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CTV讲解

合集下载

CT三维重建指南

CT三维重建指南

CT三维重建指南1、脊柱重建:腰椎:西门子及GE图像均发送至西门子工作站,进入3D选项卡A、椎体矢状位及冠状位:a. 选择骨窗薄层图像(西门子 1mm 70s;GE 0。

625mm BONE),载入3D重建,调整定位线,使椎体冠状位、矢状位定位线与解剖位置一致,并将横断位定位线与两者垂直,将三幅图像模式改为MPR;b。

横断位作为定位相,做矢状位重建,打开定位线选项卡,点击垂直定位线,变换数字顺序,使其从右向左,选择层厚3mm,层间距3mm,方向平行于棘突—椎体轴线,两边范围包全椎体及横突根部(一般为19层),点击确定,保存;c. 矢状位作为定位相,打开曲面重建选项卡,沿各椎体中心弧度画定位相曲线,范围包全,双击结束,选择层厚3mm,层间距3mm,变换数字顺序,使其从前向后,范围前至椎体前缘,后至棘突根部(一般为19层),点击确定,保存。

B、椎间盘重建:a。

选择软组织窗薄层图像(西门子 1mm 30s;GE 0.625mm STND),载入3D重建,调整定位线,使椎体冠状位、矢状位定位线与解剖位置一致,并将横断位定位线与两者垂直,将三幅图像模式改为MPR;b。

矢状位作为定位相,做椎间盘重建,打开定位线选项卡,点击水平定位线,变换数字顺序,使其从上向下,选择层厚3mm,层间距3mm,层数5层,方向沿椎间隙走行方向,做L1/2-L5/S1椎间盘,注意右下角图像放大,逐个保存。

注意:脊柱侧弯患者,椎间盘重建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冠状位定位相上矢状定位线(红色),使其保持与相应椎间隙垂直。

C、椎体横断位重建:椎体骨质病变者,如压缩性骨折、骨转移、PVP术后等病人,加做椎体横断位重建,矢状位图像做定位相,沿病变椎体轴向,做横断位重建,注意重建图像放大,保存。

打片:矢状位及冠状位二维一张:8×5;椎间盘一张:6×5;若为椎体骨质病变者,椎间盘图像不打,打椎体横断位重建图像,共两张胶片。

颈椎A、椎体矢状位及冠状位:a。

门脉CTVPPT课件

门脉CTVPPT课件

.
29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小剂量预试验法是采用先注入小剂量造影剂( 15~20ml),通过低剂量同层动态扫描监测门脉 强化。经过计算机绘制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 确定强化峰值,再开始正式扫描。
优点:时间判断比较准确
缺点:增加对比剂用量和患者辐射剂量,检查
时间过长,常用于动脉血管检查。
.
30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的CT值,当达到预先设定好的阈值时开始扫描
的技术。
优点:一定程度体现了门脉延迟的个体化
缺点:阈值的设定较为困难,本身受个体病理
生理因素影响。门脉的监测易受呼吸运动,血
管搏动影响。无法完成肝动脉的检查
.
27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
28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还有一种阈值触发方法是通过阈值触发动脉期 的时间,动脉期扫描完成后再延迟20~30S后进 行门脉期扫描。目的是减少主动脉前对比剂循 环时间的差异。
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 中、下静脉沟通。表现为痔静脉扩张
.
6
肝脏的血管解剖
.
7
门脉CTV的影响因素
1 扫描参数的设置 2 造影剂的注射方式的设置 3 病理生理因素扫描参数的影响
这里主要讨论扫描时间对该检查的影响。随 着CT硬件的发展,扫描时间大大缩短。扫描 过快容易导致血管内造影剂充盈不均匀和病 变远端强化不佳。
响。应当个性化设置延迟时间。
.
25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研究显示: 当剂量为2ml/kg,速率为4ml/s时,门脉最佳延迟 时间约为45~55s
当剂量为120ml,速率为3~4ml/s时,门脉最佳时 间约为50~60s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指肝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慢性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

为了减少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循环或阻塞。

根据病因,门静脉海绵样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儿童病因:1.门静脉先天畸形发生在静脉导管闭塞后-为了取代闭塞的门静脉,肝静脉之间的静脉丛异常增生。

2.门静脉海绵样变本身就是一种门静脉血管瘤。

3、门静脉血栓形成、新生儿败血症、脐部感染、腹部感染、炎症性疾病累及门静脉系统,最终导致门静脉闭塞和门静脉周围侧支静脉形成。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本多为继发性,其特点是门静脉炎、肝周围纤维组织炎、血栓形成、凝血疾病(红细胞增多)、肿瘤侵入、胰腺炎等原正常门静脉系统管腔结构,导致门静脉血流阻塞、血瘀或血流增加、压力增加。

为了减轻压力,在门静脉周围建立侧支循环。

门静脉增宽呈现实质性变化,门静脉周围有小而弯曲的血管。

无门静脉高压时,原发性CTPV(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无任何不适,继发性CTPV患者主要是原发性疾病的表现。

门静脉高压形成后,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和继发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或)伴有门静脉高压胃病,患者可反复呕吐血和沥青粪便,伴有轻至中度脾大、脾功能亢进,因此肝功能好,腹水、黄疸、肝脑病少,偶尔海绵变性侧支血管会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检查项目及内容分为以下三点:1.腹部B超:正常门静脉结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规则的弯曲血管阴影或蜂窝状血流,血流方向不规律;血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血管血栓形成,Ueno根据彩色多普勒显像表现CTPV分为3型:Ⅰ门静脉的正常结构不清楚,只显示门静脉区域呈蜂窝状结构,原发性CTPV均属此型;Ⅰ门静脉的主干可以显示,但内部被栓塞填塞,侧支静脉可以在其周围看到;Ⅰ类型表现为门静脉附近有肿块回声,门静脉受压形成侧支静脉,Ⅰ、Ⅰ型属继发性CTPV表现。

2.腹部CT:血流方向不规律,可见血管内血栓形成。

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门脉高压是指门脉系统内的压力升高,导致门静脉、脾静脉等血管扩张充血,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肝内或肝外肿瘤等。

门脉高压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肠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门体分流性脑病等并发症。

本文将科普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影像学诊断1. B超检查:B超检查是门脉高压的常用初筛方法,可以评估脾脏的大小、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扩张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腹水等表现。

2. 影像学造影:包括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直接观察门静脉、脾静脉等血管的扩张情况,进一步评估肝脏和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3. 肝脏弹性成像:也称为FibroScan,通过低频振动探头测量肝脏的弹性情况,可以评估肝硬化的程度,作为门脉高压的诊断参考。

4. 腹部CT扫描:腹部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包括肝脏和脾脏的形态、大小以及血管情况。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评估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扩张程度,检测是否存在门静脉血栓形成、脾动静脉分流等。

5. 肝动脉造影:肝动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向肝动脉注射造影剂,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和门静脉系统的血流情况。

该检查常用于评估肝内或肝外肿瘤对门脉的压迫情况以及门体分流血管的情况。

6. 食管胃镜检查:食管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和胃的黏膜情况,特别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和有无出血迹象。

对于门脉高压患者,食管胃镜检查是及时发现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手段。

7. 肝脾闪烁显像:肝脾闪烁显像是一种功能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脾脏和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这种检查可以评估门静脉压力及其对脾血流和肝血流的影响,对门脉高压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具体采用哪种影像学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判断和诊疗需求而定。

每种影像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门静脉CTV扫描技术

门静脉CTV扫描技术

门静脉CTV扫描技术介入、外科手术之前了解门静脉的开放性和门脉高压的侧支循环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观察门静脉长期以来是临床上一个难点。

门静脉CTV提供了一种技术,可单独完美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

门静脉成像临床意义:随着肝硬化门脉高压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在保守治疗、介入、外科手术之前了解门静脉的开放性和门脉高压的侧支循环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肝脏的双重血供:•肝动脉:经腹主动脉入肝门分成左右两支供应半肝,多次分支成小叶间动脉入肝血窦。

•门静脉:从胰颈或体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多次分支成小叶间静脉汇入肝血窦。

01影响门静脉CTV成像因素门静脉图像质量取决于扫描完成后门静脉内对比剂的浓度,而门脉的对比剂浓度不仅与对比剂流率、剂量、药物浓度、扫描延迟时间有关,而且与患者体循环情况如心脏功能、回流至门静脉的血流量有关。

•对比剂流率:当注射剂量固定时,注射速率越快,门静脉强化程度越高、时间越早且峰值时间越短。

为获取CT值达到预想目标(门脉CT值达到200HU)且时间充裕的平台期,推荐使用3.5-4ml/s。

•对比剂剂量:肝脏的强化程度与碘总量成正比。

由于门静脉成像的困难性,文献建议比常规腹部增强稍多的剂量,按体重计算造影剂用量,一般1.5ml/kg。

•对比剂浓度:对比剂浓度越高,血管强化越明显。

推荐370mg/ml的对比剂。

•扫描延迟时间:门静脉成像的关键所在。

流率3.5ml/s、剂量120ml的370对比剂、心功能尚可,推荐延迟时间45-55秒。

•心功能、门脉高压:严重的心脏疾病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大及侧支循环建立;这两种情况均导致门脉回流时间延迟,进入肝脏的血流量下降,导致门静脉强化下降。

02CTV延迟时间扫描延迟时间的确定是门静脉CTV成像技术的核心,影像门静脉质量的关键。

扫描过早,门脉强化不明显;扫描过晚,则错过门脉强化的峰值。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什么意思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什么意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什么意思导语:很多人听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这个疾病的名字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确实这是一个比较生僻的疾病,生活中患上这种疾病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家不是很多人听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这个疾病的名字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确实这是一个比较生僻的疾病,生活中患上这种疾病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家不是很了解也不奇怪。

不过我们多了解一下疾病方面的知识也是有诸多好处的,下文就是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常识的介绍。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指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为减轻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循环或阻塞后的再通。

患者可反复呕血和柏油便,伴有轻到中度的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正常,很少出现腹腔积液、黄疸及肝性脑病。

偶尔海绵样变性侧支血管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门静脉海绵样变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儿童CTPV多属原发性,主要是肝门部及其分支部门静脉管腔的缺失,结构先天发育异常,狭窄或闭锁所致。

目前认为下列情况可以导致儿童CTPV:①门静脉先天畸形,在静脉导管闭塞后出现肠系膜-肝静脉之间的静脉丛异常增生,以代替闭塞的门静脉。

②CTPV本身就是一种门静脉的血管瘤。

③门静脉血栓的结局,新生儿的败血症、脐部感染及腹腔感染。

炎症病变累及门静脉系统,最终导致门静脉闭塞和门静脉周围侧支静脉形成。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多属继发性,其特点是原有正常的门静脉系统的管腔结构,由于门静脉炎、肝门周围纤维组织炎、血栓形成、凝血疾病(红细胞计数增多)、肿瘤侵犯、胰腺炎等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流量增加,压力增高,为减轻压力,门静脉周围建立侧支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门脉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

门脉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

门脉发育及结构异常-罕见病变
胰腺前方十二指肠前方门静脉 Prepancreatic preduodenal (PPPD) portal vein
PPPD 位于胆总管前方 常合并有肠道、胆系、胰腺、脾脏、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Polysplenia syndrome with preduodenal portal vein. Annals of Gastroenterology, 2013 Imaging of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Portal Venous System, AJR,1997
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除肝脏外)的静脉血 肝门静脉两端均为毛细血管,门静脉系缺乏 静脉瓣,血液易逆流
门静脉系统解剖变异
门脉的分流现象
• 来自小肠、右半侧结肠的血液经 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静脉,然后 经门静脉右支流入右半肝
• 来自脾、左半侧结肠的血液经脾 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汇入门静脉, 然后经门静脉左支流入左半肝
• 主干发出右后支,然后继续向右 上行分为左支和右前支
• 左支的变异主要是左支水平段缺如 • 门脉右支主干、右前支及右后支缺如,
主干分出肝右叶分支后,转向左侧, 延续为左支
门脉肝内分支变异
门静脉主干同时分出3支血管
门脉肝内分支变异
门脉右后支是门脉主干发出的第一个分支,门脉左支和右前支共干
门脉肝内分支变异
门脉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 王萱 2017-6-4,福州
Contents
1 • 门脉解剖、变异与胚胎学 2 • 门脉发育及结构异常 3 • 门脉疾病症候群 4 • 小结
门静脉位置毗邻
自胰颈的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部的深面后进入 肝十二指肠韧带,上行至第一肝门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门静脉行的右前面为胆总管, 左前面为肝固有动脉

PHILIPS 64排CT血管造影操作常规

PHILIPS 64排CT血管造影操作常规

PHILIPS 64排CT血管造影操作常规冠状动脉CTA操作常规【适应症】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先天变异)【禁忌症】碘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4小时,碘过敏试验。

去除检查部位体外金属等物品。

测量心率和血压,心率较快(>70次/分)且血压不低者口服倍他乐克25~50mg。

屏气训练,于平静呼吸的吸气末屏气扫描。

【扫描体位和参数】体位:仰卧位,足先进,双臂上举交叉于头部,连接心电监护器导联。

定位像:胸部正侧位扫描基线:气管隆突下。

机架倾角:0°。

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至心脏膈面下方1~2cm,左右前后各大于心缘1~2cm;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需要向上扩展达到胸锁关节水平。

触发线设于隆突下,触发点设于降主动脉。

扫描模式:螺旋扫描。

扫描条件:钙化积分扫描:采用前瞻性门控扫描,通过钙化积分图像,评估屏气状况及心率。

冠状动脉CTA扫描:采用回顾性门控扫描,120kV,800~1050mAs,依体重而定。

螺距0.2,图像分辨率512×512,图像重建层厚0.9cm,对比剂浓度370mg/ml,速率4.5~5.0ml/s,总量60~90ml(为体重的1.1倍)。

对比剂:非离子型对比剂370mg/ml。

用量:80~100ml。

对比剂注射完后以4~5ml/s速率注射生理盐水40ml。

扫描延迟时间:5.1s, CT阈值触发扫描,CT阈值设置血管部位:胸主动脉,CT阈值设置为120HU。

数据重建:预设40%、45%、70%、75%相位重建,必要时进行心电编辑及其他相位重建。

【图像后处理】选择合适相位进行图像后处理。

①冠脉染色;②VR重建:冠脉分支命名;③跟踪技术曲面重建,横断面重建,MIP重建,冠脉树重建,冠脉地图重建,球形重建,立体重建。

主动脉CTA操作常规【适应症】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血管变异)。

【禁忌症】碘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4小时,碘过敏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年龄,体重等 病理因素:心脏疾病,肝硬化伴门脉高压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体重是影响门脉强化程度的重要因素,肥胖患 者需要增加造影剂的总量来维持门脉的足够强 化。
年龄与造影剂到达时间有关,因为心输出量随 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造影剂到达的时间也相 应延迟。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VR是将所有体素的CT值设定为不同透明度,用 不同灰阶显示。对血管的解剖三维空间关系显 示好。可很好显示管腔的狭窄,但必须设定好 合适的透明度。
图像后处理技术
MIP
VR
扫描方法
扫描前准备 1 检查患者肾功能,确定肾功能正常无禁忌症和 过敏情况才能行CTPV检查 2 前15分钟口服清水750ml,扫描前再口服250ml ,使胃和十二指肠充分充盈。 3训练患者呼吸 4 生理盐水试注
严重的心脏疾患导致心输出量下降,门脉期达 到时间延迟。肝硬化患者伴门脉高压,脾肿大 和侧枝循环时,门脉回流时间延迟,且进入肝 脏血流量下降门脉强化下降。
总之应根据患者个性化确定延迟时间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20岁 t=26
20岁 t=46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延迟时间的确定是CTPV成像技术的核心,影响 门脉质量的关键。扫描过早,门脉强化不明显 。扫描过晚则错过门脉强化的峰值,肝实质肝 静脉已经强化,影响门脉的分辨率。在临床应 用中,随着对比剂注射速率的加快,扫描时间 大大缩短。带来的新问题是对比剂峰值更难捕 捉,这要求我们在检查前必须准确设定扫描延 迟的时间。
造影剂的影响
80KG 70ml
造影剂的影响
造影剂的注射速率: 当注射剂量固定时,注射速率越快,门脉强 化峰值时间越早且峰值时间越短。但速率越 快(大于5ml/s时)易发生血管外渗漏,并增 加病人不适感。检查时应该根据患者血管情 况和适当调节速率。
造影剂的影响
造影剂浓度:造影剂浓度越高,血管强化越明 显,一般使用370mgI/ml浓度的造影剂。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延迟时间的确定是CTPV成像技术的核心,影响 门脉质量的关键。扫描过早,门脉强化不明显 。扫描过晚则错过门脉强化的峰值,肝实质肝 静脉已经强化,影响门脉的分辨率。在临床应 用中,随着对比剂注射速率的加快,扫描时间 大大缩短。带来的新问题是对比剂峰值更难捕 捉,这要求我们在检查前必须准确设定扫描延 迟的时间。
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 中、下静脉沟通。表现为痔静脉扩张
肝脏的血管解剖
门脉CTV的影响因素
1 扫描参数的设置 2 造影剂的注射方式的设置 3 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4延迟时间的影响 5 后处理技术的影响
扫描参数的影响
这里主要讨论扫描时间对该检查的影响。随 着CT硬件的发展,扫描时间大大缩短。扫描 过快容易导致血管内造影剂充盈不均匀和病 变远端强化不佳。
扫描方法
扫描方案1: 平扫 注射对比剂 Care bolus 动脉期扫描 达到阈值触发扫描 门脉期 扫描 动脉期扫描完毕延迟20~30S,扫 描2~3次 平衡期 该延迟时间根据个体化差异适当调整
扫描方法
扫描方法
扫描方案2: 平扫 注射对比剂 动脉期扫描 经验法确定动脉时间 门脉期 扫描 经验法确定门脉时间,扫 描2~3次 平衡期 该延迟时间根据个体化差异适当调整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还有一种阈值触发方法是通过阈值触发动脉期 的时间,动脉期扫描完成后再延迟20~30S后进 行门脉期扫描。目的是减少主动脉前对比剂循 环时间的差异。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小剂量预试验法是采用先注入小剂量造影剂( 15~20ml),通过低剂量同层动态扫描监测门脉 强化。经过计算机绘制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 确定强化峰值,再开始正式扫描。
肝脏的血管解剖
肝脏的血管解剖
肝血窦的血液从肝小叶的周边向小叶中央流 动与肝细胞物质交换后流入中央静脉,中央 静脉汇合成小叶下静脉,再汇合成肝静脉入 下腔静脉

肝脏的血管解剖
门脉的侧枝循环:
门静脉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 静脉、奇静脉等开通。表现为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时脐静脉重新开放,于副脐静脉、腹壁静 脉等连接。表现为腹壁静脉曲张。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T=40S
T =60S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1 经验法 2 造影剂自动追踪法 3 小剂量预实验法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经验法是实际临床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 法。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估计扫描的延迟时间 的一种方法。
优点:操作简便,省时 缺点:忽略了个体的差异,病理生理因素的影 响。应当个性化设置延迟时间。
扫描方法
扫描方法
扫描完成后观察患者情况,预防迟发型过敏 扫描图像后处理:MIP 和VR
门脉癌栓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
总结
1 延迟时间的确定临床上多数为经验法,其他两 种方法能更准确的确定延迟时间。也有一定的 研究前景,应该继续研究。 2 应注意根据造影剂注射速率和剂量,适当调整 延迟时间 3应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和病史针对性扫描 4 该检查造影剂用量较大,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 是否有过敏反应
优点:时间判断比较准确 缺点:增加对比剂用量和患者辐射剂量,检查 时间过长,常用于动脉血管检查。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图像后处理技术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
图像后处理技术
MIP是对扫描体积进行投影获得密度最大值,重 组成二维图像。对管壁的钙化显示好,但大量 钙化会影响管腔的显示,不能显示三维关系。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研究显示: 当剂量为2ml/kg,速率为4ml/s时,门脉最佳延迟 时间约为45~55s
当剂量为120ml,速率为3~4ml/s时,门脉最佳时 间约为50~60s
肝静脉时间约在70s以后
延迟时间确定方法的影响
造影剂自动追踪法是在注射造影剂后检测门脉 的CT值,当达到预先设定好的阈值时开始扫描 的技术。 优点:一定程度体现了门脉延迟的个体化 缺点:阈值的设定较为困难,本身受个体病理 生理因素影响。门脉的监测易受呼吸运动,血 管搏动影响。无法完成肝动脉的检查
造影剂的影响
造影剂的选择 造影剂的总量 造影剂的注射速率 造影剂的浓度
造影剂的影响
造影剂的选择: 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大量 临床经验证明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安全。
造影剂的影响
造影剂的总量: 在一定范围内造影剂的剂量与肝脏强化成正 比,剂量不足易使门脉强化不明显影响诊断。 多数文献建议按照体重来计算造影剂,一般 为1.5ml/kg。
门静脉CT检查技术
临床意义
随着肝硬化门脉高压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 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在外科手术,介入和保 守治疗之前了解门静脉的开放性和门脉高压 的侧枝循环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肝脏的血管解剖
肝脏的双重血供: 1 肝动脉:经腹主动脉入肝门分成左右两支 供应半肝,多次分支成小叶间动脉入肝血窦。 2 门静脉: 从胰颈或体后方,由肠系膜上静 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多次分支成小叶间静 脉汇入肝血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