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0-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介绍
教学课程教案---中外建筑史

河北科技学院教案
2013~20XX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任课教员李媛
学时32
授课班级13环境设计1、2、3班
授课时间1-16周
中外建筑史课程基本信息(教案首页填写)
注:相关模块填写时要与教学大纲一致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外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节 1。
远古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1、聚落居民点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组合的,一般范围较大,居住也较密集。
2、居民点的位置一般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的地段,且临近水源。
因为远古聚落人们生产以农耕为主,居民点的位置条件需要适于农业生产。
3、居民点有一定的分区。
基本的有住址、手工业区(制窑地)、丧葬地。
生产及生活方式简单,因而分区也很简单.4、居民点的建筑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了一定分工和组合,有了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区别,并发展出了贮藏空间,这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部落生活方式。
部落的的小房子都环绕着中心的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且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5、居住点有壕沟和夯土墙,用来防御外族和野兽的入侵.2。
初期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与聚落的差异? 一、 城郭沟池、战车、兵器; 二、 宫殿、宗庙及陵寝;三、 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场所; 四、 手工业作坊;五、 固定的交易场所——市井或市 与聚落相比,初期城市开始出现了供人们进行物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市或市井,也就是最初的城市型的居民点。
聚落时期,居民点的选取都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多选在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的地段.而市或市井则是在没有专门的商人时,为了满足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交换需求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分化出来而形成的。
3。
“城”与“市"结合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商业发展。
2.代表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3.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第二节 1.“井田制”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1,周 2买卖和转让井田,3,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4,一井分为988户共耕, 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井田制形成之后,其方格网的特征很快为早期城市所采用。
“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涂,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他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底盘,充作城市建设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的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的单位。
中外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⒈原始社会居民居住点的特点⑴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成。
到新石器时代,聚居点房屋比较密集,由于气候、地理、材料的不同,房屋也有所不同,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木骨泥墙半地穴式建筑和干栏式桩上建筑;前者是长江中下游洞穴发展的,后者是长江流域以南的建筑。
⑵居民聚居点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比较密集。
⑶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这些居民点按照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布局,如半坡原始村落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
村落的选址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湖泊,在向阳高地上。
⒉周礼考工记的影响以及周王城复原图⑴为后世都城树立了一个样板,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纵横如棋盘的城市。
⑵是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是其当时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级等制度的产物。
⑶确立了择中立都的原则。
《吕氏春秋〃慎势》云:“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⒊曹魏邺城的布局特点以及影响布局特点:邺城位于河北漳县附近,城市平面呈长方形,史称“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东西长3000米,南北长2160米,全城有七个城门。
城内有一个横贯东西,连接东西城门的道路,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城。
北部是统治阶级的专用地区,正中为宫城。
在宫城东部为官署建筑,官署东是王公贵族们的戚里。
西部是专用园林。
南部称为外城,为官衙、手工业、商业和居民区。
道路——南北三条道路,与东西道路相交。
河流流入铜雀苑与宫殿,另分流至坊里区。
宫殿建筑布置严整,中间为宫殿。
东部前半部分为官署衙役,后半部分为后宫。
前朝后寝。
深远影响:⑴城市明确分区,统治阶级与平民分开。
⑵城与郭的区分,继承了汉代外城与宫城的区分,并更加明确。
⑶等级森严,城市带有明显的防御性。
⑷中轴线对称布局手法。
⒋唐朝城市特点及其影响特点:⑴象征皇权的宫城、皇城、衙役仍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占城市的主体地位,都城实行严格的官民分区。
⑵棋盘式的格局。
⑶城市内有专门的市,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县城,都划有一定的区域作为市。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一、城市的产生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这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产生的过程:自然的采集经济及巢居穴居→原始固定居民点的村落→简单分区建筑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城市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与单纯防御作用的城墙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分别最初的城市型居民点: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需要交换,产生了“市”或“市井”。
二、西汉都城长安长安城并非一下子速成,随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先造宫殿后造城墙;城中大部分为宫殿所占,仅长乐,未央二宫约占1/2;一般的居民地段称闾里,多在城内各宫殿之间,闾即为里的门三、曹魏邺城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影响:1、城市有明确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
2、即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的区分。
3、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仅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你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
4、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四、隋唐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城市概况1、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隋唐时的军事政治中心却仍在关中为主的地区,这就出现了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2、大运河的修通,沟通了南北交通,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也随之发展。
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当时号称“四大都市”3、广州、扬州,唐末的泉州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所有的海陆贸易又都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五、隋唐长安城1、隋唐长安城是在曹魏邺城以后,第二个平地新建的都城,成为我国验证布局的典型2、特点(规划要点):1)、两条横轴与中轴线两次相交于主要城门处,这种用道路交叉突出主要建筑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城市总体布局是常见手法,和邺城相比,由一次丁字相交变成两次丁字相交2)、成为街道网以一些干道为骨架,形成完全对称布局,由这些路所划分的坊里,也东西对称,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对称。
中外城建史现代史

• “一五”期间城市规划的特点:
• 1)重视城市各项基础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以此作 为规划的重要依据; • 2)重视利用和改造原有城市基础,尽量节约资金; • 3)采用一整套规划定额指标,对建设标准进行较 严格的控制; • 4)受前苏联设计方法影响,城市总图较讲究构图 和城市建筑艺术,常常布置众多广场,强调对称 式轴线干道系统。 • “一五”时期编制的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较好。
• 2、苏联模式的城市规划引入
• “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即城市规划是国民 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即所谓的三段式: 国民经济计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 • 引进途径: • 1)聘请苏联城市规划或市政专家来华工作; • 2)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教材 • 3)翻译出版苏联城市规划书籍 • 4)借用苏联标准和苏联专家参与制定中国城市 规划法规
1953.3 1953.5
• 1、城市建设的恢复
• 1)城市建设方面:恢复、扩建和新建一些工业;整治城市 城市建设方面 环境,初步改变了全国城市的环境面貌;维修、改建、新建 住宅,改善居住条件,整修城市道路,增设公共交通,改善 供水、供电等设施。 • 建设重点:大城市内的棚户区改造与工人新村的规划建设。 建设重点: • 2)市的建制 市的建制:1949年底,全国设市城市由解放前的58个增 加到136个,设县镇的小城市2000多个;至1952年,设市的 城市发展到160个。 • 3)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方面:1949年10月,在政务院财经委 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方面: 员会计划局下设立基建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 工作,随后各城市相继调整或成立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一 些中小城市也成立了城市建设局;1952年8月,成立建筑工 程部,主管全国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并专设城 市建设处。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是明朝的都城之一, 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
一。
明南京城选址在今南京市中部 ,地势较高,有利于城市排水
和防洪。
明南京城规划布局严谨有序, 街道呈棋盘状分布,建筑风格 独特,城市风貌优美。
明南京城的建设体现了明朝的 繁荣昌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 蕴,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又 一杰出代表。
用自然屏障,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总结词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如唐长安城采用严格的棋盘式布局, 主干道宽阔平坦,次干道纵横交错,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此外,城市还建有驿站、码 头等交通设施,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这些措施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区域交流。
管理制度不健全
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相对简单,缺乏有 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规范城市 发展和管理。这导致城市管理混乱, 难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管理手段落后
古代城市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 管理方法和工具。城市管理者往往依 靠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管理,难以应 对复杂多变的城市问题。
06 总结与展望
城市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 不同历史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一些 大城市发展迅速,成为政治、经济和 文化中心,而许多小城镇和乡村地区 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
古代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大多数城 市都兼具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功 能。这种多功能性导致城市发展缺乏 专业化和特色化,不利于城市的长期 稳定发展。
03 典型城市案例研究
2中外建筑史—城市建设

第二章城市建设一、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最普遍的一个定义,即非农业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
◆武士、巫师◆宫殿、祭坛、城墙——城市出现的标志Un Re gi st er ed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粗略的分为四个阶段1、城市初生期(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三代)这个阶段还可以细这个阶段还可以细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城的发展经历了从氏族社会的居住聚落到军事君主制的城堡、最后到城市的过程。
◆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内蒙古中南部石城址◆从都邑到城、市夯土筑成,各组成要素分布无序山东临淄齐故都城下排水设施Un Re gi st er edv姜寨遗址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6万平方米,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居住区中心为一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广场,广场四周的地势稍高,一百多座房屋基址构成五组建筑群,东、西、南三方各一群,北方两群,每群建筑物以一个大型房屋为主体,附近分布着十几座或二十几座中小型房址。
小型房址又以中型房址为布局的次中心,构成一个个更小的单元。
房址所有门向都朝向中心广场。
有些房址附近分布着窖穴群或幼儿翁棺葬群。
广场的西边,还有两处牲畜夜宿场。
居住区周围,挖有两条宽深各约2米的护村壕沟,在东部留有跨越壕沟的通道,建有寨门和哨所。
壕沟外东北部及东南部有3片墓地,有170多座成人墓。
西南的小河旁发现了几座窑址,是一处公共窑场。
Un Re gi st er ed2、里坊制确立时期(春秋至汉)封闭的里市(商业手工业区,在定时开闭的市里)里,市环以高墙。
里门、市门总体布局较自由,形式多城墙围护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背市,市朝一夫Un Re gi st er ed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隋唐),都城与地方城市存在相互对应的邺城制度与子城制度。
邺城与先前都城形制迥不相伦,曹魏邺城之后始出现了全城整体规划,棋盘式格局。
开创了全新体系,并影响北魏、东魏、北齐和周边国家如渤海国等,特别是日本的藤原京、长冈京、平城京、平安京等列都城建设。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https://img.taocdn.com/s3/m/4d1de8d0a45177232f60a2f5.png)
廓 城
临淄齐国故城
以宫为中心的 分区规划结构传统 型式,但按照经济 活动要求考虑而非 方位尊卑秩序。
经纬涂道路, 从实际交通情况出 发。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
廓 城
邯郸赵国故城
类似齐临淄的城郭 分工体系。宫室、宗庙、 社稷及官署集中在王城, 手工作坊、市、里等聚 集在大北城。
旧邯郸扩展为廓, 成为赵都经济活动中心, 规模较大;在廓西南另 建新宫为城,作为政治 活动中心,两者互不干 扰。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
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概况
1、城市的历史沿革
(1)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聚落,已建有半地穴 式住房和防御壕沟。
陕 西 临 潼 姜 寨 遗 址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
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 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 较为可靠的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们便 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屋,从而形成固定的居民 聚居点——村落。
“
一左国 夫祖中 ”右九
社经 ,九 前纬 朝, 后经 市涂 ,九 市轨 朝,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
匠 人 营 国 , 方 九 里 , 旁 三 门
营国制度的内涵:
A、城的规划制度 以王城为基准,按照建城者爵位尊卑,
据礼制营建制度而厘定。 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营建的
聚集封闭型城邑。城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井然有序。
中外建筑史第3章城市建设[1]
(4)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这个时期铁器得到运用,出现了很多繁华的商业 城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期。这 一时期重要的都城有燕下都、齐临淄、赵邯郸齐 临淄、曲阜县鲁城、韩故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