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一次函数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6.2《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素材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6.2《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素材苏科版

一次函数(一)函数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 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6、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当0b =时,一次函数y kx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 kx b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2)当0b =,0k ≠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3)当0b =,0k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4)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kx (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基础)【学习目标】1. 能用函数观点看二元一次方程,能用辨证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2. 在解决简单的一次函数的问题过程中,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0kx y b -+=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0kx y b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上. 要点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反过来,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如一次函数24y x =-+与31322y x =-图象的交点为(3,-2),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431322y x y x =-+⎧⎪⎨=-⎪⎩的解.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要点诠释:1.当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时,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就没有交点,则两个一次函数的直线就平行.反过来,当两个一次函数直线平行时,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无解.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一次函数35y x =-与31y x =+的图象就平行,反之也成立.2.当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解时,则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重合,反之也成立.要点三、方程组解的几何意义1.方程组的解的几何意义:方程组的解对应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2.根据坐标系中两个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对应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根据交点的个数,看出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根据交点的坐标,求出(或近似估计出)方程组的解.3.对于一个复杂方程组,特别是变化不定的方程组,用图象法可以很容易观察出它的解的个数.【典型例题】类型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1、下面四条直线,其中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22x y -=的解是( ) A . B . C . D .【思路点拨】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当x =0,求出y 的值,再利用y =0,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即可得出图象.【答案】C .【解析】解:∵22x y -=,∴y =12x -1, ∴当x =0,y =-1,当y =0,x =2,∴一次函数y =12x -1,与y 轴交于点(0,-1),与x 轴交于点(2,0), 即可得出C 符合要求,【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将方程转化为函数关系进而得出与坐标轴交点坐标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把方程23x y +=-化成一次函数的形式:y =_________.【答案】1322x --. 类型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2016•临清市二模)如图,已知函数y=ax +b 和y=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思路点拨】由图可知: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为(﹣3,1);那么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答案】C.【解析】解: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3,1),即x=﹣3,y=1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函数y=k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答案】B;解:函数y=k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4,﹣2),即x=﹣4,y=﹣2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故选:B.3、利用图象解方程组 .【思路点拨】首先计算出两个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答案与解析】 解: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关键是掌握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类型三、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晓东、小明在A 、B 两地间运动,如图所示,图中的线段1y 、2y 分别表示晓东、小明离B 地的距离(千米)与所用时间(小时)的关系.(1)根据图形试说明晓东、小明的运动方向(2)试用文字说明:交点P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试求出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思路点拨】(1)y 轴的量表示离B 点的距离,从离B 点距离的远近可以看出两人的运动方向;(2)交点反映了两人相遇时刻的情况;(3)需求直线1y 的解析式,因为它过点(2.5,7.5),(4,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其解析式.然后令x =0,求出此时的y 值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晓东从A 向B 运动,小明从B 向A 运动;(2)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在距离B 地7.5km 处相遇;(3)设线段1y 的解析式为1y kx b =+,则由(4,0)、(2.5,7.5)在函数图象上可求得1520y x =-+,由x =0时y =20可知,A 、B 两地相距20km .【总结升华】仔细分析函数图象,利用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复习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复习复习课件
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____y_1_>__y_2____.
二、例题选讲:
例3、如图表示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 图象,它们交于点A(4,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且OA=OB,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1)直线OA:
y
3 4
x
y A
O
x
(2)直线AB:y 2x 5
B
二、例题选讲:
(2)把x=2,y=-1代入y=kx+3,得-1=2k+3, 解得k=-2,所以y=-2x+3 .
7.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0升。
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求油箱中余油量Q(L)
与工作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
变量t的取值范围并画出图像. Q(L)
解:根据题意可得Q=-5t+40. 40
例3、已知直线y=3x与y=-x+4,求: (1)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2)这两条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1)两直线交点坐标为(1,3)
(2)两直线与y轴交点坐标为(0,0),(0,4) ∴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
三、自主练习:
1.已知函数 y (n 1)xn2 m 3
(1)若y是x的一次函数,则n= -1 . (2)若y是x的正比例函数,则m+n= -4 .
分析 先用k,b表示A、B两点坐标, y 通过列方程来解.用坐标表示OA、 OB的长度时,要注意坐标的符号.
o Ax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y=2x-2
B
11.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慢 车继续前行,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距y千米,图中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慢车到 达甲地的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基础)【学习目标】1. 能从实际问题的图象中获取所需信息;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并准确的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 能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点梳理】【393616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要点】要点一、数学建模的一般思路数学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佳策略.在建模的过程中,为了既合乎实际问题又能求解,这就要求在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化简,而这一过程恰是我们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函数建模最困难的环节是将实际情景通过数学转化为什么样的函数模型.要点二、正确认识实际问题的应用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如何应用函数知识解题,关键是建立函数模型,即列出符合题意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综合方程(组)、不等式(组)及图象求解.要点诠释:要注意结合实际,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是应用中的难点,也是中考的热门考点.要点三、选择最简方案问题分析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包含的变量及对应关系,结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通过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会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典型例题】类型一、简单的实际问题1、(2016•吉林)甲、乙两人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出发1h后,y甲、y乙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甲的速度是km/h;(2)当1≤x≤5时,求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当乙与A地相距240km时,甲与A地相距km.【思路点拨】(1)根据图象确定出甲的路程与时间,即可求出速度;(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y 乙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即可;(3)求出乙距A 地240km 时的时间,乘以甲的速度即可得到结果.【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图象得:360÷6=60km/h ;(2)当1≤x≤5时,设y 乙=kx+b ,把(1,0)与(5,360)代入得:05360k b k b +=⎧⎨+=⎩, 解得:k=90,b=﹣90,则y 乙=90x ﹣90;(3)令y 乙=240,得到x= 113, 则甲与A 地相距60×113=220km , 故答案为:(1)60;(3)22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识别函数图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函数解析式. 举一反三:【393616 一次函数的应用,例3】【变式】小刚、小强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小刚比小强跑得快,如果两人同时跑,小刚肯定赢,现在小刚让小强先跑若干米,图中的射线a ,b 分别表示两人跑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小刚的速度比小强的速度每秒快( )A .1米B .1.5米C .2米D .2.5米【答案】D ;提示:由图象知小刚让小强先跑20米,用8秒时间追上小强,所以每秒快2.5米.故选D .图象的交点表示的实际意义:小刚用时8秒追上小强,距离出发点64米.2、(2015•淮安)小丽的家和学校在一条笔直的马路旁,某天小丽沿着这条马路上学,先从家步行到公交站台甲,再乘车到公交站台乙下车,最后步行到学校(在整个过程中小丽步行的速度不变),图中折线ABCDE表示小丽和学校之间的距离y(米)与她离家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小丽步行的速度及学校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2)当8≤x≤15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思路点拨】(1)根据函数图象,小丽步行5分钟所走的路程为3900﹣3650=250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即可解答;(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小丽步行的速度为:(3900﹣3650)÷5=50(米/分钟),学校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为:(18﹣15)×50=150(米);(2)当8≤x≤15时,设y=kx+b,把C(8,3650),D(15,150)代入得:,解得:∴y=﹣500x+7650(8≤x≤1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函数图象,获取相关信息,利用得到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类型二、方案选择问题3、某经营世界著名品牌的总公司,在我市有甲、乙两家分公司,这两家公司都销售香水和护肤品.总公司现香水70瓶,护肤品30瓶,分配给甲、乙两家分公司,其中40瓶给甲公司,60瓶给乙公司,且都能卖完,两公司的利润(元)如下表.(1)假设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x瓶香水,求:甲、乙两家公司的总利润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在(1)的条件下,甲公司的利润会不会比乙公司的利润高?并说明理由;(3)若总公司要求总利润不低于17370元,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并将各种方案设计出来【思路点拨】(1)设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瓶香水,用表示出分配给甲公司的护肤品瓶数、乙公司的香水和护肤品瓶数,根据已知列出函数关系式.(2)根据(1)计算出甲、乙公司的利润进行比较说明.(3)由已知求出x 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案.【答案与解析】解:(1)依题意,甲公司x 瓶香水,甲公司的护肤品瓶数为:40-x ,乙公司的香水和护肤品瓶数分别是:70-x ,30-(40-x )=x -10.W =180x +200(40-x )+160(70-x )+150(x -10)=-30x +17700. 故甲、乙两家公司的总利润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W =-30x +17700(2)甲公司的利润为:180x +200(40-x )=8000-20x ,乙公司的利润为:160(70-x )+150(x -10)=9700-10x ,8000-20x -(9700-10x )=-1700-10x <0,∴甲公司的利润不会比乙公司的利润高.(3)由(1)得:0400700100x x x x ≥⎧⎪-≥⎪⎨-≥⎪⎪-≥⎩ , 解得:10≤x ≤40,再由W =-30x +17700≥17370得:x ≤11,∴10≤x ≤11,∴有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①当x =10时,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10瓶香水,甲公司护肤品30瓶,乙公司60瓶香水,乙公司0瓶护肤品.②当x =11时,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11瓶香水,甲公司29瓶护肤品,乙公司59瓶香水,乙公司1瓶护肤品.【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先求出函数关系式,再对甲乙公司利润进行比较,通过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方案.举一反三:【变式】健身运动已成为时尚,某公司计划组装A 、B 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共40套,捐赠给社区健身中心.组装一套A 型健身器材需甲种部件7个和乙种部件4个,组装一套B 型健身器材需甲种部件3个和乙种部件6个.公司现有甲种部件240个,乙种部件196个.(1)公司在组装A 、B 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时,共有多少种组装方案;(2)组装一套A 型健身器材需费用20元,组装一套B 型健身器材需费用18元.求总组装费用最少的组装方案,最少组装费用是多少?【答案】解:(1)设该公司组装A 型器材x 套,则组装B 型器材(40-x )套,依题意,得73(40)24046(40)196x x x x +-≤⎧⎨+-≤⎩ 解得22≤x ≤30.由于x 为整数,∴x 取22,23,24,25,26,27,28,29,30.∴组装A 、B 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共有9种组装方案.(2)总的组装费用y =20x +18(40-x )=2x +720.∵k =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22时,总的组装费用最少,最少组装费用是2×22+720=764元. 总组装费用最少的组装方案:组装A 型器材22套,组装B 型器材18套.4、2011年秋冬北方严重干旱,凤凰社区人畜饮用水紧张,每天需从社区外调运饮用水120吨.有关部门紧急部署,从甲、乙两水厂调运饮用水到社区供水点,甲厂每天最多可调出80吨,乙厂每天最多可调出90吨.从两水厂运水到凤凰社区供水点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1)若某天调运水的总运费为26700元,则从甲、乙两水厂各调运了多少吨饮用水?(2)设从甲厂调运饮用水x 吨,总运费为W 元,试写出W 关于与x 的函数关系式,怎样安排调运方案才能是每天的总运费最省?【答案与解析】解:(1)设从甲厂调运饮用水x 吨,从乙厂调运饮用水y 吨,根据题意得2012141526700,120.x y x y ⨯+⨯=⎧⎨+=⎩ 解得50,70.x y =⎧⎨=⎩∵50<80,70<90,∴符合条件.故从甲、乙两水厂各调用了50吨、70吨饮用水.(2)设从甲厂调运饮用水x 吨,则需从乙厂调运水(120-x )吨,根据题意可得80,12090.x x ⎧⎨-⎩≤≤解得3080x ≤≤. 总运费()201214151203025200W x x x =⨯+⨯-=+,(3080x ≤≤)∵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当30x =时,26100W =最小元.∴每天从甲厂调运30吨,从乙厂调运90吨,每天的总运费最省.【总结升华】本题的最值问题是利用解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并要注意自变量的实际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2015•广安)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府提出的“精准扶贫”精神.某校特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帮扶A 、B 两贫困村的计划.现决定从某地运送152箱鱼苗到A 、B 两村养殖,若用大小货车共15辆,则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鱼苗,已知这两种大小货车的载货能力分别为12(2)现安排其中10辆货车前往A村,其余货车前往B村,设前往A村的大货车为x辆,前往A、B两村总费用为y元,试求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若运往A村的鱼苗不少于100箱,请你写出使总费用最少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少费用.【答案】解:(1)设大货车用x辆,小货车用y辆,根据题意得:解得:.∴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7辆.(2)y=800x+900(8﹣x)+400(10﹣x)+600[7﹣(10﹣x)]=100x+9400.(3≤x≤8,且x 为整数).(3)由题意得:12x+8(10﹣x)≥100,解得:x≥5,又∵3≤x≤8,∴5≤x≤8且为整数,∵y=100x+9400,k=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5时,y最小,最小值为y=100×5+9400=9900(元).答: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5辆大货车、5辆小货车前往A村;3辆大货车、2辆小货车前往B村.最少运费为9900元.。

(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验和知识点总结(有答案),文档

(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验和知识点总结(有答案),文档

1.作法与图形:〔1〕列表.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根本概念:1、 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 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 量,y 是x 的函数。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函数性质: 的变化值与对应的 x 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 k. 即:y=kx+b 〔k ,b 为常数,k≠0〕。

当x=0时,b 为函数在y 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k 相同,b 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k 相同,b 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k 不相同,b 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k 不相同,b 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 交于y 轴上的同一点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 〕和〔-b/k ,0〕两点画直线即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0,b 〕。

图像性质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 〔0,0 〕和〔1,k 〕两点。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 P 〔x ,y 〕,都满足等式:y=kx+b(k≠0)。

苏教版八年级一次函数知识点与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一次函数知识点与习题

【知识点梳理】6.1函数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2、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3、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6.2一次函数1、形如y=kx+b(k,b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y=kx,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例如:y=2x+3,y=-x+2,y= 21x等都是一次函数,y=21x,y=-x都是正比例函数。

6.3一次函数的图象1、一次函数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只要确定两点的位置,就可以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2、一次函数y=kx=b,直线与y轴的交点(0,b),直线与x轴的交点(-b/k,0);正比例函数y=kx,图像必过原点。

3、一次函数的性质:(1)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①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4、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当k<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苏科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PPT课件

苏科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PPT课件

例3: 柴油机在工作时油箱中的余油量Q(千克)
与工作时间t(小时)成一次函数关系,当工作开始时 油箱中有油40千克,工作3.5小时后,油箱中余油22.5 千克
求余油量Q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题意设Q=kt+b。把t=0,Q=40;t=3.5,Q=22.5 分别代入上式,得
b 40 22.5 3.5k b
5、一次函数y=kx+b(k ≠ 0)的性质: ⑴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增__大____。 ⑵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减__小____。 ⑶根据下列一次函数y=kx+b(k ≠ 0)的草图回答出各图
中k、b的符号:
k__>_0,b__>_0
k__>_0,b_<__0
k_<__0,b_>__0 k_<__0,b_<__0
3、函数
2 y x4
3
的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
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
4 、(1)直线y kx b与 y 5x 1 平行,
且经过(2,1),则 k= ,b= .
12
(2)对于函数 y x , y的值随x值的____而减
小。
23
5、若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点(-3,-2) 和(1,6),求k、b及函数关系式。
(1)写出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和每户每月用 水量超过6米3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它 们是否为一次函数。
(2)已知某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16米3,求该用户5月 份的水费。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1)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视数学公式。

有很多人数学学不好就是因为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表现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明,不去理解消化,对数学概念的特殊情况不明白。

下面是整理的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1.一般地,解析式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2.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c(c为常数)叫做常值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1.列表、描点、连线2.一条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叫做这条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直线的截距3.一般地,直线ykxb(kb是常数,k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直线的截距是b4.一次函数ykxb(b≠0)的图像可以由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平移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b个单位,当b0时,向下平移b的绝对值个单位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看图)一次函数的性质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具有以下性质: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减小①如图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所示,当k0,b﹥O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如图所示,当k﹤O,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所示,当k﹤O,b﹤O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20.4一次函数的应用1.利用一次函数及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四边形多边形1.由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收尾顺次联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骄傲做多边形2.组成多边形每一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相邻的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3.多边形相邻两边所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4.对于一个多边形,画出它的任意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其余个边都在这条直线的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否则叫做凹多边形5.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6.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邻补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7.对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所有的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8.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用符号2.(1)性质定理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性质定理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性质定理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5)性质定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3.(1)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判定定理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3.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菱形的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的判定定理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5.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6.正方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2.4梯形1.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短—上底;长—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4.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1.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商的两个内角相等2.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1.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3.联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4.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平面向量1.规定了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指向,这时线段的两个端点有顺序,我们把前一点叫做起点,另一点叫做终点,画图时在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2.既有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一次函数知识点整理(最新)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例如:y=2x+3,y=-x+2,y=21x 等都是一次函数,y=21x ,y=-x 都是正比例函数.【说明】 (1)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函数的实际意义来确定. (2)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b ≠0)中的“一次”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一次”意义相同,即自变量x 的次数为1,一次项系数k 必须是不为零的常数,b 可为任意常数.(3)当b=0,k ≠0时,y=b 仍是一次函数. (4)当b=0,k=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探究交流有人说:“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它们没什么区别.”点拨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只有当b=0时,一次函数才能成为正比例函数.知识点2 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正确地列出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实质是先列出一个方程,再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知识点3 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所对应的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画函数图象一般分为三步:列表、描点、连线.知识点4 一次函数的图象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今后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直线与x 轴的交点(-kb,0).但也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 )即可.知识点5 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性质 (1)k 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 ﹤O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3)b 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 ,b 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①如图11-18(l )所示,当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11-18(2)所示,当k >0,b ﹥O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如图11-18(3)所示,当k ﹤O ,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11-18(4)所示,当k ﹤O ,b ﹤O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5)由于|k|决定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 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 +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知识点6 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当k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7 点P (x 0,y 0)与直线y=kx+b 的图象的关系(1)如果点P (x 0,y 0)在直线y=kx+b 的图象上,那么x 0,y 0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 ;(2)如果x 0,y 0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 0,y 0为坐标的点P (x 0,y 0)必在函数的图象上. 例如:点P (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 (1,2)在直线y=x+l 的图象上;点P ′(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 ′(2,1)不在直线y=x+l 的图象上.知识点8 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 (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 的值.(2)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求得k ,b 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 ,y 的值.知识点9 待定系数法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 中,k ,b 就是待定系数.知识点10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 (3)求出k 与b 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例如: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解:设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kx+b (k ≠0), 由题意可知,⎩⎨⎧+-=-+=,3,21b k b k 解⎪⎪⎩⎪⎪⎨⎧-==.35,34b k ∴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3534-x . 【说明】 本题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设(根据题中要求的函数“设”关系式y=kx+b ,其中k ,b 是未知的常量,且k ≠0);第二步,代(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k ,b );第三步,求(把求得的k ,b 的值代回到“设”的关系式y=kx+b 中);第四步,写(写出函数关系式).知识点11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知识规律小结 (1)常数k ,b 对直线y=kx+b(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②当k ,b 异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0时,即-k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③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直线y=kx+b (k ≠0)与直线y=kx(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kx+b(k ≠0)平行于直线y=kx(k ≠0)当b >0时,把直线y=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当b ﹤O 时,把直线y=kx 向下平移|b|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3)直线b 1=k 1x+b 1与直线y 2=k 2x+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②⎩⎨⎧=≠212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③⎩⎨⎧≠=21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④⎩⎨⎧==2121,b b k k ⇔y 1与y 2重合典 型 例 题例1 已知y-3与x 成正比例,且x=2时,y=7.(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求y 的值; (3)当y=4时,求x 的值.[分析] 由y-3与x 成正比例,则可设y-3=kx ,由x=2,y=7,可求出k ,则可以写出关系式. 解:(1)由于y-3与x 成正比例,所以设y-3=kx . 把x=2,y=7代入y-3=kx 中,得 7-3=2k , ∴k =2.∴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2x ,即y=2x+3. (2)当x=4时,y=2×4+3=11. (3)当y =4时,4=2x+3,∴x=21. 学生做一做 已知y 与x+1成正比例,当x=5时,y=12,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 老师评一评 由y 与x+1成正比例,可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x=k (x+1). 再把x=5,y=12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得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设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 (x+1). ∵当x=5时,y=12, ∴12=(5+1)k ,∴k=2. ∴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x+2.【注意】 y 与x+1成正比例,表示y=k(x+1),不要误认为y=kx+1.例2 (2003·哈尔滨)若正比例函数y=(1-2m )x 的图象经过点A (x 1,y 1)和点B (x 2,y 2),当x 1﹤x 2时,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OB .m >0C .m ﹤21 D .m >21 [分析] 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因为当x 1<x 2时,y 1>y 2,说明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2m﹤O,∴m >21,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例3(2003·陕西)已知直线y=2x+1. (1)求已知直线与y 轴交点M 的坐标;(2)若直线y=kx+b 与已知直线关于y 轴对称,求k ,b 的值. 老师评一评 (1)令x=0,则y=2×0+1=1,∴M (0,1). ∴直线y=2x+1与y 轴交点M 的坐标为(0,1) (2)∵直线y=kx+b 与y=2x+l 关于y 轴对称, ∴两直线上的点关于y 轴对称.又∵直线y =2x+1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21,0),B (0,1), ∴A (-21,0),B (0,1)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A ′(-21,0),B ′(0,1).∴直线y=kx+b 必经过点A ′(-21,0),B ′(0,1).把 A ′(-21,0),B ′(0,1)代入y=kx+b 中得⎪⎩⎪⎨⎧+=+=,01,210b b k ∴⎩⎨⎧=-=.1,2b k ∴k =-2,b =1. 小结 当两条直线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时,则它们图象上的点也必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例如:对于两个一次函数,若它们关于x 轴对称,求出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和x 轴、y 轴的交点,再分别求出这两个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利用求出的两个对称点,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例4 已知y+2与x 成正比例,且x=-2时,y=0.(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函数的图象;(3)观察图象,当x 取何值时,y ≥0?(4)若点(m ,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求m 的值; (5)设点P 在y 轴负半轴上,(2)中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S △ABP =4,求P 点的坐标. [分析] 由已知y+2与x 成正比例,可设y+2=kx ,把x=-2,y=0代入,可求出k ,这样即可得到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进行分析,点(m ,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把x=m ,y=6代入即可求出m 的值.解:(1)∵y+2与x 成正比例, ∴设y+2=kx (k 是常数,且k ≠0)∵当x=-2时,y=0. ∴0+2=k ·(-2),∴k =-1. ∴函数关系式为x+2=-x , 即y=-x-2. (2)列表;x 0 -2 y-2描点、连线,图象如图11-23所示. (3)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 ≤-2时,y ≥0. ∴当x ≤-2时,y ≥0.(4)∵点(m ,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6=-m-2, ∴m =-8.(5)函数y=-x-2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 ∴A (-2,0),B (0,-2). ∵S △ABP =21·|AP|·|OA|=4, ∴|BP|=428||8==OA . ∴点P 与点B 的距离为4. 又∵B 点坐标为(0,-2),且P 在y 轴负半轴上, ∴P 点坐标为(0,-6).例5 已知一次函数y=(3-k )x-2k 2+18.(1)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 (3)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4)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 ?(5)k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分析] 函数图象经过某点,说明该点坐标适合方程;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上方,说明常数项b >O ;两函数图象平行,说明一次项系数相等;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说明一次项系数小于0.解:(1)图象经过原点,则它是正比例函数.∴⎩⎨⎧≠-=+-,03,01822k k ∴k =-2. ∴当k=-3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 (2)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 ∴-2=-2k 2+18,且3-k ≠0, ∴k=±10 ∴当k=±10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 (3)∵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b >0. ∴-2k 2+18>0, ∴-3<k <3,∴当-3﹤k ﹤3时,它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 (4)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x , ∴3-k=-1, ∴k =4.∴当k =4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x=-x . (5)∵随x 的增大而减小,∴3-k ﹤O . ∴k >3. ∴当k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例6 已知直线y=kx+b 经过点(25,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25,求此直线的解析式. 错解:∵直线经过点(25,0),∴0=25k+b,①设直线y=kx+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 (-kb,0),B (0,b ),又S △ABO =425,∴S △ABO =21|OA|·|OB|=21·(-k b )·b=425.即425)(21=⋅-⋅b k b ,② 由①得b=-25k ,代入②中得k=-2,∴b=5.∴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2x+5.[分析] 上述解法出现了漏解的情况,由于解题时忽略了|OA|=|-kb|,|OB|=|b|中的绝对值符号,因此,也就漏掉了一个解析式.正解:∵直线经过点(25,0),∴0=25k+b ,①设直线y=kx+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 (-kb,0),B (0,b ), ∴|OA|=|-k b |=|k b|,|OB|=|b|. 又∵S △AOB =425,∴S △AOB =21|OA|·|OB|=21·|k b |·|b|=425,即42521=⋅⋅b k b ,② 由①得b=-25k ,代入②中得|k|=2, ∴k 1=2,k 2=-2,∴b 1=-5,b 2=5. ∴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2x-5或y=-2x+5.例7 (2004·沈阳)某市的A 县和B 县春季育苗,急需化肥分别为90吨和60吨,该市的C 县和D 县分别储存化肥100吨和50吨,全部调配给A 县和B 县.已知C ,D 两县运化肥到A ,B 两县的运费(元/吨)如下表所示.(1)设C 县运到A 县的化肥为x 吨,求总运费W (元)与x (吨)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分析] 利用表格来分析C ,D 两县运到A ,B 两县的化肥情况如下表.则总运费W (元)与x (吨)的函数关系式为:W=35x+40(90-x )+30(100-x )+45[60-(100-x )]=10x+4800.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0≤x ≤90.解:(1)由C 县运往A 县的化肥为x 吨,则C 县运往B 县的化肥为(100-x )吨. D 县运往A 县的化肥为(90-x )吨,D 县运往B 县的化肥为(x-40)吨. 由题意可知W =35x+40(90-x )+30(100-x )+45(x-40)=10x+4800.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40≤x ≤90.∴总运费W (元)与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w =1Ox+480O (40≤x ≤9O ).(2)∵10>0, ∴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40时, W 最小值=10×40+4800=5200(元). 运费最低时,x=40,90-x=50(吨),x-40=0(吨).∴当总运费最低时,运送方案是:C 县的100吨化肥40吨运往A 县,60吨运往B 县,D 县的50吨化肥全部运往A 县.例8 (2004·黑龙江)图11-30表示甲、乙两名选手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路程y (千米)随时间x (分)变化的图象(全程),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当比赛开始多少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 (2)这次比赛全程是多少千米?(3)当比赛开始多少分时,两人第二次相遇?[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运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写出甲、乙两人在行驶中,路程y (千米)随时间x (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其中:乙的函数图象为正比例函数,而甲的函数图象则是三段线段,第一段是正比例函数,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一次函数,需分别求出.解:(1)当15≤x <33时,设y AB =k 1x+b 1,把(15,5)和(33,7)代入, 解得k 1=91,b 1=310, ∴y AB =91x+310. 当y=6时,有6=91x+310, ∴x=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