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合集下载

草莓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果,而且容易栽培,现在被农民朋友广泛的种植,但是要保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还是有许多要注意的方法的,尤其是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接下来一起了解下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吧!
1、蛇眼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发病后,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后期变为椭圆形病斑,并出现细轮,病斑呈蛇眼状。

防治方法:及时清园,烧毁病枝残叶,并拔除病苗,发病后,可以使用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用药轮流使用,效果更佳。

2、褐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叶片上出现褐紫色小圆斑,后期变为不规则形,病斑中部褪为黄褐色至灰白色,严重时,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要防治好褐斑病,就应该选择抗病的草莓品种,及时清除园内的病苗,病果,发病前用波尔多液200倍喷洒叶面,有很好预防效果,发病后,可以使用50%福·甲硫可湿性粉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进行防治,喷洒均匀,能够有效防治褐斑病。

3、灰霉病
主要危害花器和果实。

花器发病时,初期在花萼上出现水浸状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会传播至幼果上,并导致幼果腐烂,湿度大时,还会出现灰褐色霉状物,果实易脱落。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水旱轮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源,轮作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为好,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叶残果,并加强磷钾肥施入,控制氮肥,一旦发现植株发病,就要使用50%扑海因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不能用药过量,导致果实品质降低。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草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为了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和丰收,我们必须认真了解草莓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草莓的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灰霉菌引起的。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逐渐扩散并侵蚀果实,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害部位,保持草莓周围环境干燥,喷洒杀菌剂等。

2. 根腐病根腐病主要是由土传病菌引起的,病害的症状表现为草莓植株的根部出现腐烂和变黑,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黄化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性能,注意草莓的肥水管理等。

3. 疫霉病疫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草莓的叶片和果实。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的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黑色霉层,果实也会出现腐烂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害部位,保持草莓周围环境干燥,喷洒杀菌剂等。

二、草莓的常见虫害1. 草莓叶螨草莓叶螨是一种微小的螨虫,主要侵袭草莓的叶片和茎部。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弯曲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草莓的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喷洒杀虫剂等。

2. 草莓蚜虫草莓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侵袭草莓的叶片和茎部。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草莓的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喷洒杀虫剂等。

3. 草莓蛴螬草莓蛴螬是一种害虫,主要侵袭草莓的根部,会破坏草莓的根系,导致草莓的生长不良。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草莓的叶片发黄、枯萎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性能,注意草莓的肥水管理等。

三、草莓的防治措施1. 加强草莓的土壤管理草莓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应该保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性能,及时施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和盐分含量等问题。

2. 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草莓受到病虫害侵袭后,应该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以免病虫害扩散。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

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灰霉病1、症状。

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

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

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

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使果实腐烂,果肉组织变软,呈水渍状,失去香味和色泽,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传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2、防治方法。

⑴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

一般沟深30-40厘米,同时把地膜盖在畦面上到近沟底处,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加快排水,减轻危害。

⑵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

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同时要合理密植,每亩控制在8000株以内,以利通风透光。

⑶适量补充微肥,提高抗病力。

在幼叶开始生长时和蕾期喷施硼酸、硫酸铜、硫酸锰等。

⑷早春及时清除枯叶,减少越冬病菌。

⑸药剂防治,抓好早期预防,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二、白斑病:俗称”蛇眼病”1、症状。

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紫红色,似蛇眼。

匍匐茎、果柄、花萼也能受害。

2、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开花结果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防止蔓延,病害重的地块,采果后全园割叶,集中烧毁。

⑵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喷保护剂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大生M-45等。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效果良好。

草莓病害以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草莓病害以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策2023-11-06•草莓病害概述•草莓常见病害识别与诊断•草莓病害防治技术•草莓病害治疗对策•草莓病害防治和治疗案例分析目录01草莓病害概述病害种类与分布草莓黑斑病在全国各地草莓产区都有发生。

草莓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草莓炭疽病在全国各地草莓产区都有发生。

草莓灰霉病分布广泛,在各地草莓产区都有发生。

草莓白粉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病斑、坏死、枯萎等问题,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叶片花序果实病害会导致花序坏死、脱落等问题,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害会导致果实出现病斑、畸形、腐烂等问题,影响品质和口感。

03病害对草莓生长的影响0201湿度高、温度适宜(20-25℃)的条件下,病害容易发生和传播。

气候条件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盐分过高等因素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土壤条件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过度施肥、浇水不当等,会导致草莓生长不良、抗病能力下降。

栽培管理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02草莓常见病害识别与诊断白粉病由真菌 Erysiphecichoracearum 引起,叶片和果实上产生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株死亡。

灰霉病由真菌 Botrytis cinerea 引起,造成叶片和果实腐烂,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炭疽病由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引起,造成叶片和果实上产生病斑,严重时全株死亡。

真菌性病害软腐病由细菌 Erwinia carotovora 引起,造成叶片和果实软腐,表面多水,且有臭味。

角斑病由细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引起,造成叶片上产生黄色至黑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枯死。

细菌性病害由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引起,造成叶片上出现明暗相间的绿色斑驳,严重时叶片变形、果实畸形。

花叶病由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引起,造成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叶肉褪色,严重时叶片变形、萎缩。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汇总(附防治方法)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汇总(附防治方法)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汇总(附防治方法)草莓因其酸甜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在草莓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害,目前草莓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草莓灰霉病、轮斑病、叶斑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对草莓品质构成威胁。

本文以下主要对草莓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展开探析,并提出具体防治方法,以此来提高草莓种植质量。

1草莓常见病害分析1.1灰霉病灰霉病属于真菌病害,是当前草莓实际种植过程中威胁较大的病害之一。

此病症分布范围较广,在全国范围内此病均有发生。

灰霉病主要对草莓花朵和果实产生危害,开花之后病害便会发生,最终导致花朵干枯。

在早期种植过程中会对草莓叶柄、叶片、花朵、果实感染。

草莓果实发病大多都是接近成熟期,发病之后果实表面会出现形态不同的水渍状病斑,等到成长后期便会变成黑褐色,使得果实不断变软后发生腐烂。

灰霉病需要具备一定发生条件,目前在适宜温度和高湿条件下容易大量滋生,病菌会随着伤口不断浸入,逐步形成此病。

灰霉病的实际防治需要控制氮肥和浇水量,在种植栽培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种植密度,避免环境因素为灰霉病滋生提供了条件。

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病果后需要及时摘除,并且进行烧毁和深埋。

在出现花蕾之前需要通过速克灵、多满灵、百菌清等溶液进行综合性防治。

根据实际病情拟定喷药次数,并且对药物进行交替使用,防治病菌产生抗药性[1]。

用药之后植株能够逐步趋于稳定生长趋势,种植人员需要及时清除枯叶和病果,进行集中销毁。

1.2白粉病白粉病也是草莓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

此病主要对白粉病叶片产生危害,对于浆果和叶柄也均有不同程度损伤。

叶背面会出现类似于薄霜的粉末,随着病情发展扩散到全株,会不断加重病情危害。

白粉病属于低温型病害,目前发病温度大概在15℃左右的高温环境中。

白粉病病菌主要是依靠空气进行传播,此病在草莓生长期之内都会发生。

防止白粉病可以采取合理密植,在施肥过程中控制氮肥的实际添加量。

种植栽培人员需要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并且采取集中深埋。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草莓是一种果菜类植物,原产于欧洲,酸甜适口、芳香扑鼻,并富含营养物质。

然而,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扰。

本文将对草莓的主要病害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技术,帮助你更好地管理你的草莓园。

草莓灰霉病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一种灰色霉菌引起,在高湿、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草莓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花、果、叶片等部位,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果实腐烂、花失色、果实形变等不良影响。

防治技术•选择优良的品种,提高草莓植株的免疫力;•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草莓园通风、透光、干燥;•及时清除落叶、枯枝、病叶和病果等病害部位,减轻病原体的传播;•使用快速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甲基扫灵等,在草莓开花前每7天喷一次,同时在雨季来临前做好预防措施。

草莓叶枯病草莓叶枯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出现在草莓的叶架处,并逐渐向下蔓延。

草莓叶枯病的初期症状为叶片的黄化和枯萎,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草莓的生长缓慢和产量下降,损失严重。

防治技术•及时清除田间枯叶、病叶等,消灭病原体;•配合草莓施肥,提高植株短期免疫力,减轻发病风险;•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提高草莓免疫能力;•喷洒叶面肥,增强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耐病能力。

草莓全蚀病草莓全蚀病是由草莓全蚀霉菌引起的黄褐色斑点,逐渐扩散到草莓果实,导致果实全面枯萎。

此病菌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要求高。

防治技术•在草莓根系处理中加入适当的病原体防治剂,提高草莓根部免疫力;•采用淋灌法对草莓进行药液处理,提高病菌喷洒的覆盖范围;•及时发现病害,清除病害部位。

草莓萎缩病草莓萎缩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会导致草莓的全面萎缩和枯死。

此病害主要表现为草莓花梗、叶枝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导致草莓枯黄、死亡。

防治技术•草莓种植前应进行草莓田地消毒,杀灭细菌孳生的潜伏期;•控制草莓田间环境温湿度的变化,避免病菌的生长繁殖;•发现病害立刻清除病害部位,并进行消毒处理。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草莓生理病害的发生及预防措施(一)畸形果1、症状及病因果实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部分,果面凹陷或者发育不完全,有的果实发育成仙人球状,在大果上又长出许多瘤状小果。

其病因是因为棚室内温度过高(40℃以上)或过低(0℃以下)造成花粉发育受阻,在早春10℃以下低温造成柱头损伤,使果顶部分不能受精结籽,果顶不能正常膨大转红,形成白顶果。

有时即使在适度低温范围内,因缺乏传粉昆虫,也会引起畸形果。

此外,有些农药使用不当伤及柱头或花粉也会引起畸形果。

2、预防措施(1)选用优良品种;(2)开花期注意防高温和低温;(3)在开花期要谨慎使用农药,杜绝使用敏感农药;(4)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保护和利用好传粉昆虫。

(二)种子突出果1、症状及病因正常果实的种子都嵌埋在果实的种洼中,病果的种子则大多凸出在浆果的表面,种子周围没有小洼窝,且果形偏小,显得种子很大。

病因为从开花到浆果着色过程中,遇到高温干旱,种子受精发育正常,但浆果由于缺乏水和养分而不能正常膨大;开花结果太多,根系发育不好也易受害。

2、预防措施要注意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尤其是有机肥,从而促进根系发育,在高温干旱天气要注意及时浇水,并及时疏花疏果。

(三)雌蕊退化1、症状及病因花的柱头不发达,雌蕊不见,但可看到许多退化花,雄蕊正常。

雌蕊退化后花最后也变黑枯死。

这种情况在自然栽培条件下少见,但在保护地栽培中常见。

病因是缺硼肥或使用赤霉素不当,并进行高温管理,从而引起生理失调所致。

2、预防措施(1)要注意平衡施用基肥,尤其注意补充施用硼肥;(2)谨慎使用赤霉素。

一般情况下,赤霉素处理和高温管理只能采用其一。

(四)乱形果1、症状及病因第一花序的花由伞状变成扫帚状,在顶端产生鸡冠形或双子果。

病因可能是施氮肥过多,而造成缺硼肥所致,也与根部受损而影响硼的吸收有关。

2、预防措施(1)注意平衡施肥,在施肥多的田块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植株对硼肥的吸收;(2)注意防止伤根。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大棚草莓是一种高产、高效、高品质的小果农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草莓产量下降,甚至完全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草莓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大棚草莓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多在潮湿环境下侵染草莓花、果、茎、叶等部位,可导致草莓花芽失去生长能力,果实变形、腐烂。

症状:草莓果实表面出现灰黑色霉斑或软腐,严重时整个果实呈褐色,出现明显的腐烂。

防治方法: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加强草莓的施肥和浇水,增强铁、锰的供应,增加草莓的免疫力。

清除病害部位,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喷洒。

2. 根腐病根腐病常常因为大棚内湿度过高、通风不畅等原因引起,病原菌在根部和基部内侵染萎蔫、从而导致草莓的生长和产量下降。

症状:草莓呈现枯黄、缺乏活力的症状,严重时出现黄叶、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提高大棚内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

在草莓根部加入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质地。

施用有效的杀菌剂,如百菌清。

如发现病情较重时,可考虑更换栽培基质。

3. 叶斑病和黑斑病叶斑病和黑斑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草莓病害,叶片和果实受害后,病菌会蔓延到大棚内,造成严重的危害。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小坑、瘤,或棕色斑点,严重时病疮会扩散,导致叶片变形并衰竭。

防治方法:(1)在大棚栽培前认真消毒,同时加强通风,并做好草莓病害的预防控制;(2)使用农药进行喷施,建议使用50%苯酚醚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3)及时将感染重的草莓叶片或果实处理掉;(4)对于感染严重的大棚,可经常洒布石硫合剂,进行物理治疗。

二、虫害1. 绿色烟粉虱绿色烟粉虱是常见的草莓害虫之一,在大棚内草莓的栽培中,绿色烟粉虱也常常出现。

症状:草莓叶片的表面出现小斑点或被黄色霉粉覆盖,草莓果实的表面出现油渍状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产业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草莓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和种植地区都有所扩大,不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从种植产量来说,我国的草莓生产规模都居于世界首位。

然而在草莓的种植中,病害问题是常见的问题,对于草莓产量和品质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草莓的主要病害问题入手,对草莓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以及枯萎病的发生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对草莓病害提出来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对未来草莓病害防控技术的优化和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ain diseases of strawberry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continuously adjusted and reformed.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crop in China, strawberry has expanded its planting area and planting area, whether from the planting area or In terms of planting yield, China's strawberry production scale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However,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rawberries, the disease problem is a common problem, 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strawberries. 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the main diseases of strawberry,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common diseases such as gray mold, powdery mildew, anthracnose and blight in strawberry planting, propose targeted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pos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trawberry diseases. Sexual control measures, prospect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strawberr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Key words: 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 gray mold; anthracnose; bligh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目录1 引言 (4)2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4)2.1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4)2.1.1 灰霉病的症状 (4)2.1.1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4)2.2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4)2.2.1 白粉病的症状 (4)2.2.2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5)2.3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5)2.3.1 炭疽病的症状 (5)2.3.2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5)2.4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5)2.4.1 枯萎病的症状 (5)2.4.2 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5)3 草莓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6)4 展望与总结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 引言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味道酸甜,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草莓的原产地为南美洲,在20世纪初首次传入我国,并且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栽培繁育。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大棚栽培技术也得以发展,草莓的种植面积和种植地区都有所扩大,不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从种植产量来说,我国的草莓生产规模都居于世界首位。

当前,我国主要的草莓生产地区有辽宁丹东、辽宁东港、安徽合肥、河北保定以及山东烟台等城市,这些是一些草莓生产规模较大的城市,还有更多的零星分布的城市,草莓种植产业得以全面发展。

在实际的生产中,草莓的生长会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对其产量和品质所造成的影响也是较大的,而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对于草莓的影响是十分主要的,本文将对草莓主要病虫害的类型以及防治措施加以论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我国草莓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2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2.1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2.1.1 灰霉病的症状灰霉病是草莓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在整个草莓生长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尤其是在果实成熟期,其发病症状更为显著。

草莓灰霉病主要是由于感染了灰霉菌,其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并且在20-25℃的环境中最适生长,低温干旱则会造成灰霉菌孢子的缓慢形成。

在草莓叶片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后,会产生褐色病斑,在潮湿环境中会形成灰色的分生孢子。

当草莓叶柄和果柄受到病原菌侵害后,也会产生病斑,使叶柄变为褐色,最后干枯。

如果在果实部位发生病毒感染,将会造成单个褐斑的产生,随后果实腐烂,果肉变软,失去色泽和草莓香气。

灰霉病的传播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在灰霉病的发生各部委会产生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到其他植株,再发生感染效果。

由此可见,灰霉病的传播能力是比较强的,在草莓种植中应当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2.1.1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以避免果实与土壤接触,并且加快排水,避免因潮湿环境而引发孢子的大量繁殖。

二是施加有机肥,采用复合肥来进行追肥,将氮肥的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要保持植株之间的种植密度合理,以满足草莓对于光照的需求。

三是要适量补充含微量元素的肥料,从而能够提高草莓对于病害的抗性。

四是在种植前要对土壤中的枯叶进行清理,避免造成病菌的携带与传播。

2.2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2.2.1 白粉病的症状白粉病也是草莓花粉期常见的一种病害,造成草莓白粉病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15-25℃内,以及相对湿度在80%时,白粉病容易发生。

白粉病的感染部位较多,只要是裸露在地表以上的草莓部位都能够感染。

在叶片感染白粉病后,早期会呈现出大小不一的暗色病斑,随着感染的加重,会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的粉状物,也就是白粉病的由来。

感染白粉病的草莓植株在后期会出现叶片的枯萎和掉落。

对于幼果来说,如果其感染了白粉病,就会停止发育,并且会在果实上覆盖一层白粉。

白粉病通常在温室栽培中比较常见。

2.2.2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针对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要加强田间管理,并且选择栽培优种,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集中销毁,以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其次是要采用药剂防治的方式,在发病初期用25%浓度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来进行处理,或者是采用退菌特喷雾来进行防治。

2.3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2.3.1 炭疽病的症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主要是在草莓的育苗期以及定植期,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炭疽病,并且连作的土壤中也容易发病。

当发生草莓炭疽病时,对于草莓的多个部位都会发生侵染的作用。

在叶片染病时,病斑呈现灰色或者黑色,病斑的大小没有固定的尺寸,并且病斑也不会在叶片上出现扩展。

当果实染病时,会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病斑,称褐色,果实呈现腐烂较软的状态,并且出现凹陷,最后皱缩变硬。

2.3.2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要对植株进行合理的整理,对于一些枯老的叶子以及感染炭疽病的叶子,要及时摘除后处理,以避免病原菌的蔓延。

二是要科学避雨,降低外界环境的湿度,并且在高温时期也应当加盖遮阳网,以降低草莓植株的温度。

三是要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在炭疽病发生的初期选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来进行喷洒,每七天喷洒一次,并且连续喷洒3-4次,不定期更换药剂,以避免出现病原菌的抗性。

2.4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2.4.1 枯萎病的症状枯萎病的发生主要是来源于连作土壤以及肥料中存活中的病菌,是造成来年草莓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草莓枯萎病的发病初期,叶片的生长速度缓慢,并且草莓植株的小叶中会出现1-2片变褐色的现象,叶柄和果柄的维管束也变为褐色。

较轻的枯萎病会造成草莓结果较少,果实皱缩品质低,而严重的枯萎病则会导致草莓根系坏死,整株枯萎。

在土壤酸度较高、土壤潮湿以及持续多雨的生长环境中,容易导致枯萎病的发生。

2.4.2 枯萎病的防治方法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发生过枯萎病的土壤要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以避免病原菌的传递;二是要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加强田间杂草清理,对于已经出现病害现象的草莓植株要及时清除和销毁。

三是要对土壤进行太阳暴晒消毒,在草莓果实采收后,拔出地里植株,并且翻整土地,浇水,在塑料布覆盖下进行太阳暴晒,土壤的温度能够持续升高,对于土壤起到消毒的效果。

3 草莓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草莓的生长期较短,如果在其发病后再进行治疗,其效果会很微弱,因此,应当尽早采取防治措施,以改善草莓的病虫害现象,提高草莓产量。

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从农业防控技术出发,合理轮作,可以将草莓与水稻轮作,可以有效的避免病原物和有害物质的堆积,对于一些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土壤来说,应当间隔更长的时间后再种草莓。

二是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主要通过太阳能暴晒的方式,来进行天然的杀毒,在草莓收获以后要及时翻田,并且在草莓种植前3周,撒石灰和有机肥,然后进行翻地,覆盖薄膜后,向土壤灌水后在阳光下暴晒,能够对土壤中的病原菌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

三是要合理施肥,施加复合肥和有机肥,使肥料中的营养丰富,提高草莓的抗病性。

四是要科学灌水,采用滴灌或者渗灌的方式,来对田间土壤进行灌水,从而避免出现田间积水现象。

五是要进行化学防治,趁早防治,在种植的初期,就根据上年常见的发病原因进行对症下药,趁早防治,在早期就杀死病虫害,从而保证对病虫害的防控。

六是加强生物防治,通过释放天敌胡瓜钝绥螨和智利植绥螨来控制草莓红蜘蛛,能够有效控制红蜘蛛的数量上升速度,并且能够推迟病害的发生期。

4 展望与总结当前,在我国草莓种植产业中,针对草莓病害所用到的防控技术主要有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以及生态防控技术等,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