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菜谱大全(带图片)
川菜糖醋白菜的做法

经典川菜做法:[5]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糖醋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传统菜,颇受江南一带食 者的欢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糖醋"口味源于江苏无锡,它选用新鲜猪子排作料, 肉质鲜嫩,成莱色泽红亮油润,口味香脆酸甜,在江签:糖醋, 排骨, 川菜, 经典
食材 ?脊肉一份, 番茄 酱,菜油,生 姜 , 大蒜 , 鸡蛋 一个, 面粉 适量, 香菜 少许,食盐,鸡精,白糖,料酒, 将洗好的里脊肉用刀切成长宽 相等的里脊条; 给里脊肉挂面糊 (1)将生姜,大蒜剥皮洗干净剁成末备用 ...
分类:美食&菜谱 标签:里脊, 糖醋, 川菜
川菜系: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一道很有名的凉菜,属于糖醋味型,琥珀油亮,干香滋 润,甜酸醇厚,是一款极好的下酒菜或是开胃菜.糖醋排骨的做法多种多样,每个 地方的方法都不相同,不过方法不重要,只要好吃就是硬道理.今天我做的这排骨 是按照重庆习惯的方 ...
分类:美食&菜谱 标签:营养, 糖醋, 排骨, 川菜
川菜:鱼香白菜帮子
鱼香味菜肴其实是四川民间烹鱼时常采用的调味方法,其调料的 组合一般为:泡红辣椒.泡姜.葱粒.蒜蓉.白糖.香醋.酱油.味精.鲜汤.其中以泡 红辣椒(又称鱼辣子)为主. 鱼香味适应性广泛,家禽菜.家畜菜.素菜.禽蛋菜都 可用,不仅 ...
分类:美食&菜谱 标签:白菜, 川菜, 鱼香, 帮子
白菜怎么做好吃
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分.钾.钠. 钙.镁.铁.锰.锌.铜.磷.硒.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还 有微量元素钼.由大白菜营养丰富,味道清鲜适口,做法多种,又耐贮藏,所以 是 ...
分类:美食&菜谱 标签:营养, 白菜, 栗子
川菜菜谱-图

一、生爆盐煎肉材料:去皮后臀尖猪肉250克、青蒜苗100克、郫县豆瓣1汤匙(15ml)、豆豉2茶匙(10ml)、盐少量、糖1茶匙(5ml)、油2汤匙(30ml)做法:1、将去皮的连肥带瘦的猪肉切成大薄片。
2、青蒜苗洗净斜切成段,郫县豆瓣和豆豉剁碎。
3、锅烧热放入油,放入肉片和盐翻炒。
4、炒到肉片稍变色出油5、加入郫县豆瓣和豆豉炒匀6、加入蒜苗炒匀,加入糖调味即可。
二、香煎五花肉材料:猪五花肉500克、生菜适量、大蒜、青椒、五香油(做法详见水煮鱼)、盐、花椒面做法:1,将五花肉的肉皮去除,不然煎或者烤出的肉皮部分咬不动,这个步骤最好让卖肉的同志帮忙完成,肉皮可以做肉皮冻。
2,将大块的五花肉平放。
3,由肉的一段开始,将五花肉向内卷起,尽量卷得紧一些。
4,用保鲜膜将肉卷包起来,包紧,放入冰箱冷冻室将肉卷冻硬。
5,取出冻硬的肉卷,横向切成薄片。
6,取一只平底煎锅,不用放油,烧热,将切好的五花肉片平放在平底锅内,用中火将肉片煎得两面金黄。
7,煎好的五花肉会溢出大量的油,可以放入蘑菇、洋葱等蔬菜煎熟,很香。
8,用五香油、盐、花椒面兑成椒盐油蘸食五花肉,或者用韩国豆酱、辣酱蘸食也很好,最好用生菜将调好味的五花肉以及辣椒、大蒜包起来吃,很好吃。
三、小炒肉材料:五花肉400克、辣椒100克、八角4粒调味料:豆豉1大匙、酱油、料酒、糖、盐做法:1. 将五花肉烫煮10分钟左右,呈半熟状态:2. 取出晾凉,切片:3. 辣椒斜切成段,豆豉剁碎:4. 炒锅烧热,不放油,将辣椒煸炒至表面发白,盛出待用:5. 炒锅烧热放适量油,放入肉片煸炒出油:6. 加入豆豉、八角、酱油、料酒翻炒:7. 加入辣椒翻炒片刻,用盐和糖调味即可四、蒜泥白肉卷材料:猪腿尖肉250克、黄瓜1根、葱1段(切丝)调料:蒜泥25克、红酱油25克、辣椒油50克、味精少量、香油5克、糖10克、姜片10克、葱段10克做法:1,锅中放入适量水(能没过肉)和姜片葱段,水滚后,将猪腿尖肉放入汤锅中煮熟(约8-10分钟,用筷子能插透肉)2,关火后将肉浸泡20分钟3,捞出肉晾凉沥干,切成大薄片4,将黄瓜洗净切丝,葱切丝5,将黄瓜丝和葱丝放在肉片上,卷起来,摆盘6,将蒜泥、红酱油、辣椒油、味精、香油、糖兑成调料,浇在肉卷上即可五、回锅肉材料:连皮猪腿肉300克(我用的是五花肉),青蒜(成都叫蒜苗)50克,油25克,甜面酱10克,酱油(红酱油最好)10克,料酒10克,白糖5克,郫县豆瓣15克、豆豉2.5克、姜片、葱段做法:1,将猪腿肉洗净,锅中放入适量水和姜片、葱段,水开后放入肉煮至刚熟(约10分钟,用筷子能戳透肉),捞起用冷水稍浸,沥干2,将肉切成约4厘米宽的大薄片3,豆瓣、豆豉剁碎4,青蒜拍碎,切段5,炒锅烧热,放油,下肉片略炒,至肉片稍卷6,下豆瓣酱7,下豆豉、甜面酱、酱油、糖8,放入青蒜段炒至断生即可六、香糟肉材料:猪五花肉400克、葱10克、姜15克、醪糟50克、花椒10粒、冰糖25克、老抽2 5克、肉汤600克、盐适量、油1匙做法:1,将五花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4厘米宽,厚1厘米的片(差不多救行)2,炒锅下油放入冰糖,转小红将冰糖熬成深红色3,放入肉片翻炒,将肉片煎至金黄(此时可以转大火了)4,加入肉汤、花椒(用料包包起来,没有的话最后要拣出)、老抽、葱段、姜(拍松)、醪糟烧开,盖盖转小火5,待汤汁收浓后,拣去姜葱和花椒不要6,肉片摆盘,汤汁浇在肉片上即可七、培根香菇卷材料:培根5片,香菇2至3朵,色拉油做法:1,将长条的培根分成两半,香菇切片2,用培根将香菇片卷起来3,在不沾锅中放入少量的色拉油,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肉卷,中火煎约一分钟4,将肉卷翻一面,小心不要弄散八、鱼香青笋肉片材料:猪瘦肉200克、青笋200克、水发木耳25克、葱25克、蒜15克(约3瓣)、姜10克、泡红辣椒25克、盐适量、白糖1汤匙(15克)、醋5克、酱油1茶匙(5ml)、肉汤(或者水)50克、湿淀粉25克、食用油50克做法:1,将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泥沙,去蒂,用手撕成小片待用,葱切成长约3cm葱段,蒜切蒜片,姜切片,莴笋去老皮,洗净切成片,用1茶匙盐将莴笋片稍稍腌制,去除多余水分待用;2,猪瘦肉切片,用少许盐和10克湿淀粉将肉片稍腌;3,将泡红辣椒切成丝;4,将15克湿淀粉、少许盐、白糖、醋、酱油、肉汤兑成汁待用;5,炒锅烧热,放入油,倒入肉片炒散;6,加泡红辣椒丝、蒜片、姜片炒香;7,加木耳、莴笋片翻炒均匀;8,倒入芡汁和葱段炒匀即可,如果需要在出国以前再淋入1勺的明油。
川菜菜谱大全(带图片)

川菜大全一,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
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二、酸辣豆花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
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
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三、介绍了几个辣的,现在来介绍几个甜的小吃。
换换口味。
赖汤圆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
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四、叶儿粑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
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
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
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一般是一块钱2个,便宜又美味啊!五.泡粑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
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的很啊。
5毛一个。
经典川菜100款

1.回锅肉2.过门香3.鳝鱼回锅肉4.生爆盐煎肉5.鱼香肉丝6.糖醋里脊7.宫保鸡丁8.麻婆豆腐9.豆瓣鱼10.水煮牛肉11.姜汁热窝鸡12.蒜泥白肉13.凉面白肉14.椒麻鸡块15.街边美味16.腊17.川式腊肉18.川式腊肠19.酱20.浪花酱肉21.酱排骨22.熏23.樟茶鸭24.卤25.老妈兔头26.乐山甜皮鸭27.张飞牛肉28.夫妻肺片29.新版夫妻肺片30.油卤小甲鱼31.煮32.冒莱33.烤34.川东烤兔35.干锅36.干锅牛蛙37.清凉世界38.荤调39.口水鸡40.棒棒鸡41.鸡丝凉面42.怪味蹄花43.蘸水兔44.干拌肚片45.干拌鸡46.干拌牛肉47.陈皮牛肉48.糖醋排骨49.酸辣蹄花50.素拌51.川北凉粉52.伤心凉粉53.烧椒皮蛋54.酸辣折耳根55.酥炸胡豆56.椒麻胡豆57.姜汁豆角58.麻酱凤尾59.爆妙香气60.炒61.泡椒鸡杂62.尖椒炒鸡胗63.脆臊白灵菇64.手撕油渣莲白65.烧椒肉片66.鲊辣椒肥肠67.蚂蚁上树68.歌乐山辣子鸡69.糊辣肉片70.苕粉腊肉71.炸72.灯影鱼片73.灯影紫薇74.爆75.火爆腰花76.爆炒猪肝77.火爆鹅肠78.干煽79.干煸四季豆80.干煸鱿鱼丝81.烧烩滋味82.烧83.大蒜烧肚条84.魔芋烧鸭子85.石锅金笋牛肉86.焦皮肘子87.东坡蹄花88.仔姜蛙89.干烧鸭90.家常脑花91.红烧肉92.酱烧冬笋93.毛血旺94.沸腾双脆95.米凉粉烧甲鱼96.酸菜鸭血97.青椒麻鸭98.烩99.招牌烩什锦100.熘101.锅巴肉片102.焖103.黄豆焖猪手104.一尾江鲜105.泡菜鲫鱼106.水煮鱼107.酸菜鱼108.干妈鱼109.豆花鲢鱼110.番茄鱼111.水豆豉蒸大河鲫鱼112.酸汤翘壳113.石锅黄腊丁114.药膳雅鱼115.炝锅鱼116.麻辣烤鱼117.河沟三鲜118.生爆土鳝鱼119.椒麻土鳝鱼120.蒜瓣鳝鱼筒121.红汤泥鳅122.生烹牛蛙123.蒸的艺术124.咸烧白125.甜烧白126.龙眼甜烧白(位上)127.龙眼甜烧白(份上)128.粉蒸牛肉129.六味蒸菜拼130.虫草花蒸汽水131.芋儿排骨132.早蒸茄子133.清蒸猪蹄134.热窝旱蒸鸡135.汤的鲜美136.川汤三艳137.鸡豆花138.开水百菜139.竹荪肝膏汤140.巴豌豆汤141.巴豌豆肥肠142.鸡丝豆汤饭143.红豆肚丝144.豆汤肥牛145.酸萝卜老鸭汤146.砂锅牛肉147.莲藕腊肉汤148.白果炖鸡149.板蓝根炖土鸡150.松茸炖鸡。
家常菜 菜谱—川菜

炸珍珠虾
【菜名】 炸珍珠虾 【所属菜系】 川菜 【特点】 鲜香脆嫩,色美金黄。 【原料】 主料 大虾370克,生菜叶70克,鸡蛋2个,面粉25克,面包50克。调料 植物油500克(实耗约50克),净葱8克,姜5克,盐3克,胡椒粉1克,料酒13克,味精4克。 【制作过程】 (1) 把葱、姜切片。面包切成似绿豆大小的丁。生菜叶消毒洗净。将大虾洗净后去头,皮壳、去脊缝屎线,由脊背缝下刀切开成为一扇,并在一面浅剞十字花刀,用调料把切好的虾拌匀腌半小时入味。 (2)将大虾两面贴上面粉再滚上打散的鸡蛋浆,之后贴好面包丁于虾的两面,并用手按实不使脱落。 (3) 炒勺将植物油烧到6成热后,将上述处理好的虾放入,炸成金黄色,至表面黄脆、内熟时捞出。然后,将每只虾改刀切成三块盛盘,围上青菜叶即成。
。
片皮挂炉鸭
【菜名】 片皮挂炉鸭 【所属菜系】 川菜 【特点】 名曰一鸭三味,宴客别具风格,金红皮香酥脆,虾片边镶边更美。 【原料】 主料 毛鸭1只(重约2公斤为宜)。调料 麦芽糖10克,湿淀粉7克,五香粉少许,盐10克。 【制作过程】 (1) 将鸭宰杀退毛后,从翅膀下开一小刀口,掏出内脏,洗干净后,把盐水注入腹内去其血泡。然后再浇灌鸭身上,使皮收紧。 (2) 用竹片在鸭腹内两旁撑开,将盐、五香粉放入鸭内。 (3) 把麦芽糖, 湿淀粉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成稀浆,涂抹鸭身,然后将鸭晾干.如时间急促,可将鸭吊 在热的地方烤干. (4)由鸭腿伸下叉子,直至颈项,将头叉住. 用旺火先烤鸭的颈部和臀部,待烤 成金黄色时,再烤鸭身,至全部烤成红色即成
。 炒鸡什件
【菜名】 炒鸡什件 【所属菜系】 川菜 【特点】 特点 味鲜醇香,胗肝脆嫩。 【原料】 主料 鸡胗肝净350克,干木耳10克,青菜100克。调料 大油80克,姜20克,葱25克,蒜20克,湿淀粉30克,料酒25克,酱油20克,盐5克,味精5克,醋3克,汤适量。 【制作过程】 (1) 把鸡胗两面白色的皮去掉切成片,肝片成片。随之将难胗、肝用料油、酱油和盐腌好,浆些湿淀粉再拌些油。木耳用水发透择洗干净,青采叶切段,茎切成片。葱、姜、蒜均切片。 (2) 用酱油、料酒、味精、湿淀粉和葱姜蒜、汤在一起对成汁。 (3) 用炒勺将油烧热后,随下胗、肝翻炒,至将要熟时,把木耳、青菜倒入再继续翻炒,并将对好的汁倾入勺中,并翻炒均匀,滴几滴醋,起锅将菜盛入盘中即成。
12道经典川菜做法 (共32张PPT)

也片成片,泡姜,几颗大蒜,生姜切较大粒,此外多些大蒜剁碎,泡红椒剁碎 3、炒
锅放油,下干辣椒段炒出香味捞起辣椒段备用 4、下花椒粒爆香后,倒入泡姜粒,生
姜粒,大蒜粒炒香,再倒入酸菜翻炒几下,加适当清水煮上 5、趁煮酸菜汤时就把腌
上的鱼再加入鸡蛋清,生粉拌匀 6、酸菜汤煮出滋味后,可加适当盐调味,再把鱼骨
皮猪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内,煮10分钟,至八成熟时
捞出晾凉,切成5 厘米长、4 厘米宽、0.2 厘米厚的
片; 2. 将彩椒择洗干净,斜刀切成形; 3. 郫县豆
瓣酱剁成蓉。 4. 炒锅置中火上,放油烧热,放入姜
片蒜片香干爆炒,而后下肉片略炒(炒到那个灯盏窝的
状态最好了); 5. 倒出剩余的油,再加入青椒、郫
和蛋黄放入(蛋黄煮出来好吃哦),煮至颜色变白,鱼肉用筷子一插就过,表示煮好
了 7、把鱼骨和酸菜用漏勺捞起放在碗底 8、再把鱼片放入锅内煮好捞起放在鱼骨
上,最后再调下汤的咸淡,加味精调味后倒入碗里 9、炒锅再加油烧热后,把泡红椒
碎和大蒜碎炒香后铺在鱼肉面上,再撒上些花椒粉(也可不用),撒上葱段即可,美味
13道经典川菜做法(zuòfǎ) 精选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1、水煮鱼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水煮鱼的配料(pèi liào)
资料:3斤左右的白鲢1条,豆芽,大葱,干辣椒,泡椒, 花椒,姜,蒜,鸡精,豆粉(dòu fěn),料酒,盐,豆 瓣 做法: 1、将鱼杀好洗净,片成鱼片,鱼排剁 成块状。 2、将鱼片用少量盐、料酒、生粉拌匀,码味 30分钟。 3、锅内倒入少量植物油,将豆芽炒至7成熟, 起锅,铺在碗底,备用。 4、用一个小锅,烧一锅水, 把码好味的鱼倒入,大火煮1-2分钟起锅。 5、把煮好的 鱼轻轻的放在豆芽上面,倒入汤,遮住4/5的鱼即可,在上 面撒上适当鸡精。 6、在干净的锅中加平时炒菜三倍的 油,油热后,放入适当豆瓣、爆香,加剁碎的泡椒、姜、 蒜、花椒粒中小火煸炒,出味后加入干辣椒,加连续翻炒 片刻后,加葱节,翻炒几下,倒入铺好鱼的碗中。
川菜菜谱

鱼香肉丝的做法:材料:猪瘦肉200克、水发玉兰片50克、水发木耳25克(在四川常用莴笋丝)、葱25克、蒜15克(约3瓣)、姜10克、泡红辣椒25克、盐1克、白糖15克、醋5克、酱油1克、肉汤(或者水)50克、湿淀粉25克、食用油100克做法:1,将木耳用温水泡发,切丝,玉兰片切丝,猪瘦肉切丝,葱切葱花,蒜切蒜末,姜切末2,将肉丝用少许盐和10克湿淀粉将肉丝稍腌3,将泡红辣椒跺成末4,将15克湿淀粉、盐、白糖、醋、酱油、肉汤兑成汁5,锅烧热,下油,倒入肉丝炒散6,加泡红辣椒末、蒜末、姜末炒香7,加木耳丝、玉兰丝翻炒几下8,倒入芡汁和葱花炒匀即可水煮肉片:材料:猪肉(或者牛肉)瘦肉250克、白菜(或者其他时令蔬菜,在四川通常使用莴笋)200克郫县豆瓣50克(3汤匙)、料酒25克(1.5汤匙)、淀粉25克(1.5汤匙)、盐2克(约1/2茶匙)、鸡精少量、干辣椒10克、花椒20粒、葱适量、肉汤400克、油100克、酱油3克(1茶匙)、糖5克(1茶匙)、蒜4瓣(去皮,切成末)、姜5克(切末)做法:1、将瘦肉切成约5厘米长、2.5;厘米宽、0.3厘米厚的大薄片(只是大概,不用严格衡量,总之薄一些会比较好),如果觉得不好切,可以将肉放入冷冻室稍冻,待肉有些硬时切片,用淀粉、料酒、盐和少量水将肉抓匀稍腌待用。
2、白菜洗净,叶用手撕成大片,白菜帮子用刀斜切成薄片;葱洗净切成葱段;干辣椒用剪刀剪成段待用;郫县豆瓣剁碎待用;3、炒锅内倒入30克油,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用中火炸至呈棕红色,捞出待用。
4、转大火,将葱段放入炒锅内炒香,再放入白菜炒断生,铺在大碗内待用。
5、锅烧热,再倒入30克油,放入郫县豆瓣和姜末炒香,直到炒出红油。
6、加入肉汤,烧沸。
7、将腌好的肉片放入锅中,用筷子拨散,待肉片煮至散开变色时,加入酱油、鸡精、糖调味。
8、将肉片和汤汁一起倒入铺好白菜的大碗中。
9、将事先炸好的干辣椒和花椒剁碎,撒在肉片上,蒜末也均匀撒在肉片上。
川菜

传统派系
川菜派系初步形成于近代,近代川菜有上河帮、下河帮、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之分。其中上河帮指岷江 流域成都、乐山一带的川菜;下河帮指川江下游重庆、达州、万州一带的川菜;大河帮指长江上游泸州、宜宾一 带的川菜;小河帮指嘉陵江和川北地区南充、绵阳一带的川菜;自内帮指自贡、内江一带的川菜。
先秦时期
从巴蜀文化的出土文物就可见川菜的发展源远流长。商代以前,巴蜀就已经能制出精美的陶质食器。巫山大 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陶器中,有餐饮器具鼎、釜、罐、杯、盘、碗、盒、豆、簋、壶等。考古学家认为, 大溪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有同等价值。到商周时期,巴蜀不但制作出了精美的青铜餐饮器具,而且已有较为丰富 的烹饪原料和一定数量的菜肴品种,并组合成筵宴。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
近代
近代川菜,时间段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这一时期,川菜不断兼收并,川菜菜系 在清代后期最终形成,成为中国主要的四大地方风味菜系之一,并在民国时期稳步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坚船利炮逐渐进人中国。四川地处西部内陆,没有受到战乱的直接侵扰,社会 经济和百姓生活相对稳定,使得川菜持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特色菜点和名店名师,筵宴不断兴盛,饮食市场日 益发达。 出现了普遍的繁荣景象,曾经引起了在中国访问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注意,李希霍芬在他的通 信集里写道:“在正常情况下,四川显得处处存在着对生活物资充裕的满足和幸福,这在中国其他省份是不常见 的”。这一时期,起初是因为东南战事,下江农业残败,四川第一次取代两湖,成为清政府最大的粮赋省,因此 清政府开始重视四川,向四川派出了有影响的官员,如丁宝桢、张之洞、芩春煊、锡良等人,他们在四川开始了 初期洋务运动和新政、兴学,使这一时期四川的学术文化活动出现了自从南宋末以来,沉寂了七百年以后第一次 飞跃,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正是由于清末来川的北方和江浙官员的提倡和南在成渝两地 的开设而使现代上层川菜演进得到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菜大全本文来自:/一,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
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二、酸辣豆花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
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
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三、介绍了几个辣的,现在来介绍几个甜的小吃。
换换口味。
赖汤圆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
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四、叶儿粑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
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
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
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一般是一块钱2个,便宜又美味啊!五.泡粑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
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的很啊。
5毛一个。
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来吃,就解决早餐问题了。
六、甜水面甜水面的制法: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揉匀静置半小时,切成0.6厘米宽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两头(每次5-6根),用力扯长,待面条变为0.4厘米粗细时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冷,洒熟菜油少许拌匀;辣椒油、复制甜红酱油、蒜泥、芝麻油、酱油调成味汁。
食法:面条放沸水中烫热,捞入碗中,淋味汁即成。
特点:甜水面的面条较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
七、夫妻肺片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
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
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
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
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八、龙抄手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
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
另,还有清汤抄手,还有红油抄手,海鲜抄手,炖鸡抄手等等。
九、珍珠丸子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鲜,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十、肥肠粉肥肠粉最著名的应该算是双流的“白家粉肠粉”了。
口味及选料:正宗的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
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
粉条糯软,满口留香。
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做法:先将泡好的红薯放进沸腾的肥肠汤锅里来回荡几下,捞起来后倒入已放好肥肠和调料的大口碗里,最后从汤锅里舀一大勺沸汤沿粉丝浇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几粒花生和几抹葱花即可。
十一、冒血旺毛血旺又叫“冒血旺”,其原料以鸭血、牛百叶、豆芽等为主,以鳝鱼、鱿鱼等辅料来提鲜,其味道应是麻、辣、鲜、香四味俱全。
另外现在还有冒菜一系列。
十二、水煮肉片教科书上写: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鲜、烫”。
从菜的制作大致就能领略:先准备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笋,切片。
再将肉片加少量淀粉,和匀旺火,下少许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红色,加少量汤,待汤烧滚,蔬菜、肉片通通丢进去,略煮(切记不可久煮)然后倒入盆中。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面,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层滚油。
一盆还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
十三,冰粉“冰粉”是用一种植物的种子(黑色的象芝麻大小)用纱布包好,放在干净的水里面不停地搓揉,搓揉过程中会产生出黏液混在水里,然后加上一点点的薄荷,取出纱布包裹的冰粉籽。
过不久这些混合物就变成透明的浅褐色的凝固物,晶颤颤的诱人。
在碗里放入些冰块,再用稍大些的勺子盛起一块冰粉,看它颤颤巍巍的在勺子上晃动,似乎稍许的抖动不稳就会跌落在地而破碎,赶快的小心呵护着放到有冰块的碗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经过熬制的红砂糖水。
这时的角儿才真正的出场了,如同一幕戏中的大腕儿一般淡定出彩。
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两样东西,让一出平淡的戏目瞬间的精彩起来。
用小勺将碗中的东西一搅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红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窜着。
果冻算什么。
十四,鸡丝凉面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鸡丝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
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十五,凉串串热串串就是小火锅,凉串串类似凉菜,也是一串串穿起卖的,一般素的一毛荤的五毛。
要一碗冰粉或者银耳然后吃几串凉串串聊点八褂,很是惬意。
十六,豆腐脑豆腐脑的主要程序是点豆花:将豆浆滤好,加入适量的石膏或卤水后,凝聚入缸,焖数小时,便成了一缸白嫩软的豆花。
这时,用一把又薄又圆的锅铲,一铲一铲地将豆花铲入用芡粉勾兑好的沸水中,再划切成小片,让它们点缀在半透明较浓稠的汤汁中。
食用时,将一小撮发胀的薯粉捞入竹制漏勺,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起,放入配有味精、鸡精、白酱油、红酱油、红油辣椒、花椒末、生姜末、芽菜末、榨菜丁、芝麻油等十多调味料的碗中,再把煮沸的豆腐脑盛在碗里。
只放葱花、芹菜叶、油酥黄豆、油炸花仁、馓子的是素豆腐脑;再加一撮银线般的鸡脯肉丝就是鸡丝豆腐脑;若加一勺用卤油、辣椒、花椒、胡椒、生姜、孜然、郫县豆瓣、八角、三奈、茴香、冰糖、精盐熬制的牛肉汤汁就是牛肉豆腐脑。
豆腐脑店遍布乐山的大街小巷,一家一个味,最为著名的当属牛华镇的祝氏和罗氏豆腐脑。
豆腐脑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嘉州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丰富着灿烂的巴蜀文化。
十七,韩包子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是当时成都“玉隆园”的当家品种。
当时该店的“南虾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
后来其子韩文华承继父业,将该店更名为“韩包子”。
近九十年来韩包子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质量。
1990年12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十八,麻婆豆腐原料:豆腐10两(约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适量。
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
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
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
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
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十九,担担面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
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
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制作原料:圆细面条500克,辣椒油、酱油、葱各50克,芝麻酱35克,味精2.5克,川东菜100克,化猪油、香油各20克。
方法:将川东菜稍洗,将其和葱分别切细末,分装5个碗内,再把其它调料分装在每个碗中待用;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下锅煮熟,分捞碗中即可食用。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
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
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
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二十,莲茸层层酥[原料]面粉、猪脂(微冻)、莲茸馅、白糖粉、清水、精炼油、胭脂红食色素适量、水果罐头适量。
[制法]1.馅心成形:莲茸馅搓成均匀的丸子,糖粉加食红制成胭脂糖。
2.面团调制:150克面粉加猪脂,于案板上搓成油酥团,300克面粉加50克猪脂、100克清水,于案板上调制成油水团。
3.制作成形:油水面包入油酥面,并酥成生酥面团,搓成圆条,下剂成均匀的圆饼坯,按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搓圆,按成圆饼状,放置约15分钟,待饼坯变硬,用刀片于饼坯边沿均匀地划一圈至馅心处。
4.成熟:平锅置小火上,下精炼油,烧至约60度,依次下入饼坯、炸至起层,浮面,成熟即可。
5.装盘:水果点缀,分别撤上胭脂糖。
[特点]酥层分明,口感酥软,口味香甜滋润,配备甜羹汤食用最宜。
二十一,凉粉四川的凉粉还分白凉粉和黄凉粉,都可以冷吃也可热吃。
放的调料不一样。
原料也不一样。
白凉粉就是川北凉粉,黄凉粉也叫米豆腐,是豌豆为原料制作的。
二十二,醪糟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
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
在四川,人们把醪糟与锅魁(一种白面饼)、油条、糯米粉子、鸡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将其兑清水烧沸加糖,晾凉后加冰块可以做清凉饮料;在许多川味佳肴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二十三,奶汤面和钵钵鸡奶汤面因面汤如奶而得名。
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
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
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邛崃的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