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个人防护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人防护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人防护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与人防护职业病危害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一种或几种职业病因素对职工的身体或心理造成的损害或威胁。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是建立在认识职业病危害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正确认识了职业病危害,正确分析职业病危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才能够科学地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达到在工作中保护职工健康的目的。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中的环境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是基于改善工作环境,使职工远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系列措施。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1. 发现职业病危害的来源和危险因素为了对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职业病危害的来源和危险因素,进而评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

在发现职业病危害的来源和危险因素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对职业病危害的规律、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对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职业病危害要素的评估和监测。

2. 控制危害源控制危害源是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的核心措施。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降低职业病危害物质的浓度;•防止职业病危害物质散发;•将职业病危害物质转移或者转变为无害物质。

3. 调整职业病危害环境对于一些不能直接控制危害源的情况,需要通过调整职业病危害环境来进行防护措施。

4. 建立与完善职业病防护的管理机制只有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化的管理机制,才能够更好的防范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实施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防护器具的选择要科学;•防护措施的实施必须符合实际情况;•防护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关的标准。

职业病危害人防护在进行职业病危害的人防护时,通常采用的是个人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人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的人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 动态评估职业病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的程度进行全面评估,有利于预先防范职业病危害。

2. 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根据职业病危害程度和职业病危害要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

3. 做好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必须要时刻保持完好,才能够达到预防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职业安全与与个人防护

职业安全与与个人防护

数据分析
对安全检查和监督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根源 。
改进措施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优化管理
定期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不断优化调整,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生产 环境的变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每种事故类型,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 联络、现场处置和救援流程等。
培训和演练
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熟悉预案内容,提高应对 事故的能力。
事故救援组织与协调
组织架构和职责
建立事故救援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信息报告与沟通
建立事故报告和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事故现场与 外界的有效联系。
保障员工权益
企业应当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员工提供必要 的职业安全保障,确保员工在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中 免受职业病和其他伤害的困扰。
职业安全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对企业和员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和规定。
作业现场安全
作业现场的设备和工具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作业现场应设置相应的通风、除尘、防火、防 爆等安全设施,以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危险区域安全
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区域,如高压容器、高温炉、 带电设备等,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学习安全知识、阅读安全手册、 参加安全会议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安 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要点二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作业而免受伤害 的足部防护鞋 (靴)。
防滑鞋(靴): 作业中防止滑倒 的足部防护鞋 (靴)。
防振鞋(靴):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的足部防护鞋 (靴)。
防水鞋(靴): 在积水或浅水作 业区域作业中防 止水进人鞋(靴) 内部的足部防护 鞋(靴)。
导电鞋(靴):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
导电鞋(靴):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能,电阻值大于0,小 于或等100 kn,能在 最短时间内消散人 体聚积的静电荷, 用于易燃易爆且没 有电击危险场所的 足部防护鞋(靴)。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足部防护鞋(靴)。
防静电鞋(靴):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安全鞋: 具有保护特征的 鞋,装有保护包头, 能提供至少200J 能量测试时的抗 冲击保护和至少 15kN压力测试时 的耐压力保护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的耐压力保护
防护鞋: 具有保护特征的 鞋,装有保护包头, 能提供至少100 J 能量测试时的抗 冲击保护和至少 10 kN压力测试时 的耐压力保护。
电阻值大于100ks2, 小于或等于 1000Mn,能及时消 散人体聚积的静电 荷,用于易燃、易爆 场所和电压250V以 下作业中提供有限 防电击功能的足部 防护鞋(靴)。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21148-2020
下作业中提供有限 防电击功能的足部 防护鞋(靴)。
电绝缘鞋(靴):
能使人的脚部与带 电物体绝缘阻止电 流通过身体,防止电 击的足部防护鞋(靴 )。
职业病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结构组成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

设置的符合性
发生源分析及 防护设施选择
设置的适宜性
技术分析与防护设施设计
设置的有效性
防护设施维护管理
第20页
管理的符合性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 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依据要求评价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
第21页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一)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 收集产生危害场所或建设项目评价所需相关资料
第24页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二)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通用法规与标准: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26189-2010《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 GB50582-2010《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
第6页
常见职业病防护措施
✎ 车间含毒含尘气体和废气的处理技术 ✎ 建筑物通风、采暖和空气调节工程技术 ✎ 生产性噪声与振动控制 ✎ 辐射防护 ✎ 工作场所采光和照明 ✎ 其他卫生辅助设施(如浴室、女工休息室、卫生间等)
第7页
职业病防护措施选择、设计和评价原则
☞ 遵循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 ☞ 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 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标准和设计规定
• 优化组合的 综合措施
• 经济、技术、 时间上可行
• 有法规标准 依据
• 便于应用和 操作
• 具体国情
• 建设项目的 经济、技术 水平
• 进一步发展 的需要
☞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标 准和设计规定。

职业卫生管理及个体防护学习

职业卫生管理及个体防护学习

防静电工作服使用要求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 存在的场所及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可 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应穿防静电服; 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穿脱防静电服; 禁止在防静电附上附加或佩戴任何金属物件; 应与防静电鞋配套使用; 保持清洁; 定时检验。
开始 发病前期
(功能代偿期)
疾病的自然史
发(治疗后)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对象: 内容:
职业人群 预防、消除 危害源头
对象:
职业危害 接触人群
内容: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控制
对象:
职业病人
内容:
控制疾病恶 化,挽救残 存功能
12/25/2019
7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 出现个别病例。
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 理,预后较好。
是可以预防性疾病,发现病因,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性 有害因素,即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12/25/2019
2
职业病的种类
① 职业中毒 ③ 尘肺 ⑤ 职业性皮肤病 ⑦ 职业性眼病 ⑨ 职业性肿瘤
3)要严格按照防护用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限使 用,不能使用替代品
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 5)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 6)防护用品要存放在制定地点、制定容器内。
12/25/2019
37
特殊技术性能
阻燃、抗静电等
12/25/2019
17
个人防护装备—头部护具类
工作帽
对头发起保护作用
防尘帽 由头罩和披肩构成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引言职业病是在特定工作岗位上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下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工作者自身健康带来重大风险,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帮助工作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职业病危害类型1.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者的听力、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为了预防噪声伤害,工作者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控制噪声源的音量。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手指和背部问题。

工作者应使用带有减振装置的工具,并定期休息以缓解振动造成的负面效应。

•辐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者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1.2. 化学因素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毒性气体和蒸汽:工作者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戴上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液体和固体: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腐蚀性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1.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在与病原体接触时,工作者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有害生物: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有害生物接触是常见的。

工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面具。

2. 防护措施为了防范职业病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音等,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是为了保护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工程项目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包括粉尘、噪声、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高温、高压等。

本文将以这些职业病危害为例,介绍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加强工地通风:采用强制通风设备,保证施工区域内空气的流通,尽量减少粉尘的积聚。

2.使用湿法处理: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如砂石搬运、砂浆搅拌等,应使用湿法进行处理,通过湿化粉尘,减少扬尘的飞散。

3.戴口罩:对于无法避免产生粉尘的作业,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进入呼吸系统。

1.采取隔离措施:将噪音产生源与工人隔离开,采用声屏障等设施来减少噪音传递。

2.佩戴耳塞或耳罩: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应佩戴耳塞或耳罩来提供额外的听力保护。

3.声音源控制:优化设备,使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来降低噪音的产生。

1.进行防护措施:工人应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2.加强通风设备:在有害化学物质作业场所,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

3.定期检测:对作业场所的空气进行定期检测,在有害化学物质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人的健康。

1.推行核安全制度:建立科学的放射性防护制度,制定规范、细致的操作规程。

2.安全用具: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放射性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加强监测: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的辐射水平,掌握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加强热防护:提供适当的防热装备,如防火服、防热手套等,减少皮肤对高温的接触。

2.饮食调整: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持水分平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3.加强值班轮换:对于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值班轮换,减少持续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时间。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包括粉尘危害防治、噪声危害防治、有害化学物质危害防治、放射性物质危害防治以及高温高压危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暴露、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这些危害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职业危害预防措施是雇主和政府的责任。

首先,建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的制度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雇主需要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估,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根据危害类型和程度来制定。

一种预防危害的方式是通过工程控制来减少或消除危害源。

工程控制包括对工作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减少可能产生的危害或降低危害的程度。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化学通风系统来控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以减少员工的暴露。

另一种预防危害的方式是通过行政控制来管理工作场所。

行政控制包括制定和实施安全政策和程序,培训员工有关职业危害的认识和应对方法,设置工作时间和安排休息时间以减少员工的工作负荷等。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员工了解并能够遵守职业危害预防的要求。

除了工程和行政控制外,还需要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来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的侵害。

防护用品包括各种类型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头盔、眼镜、口罩、耳塞、手套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特殊需求来选择和使用。

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必须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

首先,雇主需要确保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防护用品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而员工必须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他们应了解如何正确戴上和取下防护设备,以及何时该使用特定的防护设备。

此外,员工需要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防护设备。

防护用品的使用还需要进行监管和检查。

雇主应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同时,员工应在使用防护用品时保持警惕,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维护。

总而言之,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是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
78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3、工程技术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风除尘降噪
79
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控制原理与方法
噪声控制原理
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 3 个环节是噪声控制中必 须考虑的,相应的措施包括: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 制和保护接收者 3 个方面。
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控制的一般方法
声源降噪
①采用低噪声材料 ②采用低噪声设备 ③采用低噪声工艺
传播途径控制
◆应行列式布局时,厂房的纵轴与盛行风向30-45度。 ◆作业区内清洁的车间应布置在上风侧
产生高温、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车间布置在下风侧
45
工艺布局
◆以热压为主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散热设备置天窗下 ◆以穿堂风为主进行的自然通风:热源布置在下风侧 ◆炎热的地区,热源布置在厂房外,若布置在室内,应采
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维护管理情况;安装位置等
75
脱硫除尘器
有毒有害气体净化方法
净化器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 害气体进行收集净化,使其 排放浓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有毒气体净化的方法 燃烧法 液体吸收法 固体吸附法 催化转化法 冷凝回收法 生物法
烟气净化 76
烟囱
是净化系统的排气装置 烟囱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度不应低于它所附属的建筑物高度1.5-2.5倍 ◆出口烟气流不得低于出口初外界平均风速的1.5倍 ◆烟囱出口烟气流不宜过低,一般达到20-30m/s ◆排烟温度宜在100℃以上 ◆当有几个烟囱距离较近时,应采用集合烟囱
局部送风 局部排风
38
局部送风
目的 起改善作业点微小气候的作用 常用于高温车间作业点吹风 隔离室的送风
39
局部排风
目的 在有害物产生源处将有害物就地排走或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以保证工作地点的卫生条件。 常用于车间防尘、防毒、防暑降温。
40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吸尘(毒)罩
◆风道
◆除尘或净化设备
60
吸尘(毒)罩(排气罩)
◆密闭罩 ◆柜式排风罩 ◆外部吸风罩
侧吸罩 扇形罩 通过抽风,控制粉尘和有害气体发生源
61
防尘密闭罩
62
密闭罩抽风量计算
Q=3600 Fυ(m3/h) Q:抽风量 F:空隙面积 υ :空隙吸风速度
63
密闭罩的布置要求
◆尽可能将污染源密闭,观察孔和检修孔尽量小 ◆罩内应保持一定均匀负压,合理组织罩内气流和吸风点 ◆吸风点位置不宜设在物料集中地点和飞溅区,避免把大量
十大类
粉尘类 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类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4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 [2002] 63
号令) 十大类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5
◆送风口
应设在有害物浓度较小的区域;
◆排风口
应尽量设在有害物产生源附近或有害物浓度最高区
◆减少涡流
在整个通风房间内,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
○下送上排 ○上送下排 ○上送上排
50
◆对设置机械通风的民用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 物中要求清洁的房间,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送风 量应大于排风量,保持室内正压。
◆对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周围环境时, 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保持室内负压。
17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2、设计布局改进:隔离、分区作业等;
职业卫生“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通过“三同时”工作,从源头上展开治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
18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3、工程技术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机械送风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湿和有害气体,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 时全面排风时,送风至作业带。
☆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或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当 从下部地带排风时,送风至上部地带。
☆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局 部通风,直接送风至工作地点
4、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 ① 粉尘 ② 烟尘 ③雾 ④ 蒸汽 ⑤ 气体 ⑥其他(辐射)
10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5、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11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12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13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14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15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限制使用或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与个人防护
1
主要内容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体防护
2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1、三个来源
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 [2002] 63号令)
21
离心式通风机
轴流式通风机
22
轴流式通风机
23
通风方法的分类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不同分类 ①自然通风 ②机械通风
24
通风方法的分类
按组织车间内的换气原则分类
①全面通风 ②局部通风 ③混合通风
25
自然通风 风压自然通风 热压自然通风
26

+


-



风压自然通风
特点:自然界风力变化大,通风效果难以控制
通风 除尘 降噪
19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
利用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创造适宜 的生产环境,达到保护工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对工业通风的要求 ◆合理设计通风除尘、排毒系统 ◆正确安装 ◆维持良好的运行
20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每人不少于30立方米/ 小时的新鲜空气量 + 封闭式车间操作人员所需 的适宜新风量为30~50立方米/小时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规定: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立 方米/小时的新风量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 物理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6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 定了工作场所的339种有毒化学物质,47种粉 尘、2种生物因素接触的限值。
7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51
◆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 小的有害气体,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进行自 然或机械的全面通风,排风量不小于1次/小时。
◆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小,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从 房间的上部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排出1/3;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大,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 从房间的上部排出所需风量的1/3,从下部排出2/3。
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 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生产性粉尘 、 生产性毒物、生产性噪声及高温等职业性有
害因素,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16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1、工艺改进、设备更新:减少有毒原料使用 量;使用无毒、低毒原料替代高毒原料;生产 设备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 2、设计布局改进:隔离、分区作业等。 3、工程技术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通风、除 尘、降噪。
46
全面通风
气流的组织方式 换气量及换气次数
47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方式
气流组织原则
为保证送入车间的空气少受污染,尽快达到工作地点, 使操作人员能呼吸到较为新鲜的空气,要求供给车间的空 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然后在与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物质 混合排出。 防止新鲜空气短路逸出
48
(a)
(b)
49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设计原则
特点:风量大、风压低、克服阻力 的能力差。
一般使用于全面通风及就地送风、 降温。
2、离心式风机
特点:能产生较高的风压。
一般用于阻力较大的通风系统
(如管道长而复杂的通风系统)
轴流式通风机
离心式通风机
73
除尘设备和净化方法
除尘器 从含尘气体中利用各种物理方式分离、 去除和捕集固态或液态微粒,然后加以 收集的设备
70
风道
◆对风道的要求 良好的密闭状态 到达一定的设计要求 风速、直径、长短、光滑度 保证管道畅通 输送粉尘的管道要有足够的风速 输送腐蚀性气体的风道应用防腐 材 料制作
71
风机
是通风的基本动力,是通风除尘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为了防止通风机的磨损和腐蚀,应设在净化设备之后
72
风机分类
1、轴流式风机
物料吸入净化系统 ◆设计密闭罩,应不妨碍工艺生产操作,便于检修。
决定密闭罩风量的原则 保证罩内各点都处于负压。 适量的排风量应保证罩内负压不小于5-12 Pa
64
柜式排风罩
65
66
侧吸罩
外部吸风罩
扇形罩
工作台
67
68
吹风式排风
69
局部风罩设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