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

合集下载

MP4AVIRMVBMKV这几种常见格式都有什么区别

MP4AVIRMVBMKV这几种常见格式都有什么区别

MP4AVIRMVBMKV这几种常见格式都有什么区别1 AVI即Audio Video Interleaved,这是微软公司推出的视频格式文件,它应用广泛,是目前视频文件的主流。

这种格式的文件随处可见,比如一些游戏、教育软件的片头,多媒体光盘中,都会有不少的AVI。

这种格式的内存比较大!2 所谓RMVB格式,是在流媒体的RM影片格式上升级延伸而来。

VB即VBR,是Variable Bit Rate(可改变之比特率)的英文缩写。

我们在播放以往常见的RM格式电影时,可以在播放器左下角看到225Kbps字样,这就是比特率。

影片的静止画面和运动画面对压缩采样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始终保持固定的比特率,会对影片质量造成浪费。

而RMVB则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设定了一般为平均采样率两倍的最大采样率值。

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中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采样率,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使RMVB在牺牲少部分你察觉不到的影片质量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影片的大小,最终拥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于DVD品质的视听效果,如图1所示的就是RMVB格式的《圣斗士冥王篇》。

可谓体积与清晰度“鱼与熊掌兼得”,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3 MKV是Matroska的一种媒体文件,Matroska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它可将多种不同编码的视频及16条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频和不同语言的字幕流封装到一个Matroska Media文件当中!多媒体封装格式也称多媒体容器(Multimedia Container),它不同于DivX、MP3这类编码格式,它只是为多媒体编码提供了一个“外壳”,常见的AVl、VOB、MPEG格式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但这些封装格式要么结构陈旧,要么不够开放,正因为如此,才促成了Matroska这类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的诞生。

Matroska媒体定义了三种类型的文件:MKV是视频文件,它里面可能还包含有音频和字幕;MKA是单一的音频文件,但可能有多条及多种类型的音轨;MKS是字幕文件。

视频监控常见编码格式

视频监控常见编码格式

视频监控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CIF、QCIF、4CIF、D1、MPEG-4、H.264、M-JPEG等。

备注:1.NTSC和PAL属于全球两大主要的电视广播制式,但是由于系统投射颜色影像的频率不一样而有所不同。

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的缩写,意思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

NTSC负责开发一套美国标准电视广播传输和接收协议。

此外还有两套标准:逐行倒相(PAL)和顺序与存色彩电视系统(SECAM),用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

NTSC标准从他们产生以来除了增加了色彩信号的新参数之外没有太大的变化。

NTSC信号是不能直接兼容于计算机系统的。

其标准主要应用于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等。

PAL是Phase Alternating Line (逐行倒相)的缩写。

它是西德在1962年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点。

西德、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NTSC电视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0像素,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场频为每秒60场,帧频为每秒30帧,扫描线为525行。

PAL电视标准: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 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PAL制电视的供电频率为50Hz,场频为每秒50场,帧频为每秒25帧,扫描线为625行,图像信号带宽分别为4.2MHz、5.5MHz、5.6MHz等。

2.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适用QCIF(176 x 144)、CIF(352 x 288)、HALF D1(704 x 288)、D1(704 x 576)等几种分辨率。

全面解读各类高清视频格式

全面解读各类高清视频格式

全面解读各类高清视频格式一、家喻户晓:H.264/X264绝大多数视听玩家对于H.264编码都不会感到陌生,H.264编码的身世显赫,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视频编码专家组)与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动态图像专家组)合作组成的JVT(联合视频组)推动的新一代数字视频编码标准,也称为MPEG-4/AVC编码。

H.264编码依托雄厚的背景,在技术上独树一帜,大幅领先于其它编码算法。

下面,笔者尝试用较为通俗的方式解释H.264编码的四大技术特点。

1、分层设计:H.264编码算法分为视频编码与网络提取两个层面,分别负责高编码效率和网络友好性,即:两队人马独立完成视频处理与网络传送两项工作,保证整个任务的灵活、高效与专业。

2、高精度、多模式运动估计:H.264支持1/4或1/8像素精度的运动矢量,在运动估计时,编码器可选择增强内插滤波器来提高预测效果,即:H.264对视频像素进行精确、细腻的降噪处理,并可以根据已编码的视频帧(画面),对相邻视频帧(画面)进行预测和修正,最大限度实现视频的清晰、准确。

3、4×4块的整数变换:对残差采用基于块的变换编码,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允许精度相同的变换和反变换,对色度系数采用了较小量化步长,即:更加精确的识别视频中的运动物体,减少运动物体的边缘失真与色块,并使视频色彩更加逼真。

4、统一的VLC符号编码,H.264中熵编码有两种方法,解码器易于识别码字前缀,UVLC在发生比特错误时能快速获得重同步,即:编码算法的纠错与容错性较好。

H.264与MPEG-2/MPEG-4、H.263压缩性能对比在四大技术特点的支撑下,H.264编码算法具有非常高的编码效率,在相同的图像质量条件下,能够比H.263/MPEG-2节约50%左右的码率,即文件体积减小50%,并且,H.264的纠错能力增加,网络适应性更强。

X264编码,是H.264编码的一个开源分支,它符合H.264标准,其功能在于编码(encoding),而不作为解码器(decoder)使用,X264编码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实用,它在不明显降低编码性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编码的计算复杂度,X264对于H.264编码中的一些复杂编码特性做了折衷处理,其压缩视频体积小于Xvid(MPEG4)编码视频,以小体积、高画质的特点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

视频格式TS、TC、SCR、BD、HD等版本的意思

视频格式TS、TC、SCR、BD、HD等版本的意思

视频格式TS、TC、SCR、BD、HD等版本的意思目录1、CAM(枪版) (1)2、TS(准枪版) (2)3、TC(胶片版) (2)4、DVDSCR(预售版) (2)5、R5(俄罗斯5区版) (2)6、HD RIP(高清版) (2)7、BD(蓝光版) (2)8、DVD,HDVD,DVD5,DVD9 (3)9、HDVD(压缩碟或者经济版DVD) (3)10、VHSRip (3)11、TVRip (3)12、WORKPRINT (WP) (3)13、DivX Re-Enc (3)14、Watermarks (3)15、Asian Silvers / PDVD (4)16、PROPER (4)17、SUBBED (4)18、UNSUBBED (4)19、LIMITED (4)20、INTERNAL (4)21、STV (5)22、ASPECT RATIO TAGS (5)23、RECODE (5)24、REPACK (5)25、NUKED (5)1、CAM(枪版)CAM 通常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

有时会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摄像机会抖动。

因此我们看到画面通常偏暗人物常常会失真,下方的字幕时常会出现倾斜。

由于声音是从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所以经常会录到观众的笑声等声音。

因为这些因素,图象和声音质量通常都很差。

2、TS(准枪版)TS 是TELESYNC 的缩写。

TS 与CAM 版的标准是相同的。

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一般是影院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人设的耳机孔)这个音源不能保证是好的音源,因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扰。

TS 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专业摄像机在投影室录制,所以图象质量可能比CAM 好。

但画面的起伏很大。

论坛上常出现的有一般TS 版和经过修复清晰TS 版3、TC(胶片版)TC 是TELECINE 的缩写。

TC 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直接数字拷贝。

画面质量还不错,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的编码格式指的是视频或音频文件所使用的压缩算法和
数据格式。

这些编码格式可以影响文件的大小、质量和兼容性。


视频剪辑中,了解不同的编码格式对于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输出格式
非常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视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包
括H.264、H.265、MPEG-2、MPEG-4等。

H.26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
频压缩标准,它可以在保持相对较高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减小文件大小。

H.265是H.264的升级版,提供更高效的压缩和更好的画质,
但是在一些老旧的设备上可能不太兼容。

MPEG-2常用于DVD视频,MPEG-4则常用于在线视频和流媒体。

接下来是音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MP3、AAC、WAV、FLAC等。

MP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损压缩格式,它可以显著减
小音频文件的大小,但会损失一些音质。

AAC是一种更先进的音频
编码格式,提供更好的音质和压缩效率。

WAV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保留了原始音频的所有信息,因此文件较大。

FLAC也是一种无损格式,相比WAV更高效地压缩音频文件。

在剪辑中,了解不同的编码格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输出格式。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在网络上分享视频,我们可能会选择H.264编码以确保良好的质量和较小的文件大小。

而如果我们需要制作高保真音频,我们可能会选择无损的音频编码格式,如WAV或FLAC。

总之,了解剪辑中的编码格式对于保证视频和音频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兼容性非常重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多媒体技术视频与编码标准

多媒体技术视频与编码标准

多媒体技术视频与编码标准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技术作为基础,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集成展示方式。

而编码标准则是为了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一种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电视广播、电影制作到在线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

而编码标准则起到了优化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存储的作用,使得多媒体内容能够以更高效、更稳定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目前,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MPEG-2、H.264/AVC和HEVC(H.265)。

MPEG-2是最早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之一,广泛应用于DVD和数字电视广播。

H.264/AVC是当前最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平台和高清电视广播。

而HEVC是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相较于H.264/AVC,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在多媒体技术中,音频编码标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包括MP3、AAC和Opus。

MP3是最早流行起来的音频编码标准,它能够在较小的文件大小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音质。

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标准,通常用于音乐和音频流媒体传输。

而Opus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的新一代开放式音频编码标准,具有较高的音质和较低的延迟。

在多媒体技术中,还有许多其他编码标准被应用于图像、文字和其他类型的多媒体数据。

例如,JPEG是一种常用的图像编码标准,用于压缩静态图像。

MP4、AVI等是常用的多媒体容器格式,可以包含视频、音频和文本等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

总结来说,多媒体技术与编码标准密不可分。

多媒体技术通过利用编码标准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实现了高效的传输和存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和编码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和体验体验。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影到电视广播,从网络直播到游戏,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听娱乐体验。

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

高清视频的编码格式有五种,即H.264、MPEG-4、MPEG-2、WMA-HD以及VC-1。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文件的方式存在:一类是经过MPEG-2标准压缩,以tp和ts为后缀的视频流文件;一类是经过WMV-HD(Windows Media Video High Definition)标准压缩过的wmv文件,还有少数文件后缀为avi或mpg,其性质与wmv是一样的。

真正效果好的高清视频更多地以H.264与VC-1这两种主流的编码格式流传。

H.264编码H.264编码高清视频H.264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

H.264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

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在 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1Mbps~2Mbps 的传输速率,目前H.264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的标准,不过H.264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 还要高。

从ATI的Radeon X1000系列显卡、NVIDIA的GeForce 6/7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加入对H.264硬解码的支持。

与MPEG-4一样,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是采用avi 作为其后缀名,同样不容易辨认,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自己识别。

总的来说,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的特点是能够以更低的码率得到更高的画质,相同效果的MPEG2与H.264影片做比较,后者在容量上仅需前者的一半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H.264不仅能够节省HDTV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宽较窄的网络上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可以说应用前途一片光明。

视频剪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

视频剪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

视频剪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视频创作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制作个人的 vlog、精彩的短视频,还是专业的影视作品,视频剪辑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在视频剪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则是影响视频最终质量、文件大小和播放兼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编码。

简单来说,编码就是将视频数据转换为特定格式的过程,以便于存储、传输和播放。

不同的编码格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选择合适的编码格式对于视频剪辑来说至关重要。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有 H264、H265(也称为 HEVC)、VP9 等。

H264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编码格式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设备和播放器都能够支持。

如果您的视频需要在各种平台上广泛传播,并且对文件大小的要求不是特别苛刻,那么 H264 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265 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编码格式,它在相同的视频质量下,能够比 H264 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带宽。

但是,由于其相对较新,一些老旧的设备和播放器可能不支持 H265 编码的视频,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播放设备的兼容性。

VP9 是由谷歌开发的一种开放源代码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应用于网络视频领域。

它在高分辨率视频的压缩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除了编码格式,还有一些其他的编码设置也会影响视频的质量和文件大小。

例如,码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码率越高,视频的质量通常就越好,但文件大小也会相应增大;码率越低,文件大小会减小,但可能会导致视频质量下降,出现模糊、卡顿等问题。

在选择码率时,需要根据视频的内容和用途来决定。

如果是一些画面变化剧烈、细节丰富的视频,如体育赛事、动作电影等,就需要较高的码率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性;而对于一些画面相对简单、静态的视频,如讲座、演示文稿等,可以适当降低码率,以减小文件大小。

帧率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常见的帧率有 24fps、30fps 和60fps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
格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高清视频的编码格式有五种,即、MPEG-4、MPEG-2、WMA-HD以及VC-1。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文件的方式存在:一类是经过MPEG-2标准压缩,以tp和ts为后缀的视频流文件;一类是经过WMV-
HD(Windows Media Video High Definition)标准压缩过的wmv文件,还有少数文件后缀为avi或mpg,其性质与wmv是一样的。

真正效果好的高清视频更多地以与VC-1这两种主流的编码格式流传。

编码
编码高清视频
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

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2倍。

正因为如此,经过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在 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只需要1Mbps~2Mbps的传输速率,目前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的标准,不过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还要高。

从ATI的Radeon X1000系列显卡、NVIDIA的GeForce 6/7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加入对硬解码的支持。

与MPEG-4一样,经过压缩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是采用avi 作为其后缀名,同样不容易辨认,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自己识别。

总的来说,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的特点是能够以更低的码率得到更高的画质,相同效果的MPEG2与影片做比较,后者在容量上仅需前者的一半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不仅能够节省HDTV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
宽较窄的网络上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可以说应用前途一片光明。

但另一方面,编码的影片在播放的时候对硬件系统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据相关资料显示,的影片在编码的过程中复杂度是MPEG2的10倍,解码的复杂度是MPEG2的3倍,这对于CPU来说是很沉重的负担,而显卡芯片如果要整合硬件解码模块,其难度也随之加大。

MPEG-4编码
MPEG-4是网络上常见的一种视频压缩格式,在用于网络流媒体传输方面效果相当不错。

这种编码方式多用于HDTV-Rip上,它把原有的高清视频文件按照比例缩小到一定的尺寸,以减少文件的大小,同时画面效果不差于DVD效果,以此来寻求一个画面效果和文件尺寸的平衡。

采用MPEG-4压缩的视频文件一般后缀名为avi,与微软的avi格式很容易混淆,从后缀名来看,无法直解区分二者,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识别。

相对于高清视频来说,MPEG-4格式还显得有点不够用,因此它也不是主流的高清视频信号来源。

MPEG-2 TS编码
MPEG-2 TS编码高清视频
和DVD视频采用的MPEG-2格式不同的是,高清视频采用的是MPEG-2 TS格式,这是一种视频流格式,主要用于实时传送节目。

MPEG-2 TS格式的高清视频文件在网上非常常见,一般采用mpg、tp和ts为后缀。

采用MPEG-2 TS格式压缩后的高清视频文件通常都相当大,以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为例,文件大小通常都在8GB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5GB。

在播放以tp和ts为后缀的高清视频文件时也比较麻烦,因为文件中分别包含有AC’3音频信息和MPEG-2视频信息,需要使用专门的软件来进行播放。

WMV-HD编码
WMV-HD编码高清视频
WMV-HD编码高清视频
WMV-HD则是由软件业的巨头微软公司所创立的一种视频压缩格式,压缩率甚至高于MPEG-2标准,同样是2小时的高清视频节目,如果使用MPEG-2能压缩至30GB,而使用WMV-HD这样的高压缩率编码器,在画质丝毫不损失的前提下可压缩到15GB左右。

尽管WMV-HD是微软的独有标准,但因其在***作系统中大力支持WMV系列版本,从而在电脑系统得以迅速普及。

VC-1编码
VC-1编码高清视频
VC-1即视频编解码方案一(Video Codec One),起源于微软公司的专有WM9,目前正在等待SMPTE批准。

则由运动图像专家组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开发。

这两种编/解码方案都未显示出明确优势。

“起初,我认为VC-1有一定优势,因为微软使大家相信它可以在所有不同的处理器上实现,而那时尚在等待批准,”OpGate公司的研发经理Bill Mauchly说,“现在已经稳定,我们看到它可以在像Blackfin这样有成本效益的处理器上运行,所以说发展的势头已经转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