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个案案例

一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则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伤口愈合能力受损是糖尿病的一个典型并发症⑴。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团。2015年10月,我们于鼓楼医院处理了一例糖尿病足合并伤口感染患者,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已婚,自由职业,患者2015年5月自行拔除右足大拇趾皮肤后出现伤口经久不愈,经常渗液,未予重视,10月15日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0C,眼鼻口周出现红色疱疹,于当地医院静脉滴注青霉素、左氯等药物,10月18日因“足部溃疡5月,发热3天”于由急诊拟“感染性发热、糖尿病足、糖尿病、皮疹”收入鼓楼医院急诊室。为进一步治疗,转至伤口护理室治疗。

2 .评估:

2.1伤口评估:

右足大拇趾溃疡,大小约4.0cm*2.5cm,3点方向窦道深1.5Cm,12点方向窦道深2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有脓性分泌物,有异味,伤口边缘不规则、无卷边、周围皮肤无浸渍,右足背色素沉着,皮温升高,红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2.2全身评估:

1. 2.1既往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一年余,现口服万苏平、二甲双服等药物,近期测空腹血糖8.0mmo1∕1,餐后2小时血糖为11.2mmo1/1左右,否认其他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

2. 2.2初诊全身评估:体温37.6C,脉搏82次/分,抽烟每日约10支,少量饮酒,足部感觉迟钝,数字疼痛评分为2分,Wagner分级为3级。

2. 2.3实验室检查:葡萄糖:7.7mmo1∕1>血小板计数:213*109∕1>白细胞计数:7.9*109∕1凝血酶原时间:11.8秒、血红蛋白:131g∕1°X线摄片示:无骨髓炎。

3.护理问题:

3.1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与伤口愈合相关知识。

3.2伤口感染: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有异味,提示伤口感染。

3.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溃疡导致延迟愈合有关。

3.4血糖代谢异常:与糖尿病有关。

3.5负性心理:与伤口迁延不愈有关。

4.护理目标:

4.1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和伤口愈合知识,定期监测血糖。

4.2患者感染得到控制,伤口异味及渗液有效管理。

4.3患者伤口维持湿性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4.4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4.5患者负性心理减轻,促进伤口愈合。

5.护理措施:

5.1局部护理:运用湿性愈合理论,使伤口保持在湿润、低氧的环境中,促进伤口愈合。具体护理过程如下:

2015年10月21日,第一次换药:

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窦道内填塞藻酸盐银敷料,创面覆盖藻酸盐银敷料,普通纱布包裹,外层敷料选用自粘绷带固定,每日换药。

2015年10月22日,第二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4.0cm*2.5cm,3点方向窦道深1.5cm,到达骨面,12点方向窦道深2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中量渗出,有异味,餐后血糖12.3πuno1∕1伤口处理方法同前,每日换药。

2015年10月23日,第三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4.0cm*2.5cm,3点方向窦道深1.5cm,到达骨面,12点方向窦道深2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少量渗出,无异味,右足背皮温正常,红肿消退,眼鼻口周红色疱疹消退。餐后血糖未监测。伤口处理方法同前,换药频率改为一周两次。

2015年10月260,第四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3.0cm*2.0cm,3点方向窦道深1.0cm,12点方向窦道深1.8cm,伤口床

I(Xn的红色组织,少量渗出,无异味,餐后血糖11.2mmo1∕10伤口处理方法同前。2015年10月290,第五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2.5cm*15cπι,3点方向窦道愈合,12点方向窦道深1.5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少量渗出,无异味,餐后血糖9.3πιmo1∕1°伤口处理方法同前。

2015年11月2日,第六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2.0cm*1.5cm,12点方向窦道深10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少量渗出,无异味,餐后血糖8.8mmo1∕10伤口处理方法同前。

2015年11月5日,第七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15cm*10cm,12点方向窦道深0.8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

少量渗出,无异味,餐后血糖9.Ommo1/1。伤口处理方法同前。

2015年11月9日,第八次换药:

患者右足大拇趾伤口1oCin*0.5cm,12点方向窦道深0.5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少量渗出,无异味,餐后血糖8.9mπιo1∕10伤口处理方法同前。

2015年11月120,第九次换药:

患者伤口愈合,餐后血糖9.1mmo1/1。

5.2全身护理

5. 2.1监测控制血糖:指导患者前往内分泌科就诊,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降糖药服用注意事项,坚持每日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调整降糖药。

5. 2.2饮食指导:请内分泌医生及ET,共同商讨制定适合该例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饮食计划。建议患者避免甜食,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适当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加强全身调理,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5. 2.3活动指导:建议患者下肢抬高制动,如果下肢长时间下垂,因重力原因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影响血液循环。过度活动会增加局部耗氧量,影响伤口愈合。

5. 2.4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患者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措施⑶。注意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湿度及有无皮损、水肿、疼痛、感觉异常等。让患者充分了解溃疡发生的原因,此例患者伤口形成诱因为不正确的足部护理,再次告知患者足部护理的重要性。5.2.5足部护理:每晚用温水泡脚,以不烫为度,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涤剂,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并避免用力搓揉,以防擦伤皮肤。及时修剪指甲,选择合适的鞋袜。每天检查双足,若有新溃疡,应及时就诊。

5. 2.5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及伤口愈合相关知识,避免吸烟,因吸烟可造成血管痉挛而加重缺血,并应避免被动吸烟。

5 .2.6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沟通交流机会,鼓励安慰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能

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告知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效果评价:

患者右足大拇指趾溃疡,伤口缩至2.0cm*15cm,3点方向窦道愈合,12点方向窦道深1cm,创面100%的红色肉芽组织,渗液减少,无异味,右足背皮温正常,红肿消退,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能自我护理。患者已戒烟,疼痛评分为。分。

7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不同于普通足部溃疡、坏疽的疾病,其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较高。糖尿病足一旦发生不易愈合,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因此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必须作为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适当锻炼同等重要的治疗手段渗透到糖尿病病人治疗的计划中。伤口愈合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整体的护理过程,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因此,在伤口护理中,我们需要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敷料。藻酸盐银敷料为藻酸钙盐、竣甲基纤维素钠(CuC)、银离子的复合物。藻酸钙盐、竣甲基纤维素钠吸收渗液后膨胀,会形成非常柔软、有内聚性的水凝胶,这种结构能快速吸收渗液、分泌物、汗液等并将其锁定在凝胶内,避免了渗液、分泌物、汗液浸泡周围皮肤⑷。因此,将藻酸盐银覆盖于患者伤口上,可达到长效抑菌抗感染的目的。通过本例患者的成功处理,认为有效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控制伤口感染、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明显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8 .总结: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处理十分棘手。糖尿病病人由于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障碍,机体的修复与免疫受到影响,导致伤口难愈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血糖的稳定控制,减少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才能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弁考文献:

[1]铁琳,伊利夏提.肖升提,王先.等.精尿病分子愈合的分子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10,41(6):407-411.

[2]万恁森,朱送华,周志伟.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72.

[3]胡爱玲,郑关念,李伟舫.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住床护理实践[利.北京:中国t办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63.

[4]考小静,拿宏伟,史京萍,等.藻酸盐短联合水凝胶敷料对慢性创面愈合有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539.

附:

数字分级法(NRS)

数字分级法用OTo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

应该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或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为:

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此方法在国际上较为通用。

0123456789 10

糖尿病足与截肢护理病例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 查房题目糖尿病足、截肢查房时间2011-04-26 【病史】 6床,陆某,男,52岁,因“双下肢溃疡坏死1月”由门诊收入。患者于1月前出现双足皮肤破溃,在当地医院行换药治疗,因创面经久未愈,于2012-04-18日门诊拟“双足慢性溃疡,二型糖尿病,创周炎,高血压,双下肢静脉曲张”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余年,均自服口服药控制,自诉青霉素阳性。并于2012-04-20在腰麻下行右小腿上段截肢术,术后予抗感染、营养支持、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后又因截肢残端愈合不佳,于2012-04-25在腰麻下行右大腿中下1/3截肢,残端取皮,左小腿扩创+自体邮票皮移植术,术后继续予抗感染、营养支持、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现患者予糖尿病普食,胰岛素皮下注射,佳乐同欣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目前患者残端创面愈合中。 【护理诊断及措施】 一、疼痛:与截肢后幻肢痛有关 措施:1、根据长海痛尺准确评分 2、根据疼痛性质、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3、必要时予静脉镇痛泵持续镇痛 二、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截肢后消耗增加有关 措施:1、遵医嘱使用能量合剂供给能量 2、做好口腔护理,增进食欲 3、每日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如:鸡、鱼、鸽子汤等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20%人血白蛋白静脉输入 三、废用性萎缩:予患者怕痛,长期卧床有关 措施:1、鼓励患者床上活动 2、教会患者腿部的等长收缩 3、按摩腿部肌肉,增加腿部活动 四、睡眠形态紊乱:与疼痛和环境有关 措施:1、妥善解决疼痛问题 2、保持环境安静,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3、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口服 4、晚夜间巡视动作轻柔 5、给予全面照顾,使其信赖,并嘱患者家属在探视时间给予心理支持 五、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 措施:1、做好皮肤护理,擦身时动作轻柔,温水擦浴 2、督促并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 3、尾骶部皮肤涂抹赛肤润予以保护 六、知识缺乏 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尤其是对于患者家属饮食宣教 【健康宣教】 1、教会患者有效咳痰的方法,促进痰液的排出 2、告知患者血糖过高与皮肤破损的相关知识 3、教会患者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的方法 4、做好饮食宣教 5、鼓励患者尽量讲出不舒适的感受,以利于医护人员处理 6、加强心理护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提问】 1、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发生血管病变 2、糖尿病足临床表现 3、什么情况下截趾(肢) 4、什么叫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 5、减轻疼痛方法有哪些? 6、术后残肢的护理? 【评价】 1、答:由于机体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脂代谢紊乱,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循环障碍等诸多因素使病人的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 2、答:一般表现:下肢及足部皮肤少汗、干糙,感觉异常,肌肉的萎缩,骨折等 缺血的表现:皮温降低,肢体发凉,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有间隙性

糖尿病足护理查房

糖尿病足护理查房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查房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病例介绍 患者张先生,65岁,患2型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前一周,因右足部溃疡伴感染入住我科。患者溃疡面积约3cm×4cm,局部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 二、护理评估 1、足部溃疡程度:患者右足部溃疡面积较大,局部红肿、疼痛,有 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较重。 2、全身情况: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3、血糖控制情况: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4、心理状况:患者因足部溃疡伴感染导致行走困难,情绪低落,焦虑、抑郁。

三、护理措施 1、足部溃疡处理:每日清洗溃疡面,局部湿敷抗生素药膏,促进感染控制。定期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血糖控制:加强血糖监测,遵医嘱调整降糖药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3、疼痛护理:患者足部溃疡疼痛较重,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同时,可采取分散注意力、按摩、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止痛方法。 4、心理护理: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与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方法,增强其信心与自护能力。 5、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知识,指导其正确使用药物、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四、查房讨论 在本次查房中,医护人员就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1、溃疡局部处理:对于较小、较浅的溃疡,可局部湿敷抗生素药膏;对于较大、较深的溃疡,需清创后湿敷抗感染药物。同时,要注意保

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压、摩擦等刺激。 2、全身治疗:控制血糖是关键。要加强血糖监测,遵医嘱调整降糖药剂量,同时注意饮食控制与适当运动。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3、疼痛护理:疼痛是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医护人员应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在疼痛严重时,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缓解症状。同时,可采取非药物止痛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按摩、音乐疗法等。 4、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伴感染导致行走困难,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医护人员应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与疏导。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方法,增强其信心与自护能力。 5、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知识,指导其正确使用药物、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要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血糖、皮肤及下肢血管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糖尿病足病人护理查房 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导致的足部神经和血管病变,常表现为足

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

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 摘要】对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全身治疗、心理护理以及饮食、运动、药物等 方面的护理外,选用清创换药等处理伤口,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肉芽生长, 经过108天时间,患者溃疡基本愈合。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护理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 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 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 截肢致残率。我科在2011年6月收治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溃疡较深,通过 我们为该患者提供伤口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患者 女,81岁。糖尿病10年,血糖一直控制不稳,2011年6月8日因右足溃烂 1周入住我院内分泌科,6月12日欲转入骨科行截肢术,由于其女儿不同意,所 以继续留我科治疗。6月8日查空腹血糖22.6mmol/L;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 病变;视力检查: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0.1。患者神志清,营养差,消瘦,BMI= 17.9;T38.7℃;实验室检查:RBC 3.35g/L;BPC 12.1↓;中性粒细胞: 85.4%↑;总蛋白60.1↓,白蛋白25.6↓;球蛋白34.5↑。 患者右足全足红肿、紫绀,右拇趾明显肿胀呈暗紫色,溃疡面黄色腐肉100%;脓性渗液伴腐臭;右拇趾内侧溃疡2.5cm×1.5cm,外侧1.0cm×1.0cm,两侧溃疡 贯通,肌腱腐烂,伸屈趾功能丧失,碎骨形成;右拇趾趾腹下空腔潜行深入脚心 约12.5cm×2.1cm,右拇趾外侧空腔通过趾缝达足背约9.1cm×1.0cm,右第二趾腹 黑痂1.5cm×1.2cm,右第三趾腹黑痂1.5cm×0.5cm。左拇趾尖有一紫黑色水疱约 1.5cm×1.5cm,抽出脓血性渗液1.5ml。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2.创面处理及护理 2.1常规局部消毒后,对局部坏死组织采用“蚕食法”,即逐渐清除坏死组织, 少量多次清创。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2]。具体做法是:先用3% 过氧化氢消毒液冲洗创面,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 血为宜。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创面,用敏感抗生素洒于 创面,然后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湿润纱布覆盖创面并进行包扎。每日换药1~2 次,30天后创面渗出减少,分泌物无臭味时将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改为2%呋喃 西林溶液冲洗创面,可充分清除脓性分泌物,冲洗局部后,用红外线进行照射干燥,50天后,创面开始缩小,新生的肉芽组织已生长,将2%呋喃西林溶液改用生理 盐水溶液冲洗创面,1周换药2次。根据伤口情况逐渐延长换药次数。指导患者 每次换药后伸直肢体,给予软枕垫高患肢至高于心脏。促进肢端的血液回流,同 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少走路,尽量不压迫足背部伤口,注意禁止在患者 患肢静脉注射;紫药水、碘酒等消毒剂也不要使用,因为碘酒刺激性过强, 紫药水 有可能掩盖伤口感染以及发展的情况,禁止按摩避免栓子脱落,防止栓塞。结果 右足创面108天愈合,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2.2该患者的全身治疗包括:1严格控制血糖:该患者通过按医嘱三餐前皮下 注射门冬胰岛素,餐后血糖控制在9.3mmol/L以下。2控制感染:患者在入院时 给予抽血及取伤口分泌物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并按医嘱应用了相应抗生素控

一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个案案例

一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则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伤口愈合能力受损是糖尿病的一个典型并发症⑴。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团。2015年10月,我们于鼓楼医院处理了一例糖尿病足合并伤口感染患者,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已婚,自由职业,患者2015年5月自行拔除右足大拇趾皮肤后出现伤口经久不愈,经常渗液,未予重视,10月15日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0C,眼鼻口周出现红色疱疹,于当地医院静脉滴注青霉素、左氯等药物,10月18日因“足部溃疡5月,发热3天”于由急诊拟“感染性发热、糖尿病足、糖尿病、皮疹”收入鼓楼医院急诊室。为进一步治疗,转至伤口护理室治疗。 2 .评估: 2.1伤口评估: 右足大拇趾溃疡,大小约4.0cm*2.5cm,3点方向窦道深1.5Cm,12点方向窦道深2cm,伤口床100%的红色组织,有脓性分泌物,有异味,伤口边缘不规则、无卷边、周围皮肤无浸渍,右足背色素沉着,皮温升高,红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2.2全身评估: 1. 2.1既往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一年余,现口服万苏平、二甲双服等药物,近期测空腹血糖8.0mmo1∕1,餐后2小时血糖为11.2mmo1/1左右,否认其他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 2. 2.2初诊全身评估:体温37.6C,脉搏82次/分,抽烟每日约10支,少量饮酒,足部感觉迟钝,数字疼痛评分为2分,Wagner分级为3级。 2. 2.3实验室检查:葡萄糖:7.7mmo1∕1>血小板计数:213*109∕1>白细胞计数:7.9*109∕1凝血酶原时间:11.8秒、血红蛋白:131g∕1°X线摄片示:无骨髓炎。 3.护理问题: 3.1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与伤口愈合相关知识。 3.2伤口感染: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有异味,提示伤口感染。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足部会出现疼痛、感染、溃疡等症状,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足的个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糖尿病足的个案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糖尿病足、个案护理、疼痛、感染、溃疡、截肢 一、引言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异常、疼痛、感染、溃疡等症状,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糖尿病足住院治疗,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针对糖尿病足的个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案例分析 患者李先生,65岁,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平时血糖控制情况一般。最近,李先生发现自己足部出现疼痛、肿胀、感染等症状,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医生诊断,李先生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足,需要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护士对李先生进行了全面的个案护理评估,包括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溃疡情况等方面。针对李先生的具体情况,护士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减轻

疼痛等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李先生的足部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个案护理方法 根据李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针对糖尿病足的个案护理方法: 1.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抗感染:糖尿病足容易感染,护士应定期清洁患者的足部,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损伤和感染。 3.改善循环:糖尿病足的神经和血管病变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护士可采用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4.减轻疼痛:疼痛是糖尿病足的常见症状,护士应采取多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如冷敷、按摩、使用镇痛药物等。 5.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四、注意事项 在实施个案护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个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个案护理。 患者信息: 患者张先生,55岁,患有糖尿病10余年。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他出现了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8.6mmol/L,下肢疼痛、麻木,足部溃疡严重,有脓性分泌物,且有异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

性别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3、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液循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剧烈运动。 4、足部护理: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洗脚,避免烫伤、割伤等外伤。在溃疡处,定期换药、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湿润。 5、药物护理: 在医生的建议下,为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使用药物时,要确保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6、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足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7、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的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个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足部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通过全面的个案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

完整版)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完整版)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护理个案: 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47岁,入院日期:2016-7-2,入院诊断: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糖尿病已有12年,左足溃疡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体温为36.4℃,脉率为84次/分,呼吸率为20次/分,血压为132/78mmHg。足背动 脉波动感减弱,拇趾和无名趾分别有1.5cm×1.5cm×0.5cm和 0.5cm×0.5cm×0.5cm大小的溃疡,有黄色粘稠渗液,伤口基底100%黄色,有轻度腥臭味,伤口周围皮肤发红,水肿。 主要护理: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糖尿病足有关,有跌倒的危险与糖尿 病足有关,焦虑、悲观与病情严重担心预后有关。 2.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糖尿病的自我护理以及糖尿病足的 预防和诊断有关,自我防护有关,依从性低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悲观等负面情绪有关。

护理措施: 1.环境休息与体位:注意患者的体位舒适与安全,适当限 制一般活动,防止患者跌倒。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2.饮食护理: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少食多餐,食用高纤维素低糖饮食如五谷粗粮、豆类、蔬菜类等。 3.有效控制血糖:良好的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 最有利措施。合理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更加有利。 4.及时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正确应用TIMEO2原则处理创面。严密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色泽、温度、伤口渗液情况,检查局部皮肤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5.心理支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做好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增强其信心,帮助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和生活。 6.健康教育:①指导病人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糖尿病史终身性疾病、强调治疗的连续性,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使之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②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控制目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④教导患者注意足部清洁,禁止赤脚走路。选择柔软、厚底、系带的鞋子和柔软棉质的袜子,防止脚趾受压。 护理评价: 1.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创面逐渐好转。 2.患者情绪基本稳定,能够积极乐观面对疾病和生活。 3.患者依从性提高。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血管病变,造成下肢缺血、缺氧而失去感觉或活动能力或合并感染等一系列的足部病患,严重可发展为溃疡,甚至坏死截肢。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的患病率高达49.5%[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工作,改善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2002年4月~2009年6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3例,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2年4月~2009年6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41~72岁,平均57.0岁;糖尿病病史6~29年,平均13.5年;下肢足部病变时间1个月~3年,平均1年。糖尿病足分级[2]:0级5例,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10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49例,搏动良好4例;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53例,其中血管重度狭窄3例。 改善足部血供情况:嘱患者及家属留意足部血供情况。若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皮温下降,感觉迟钝,足部皮肤变白或发红、发紫甚至发黑,立即就医诊治。每天以36~40℃温水泡足约15分钟,并用柔软清洁的毛巾小心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趾缝。定期修剪趾甲,时间宜在足浴后趾甲变软时。局部出现轻微炎症,可予以黄连膏、如意金黄膏等外敷[3],注意操作轻柔。足部干燥可涂少许植物油后充分摩擦。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摩足部及下肢,每天按摩数次,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摩擦。根据情况指导患者有规律的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健身操等需氧活动。体育锻炼最好在餐后1小时开始,持续活动时间20~40分钟,以后可逐步延长至1小时或更久。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个案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个案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个案 在医学领域,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方案。我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护理个案的重 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病情评估 在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个案中,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尤为 重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病情发展程度以及足部病变情况,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病情评估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皮肤科和护理团队的配合。 二、足部护理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护理工作者需要定 期检查患者的足部状况,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伤感染。另外,合理的鞋袜选择和足部按摩也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 三、血糖管理 良好的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的关键护理内容。对于合并糖尿病足的

患者来说,血糖控制更加严格。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调整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 四、营养支持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足往往伴随着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营养支持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团队应该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监测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热量摄入。 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个案需要全面的评估、足部护理、血糖管理和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要致力于维持患者的足部健康,管理血糖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以达到控制病情、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回顾性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对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长期的跟踪观察。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护理方案,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在我看来,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个案,需要综合性的护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有通过全面的护理方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效果。 以上就是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个案的深度和广度探讨,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状态下,脚部出现的一 系列并发症和病变。糖尿病足个案护理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工作。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病因、症状以及个案护理的基本原则。 一、糖尿病足的病因与症状 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导致了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 对痛觉和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忽视创伤。 2. 血管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包括微循环障碍、动脉硬化等,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足,伤口难以愈合。 3. 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抵抗能力下降, 容易感染。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包括: 1. 足部感觉异常:包括感觉减退或丧失,以及刺痛、麻木、烧灼感等。 2. 皮肤病变:足部皮肤变厚、角化,皮肤干燥龟裂,容易发生脱皮、脓疮、疱疹等。 3. 龟裂和溃疡:由于足部的长期压迫和摩擦,容易引起龟裂和溃疡,严重时可能形成深部软组织感染。

二、糖尿病足个案护理的基本原则 个案护理是指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糖尿病足个案护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 足部观察和评估:对于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该仔细观察和评估 足部的情况,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是否有破损、溃疡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2. 保持足部卫生: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清洗足部,用柔软的毛巾轻拭干燥。注意不要用热水或者冷水清洗,以免损伤足 部皮肤。保持足部卫生有助于预防感染。 3. 控制血糖水平:血糖的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水平,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保持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体育锻炼。 4. 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饮食应以低脂、低糖、高纤维为主,避免食用过多的高 糖高脂肪食物,控制体重,维持良好的体态平衡。 5. 防止慢性压疮:长时间的压迫是导致糖尿病足形成溃疡的重要原 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减少足部的压迫,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 坐着不动,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采取换位、按摩等措施进行保护。 6. 定期检查和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伤口清创、抗感染等。

一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个案

一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个案 糖尿病足是一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状况都有着严重影响。正确的护理和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病的发 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个案。 首先,我们需要评估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患者需要完成一次血糖 测试,并记录自己的餐后血糖水平。这将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调整药 物治疗或者饮食管理。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全面检查。这包括检查皮肤的完 整性,是否有划痕、潮湿或感染的迹象。我们还需要检查患者的足部的感觉、血液循环和脉搏。这种检查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有神经或血管损伤, 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的风险。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首先,我们需要教育 患者关于糖尿病足病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患者需要了解正确的足部护 理方法,包括每天检查足部、保持足部干燥清洁、不穿紧身鞋或高跟鞋等。患者还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剪指甲,以防止划伤皮肤。 患者还需要接受足部的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溃疡的患者,我们需要进 行适当的处理和清洁,以促进愈合。患者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 的干燥和清洁。如果感染加重,患者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除了足部治疗,患者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饮食管理是糖尿病 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帮助患者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其中包 括低糖、低盐和低脂的食物。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运动,以帮助控制血糖 水平和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足部的状况。我们 需要进行血糖测试、足部检查和教育患者关于糖尿病控制和足部护理的重 要性。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患者的家人。糖尿病足 病是一种长期且需要自我管理的疾病,患者和家人都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 技能来处理和管理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支持 和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糖尿病控制、足部治疗、饮食管理和定期复诊等因素。通过正确的护理和管理,我们可以预防和控 制糖尿病足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病人个案护理

糖尿病病人个案护理 血液内分泌肾科吴梅芳 基本资料: 科室:血液内分泌肾科床号:28 住院号:389019 姓名:冯立洪 性别:男年龄:58岁 民族:汉族婚姻:已婚 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 入院时间: 2015-6-20 15:00 入院介绍:对症宣教,住院须知(饮食、休息、卫生、探视、陪客、物资保管等等) 入院原因:因“反复烦渴、多饮、多尿4年,再发10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4余年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多尿、消瘦,诉每天饮水2000ml,小便约每天5-6次,饮水后无烦渴症状无明显缓解,多次就诊我院,检测空腹血糖在10mmol/l以上,考虑为2型糖尿病,长期服用口服降糖,具体不详,平素血糖偏高,烦渴,多饮,多尿症状反复发作,无恶心,无呕吐,无乏力,无视物模糊,无无头痛头晕,无肢体偏瘫,无意识神志变化,10余天前进食“西瓜”等水果后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四肢乏力。于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急诊测血糖为≥33.3 mmol/l.急诊就2型糖尿病收入我科。患

者起病来,精神差,胃纳夜眠差,排尿多,排便可,体重减轻5公斤。既往史:无既往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承认有血吸虫病疫区接触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否认烟酒嗜好。 婚育月经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体温:36.6 °C 脉搏:6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6/70mmHg 神清,胃纳夜眠差,面容萎黄,精神稍软,双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66次/分,律齐,心音清,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随机指末血糖≥33.3 mmol/l。 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 疾病认识: 概念: 糖尿病是有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症。除碳水化合物之外,尚有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因和机制:与遗传、自身免疫反应及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诱因,免疫损伤是结果。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创伤、手术、精神刺激、多次妊娠与分娩,其中病毒感染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糖尿病足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糖尿病足护理论文 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糖尿病足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符合WHO(1985)标准。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50~78岁,糖尿病病程2~25年。16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足麻、疼痛、跛行等症状。溃疡发生部位:足趾8例,足背4例,足底2例,踝部1例,足跟1例,溃疡面积在0.5cm×0.5cm~7.0cm×9.0cm。16例糖尿病足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饮食控制,控制血糖、抗感染,足部护理及创面处理。2糖尿病足的预防2.1严格控制血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降糖药剂量,给予糖尿病饮食,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在饮食治疗中注意[2]:①按时进食。②控制总热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平衡。③严格限制各种甜食。④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⑤控制体重。 2.2足外伤的预防足外伤和感染是引发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足外伤,应做到:①每日检查双足,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和疼痛感觉有无变化。②每日用温水(以不烫手为宜)清洁足部,保持足趾间的清洁、干燥;保持足部清洁,嘱患者勤换鞋袜。③避免足部受伤,不要赤足行走,不要赤足穿鞋,以防刺伤、碰伤。④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选择柔软、前头宽大合脚舒适的鞋子。⑤修剪指甲时注意剪平,不可过短。⑥正确处理鸡眼、脚癣。3糖尿病足的护理 3.1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甚至有恐惧心理。及时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告知 1/ 4

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下肢伤口溃疡的护理

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下肢伤口溃疡的护理 下肢伤口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90%以上的伤口溃疡属于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这种溃疡如果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病例介绍l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下肢伤口溃疡的护理。 1病例介绍 患者男,92岁,因“糖尿病足下肢伤口溃疡”入院,患者因不明原因左侧胫骨下端疼痛,出现面积7cm×2..5cm淤血2周入院。体温间断发热38-39度。既往史:Ⅱ糖尿病20年,血糖控制不佳,餐前血糖波动在6.2-11.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8.7-18.1mmol/L之间、冠心病PCI术后,房颤,起搏器植入术后、脑出血、脑梗死、脑疝病史。 2 护理 2.1护理评估 2.1.1全身评估 患者高龄,身高175c m,体重50 kg,体重指数(BMI)16.3 kg/m2。白蛋白:27g/L,血压101/60mmHg。下肢疼痛,活动受限,查体:触摸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良好。 2.1.2伤口评估 患者入院后遵医嘱予康复新液及多粘菌素B每日涂抹,持续应用一周后,患者皮肤出现 6.8cm×2cm大面积破溃,伤口基底部>75%黄色腐肉,中量黄色渗出液,无气味,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5分,根据伤口评估情况判断伤口存在感染。 2.1.3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患者高龄,下肢循环差,基础疾病有糖尿病、冠心病、伤口存在感染,位置靠近跟腱愈合速度慢,心理表现为焦虑状态。 2.2护理措施 2.2.1伤口处理 2.2.1.1 早期彻底清创、控制感染 ①用0.9%生理盐水及过氧化氢双氧水清洗消毒伤口,0.9%生理盐水为低浓度的盐水,经常用作清洗伤口,以及补充血容量。过氧化氢双氧水当它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所以说双氧水是伤口消毒理想的消毒剂,但是不能用浓度大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以防灼伤皮肤及患处。 ②保守锐性清创法。用无菌止血钳夹住松动的黑痂和黄色坏死组织,再用无菌剪刀剪掉。第1次清创可以把黑痂全部清掉了,为快速建立伤口床打下基础,清创完毕后用无菌纱布吸干创面。 ③使用银离子藻酸盐覆盖在伤口基底控制感染。银离子藻酸盐能持续有效地释放银离子,迅速杀菌,且不产生耐药性;快速大量吸收伤口渗液,并锁住渗液,防止浸渍伤口周围皮肤【1】,而且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可以自溶性清创。外层使用无菌纱布及水胶体固定。 ④每天换药1次。

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糖尿病足溃疡1例-最新年精选文档

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糖尿病足溃疡1例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 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1956年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词,1972年Catterall将糖尿病足定义为“已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中国国内糖尿病患者并发足坏疽的约占0.9%~1.7%,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并发糖尿病足坏疽的占2.8%~ 14.5%,国内本病的截肢率21%~66%。笔者所在科2011年11月14日收治1例糖尿病足烫伤致足溃疡患者,通过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及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1岁。发现血糖升高9年,双下肢麻木2个月。被沸水烫伤致右足第二趾表面皮肤2 cm×2.5 cm破溃,有少量脓性渗出物,无明显充血水肿,收治入院。检查结果:空腹血糖一直波动在10~12.8 mmol/L,尿糖4+。采用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

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部坏疽。本患者伤口评估为2级,临床上易发展为坏死。 常规清洗伤口周围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0.5%的碘伏消毒创面皮肤,将美宝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皮肤,厚度约1 cm,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每天换药一次,至创面愈合。 本例患者换药后第3天皮肤破溃处脓性渗出物明显减少,可见红色肉芽组织,创面明显减小。至第7天完全愈合,局部干燥,双下肢麻木基本缓解。 2 护理 2.1 创面护理 有效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每日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一次,皮损部位给予碘伏消毒。指导患者卧床,尽量抬高患肢,避免剧烈运动。在治疗过程中避免穿皮鞋,减少下床活动的频率,避免触碰到伤口,影响伤口愈合。 2.2 改善血液循环 丹红注射液等药物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羟苯磺酸钙胶囊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营养,促进创面愈合;丹参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2.3 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破溃、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切不可等闲视

护理论文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任务书 学生简况姓名性别女年龄21岁 课题名称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课题类型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其他() 课题所属 专业领域 护理(√)助产() 课题研究 起止年月 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10日 目标探求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的有效性。 任务针对该患者具体病情安全使用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病情观察、抗感染治疗、局部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出 院指导综合护理措施,并总结分析护理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实施步骤与方法第一步:查阅文献、确定选题范围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选择案例第三步:收集整理资料 第四步:《报告》写作、形成初稿第五步:修改《报告》定稿、答辩 时间安排 起止时间阶段内容 ①2015年6月~7月选题 ②2015年8月~9月科研设计(含任务书与设计方案) ③2015年10月~12月查阅与收集整理资料 ④2016年1月~2月报告写作、完成初稿 ⑤2016年3月~4月反复修改后定稿、打印装订报告 ⑥2016年5月~6月准备答辩、现场或网络答辩 成果形式完成一份完整的《个案护理报告》内容包括封面及任务书、设计方案、作品(正文)、成果报告书。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设计方案 设计(报告)题目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设计(报告)题目来源自选 设计(报告)题目范畴临床护理(内科护理) 设计(报告)设计思路 1、首先从知网、维普、教材、图书馆、百度等途径查阅相关选题范围、研究内容等资料,了解内科护理疾病中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2、然后筛选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观察、交谈、护理体查、查阅护理病历等方法获取病案资料,总结在实习期间我亲自护理过的1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3、最后资料归类整理分析后,撰写报告,形成初稿,反复修改定稿,答辩,形成成果报告书。 设计(报告)技术路线 查阅文献、明确选题范围—→制定任务书、确定设计方案—→筛选确定病例—→收集整理资料—→资料分析处理—→撰写报告、形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 工具设备要求 1、参考文献3条。(补充近五年文献达5条) 2、实习医院具备功能齐全的实验室、辅助检查室等,心血管内科拥有先进的护理仪器设备、充足的治疗药物、雄厚的医护人员队伍等。 3、本科室能开展代谢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对相关的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检测与研究。 技术规范 1、按照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类专业《个案护理报告》写作格式与要求书写打印。 2、按照湖南省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通知相关要求上传资料。 3、内容和顺序包括:①封面及任务书;②设计方案;③报告正文;④成果报告书;⑤毕业设计评阅表;⑥答辩记录表;⑦成绩评定表。

糖尿病护理病例

护理病例 xx 48床女性71岁 诊断:1,2型糖尿病 2,高血压2级极高危 3,骨质疏松症 病情概述: 患者因“发现血糖高3+年,乏力,体重渐下降1+年”于2013年8月4日收入我科。 现病史:3年前,患者检查发现血糖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二甲双胍缓释片0.5qd治疗。血糖控制好,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乏力症状,食欲下降,体重渐下降,阵性觉多个关节疼痛,全身不适,无头昏不适,不伴视力下降,视力模糊,无肢体麻木感及针刺感,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未予以诊治。症状持续,逐日加重,,近一周出现解黄色稀便,每日约2次,有里急后重感。无黏液脓血,无腹痛,无发热。今为进一步治疗,遂入我院。病来,体重下降约10kg。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反复全身疼痛史。两年前诊断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体增生性息肉,治疗后复查好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疫区生活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疫区生活史

及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接触史,适龄结婚,G2P2育有一女一子,丈夫与子女身体康健。 家族史:其大哥和侄子均有“糖尿病”。 体格检查:T:37度,P:68次/分,R:18次/分,BP:112/71。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步入病室,神志清,检查配合,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斑、瘀点、红肿、结节、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毛发分布均匀,双侧瞳孔等大且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部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未见发绀,口腔黏膜未见溃疡,扁桃体未见肿大,颈软、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外形对称,未见畸胸、桶状胸,未触及胸膜摩檫感,叩诊清音,各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于左锁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以内1.0cm可见心尖搏动,未触及心包摩檫感及心前区抬举样搏动,相对浊音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及额外心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脊柱及四肢外形正常,未见畸形,活动度可,四肢肌力及肌紧张可,双下肢未见水肿。 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护理措施: (1)改善病人饮食结构,少量多餐,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宜消化补充营养为主

糖尿病足的伤口处理及案例分析

糖尿病足的伤口处理及案例分析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引发的足部病变,可导致严重的伤口和溃疡形成。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其足部的伤口病变处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将重点探讨糖尿病足的伤口处理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 一、糖尿病足伤口的处理方法 1. 保持足部干燥清洁:对于糖尿病足的伤口处理,首要原则是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患者在每天清洗足部时,应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轻柔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液。清洁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伤口周围的皮肤。 2.适当去除坏死组织:如果糖尿病足伤口存在坏死组织,必须适当清除。坏死组织是伤口愈合的阻碍,易造成感染,并且影响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清除坏死组织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机械去除或利用合适的敷料进行脱落促进。但应注意避免过度创伤和感染。 3.应用适当的敷料:选择适合糖尿病足伤口的敷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伤口保持湿润环境、促进愈合和预防感染。常见的敷料包括无菌纱布、水胶体敷料、脱落促进剂、透明敷料等,选择具体敷料要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4.控制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较低,容易感染。因此,在处理糖尿病足伤口时,必须注意控制感染风险。保持良好的伤

口清洁、加强患者的营养和充足的补水,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二、糖尿病足伤口处理实际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糖尿病足伤口处理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糖尿病足伤口的具体案例分析: 李先生,58岁,患有糖尿病已有10年。由于长期未能控制血糖水平,李先生出现了糖尿病足伤口。他的足部伤口位于左脚大拇指和第二趾之间,颜色发红并且伴有脓液渗出。 在处理李先生的伤口时,首先给予清洁。李先生每天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洁足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然后,医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并适当去除了坏死组织。之后,医生选用水胶体敷料进行覆盖,并结合消炎药物以控制感染。 在随访治疗中,李先生的足部伤口逐渐愈合,红肿和渗液现象明显减轻。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血糖控制,同时进行了适当的休息和锻炼。两个月后,李先生的糖尿病足伤口完全愈合。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糖尿病足伤口处理方法对伤口愈合有着重要的作用。清洁伤口,去除坏死组织,并使用适当的敷料进行覆盖,以及积极控制感染风险,是关键步骤。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伤口处理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