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腹泻的原因分析
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1 . 病毒性腹泻 .1 2 () 1传染 性 胃肠炎 : 本病是猪 的一种 急性高度 接触 性肠
道 疾病 。临 床 上 以厌 食 、 吐 、 重 腹 泻 、 为 特 征 。 l 日 呕 严 失水 0
1 猪红痢 : c型魏氏梭菌 的外毒素引起 。 由 主要发生 于 1 龄以内的仔猪 , 1 周 以 ~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 , 偶尔发生 2 ~4周龄以下 的仔猪 。发病仔猪 以排 出红色稀粪便 为特征 ,
病程短 , 亡率高。 死
1 寄生虫性腹泻 - 3
1 . 细 菌性 腹 泻 .2 2
13 综上所述 , .. 3 仔猪 的腹泻不是单一 因素造成 的 , 是多 而 种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2 仔 猪 腹 泻 的 防治 措 施 21 非传 染性 腹 泻 的防 治措 施 . 211 生理 性 腹 泻 的防 治 .. ( ) 好 饲 养 管理 。 证 舍 内 的温 湿 度 和 环 境 卫 生 ; 1搞 保 断奶
( ) 流行性腹泻 : 2猪 由猪 流 行 性 腹 泻 病 毒 引 起 的 猪 的一
种急性 接触性肠 道传染病 。各 种年 龄的猪都 可发生 , 小猪易 患此病 , 哺乳仔猪 死亡率达 5 %~10 0 0 %。其特征 为呕吐 , 腹 泻 。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 () 3 轮状病毒感染 : 毒经 口进 入机 体内 , 病 存于易感 动物 的肠道 内 , 抵抗蛋 白分 解酶和 胃酸 的作用 , 双糖特 别是乳糖 消化障碍 , 电解 质 从 细 胞 外 液 转 移 至 肠 腔 , 而 导 致 水 样 腹 从 泻 。8 周龄 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 , 一般为 5 % ~ 0 若有大 0 8 %, 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51 对 已经出现临床症 状的病猪可添加磺胺类药物对该病 . 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 , 磺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寄生虫 的无性繁
殖 阶段 , 因此必须是“ 用药早 、 疗程足”根据本场发病规律在 , 发 生腹 泻 的前 3 4 d在 饲料 中添加 抗球 虫 药物 连续 用药 5— d 7 才有效 , 可产生一定效果 。 5 . 2仔猪球虫病的感染来源于产房中未被清除或由母猪带人 产床的球虫卵囊 , 因此要减少仔 猪球 虫病 的发生 , 必须加强 产房的清刷及消毒。结合“ 全进全 出” 制度 , 用高压水 彻底 冲 洗产房地面及用具 ;母猪转进产房前要驱 饲料 中可加人少 量涩肠收敛剂 , 腐植酸钠 等 , 对 于该病的恢复有一定 的疗效。 也有人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 吗啉胍 、 病毒灵 、 金刚烷胺 、 巴韦林 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 , 利 收到一定的效果 。
5 寄 生 虫 性 腹 泻 防治
临床上根据仔猪发病的原因、 症状和阶段, 分为以下三种类
疗法。应用抗菌药壮观霉素 、 阿普拉霉素等预防继发感染也
是 有 一 定 作 用 的 药 物 对 病 猪 限 量 饲 喂 ,以减 少 胃肠 功 能 负
1 缺乏先天免疫保护 力 由于猪属于上皮绒毛膜胎盘 , . 3 母
猪抗体不能通过血液传给胎儿 , 所以仔猪 在初生 时主动免疫 保护力较差 , 只能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被动免疫 。
型。 2 营养和饲养管理 引 的腹 泻 . 1 起
这种腹 泻常见 的原
因有 l 0多种 , : 猪 的乳 量不 足 , 乳料 消化不 良, 如 母 代 维生 素、 矿物质缺乏 , 仔猪 日粮 中过量添加铜 , 饮水 中金属离子超 标, 仔猪 断奶 、 分群 、 转舍等应激性因素都能导致腹泻 。 22 细菌性腹 泻 常见有黄痢 、 . 红痢、 、 白痢 副伤寒和痢疾等。
仔猪产生腹泻的不同类型表现

仔猪产生腹泻的不同类型表现!
仔猪在刚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多注意总是没错的,如果稍不注意便会发生腹泻等疾病,仔猪的腹泻又可分为不同和类型,引起腹泻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仔猪发生腹泻的具体原因。
1、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增生性胃肠炎。
其中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白痢。
冬季,气温过低,仔猪腹部受寒冷的应激会导致黄、白痢的发病率增高。
夏季因高温和高湿有利于大肠杆菌的繁殖而使发病率增大。
由沙门氏菌导致的仔猪副伤寒,多因寒冷、气温多变、阴雨连绵而引起。
1、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
3、寄生虫性腹泻:球虫病、蛔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多以20日龄以上的猪较易发生,一般患猪呈慢性经过。
多见仔猪肤色暗淡、被毛粗乱、消瘦、喜卧,粪便有恶臭。
4、非病原性因素:应激(断奶、转群、换料等)、温度(天气骤冷)、低血糖、日粮粗蛋白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不平衡等。
临床上可从日龄、腹泻程度判断主要病原:1-2日龄仔猪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
7日龄后的仔猪腹泻,多由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引起。
10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猪急
性、严重的水样腹泻,一般由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
如果发现仔猪群中有发生腹泻和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处理问题一定要找到根源。
保育仔猪腹泻防控,从这五方面生理特点下手

保育仔猪腹泻防控,从这五方面生理特点下手!一、保育仔猪(保育猪又称断奶仔猪一般指断奶到25kg体重阶段)的消化生理特点:1.代谢机能旺盛,相对生长迅速。
仔猪物质代谢旺盛,生长快。
20日龄仔猪体重为初生时的4.5倍,每千克体增重的蛋白质需要高于成年猪。
仔猪60日龄体重为初生重的15.7倍,钙、磷代谢也旺盛,每千克增重所需7一9g钙,4一5g磷。
因此,仔猪单位体增重所需养分高,且对日粮营养物质的要求也高。
2.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断奶仔猪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积较小,且发育不完全。
初生时胃的重量约4一8g,仅为成年猪的1%左右;直到约50kg体重时才接近成年猪的重量。
3.消化酶系发育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
新生仔猪主要分泌胰脂肪酶、乳糖酶和几种蛋白酶用于母乳的消化,0―25日龄乳糖酶的活性很高,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量较少,21日龄前淀粉酶分泌量也不足,且3周龄仔猪的其它酶含量通常少于成熟酶体系含量的50%,从而导致早期断奶仔猪对植物性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率较低。
4.胃酸分泌不足,微生物菌群不平衡。
导致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障碍,从而使仔猪腹泻。
仔猪胃肠道内微生物区系随年龄增长有一定变化,菌群趋于平衡;而断奶仔猪阶段,正是肠道微生物区系中菌群种类和数量易变化的阶段,此时,微生物区系很脆弱,易发生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失调。
5.体温调节能力差。
由于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隔热能力差,再加上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对各系统机能的协调能力差,导致仔猪体温调节机制不健全,易受冷、热应激,尤其是冷应激对仔猪影响更严重。
二、保育仔猪腹泻防控建议根据保育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在管理上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做好保育仔猪腹泻防控。
1.代谢机能旺盛。
单体增重所需蛋白要求高,所以要给与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
乳猪料一定要好,一是吃的少,投入产出比高。
二仔猪早期断奶失败损失大。
那么什么叫好料呢?好的乳猪料具有如下特点;a原料品质新鲜、b营养全面、c适口性好、d易于消化(使用标准原料;如豆粕、玉米、鱼粉、膨化大豆、乳清粉、植物油---乳猪料中植物油优于动物油脂、血浆蛋白、蔗糖等)e 体积小粗纤维适量、f要经过预处理熟化、膨化、蒸汽处理g添加益生素、酶制剂。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预防措施

13仔 猪消化 系统 发育 不全 . 仔猪 的消化 器 官在 出生 时虽 已形 成 , 结构 及 但 机能 尚不 完善 ,主要 表 现在 唾液淀 粉 酶 的活性 低 ,
胃液分 泌量 少 , 胃内消 化 酶种类少含量也不足( 特别
是 胃蛋 白酶的含量很少 ) 其 对饲 料蛋 白质 消化 不 ,使
1仔 猪的 生理特 点 11仔猪 阶段生 长发 育迅速 , . 物质 代谢旺 盛
12仔猪 体温 调节机 能不 完 善 ,对寒 冷的应 急 .
能 力差 仔 猪 由于大脑 皮 层发 育不 全 , 节体 温 和适应 调
环 境 的能力 较 差 。此 外 , 猪皮 下 脂 肪 薄 , 毛稀 仔 被 少, 抗寒 力弱 , 当外 界 温度寒 冷 时 , 致消 化机 能 的 导
足或不 能完 全被 消化 , 因消化不 良而 导致腹 泻 。 终 14仔猪 免疫系 统不健 全 . 仔 猪 以 被动 免 疫 为 主 , 初 乳 中的抗 体 ( 源 靠 母
仔 猪 出生体 重 一般 为 08~1 k , 6周 时体 . . g到 5
重可 达 8~1 k ( 床养 猪 一般 6周龄 断 奶转 至 保 2g高
31 . 出生关 .. 1 2
重点 是做 好保 温和 哺喂初乳 工作 。 仔猪 刚出生 时 , 境 温度 要保 持在 3 ℃ ~3 ℃( 环 0 2 最好 是 仔猪 保 温 箱 )以后 每周 降低 2 ~3 , 终保 持 在 2 ℃ , ℃ ℃ 最 2
~
仔 猪缺 乏某 些维 生素 、 矿物 质或 其 它必需 的微
物(0 8%支原净 15+强力霉素 2 0 ̄吨饲料 , g 2 0g 后备母 猪、 配种怀孕猪 及公 猪每 季节保健 1 , 用药物 为 次 选 ( 泰农 15g 磺胺二甲 1O)吨饲料 , 7 1 20+ g/ l 连用 ~0天。
仔猪非病原性腹泻原因与防治

全 进全 出的 生产 管理 方式。
猪 抗病 力 。可添加 V 、 免疫 球蛋 白、 谷氨酰胺 及精 氨酸等 。 424 添加 助消化制 剂 。 .. 断奶前
后仔 猪饲料 中适 量补 充 有机酸 、
复合 酶制 剂或微 生 态制 剂等 , 以
腹泻。
23 饲 养 管理 因素 .
排黄 绿色 或灰 绿色稀 粪 。 病猪 精
神 沉 郁 , 路 摇摆 , 走 叫声 嘶 哑 , 肌
21 免疫 功 能不健 全。 .. 2 仔猪从 母体 获得 的母 源 抗 体 随 日龄 的
肉震 颤 , 复 拉稀 , 反 异嗜 , 啃 垫 喜
草 、 喝脏 水。 后期病 猪 衰 竭 、 脱
方式 。
4 1 早 吃 初 乳 . 理 补 饲 . 合
编
道 绒 毛 高 度 降低 、绒 毛 萎 缩脱
落、 吸收 不 良而 腹泻 。
22 饲料 和营养 因素 .
收 稿 日期 :0 0 0 — 9 2 1 — 1 1
体 温 调节 机 能 尚不健 全 , 对各 种
应激很 敏感 。 当舍温 低于 其生理
繁殖 可 引起腹 泻 。
3 临床 症状 和病理 变化
3 1 d的仔猪 多发。 ~0 仔猪 腹 泻后 可发生 营养 衰 竭、脱 水和 中毒 , 最 后往往 继发 其他肠 道 疾病 。 仔 猪 腹 泻 的实质 是 消 化 不 良引 起 的一种 多 因素 疾病 。
2 病 因 分 析
急性 的水 样 拉 稀 ,粪 便 呈 黄 白色 或灰 白色 , 味腥 臭 , 其 有
的粪 便 中夹 杂 着 未 被 消 化 的饲 料 或 凝 乳块 , 期 脱 水 、 毛 焦 后 被 燥 、 球下 陷 , 往 突然 死亡 , 眼 往 有 的 耳 及 腹 部 呈 蓝 色 或 蓝 紫
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

18 2022年第7期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长沙县路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10142) 罗宇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南方生猪养殖的特点,总结了规模化养殖条件下仔猪腹泻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1.自繁自养模式 自繁自养规模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仔猪0~5天内易发仔猪黄痢;8~15天因贫血易发仔猪白痢;15~21天,仔猪易因补料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规模化养殖场多在21~28天断奶,仔猪断奶后1~2周内易发断奶应激性腹泻;28~60天,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若管理不当易发生腹泻。
2.贩运外购仔猪部分只做育肥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部分是“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场,多是购买6~10千克的断奶仔猪。
仔猪经过长途贩运,易患贩运仔猪腹泻综合征,在进场后5~10天开始出现腹泻、拉稀,生长停滞;因个别猪没有打疫苗,易并发猪瘟等多种疫病。
二、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1.仔猪生理性因素 仔猪因生理发育机能不全,如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不高,易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母乳含铁量低,仔猪自身造血需铁量增加,易患生理性贫血,抗病力下降,易致各种感染造成腹泻;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环境温度要求高,保温不当,易致腹泻。
2.传染性病因 临床上多种病毒感染会引起仔猪腹泻,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都会出现腹泻。
临床上常见的特异性致病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特异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均可引起腹泻。
致病菌随着饲料、饮水、空气等进入仔猪体内生长繁殖,在胃、肠黏膜定植,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此外,寄生虫也可引起发病。
3.非传染性病因 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到位、环境管理不良、饲料不卫生等有关。
仔猪本身消化机能不全,抵抗力不强,母猪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母猪日粮如缺硒、缺少维生素A等,可引起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哺乳仔猪顽固性腹泻,甚至死亡。
另外因哺乳母猪的疾病和炎症,或食用霉变的饲料,也会引起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总结

仔猪腹泻总结1. 引言仔猪腹泻是仔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及时对仔猪腹泻进行总结和处理是养殖户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从腹泻的定义、病因、诊断和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养殖户更好地面对仔猪腹泻问题。
2. 腹泻的定义腹泻是指仔猪粪便常规性状变化,其外观呈水样或稀糊状,并 beg to beg(即从开始到结束)时间在12小时内。
3. 腹泻的病因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病原微生物感染仔猪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因消化道感染。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例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隐球菌、禽胎儿性传染性胃肠炎(PHE),以及蓝耳病毒等。
3.2 饲料和营养问题不合理的饲料配方或过度饲喂、饲喂变质饲料等因素也会导致仔猪腹泻。
此外,母仔饲喂管理不当或断奶精细度差也会引起腹泻。
3.3 环境问题不良的养殖环境和不合理的饲养条件会导致仔猪腹泻。
例如,仔猪栏舍环境不清洁、空气质量差等都可能引发腹泻问题。
4. 腹泻的诊断腹泻的早期诊断是控制腹泻的关键。
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临床表现腹泻猪常常呈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粪便异常等症状。
通过观察仔猪的行为和外貌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泻问题。
4.2 粪便检查对腹泻仔猪的粪便进行检查是诊断腹泻的必要步骤。
通过粪便的外观、气味、颜色和质地等特征可以初步了解腹泻程度及可能病因。
4.3 实验室检验如果临床观察和粪便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可以进行实验室检验以确定病因。
例如,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等。
5. 腹泻的处理一旦确定仔猪存在腹泻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给予适宜的饲料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科学调整饲料配方,提供易消化和低渗透压的饲料以减轻对肠道的刺激。
5.2 给予适宜的药物对于确定为感染性腹泻的仔猪,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控制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腹泻的原因分析
一、仔猪生理特点
1.消化机能不完善:仔猪的消化器官在机构和机能上都不完善,胃容积小,故要多次哺乳(自由采食)。
2.消化酶系统发育较差:胃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3.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
初生仔猪胃运动微弱无静止期,随日龄增加,胃运动逐渐呈运动和静止的节律性变化,到2-3个月龄时接近成年猪水平。
仔猪胃排空的特点是速度快,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食物进入胃后完全排空的时间在3—15日龄时为1.5h,1月龄为3—5h,2月龄为16-19h。
饲料种类和形态影响食物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
如30日龄饲喂人工乳时食糜通过时间为12h,而饲喂大豆蛋白时为24h,使用颗粒料时为25.3h,而粉料为47.8h。
4.物质代谢旺盛:对饲粮品质要求高,对营养不全反应敏感。
5.长势强:仔猪阶段是生长强度最大的时期。
6.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物质储备有限,需注意保温。
——成年猪正常体温:38.5℃
——初生仔猪体温比成年猪高1℃
——临界温度(物理调节:化学调节)为35℃;
7.对周围反应能力差:易被压死,冻死。
8.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
二、仔猪腹泻原因分析
仔猪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理、环境、疾病和管理等因素。
1.病理性腹泻
(1)细菌性腹泻: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圆环病毒等引起的仔猪腹泻,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增生性回肠炎等。
(2)病毒性腹泻:由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如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等。
(3)寄生虫性腹泻: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较为常见,一般呈慢性经过,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
病猪发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
(4)由母猪产后综合症引起的腹泻,如低血糖症等。
2.生理性腹泻
(1)免疫抑制
新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能力。
分娩7-10d后,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
断奶时,由于断奶应激又抑制了仔猪的免疫力,使仔猪抵抗力减弱,故容易发生腹泻。
(2)消化生理机能不建全
新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
消化酶少。
其活性也很低,胃酸缺乏。
如果此时从饲料中摄取过量的蛋白质,就会引起胃功能紊乱,诱发腹泻。
(3)胃肠道菌群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肠道中的有益菌与有害菌处于互相制约的平衡状态。
断奶应激使小猪肠道中的细菌群落发生明显改变,有害菌数量明显增加,更容易发生腹泻。
3.断奶应激性腹泻
常发生于断奶后4-10d,粪便为水样,严重者肛门失禁,有时边吃料边排粪。
断奶应激导致仔猪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弱,如果环境温度,饲料营养和管理条件没有达到仔猪的需要,就容易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4.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
如饲料中霉菌毒素、营养和饲养管理不当、哺乳母猪突然换料、饲料中油脂含量过多、仔猪供水不足、哺乳母猪患病等因素也会导致仔猪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