以t≈0.93.

因此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最多有0.93秒完成动作.

24.这个足球场能用作国际比赛.

理由如下:

设足球场的宽为x m,则足球场的长为1.5x m,由题意,得

1.5x2=7 560.

∴x2=5 040.

∵x>0,∴

又∵702=4 900,712=5 041,

∴7071.

∴70<x<71.

∴105<1.5x<106.5.

∴符合要求.

∴这个足球场能用作国际比赛.

第2课时平方根

要点感知1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这就是说,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__________.

预习练习1-1 (2014·梅州)4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1-23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4是__________的一个平方根.

要点感知2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正数有__________个平方根,它们__________;0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

预习练习2-1 下列各数:0,(-2)2,-22,-(-5)中,没有平方根的是__________.

2-2下列各数是否有平方根?若有,求出它的平方根;若没有,请说明为什么?

(1)(-3)2;(2)-42;(3)-(a2+1).

要点感知3正数a a的负的平方根可以用表示__________,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用表示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预习练习3-1 ,

知识点1 平方根

1.(2013·资阳)16的平方根是( )

A.4

B.±4

C.8

D.±8

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6是36的平方根

B.-6是36的平方根

C.36的平方根是±6

D.36的平方根是6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非负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B.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仍然是正数

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D.负数没有平方根

4.填表:

5.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2)0.008 1;(3)25 36

.

知识点2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1

B.4

9

的平方根是

2

3

C.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

D.-5是25的一个平方根

7.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则( )

A.S的平方根是a

B.a是S的算术平方根

C.a=

8.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1)(-5)2;(2)0;(3)-2;

9.已知25x2-144=0,且x是正数,求的值.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3的平方等于9,所以9的平方根为3

B.因为-3的平方等于9,所以9的平方根为-3

C.因为(-3)2中有-3,所以(-3)2没有平方根

D.因为-9是负数,所以-9没有平方根

11.|-9|的平方根是( )

A.81

B.±3

C.3

D.-3

12.=__________,

13.若8是m的一个平方根,则m的另一个平方根为__________.

14.求下列各式的值:

;(3)

15.求下列各式中的x:

(1)9x2-25=0;(2)4(2x-1)2=36.

16.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冰川融化并消失.在冰川消失12年后,一种低等植物苔藓就开始在岩石上生长.每一个苔藓

都会长成近似圆形,苔藓的直径和其生长年限,近似地满足如下的关系式:d=7(t≥12).其中d代表苔藓

的直径,单位是厘米;t代表冰川消失的时间,单位是年.

(1)计算冰川消失16年后苔藓的直径;

(2)如果测得一些苔藓的直径是35厘米,问冰川约是在多少年前消失的?

17.在物理学中,电流做功的功率P=I2R,试用含P,R的式子表示I,并求当P=25、R=4时,I的值.

18.(1)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5,这个非负数是多少?

(2)已知a-1和5-2a是m的平方根,求a与m的值.

挑战自我

19.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2b的平方根.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平方根二次方根平方根

预习练习1-1±2

1-2 ±6 16

要点感知2 两互为相反数0 没有平方根

预习练习2-1-22

2-2(1)±3;

(2)没有平方根,因为-42是负数;

(3)没有平方根,因为-(a2+1)是负数.

要点感知3正、负根号a

预习练习3-1±2

5

-

2

5

2

5

当堂训练

1.B

2.D

3.D

4.±

37 ±9 ±15 4 4 949 5.(1)±10;

(2)±0.09;

(3)±56

. 6.B 7.B

8.平方根分别是(1)±5;(2)0;(3)没有平方根;(4)±2.

算术平方根分别是(1)5;(2)0;(3)没有算术平方根;(4)2.

9.由25x 2-144=0,得x=±

125. ∵x 是正数,

∴x=125

.

∴×5=10. 课后作业

10.D 11.B 12.6 -7 ±5 13.-8

14.(1)∵152=225,=15.

(2)∵(67)2=3649,∴67

.

(3)∵(1211)2=144121,±1211. 15.(1)9x 2=25,x 2=259

,x=±53; (2)(2x-1)2=9,2x-1=±3,2x-1=3或2x-1=-3,x=2或x=-1.

16.(1)当t=16时,d=7×2=14(cm).

答:冰川消失16年后苔藓的直径为14 cm.

(2)当d=35,即t-12=25,解得t=37(年).

答:冰川约是在37年前消失的.

17.由P=I 2R 得I 2=P R ,所以

当P=25、R=4时,52

. 18.(1)根据题意,得(2a-1)+(a-5)=0.解得a=2.

所以这个非负数是(2a-1)2=(2×2-1)2=9.

(2)根据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a-1与5-2a 是同一个平方根时,a-1=5-2a.解得a=2.此时,m=12=1; ②当a-1与5-2a 是两个平方根时,a-1+5-2a=0.解得a=4.此时,m=(4-1)2=9. 综上,当a=2时,m=1;当a=4时,m=9.

19.依题意得:2a-1=9且3a+b-1=16,

∴a=5,b=2.

∴a+2b=5+4=9.

∴a+2b的平方根为±3.

=±3.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方根典型例题及练习

算数平方根及平方根练习题 【知识要点】 1、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 2、算术平方根: 3、平方根的性质: (1)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 ;(2)0 平方根,它是 ;(3) 没有平方根. 4、重要公式: (1)=2)(a (2){==a a 2 5、平方表: 6.正数有_____________个立方根, 0有__________个立方根,负数有__________个立方根,立方根也叫做_______________.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_____________. 8.若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数的算术平方根,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 9. 0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1) 2005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___.182726的立方根是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② 6是()26-的算术平方根; ③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④ 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⑤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 A .0 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例2、36的平方根是( ) A 、6 B 、6± C 、 6 D 、 6± 例3、下列各式中,哪些有意义? (1)5 (2)2- (3)4- (4)2)3(- (5)310- 例4、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a B .()1+±a C .12+a D .12+±a 12= 62= 112= 162= 22= 72= 122= 252= 32= 82= 132= ... 42= 92= 142= ... 52= 102= 152=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 (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 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 (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5)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0,﹣3)在() A.第二象限B.第四象限C.x轴上D.y轴上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3 B.=﹣4 C.=3 D.=﹣2 3.已知a、b,a>b,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3>b+3 B.a﹣3>b﹣3 C.3a>3b D.﹣3a>﹣3b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5的平方根是5 B.(﹣3)2的平方根是﹣3 C.0.16的算术平方根是±0.4 D.的算术平方根是 5.如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1与∠C是内错角 B.∠2与∠C是同位角 C.∠1与∠3是对顶角 D.∠1与∠2是邻补角 6.下列调査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期中数学考试的成绩 B.了解一批签字笔的使用寿命 C.了解市场上酸奶的质量情况

D.了解某条河流的水质情况 7.x是不大于5的正数,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0<x<5 B.0<x≤5 C.0≤x≤5 D.x≤5 8.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正确的是() A.>5 B.<2 C.>﹣2 D.+1>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相等 D.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D平分∠BOF,OE⊥CD于O,若∠EOF=α,下列说法①∠AOC=α﹣90°;②∠EOB=180°﹣α;③∠AOF=360°﹣2α,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150°,则∠2= °. 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初一下数学讲义 -平方根(提高)知识讲解

平方根(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开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389316 平方根,知识要点】 要点一、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 x 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a a 的算术平方根”,a 叫做被开方数. 要点诠释: a 0,a ≥0. 2.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a (a ≥0) 的平方根的符号表达为0)a ≥, 是a 的算术平方根. 要点二、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定义不同;(2 )结果不同: 2.联系:(1)平方根包含算术平方根; (2)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3)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均为0. 要点诠释:(1)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那个叫它的算术平方 根;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 另一个平方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算术平方根来研究平方根. 要点三、平方根的性质 (0)||0 (0)(0) a a a a a a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数学复习班学习资料(01) 优胜教育教育培训中心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 一、知识点梳理 1、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就相交;这个公共点就叫做交点。 2、两直线相交,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3、垂线:如果两条相交线有一个夹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公理:垂线段最短。 4、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 , OC ⊥AB ,DO ⊥OE ,图中与∠COD 互余的角是 , 若∠COD=600 ,则∠AOE= 0 。 例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则∠AOC 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 ∠AOD 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_ 例3、如图∠B 与∠_____是直线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__所截的同位角。 例4、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2=4∠1, 求∠2,∠3,∠BOE的度数。 O 例1图 E D C B A O 例2图 F E D C B A 例3图 F C B A F E O D C B A 3 2 1

三、强化训练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 2 1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O F E D C B A O D C B A 60?30? 34 l 3 l 2 l 1 12 (1) (2) (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 A.62° B.118° C.72° D.59° 5.如图3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6.如图4所示,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姓名 班级 考点一、 1、下列语句:①带“-”号的数是负数;②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④00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A.0 B.1 C.2 D.3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比b 大 B.b 比a 大 C.a 、b 一样大 D.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 3、若|a +b|=-(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b ≤0 B.a +b<0 C.a +b=0 D.a +b>0 4、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a)互为相反数 B.+a 与-a 一定不相等 C.-a 一定是负数 D.-(+a)与+(-a)一定相等 6、已知字母a 、b 表示有理数,如果a +b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a 、b 都为0 C.a 与b 不可能相等 D.a 与b 的绝对值相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负数 B.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D.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 8、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 ③ 若|m|>m ,则m<0;④ 若|a|>|b|,则a>b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 1、练习:电梯上升到四楼记为+4,下降到负二楼记为 2、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a+b=0;②a=-b ;③|a|=|-b|;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 3、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3.14-π|= _________ 5、写出所有不小于-4并且小于3.2的整数: 6、绝对值小于6且大于3的整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面关于0的说法:① 是整数,也是有理数;② 是正数,不是负数;③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④ 是整数,也是自然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在15,3 8-,0.15,-30,-12.8,-227,-1.010010001,π7 -,-3.12112111211112……,-3.141414……中,负分数的个数是(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一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 (1)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被盖住的这些整数中有多少对相反数? 10、1;23-;8.9;-2.8;+100;115;-0.03;0;-(-7);-3.12112111211112……;-3.141414……;π7 -;|-35|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自然 数: ;属于非负整数集合的有 ;非负数: ; 11、式子4+|x-1|能取得的最小值是 ,这时x= ;式子3-|2x-1|能取得的最大值是 ,这时x= . 考点三、有理数大小的比较20112012- 20092010-;-π -3.14,-212 -313

2020-2021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学期全册课时练习题

O D C B A 3 4D C B A 123 4D C B A 12 相交线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毛 1 2 1 2 1 2 2 1 2、如图1,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 3、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BOC 的邻补角:_______________. 4、如图3所示,若∠1=25°,则∠2=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所示,已知直线AB,CD 相交于O,OA 平分∠ EOC, ∠EOC=70°,则∠AOC=_________,∠BOD=?______. 6、如图5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 则∠AOD=________∠AOC?= ______________ 垂线 1、比一比,谁能更快地完成下列练习。 (1)过直线CD 上一点P 作直线CD 的垂线。 (2)过直线CD 上一点P 作直线AB 的垂线 2、如图1,AC ⊥BC ,AC=3,BC=4,AB=5,则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_,A 、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O E D C B A 图4 图2 A B C D 图1 图3 图5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_第五章__相交线与平行线_教学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40 分) 1. 邻补角是() A. 和为180°的两个角 B. 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 C. 有一条公共边且相等的两个角 D.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 2.下图中,∠ 1 和∠2 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3. 如图4,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E⊥AB 于O,若∠COE=55°,则∠BOD 的度数为) A. 40 ° B. 45 C°. 30 D°. 35 ° 4. 如图5,已知ON ⊥l , OM ⊥l , 所以OM 与ON 重合,其理由是() A. 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 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 5.如图(1)所示,同位角共有() A.1 对B.2 对C.3 对D.4 对 6. 如图6,属于内错角的是() A. ∠1 和∠2 B. ∠2 和∠3 C. ∠1 和∠4 D. ∠3 和∠4 7.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则两次拐

弯的角度可以是() 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B.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 D.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8.如图(2)所示,∥,AB ⊥,∠ABC=130°,那么∠α的度数为() A.60°B.50°C.40°D.30° 9.适合的△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A.60°B.50°C.40°D.30° 10. 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个。 ⑴时针运转过程;⑵火箭升空过程;⑶地球自转过程;⑷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 1 B. 2 C. 3 D. 4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数学试题卷(一) (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 ) A. 2- B. 1- C. 0 D. 1 2. 下列各组数中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的是( ) A.4、2、-3 B.3.6、7、13 C. 6-、0.5-、0 D.0、4、8 3.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0的绝对值是0 B. 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 C. 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必是正数 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4. 在数轴上表示2-,0, 6.3,15 -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整数点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15-的相反数是( ) A.15 B.15- C. 15± D. 1 15 6. 15 -=( ) A. 15- B. 15 C. 5 D. 5- 7. 计算()31-+-的结果是( ) A. 2 B. 2- C. 4 D. 4- 8.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220---= B. 347--=- C. ()7310---=- D. 12153-=- 9. 对于式子()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指数是3 B. 底数是2- C. 幂是8- D. 表示3个2相乘 10. 据统计,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 000 0002km ,该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3.6110n ?,则n 的值为( ) A. 6 B. 7 C. 8 D. 9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已知下列各数:3.14-,24,27+,172-,5 16 ,0.01-,0其中整数有 个. 12.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这两个数是 . 13. ()5--的相反数是 . 14. 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 . 15. 已知两个数是3和5-,则这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是 . 16. 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8m n ++= . 17. ()5--的相反数是 . 18. 若利民商店平均每天可盈利120元,则一个月(按30天算)的利润是 元;若利民商店每天亏损20元,则一周(7天)的利润是 元. 19. ()3 5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0. 8.4348精确到0.01的近似数是 . 三、解答题(共60分) 21. 计算(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0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 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 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 1.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 A.太阳光强弱 B.水的温度 C.所晒时间 D.热水器 2.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某种球形冠状病毒的直径是 120纳米,1纳米=9 10-米,则这种冠状病毒的半径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为( ) A.7 102.1-?米 B.11 102.1-?米 C.11 106.0-?米 D.8 106-?米 3.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 6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 A.150° B.140° C.120° D.30°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 22743x x x =+ B. 3 33632x x x =? C. 3 2a a a =÷- D. 363 26121b a b a -=??? ??-

5.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得到c ∥d 的是( ) 第5题 第9题 ∠2=∠ 3 B.∠1+∠2=180° C.∠2+∠4=180° D.∠2= ∠ 5 6.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 b 与下降 高度 d 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 ) A.25-=d b B.d b 2= C.2 d b = D.d b 21= 7.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C ≌△'''C B A 的是( ) A.'∠=∠''=''=A A C B BC B A AB ,, B.''=''=''=C A BC C B B A AB ,,AC C.''='∠=∠'∠=∠B A AB C B B A ,, D.'∠=∠''=''=C C C B BC C A AC ,, b 50 80 100 150 d 25 40 50 75

(完整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平方根训练题及答案

x x +1 x 2 +1 3 (-3)2 2 a (-6)2 (-7)2 52 a 2 25 (-0.1)2 25 36 0.09 x + 2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平方根训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1 的算术平方根是 1;②(-1)2 的算术平方根是-1;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只能是零;④-4 没有算术平方根.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x,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 B. C. D.x+1 3、设 x=(- )2,y= ,那么 xy 等于( ) A.3 B.-3 C.9 D.-9 4、(-3)2 的平方根是( ) A.3 B.-3 C.±3 D.±9 5、x 是 16 的算术平方根,那么 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4 B.2 C. D.±4 二、填空: 6、36 的算术平方根是 ,36 的算术平方根是 . 7、如果 a 3=3,那么 a= . 如果 =3,那么 a= . 8、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78,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 9、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10、 = , - = .± = , = . 11、 的算术平方根是 . 三、解答题: 12、求满足下列各式的非负数 x 的值: (1)169x 2=100 (2)x 2-3=0 13、求下列各式的值: 1 (1)- ; (2) + ; + 0.36 5 14 =2,求 2x+5 的算术平方根.

170 a + b 3 13 5 5 (-4)2 3 a + b 15、已知 a 为 的整数部分,b-1 是 400 的算术平方根,求 . 16、有一块正方形玻璃重 6.75 千克,已知此种玻璃板每平方厘米重 1.2 克,求这块玻璃板的边长. 17、某农场有一块长 30 米,宽 20 米的场地,要在这块场地上建一个鱼池为正方形,使它的面积为场地面积的一半,问能否建成?若能建成,鱼池的边长为多少?(精确到 0.1 米) 答案: 1.B 2.C 3.C 4.C 5.B 6.D 7.D 8.D 9.B 10.B 11.±6,6 12.a= ± a=9 13. 14.0,0.1 15.6,-7,±5,│a│ 16.4 17.± 18.9 19.(-4)2,0,x 2+1, 都有立方根 当 a=0,-a 2 有平方根;当 a≠0,-a 2 没有平方根 20.(1)x≥2 (2)x 为任何数 (3)x≥0 10 21.(1)x=± (2)x=± (3)x=0 或 4 13 7 22.(1)-0.1 (2)± (3)11 (4)0.42 2 23.x=2,2x+5 的平方根±3 24.a=13,b=21; = 25.75 厘米 34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试题.doc

精心整理 2014~ 2015年度第二学期黄流二中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 ∠1和 ∠2是对顶角的是( ) A 1 2 1 C 1 1 B D 2 2 2 A D 2 1 4 B 3 2、如图 AB ∥CD 可以得到( ) (第 2题) C A 、∠1=∠2 B 、∠2=∠3 C 、∠1=∠4 D 、 ∠3= ∠4 3、直线 AB 、CD 、EF 相交于 O ,则 ∠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1° 2 4、如图所示,直线 a 、b 被直线 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 3 件: (第三题) ①∠2= ∠6 ②∠2=∠8 ③∠1+ ∠4=180° ④∠3= ∠8,其中能判断 是 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 2 c 1 3 4 b 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 30°,第二次右拐 30° 6 5 7 8 a (第4题)

精心整理 B、第一次右拐 50°,第二次左拐 130° C、第一次右拐 50°,第二次右拐 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形是由左平移得到的() 7、如,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成的正方形网格 中,阴影部分面与正方形ABCD面的比是() A、3:4 B、5:8 C、9:16 D、1:2 8、下列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复运,② 梯的上下运, ③ 的,④ 的,⑤ 汽在一条笔直的路上 行走 A、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法正确的是() A A、有且只有一条直与已知直平行 E B、垂直于同一条直的两条直互相垂直 C、从直外一点到条直的垂段,叫做点到C ( 第10题) 条直的距离。 D、在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与已知直垂直。 10、直AB∥CD,∠B=23°,∠D=42°,∠E=() A、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1、直AB、CD相交于点O,若∠AOC=100°,E H ∠AOD=___________。 D 12、若AB∥CD,AB∥EF,CD_______EF,其理由 A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G 13、如,在正方体中,与段平行的段有 ______ AB 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第13题B D 14、平行公理:。 15、把命“等角的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最新整理)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 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0 或<0 ,(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 3 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 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0??或 ; <0 ??或; 0 ?0 或0;?.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a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C.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D.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 12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 A.-12 B.2 C.-2 D.12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a>b B.a0 D.0a b >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必定是( ) A.是正数 B.不是0 C.是负数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收入200元与支出20元 B.上升10米和下降7米 C.超过0.05mm 与不足0.03m D.增大2岁与减少2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负数; B.│a │一定是正数; C.│a │一定不是负数; D.-│a │一定是负数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0 B.1 C.-1 D.±1 9.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它们的积,所得的商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互为相反数但不等于零; B.互为倒数; C.有一个等于零; D.都等于零 10.若0b>0 B.b>c>a; C.b>a>c D.c>a>b 15.若│x │=2,│y │=3,则│x+y │的值为( )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五章A1:一、1。360,1440; 2。∠BOD,∠BOC; 3。相交、平行;4。两直线平 行,内错角相等;5。垂线段最短;6。1100;7。AB∥CD;8。90; 9。620; 10。∠FAC,AC,BC,FB;二、11B 12C 13A 14C 15A 16A 17C 18B 19C 20D 三、21。略;22 略;23。∠2=720,∠3=180,∠BOE=1620; 24。因为AB∥CD,所以∠D+∠A=180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D∥BC,所以∠B+∠A=180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B=∠D ;25 。AB>BC>CD 垂线段最短 第五章A2:一、1A 2A 3A 4C 5C 6C 7B 二、8。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BOC, ∠AOD;∠BOC;500,1300,;10。∥,⊥,⊥,∥;11。540,1260,540; 12。两个角是相同角,余角相等;13。∠COD,∠BOE,120; 14。略三、 15。略;16。略; 17。1150;180。 18 。①18,②平行,AB∥CD ;19。略; 20。略。 第五章B1一、BDBCBCBD 二、9。145; 10。144; 11。35,145; 12。45,135; 13。3; 14。略;15。略;四、16。60; 17。已知:a∥b,b∥c结论a∥c 已知:b∥c,a ⊥b,结论a⊥c已知:a∥b,a∥c,结论b∥c。已知:b∥c,a∥c结论a∥b。已知:b∥c,a⊥c,结论a⊥b。已知:a⊥b,a⊥c结论b⊥c。 第五章B2 1C 2C 3C 4B 5D 6C 7C 8C 9C 10D 二、11。1150,650; 12。770; 13. (2n-1)1800 ; 14. 520; 15.略;四、17。600; 18。平行, 19 略; 20。略。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 A 卷:1 B,2 B,3 C,4 D,5 D,6 C,7 A )4 ( B(3)C(0)D(5)E(-2);8略;9四、三、二、一、x轴、y轴;10(0,0),纵,横。11 A(3,3),B(7,2),③(3,1),D(12,5),E(12,9),F(8,11),G(5,11),H(4,8),I(8,7);12 略;13(5,-5)(-5,-5),(2,8),(-2,2);14 垂直公共原点横轴、x轴,右,、纵、y、上、原点;15 A(0,6),B(-4,2),C(-2,-2) D(-2,-6) E(2,-6) F(2,2) G(4,2) 16 略 17 图略 A1(0,1) B1(-3,-5) C1(5,0)附加题: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举例略。 B卷:1 B 2D 3B 4A 5 B 6A 7。坐标(或有序数对),3,-4; 8。 4,2;9。 >、>、>、<;10。(3,2)(3,-2)(-3,2)(-3,-2) 11。⑴ y轴的正半轴上⑵在x轴或y轴上⑶原点⑷y轴的左侧,距离y轴3单位且平行y轴的直线上,⑸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12。⑴27 31 ⑵37 15 23 3 ⑶37~23,12 ⑷ 3时到15时,0时至3时及15时刻24日,⑸ 21时温度为31度,0时温度为26度⑹ 24度左右。13。图略,图形象小房子 14 。图略平移后五个顶点的相应坐标分别为(0,-1)(4,-1)(5,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方根练习题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方根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 为了求的值,可令 ,则 ,因此,所以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 的值是 A. B. 2. 若,则的值为 B. C. 3. 如果,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值时,小明的按键顺序为,则计算器面板显示的结果为 B. C.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 已知,为两个连续整数,且,则. 6. 如图,长方形内相邻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7. 以水平数轴的原点为圆心,过正半轴上的每一刻度点画同心圆,将逆时针依次旋转 ,,,,得到条射线,构成如图所示的“圆”坐标系,点,的坐标分别表示为,,则点的坐标表示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 8. 已知的整数部分为的小数部分为,求的值. 9. 如图①,点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射线,使,将一直角三角板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一边在射线上,另一边在直线的下方. (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摆放成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一边在的内部,当平分时,;(直接写出结果) (2)在()的条件下,作线段的延长线(如图③所示),试说明射线是的角平分线;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摆放成如图④所示的位置,请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须说明理由) 10. 芳芳同学手中有一块长方形纸板和一块正方形纸板,其中长方形纸板的长为,宽为, 且两块纸板的面积相等.(提示:,) (1)求正方形纸板的边长(结果保留根号). (2)芳芳能否在长方形纸板上截出两个完整的,且面积分别为和的正方形纸板? 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解析】, , 解得, , . 3. A 【解析】, , . 4. B 【解析】表示“”即的算术平方根, 计算器面板显示的结果为,故选:B. 第二部分 5. 【解析】, , 即,, 所以. 7. 【解析】如图所示:点的坐标表示为. 第三部分 8. , ,, ,. . 9. (1) 【解析】如图②,, , 又平分, , 又, . (2)如图③,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