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2023)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

(2023)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关注环境保护,从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开始什么是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测量、监控和评估,以制定减排计划,降低企业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何重要?1.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峻,重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减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2.对于国家的要求:《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重要支撑,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成为必须项。
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温室气体核算?1.监控排放量: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实时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
2.评估排放量:进行排放清单编制,依据国内外相关标准梳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来源,量化排放量。
3.制定减排计划:根据排放量评估结果制定能有效减少排放的计划,逐步降低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企业应如何规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1.严格执行相关监管政策和法规,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
2.积极应对核算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纠正。
结语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而是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企业要加大环保投入,规范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跟上国家政策的脚步,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怎样有效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实施?1.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政府、媒体等多方面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强监管执法:对于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确保环境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创新方法,优化企业排放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展望《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实施,将有效推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电力企业碳排放核查的技术要点综述

电力企业碳排放核查的技术要点综述阐述了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流程及电力企业现场碳排放核查时应注意的内容和要点,有利于提高报送数据的质量,对电力企业和现场核查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标签:发电企业,碳核查,碳排放,核查技术,碳市场0 引言2010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国内企业的碳减排工作,随着国内碳排放相关工作的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我国节能降碳市场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
虽然我国已经陆续发布了企业碳排放核查相关的工作要求和规定,并提供了碳排放帮助平台进行咨询,但是针对电力企业现场核查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问题归纳总结较少,本文对电力企业现场核查过程中的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现场核查人员提供指导。
1 现场核查工作流程要点1.1 现场碳排放的核查的工作流程包括三个阶段:(1)核查准备:签订核查协议,成立核查小组、明确核查准则、任命核查组长;(2)核查实施:文件审核、制定核查计划、现场核查、编制核查报告、技术评审、技术复核及出具核查结论;(3)报告编制与提交:核查报告的编制、技术评审、技术复核及报告提交与归档。
1.2 核查准备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为签订核查协议,成立核查工作组,明确工作准则、任命核查组长,并初步与被核查对象建立联系,核查机构在进行核查人员策划与安排时应充分考虑被核查企业与核查员之间的独立性,专业的匹配性,并告知核查组核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困难,确保核查组能够顺利开展并完成核查任务。
1.3 核查实施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文件审核、制定核查计划与现场核查实施。
通过文件审核可获取相关企业碳排放信息,分析评估被核查单位碳排放的范围与复杂性,并识别出可能引起重大误报或违规的风险情况,识别出现场核查的重点,为下一步现场核查奠定基础。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试行

附件2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
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
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两部分。
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 报告主体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应等于燃料燃烧 CO2排放量,加上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量,再加上企 业净购入电力的CO2排放量
1)燃料燃烧CO2排放:计算公式
1)燃厂入炉煤月报
某电厂燃料日报表
含碳量 FCad=100Mad-AadVad
1)燃料燃烧CO2排放:计算公式
如果其中某些量无 法获得,燃煤碳氧 化率可采用指南附 录二表 2-1 的推荐 值:98%
2)脱硫过程CO2排放:计算公式
2)脱硫过程CO2排放:计算公式
碳酸盐含量取指 南中的默认值: 90%
2)脱硫过程CO2排放:计算公式
排放因子参见指南附录二表2-2
3)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CO2排放:计算公式
独立法人或视同法 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
基本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
附属生产系统
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 动力、供电、供水、采 部)、厂区内为生产服 暖、制冷、机修、仪表、 务的部门和单位(食堂、 仓库(原料场)、运输 浴室等)
四、核算边界:排放源和气体种类
燃料燃 烧 CO2 排放
术语和定义
活动水平
导致了某种温室气体 排放或清除的人为活 动量
排放因子
碳氧化率
量化单位活动水平温 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
各种燃料的消耗量、 原料的使用量、产品 产量、外购电力量等
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 一活动水平的代表性 排放率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 过程被氧化的比率, 表征燃料燃烧的充 分性
四、核算边界:
企业边界
七、报告内容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报告主体名称、报告年度、单位性质、所属行业、组织或分支机构、地理位置、成立时 间、发展演变、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应报告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包括本企业在整个报告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脱硫过程排放量、净购入使用的电力产生的排放量。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报告主体应结合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的划分情况,分别报告所核算的各个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并详细阐述它们 的监测计划及执行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或监测地点、监测方法、记录频率等。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报告主体应分别报告各项活动水平数据所对应的含碳量或其它排放因子计算参数,如实测,则应介绍监测计划及执 行情况,否则说明它们的数据来源、参考出处、相关假设及其理由等。 (五)其它希望说明的情况 •分条阐述企业希望在报告中说明的其它问题或对指南的修改建议。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号召,各行业企业都需要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和管理。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排放核算方法,具体可以参考下述指南:
1. 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涉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加工和运输等环节。
企业需要分别计算每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这些排放量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此外,企业还需要计算能源消耗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确定能源消耗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2. 工业行业: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涉及制造业和采矿业等。
企业需要分别计算每个制造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对于采矿业,企业需要分别计算露天采矿、地下采矿和资源回收等每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这些排放量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3. 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涉及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使用。
企业需要分别计算每种交通工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这些排放量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此外,企业还需要计算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企业需要在每个季度或年度末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向相关部门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应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能源消耗情况等信息。
同时,企业还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一般性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1. 确定排放范围:确定发电企业需要核算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发电活动相关的数据,如燃料消耗量、电力产量、碳捕捉和封存情况等。
3. 温室气体计量:按照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
4. 排放因子确定:根据不同能源类型和排放来源,确定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这些因子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以及国际组织和标准的发布的相关数据。
5. 排放计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排放因子,计算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可以使用专业的软件或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6. 报告编制:按照相关规定和指南,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排放范围、排放计算方法、数据来源、计算结果等。
7. 审核与验证:报告完成后,可以进行第三方的审核和验证,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家政策和标准的不断更新,建议及时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和指南,以确保核算方法与报告符合最新要求。
此外,发电企业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核算和报告编制,以确保符合规定和标准。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送要点解析

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核算指南)是否只适用于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企业?答:指南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企业,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
2、生物质发电的电厂,它的生物质燃料热值需要检测吗?答:需要检测。
生物质燃料的热值等数据在核算和核查的报告中需要特别说明,但不报送。
3、指南中提出的活动水平数据的选取,可以选择原始记录、台账和统计报表,应采用哪个数据?答:数据的选取应依照准确、可核查的原则,并注意数据来源的一致性。
4、企业排放量低于1%的排放是否可忽略?答:如果企业有相关的测量数据并可计算出排放,则应计算;如果企业没有相关测量数据,且排放量低于1%,如果估算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则不予计算。
5、指南只明确了要报告净购入电量带来的排放,没有明确热力如何计算和报告,是否需要报告热力?答:发电企业不需要报告购入及输出的热量。
6、发电企业中的净购入电量需要用购入量减去输出量吗?答:发电企业报告的净购入电量即为从电网购入的电量,如果有转供其它企业的,可以扣减;但不能扣除其自发电量。
7、其他企业配套的热电站如何核算呢?需要按发电企业的指南核算吗?其中输出的电和热如何核算呢?答:其他企业的配套发电厂按照发电企业的指南进行核算,输出的电和热从燃料侧进行核算。
8、如何确定购入电量?答:机组大修时外购电,通过发票或结算单确定。
9、固定碳含量和元素碳含量区别?答:固定碳含量定义:通过实验室的方法,将测得灰分、水分、挥发分从总重量重减去,其差值与原样品炭的百分比即为固定碳含量。
元素碳含量是碳中碳元素的含量。
固定含碳量是工业分析的一项指标,元素碳含量的数据是进行化学分析或元素分析得到。
10、企业在计算单位热值含碳量中,煤中碳元素是用收到基表示吗?答:可以,元素碳含量指的是收到基元素碳含量。
11、发电企业,核算燃煤燃烧导致的碳排放时,煤炭的元素碳含量是按照什么标准来测量的?答:按照核算指南规定,燃烧元素碳含量的具体测量标准应符合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要求。
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百问百答

贵州省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百问百答(修改稿)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零一六年四月目录一、各行业共性问题解答 0二、化工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18)三、建材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20)(一)水泥行业 (20)(二)平板玻璃 (27)四、钢铁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28)五、有色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32)六、造纸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33)七、电力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34)(一)发电行业 (34)(二)电网行业 (43)八、航空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44)九、石化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 (44)一、各行业共性问题解答1.在开展2013-2015年度核查工作过程中,若部分参数2013年和2014年无自测值(采信缺省值),2015年有自测值,是2013-2014年使用缺省值,2015年使用自测值?还是全部采用缺省值?为了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一律采用缺省值。
2.报告主体拥有多个分厂怎么办?建议将地理上相对独立的分厂作为一个个核算单元,在报告中分别识别并计算每个核算单元的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CO2回收利用等排放源,最后汇总即反映了报告主体的总排放情况。
3.如企业间存在设备租赁、承包情况,该如何核算和报告?按照运营控制权法,如设备租赁、承包等,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纳入具有实际运营权法人企业的核算和报告。
租赁来的设备应纳入企业报告范围;租赁出去的设备不纳入报告范围;外包的生产活动不纳入报告范围。
4.报告主体存在跨行业生产活动怎么办?怎么从政府发布的诸多《指南》中选择适用的《指南》?建议按产业活动细分核算单元,每个核算单元对应一种产业活动,也方便适用具体所属行业的核算报告《指南》。
5.国家给出了区域电力排放因子,但是在执行MRV课题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出台的每个省的排放因子,这样,从国家的角度,为了数据可比,肯定要用国家的因子,但从各个省份上来说,是不是自己省份的排放因子更加准确?采用国家给出、并不断更新的区域电力排放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 1 三、术语和定义 ............................................. 1 四、核算边界 ............................................... 2 五、核算方法 ............................................... 3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温室气体排放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 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签字): 年月日
附表 1 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附表 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附表 3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
9
附表 1 报告主体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报告主体应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质量保证和文件存 档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5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建立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台账记录。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数据和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数据。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报告主体应按照附件一的格式对以下内容进行报告: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企业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 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报告主体应报告核算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使用 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量和输配电引起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报告主体应报告每台使用六氟化硫修理及退役的设备的容量 和实际六氟化硫回收量,以及网内发电企业的上网电量、自外省输 入电量、向外省输出电量和售电量。 如果企业生产其他产品,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 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的要求报告其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
式中, EL供电 — 供电量(兆瓦时) EL上网 — 电厂上网电量(兆瓦时) EL输入 — 自外省输入电量(兆瓦时) EL输出 — 向外省输出电量(兆瓦时)
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应根据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 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 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本指南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下列文件在本指南编制过程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 2004 年》 《欧盟针对 EU ETS 设施的温室气体监测和报告指南》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 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 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 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 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 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
示,(千克) REC回收,i — 退役设备 i 的六氟化硫实际回收量,(千克) REP容量,j — 修理设备 j 的六氟化硫容量,以铭牌数据表
示,(千克) REP回收,j — 修理设备 j 的六氟化硫实际回收量,(千克) GWPSF6 — 六氟化硫的温室气体潜能,23900 (二)输配电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3)活动水平数据
指电力传输过程中电力的消耗量,以及六氟化硫设备的修理与 退役过程中设备的容量和实际六氟化硫回收量。
(4)排放因子
量化每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排放因子通常 基于抽样测量或统计分析获得,表示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一活动水 平的代表性排放率。
四、核算边界
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以直辖市或省电力公司作为 独立法人单位进行核算。如果报告主体除电力输配外还存在其他产 品生产活动且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则应参照相关行业企业的温室 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使用六氟化硫设备 的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六氟化硫排放,以及输配电损失所对应的
2
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五、核算方法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指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 程产生中的六氟化硫的排放和输配电损失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 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计算按公式(1)
电网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由于输配电线路上的电量
损耗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该损耗由供电量和售电量计算得出,
以兆瓦时为单位。电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设备标准应遵循 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
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5095-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
式(2)
∑ ∑ ⎛
ESF6 = ⎜ ⎝
i
(REC容量,i − REC回收,i ) +
j
(REP容量,
j
−
REP回收,
j⎞)源自⎟ ⎠×GWPSF6
×10−3
…(2)
式中,
ESF6
— 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中产生的
六氟化硫排放,(吨二氧化碳)
REC容量,i — 退役设备 i 的六氟化硫容量,以铭牌数据表
E = ESF6 + E网损 ………………………………… (1) 式中,
E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二氧化碳)
ESF6
—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中产生的六氟
化硫排放(吨二氧化碳)
E网损
—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二氧化
碳)
(一)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
电网企业中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的排放计算按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 生的排放(tCO2)
输配电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tCO2)
附表 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六氟化硫回收*
修理 设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容量 (千克)
输配电损失
实际回收量 (千克)
电厂上网电量(兆瓦时) 自外省输入电量(兆瓦时) 向外省输出电量(兆瓦时)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 国境内从事电力输配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 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如电网企业生产 其他产品且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则应按照相关行业企业的温室气 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EF电网
— 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
4
兆瓦时)
输配电损耗的电量计算按式(4) AD网损 = EL供电 − EL售电 ……………………… (4)
式中,
AD网损
— 输配电损耗的电量(兆瓦时)
EL供电
— 供电量(兆瓦时)
EL售电
— 售电量,即终端用户用电量(兆瓦时)
供电量计算公式按(5) EL供电 = EL上网 + EL输入 − EL输出………………… (5)
三、术语和定义
(1)温室气体
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 成分。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六种温室
1
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 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2)报告主体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核算和报告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 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本指南的报告主体是直辖市或省电力公司。
售电量(兆瓦时) 输配电量(兆瓦时)
退役设 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容量 (千克)
实际回收量 (千克)
*如企业在核算和报告期内的六氟化硫修理和退役设备超过 10 个,请自行添加。
10
输配电损失
附表 3
电力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 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 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 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 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 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 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适用范围 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 位。
(一)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 ...........3 (二)输配电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4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 5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 6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6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6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6 (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7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 8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