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总结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总结

1.什么是ODBC数据源DB驱动程序和DBS之间连接的命名。

2.什么是DB驱动程序(DBMS驱动程序)处理ODBC函数,向数据源提交用户请求执行的SQL语句。

3.什么是驱动程序管理器为应用程序加载、调用和卸载DB驱动程序。

4.ODBC的体系结构有多少层ODBC的体系结构:1)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2)驱动管理器;3)DB驱动程序;4)ODBC数据源;5.什么是SQL/CLI在SQL标准中,称为“调用层接口”,SQL/CLI是ODBC技术的延续。

6.PB开发空间三个层次1)WorkSpace(工作空间);2)Target(目标);3)Library(库文件);7.PB连接数据库三个步骤1)建立ODBC数据源;2)建立数据库描述文件;3)用Connect命令连接数据库;8.PB中输出窗口功能输出窗口用于显示对开发人员做出的操作响应。

9.什么是T-SQL在SQL SERVER中,专门用来扩展弥补SQL标准的不足的语言。

10.T-SQL中GO、While、IF、Begin…End作用GO可以使SQL语句的执行无条件地转移到指定的标签处。

While可以重复执行一个语句,直到条件为假为止。

IF根据表达式真假,选择执行某个语句或语句块。

Begin…End可以将多条SQL语句封装起来,形成一个语句块,使这些语句作为一个整体执行。

11.什么是角色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组织在一起称之为角色。

12.SQL SERVER 2000中,有哪两种身份验证模式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与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13.用户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经过哪三个认证过程1)身份验证;2)当用户操作数据库的时候,认证该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3)当用户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时候,认证该用户是否有操作权限;14.什么是触发器SQL SERVER提供给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员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方法,是与表事件相关的特殊的存储过程。

数据库原理题库简答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题库简答题答案

大多数试题答案:完整简答题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4.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5.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2)7. DBA的职责是什么?8. 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注:选择:R(选择出若干满足条件a的元组)投影:R(选择出若干满足条件a的属性列),删除了重复的元组连接:等值连接:选择两个属性列相同的元组连接自然连接:特殊的等值连接,比较分量为同名属性,重复属性列删除9. 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 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

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

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10. 简述视图的优点。

DCL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作为嵌入式语言,它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 试卷

数据库系统原理 试卷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 数据库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模型D. 软件工具答案:B。

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

2. 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

A. 树结构B. 网结构C. 线性表D. 二维表答案:D。

解析:在关系数据库中,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二维表来表示的。

3.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外模式又称为()。

A. 物理模式B. 存储模式C. 逻辑模式D. 用户模式答案:D。

解析:外模式是用户看到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也称为用户模式。

4. 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 DELETEB. DROPC. CLEARD. REMOVE答案:B。

解析:在SQL语言中,DROP命令用于删除表等数据库对象。

5.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问题而引入的。

A. 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B. 提高查询速度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答案:A。

解析:关系数据库规范化主要是为了解决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等问题。

6. 若关系R和S的关系代数操作的结果为RS,这是()操作。

A. 笛卡尔积B. 并C. 交D. 差答案:A。

解析:RS表示关系R和S的笛卡尔积操作。

7.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 - 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设计阶段C. 逻辑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答案:C。

解析:将E - 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是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

8.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

解析: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 简答题精粹

数据库系统原理重点 简答题精粹

数据库系统原理各章知识重点简答题精粹第1、2章知识点:1.数据抽象的四种模型概念模型独立于硬件和软件逻辑模型独立于硬件,依赖软件DBMS:层次模型、网状模型(指针)、关系模型(关键码)外部模型独立于硬件,依赖软件内部模型依赖软件和硬件2.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层次模型IMS系统推出、网状模型的提出、关系模型的提出。

3.DBMS是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管理的系统软件。

4.逻辑设计的四个步骤:把概念模型转换成逻辑模型;设计外模式;设计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评价模型5.数据描述要经历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6.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生成的文档是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7.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8.抽象级别最高的数据模型是概念模型9.ER模型的基本元素是实体、联系和属性10.关系模型用关键码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11.较高层上的实体类型是超类1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描述的集中管理,它的功能是存储和检索各种数据描述13.关系中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

14.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流、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部分。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描述的集中管理,它的功能是存储和检索各种数据描述。

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在数据库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15.什么是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即数据结构发生改变不会引起应用程序改变。

数据独立性分为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时,不必修改应用程序。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不改变应用程序。

16.在数据库设计中为什么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四个步骤?需求分析是收集数据库需要的信息和用户对处理的需求,并以需求说明书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以后系统开发的指南和系统验证的依据。

需求分析的四个步骤:分析用户活动,产生业务流程图确定系统范围,产生系统关联图分析用户活动涉及的数据,产生数据流图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17.什么数据冗余?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数据冗余是指相同的数据被存储很多次。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简答2008年05月10日星期六 23:021.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程序和数据分离,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联系: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3.什么是数据冗余?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怎样减少冗余?在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被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的。

数据文件之间没有联系,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

每个应用都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文件,各数据文件中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数据的冗余度比较大。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由许多单独文件组成,文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结构,但它更注重文件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

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个应用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数据库文件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和控制了数据的冗余。

4.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查询迅速、准确,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纸面文件;数据结构化,并由DBMS统一管理;数据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共享性好;DBMS还提供了数据的控制功能。

5.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 汇总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 汇总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汇总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念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答:①数据:是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的信息。

②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且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系统易于扩展,并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负责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帮助数据库的使用者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以及提供必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控制机制,实现对数据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④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在数据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特点?答:①数据集成②数据共享性高③数据冗余小④数据一致性⑤数据独立性高⑥实施统一管理和控制⑦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含义?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特点?答: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5.请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答:①数据定义功能②数据操纵功能③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④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⑤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⑥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

6.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答: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精粹.docx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精粹.docx

一、第1、2章知识简答1.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流、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等五个部分。

数据字典是原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一系列二维表格,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在数据库设计中有重要的地位。

2.什么是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即数据结构的修改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修改。

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物理结构改变时,不必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逻辑结构改变时,不用改变应用程序。

3.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需求分析?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收集数据库所需的信息内容和用户对处理的需求,并以需求说明书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系统开发的指南和系统验证的依据。

4.什么是数据冗余?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数据冗余是指相同的数据被存储多次,数据冗余的后果是浪费空间,可能造成数据完整性的缺陷和数据不一致性。

数据冗余是相对的概念,例如主键和外键也是数据冗余,不过这是必须存在的数据冗余,它是关系之间进行联系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可控数据冗余度。

5.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应做哪些事情?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和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6.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ER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简称。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中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

用ER方法建立的概念结构模型称为ER模型即为ER图。

ER图是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要素组成。

7.评审在数据库设计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允许设计过程中有多次回溯与反复?评审的作用在于确认某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避免重大任务。

因为管理人员缺乏对计算机的了解,而数据库设计者又缺乏对管理对象的了,所以在评审时可能导致设计过程的回溯与反复。

(完整word版)数据库简答题完整版

(完整word版)数据库简答题完整版

1.说出数据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数据, 软件, 硬件, 人员2.试述SQL语言的功能。

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3.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每种举两个例子。

1.数值型(int bit)2.字符串型(char vachar)3.日期时间类型(datetime small datetime)4.货币类型(money small money)5.简述Where子句与Having子句的区别。

Having是筛选组, 而where是筛选记录, 分组筛选的时候应having;其它情况用where, 视图定义以及基本表区别。

试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6.简述视图的定义以及与基本表的区别。

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7.试叙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二级映象功能。

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二级映像是为了在内部实现三个模式所对应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8.简述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将由内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概念模式隔离开来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将由概念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外模式隔离开来9.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5.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10.解释E-R图并说明其三要素。

实体、联系、属性。

实体: 现实世界可以区别于其他是对象的“事件”或“物件”联系: 实体各属性之间所具有的关系。

属性: 一个实体集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