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帮助

合集下载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示范v3.0.0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示范v3.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H o m e G a t e w a y版本号:3.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0)4. 设备总体定义 (19)4.1.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19)4.2.接口定义 (20)4.3.设备类型 (20)5. 接入型家庭网关 (21)5.1.接口要求 (21)5.1.1. 网络侧接口 (21)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21)5.1.1.2.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23)5.1.1.3. PON接口要求 (23)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23)5.1.1.5. TD-LTE接口要求 (23)5.1.2. 用户侧接口 (24)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24)5.1.2.2. WLAN接口 (24)5.1.2.3. USB接口(可选) (24)5.2.功能要求 (24)5.2.1. 数据通信要求 (24)5.2.1.1. IP协议要求 (24)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25)5.2.1.3. DNS功能要求 (26)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27)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31)5.2.1.6. IPv4 NAT要求 (31)5.2.1.7. ALG要求 (32)5.2.1.8. 组播要求 (32)5.2.1.9. 其他功能要求 (32)5.2.2. 安全要求 (32)5.2.2.1. 防火墙 (32)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33)5.2.2.3. 设备安全性 (34)5.2.3. QoS 要求 (34)5.2.4. VLAN功能要求 (36)5.2.5.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36)5.2.6. 设备发现要求 (36)5.2.6.1. UPnP (36)5.2.6.2. DLNA(可选) (37)5.2.7. WLAN要求 (37)5.2.7.1.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 (37)5.2.7.2. 基本要求 (38)5.2.7.3. 多SSID要求 (38)5.2.7.4. WLAN安全要求 (38)5.2.7.5. WLAN QoS要求 (40)5.2.7.6. WPS要求 (40)5.2.8. 基本应用要求 (41)5.2.8.1. WLAN共享 (41)5.2.8.2. 家庭存储(可选) (43)5.3.性能要求 (43)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43)5.3.1.1. 吞吐量 (43)5.3.1.2. 地址学习 (43)5.3.1.3. 缓存大小 (43)5.3.1.4. 连接数量要求 (44)5.3.2. WLAN无线性能要求 (44)5.3.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44)5.3.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 (44)5.3.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45)5.4.管理和维护要求 (45)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45)5.4.1.2. 用户分级管理 (45)5.4.1.3. 系统信息管理 (45)5.4.1.4. 基本配置 (47)5.4.1.5. 高级配置 (48)5.4.1.6. 设备管理 (49)5.4.1.7. 网络诊断 (50)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 (51)5.4.2. 远程管理要求 (54)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54)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55)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56)5.4.2.4. 设备告警功能 (56)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56)5.4.2.6. 软件远程管理 (56)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57)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58)5.4.3. 日志功能要求 (59)5.5.预配置要求 (60)5.5.1. 预配置要求 (60)5.6.硬件要求 (61)5.6.1. 基本要求 (61)5.6.2. 硬件能力要求 (61)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62)5.7.软件要求 (62)5.7.1. 基本要求 (62)5.7.2. 软件基本架构 (63)5.7.3. 软件接口要求 (63)5.7.4. 用户登录要求 (64)5.8.配置界面要求 (65)5.8.1. 配置界面要求 (65)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65)5.9.设备标识要求 (68)5.10.外观及附件要求 (71)5.10.1. 运营商Logo要求 (71)5.10.2. 设备标签要求 (71)5.10.3. 网关指示灯要求 (71)5.10.4. 开关与按键要求 (74)5.10.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74)5.10.6. 设备接口要求 (74)5.10.7. 附件要求 (75)5.11.运行环境要求 (75)5.11.1. 供电要求 (75)5.11.2. 环境要求 (76)5.11.3. 抗电磁干扰能力 (76)5.11.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76)5.11.5. 过压过流保护 (76)5.12.认证要求 (77)6.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物联网功能 (77)6.1.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宜居通的功能要求(内置433M模块) (77)6.1.2. 外围设备要求 (78)6.1.3. 业务功能描述 (78)6.1.3.1. 安防功能要求 (78)6.1.3.2. 家电控制功能 (79)6.1.4. 接入型家庭网关配置界面要求 (80)6.1.4.1. 配置界面要求 (80)6.1.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82)6.2.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基于低功耗W I F I的物联网功能要求 (85)6.2.1. 设备接入功能要求 (86)6.2.1.1. WiFi接入 (86)6.2.1.1.1.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 (86)6.2.1.1.2. 外设要求 (86)6.2.1.2. DHCP流程要求 (87)7.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 (87)7.1.类型描述 (87)7.2.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88)7.3.分体机应用设备(机顶盒)要求 (88)7.3.1. 硬件要求 (88)7.3.1.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 (88)7.3.1.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 (93)7.3.1.3. 电源要求 (94)7.3.1.4. 配件要求 (94)7.3.1.5. 设备标识要求 (94)7.3.2. 网络侧接口要求 (94)7.3.3. 业务功能要求 (95)7.3.3.1. 互联网电视应用 (95)7.3.3.2. 多屏互动功能 (95)7.3.3.2.1. 概述 (95)7.3.3.2.2. 镜像功能 (96)7.3.3.2.3. 分享功能 (96)7.3.3.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97)7.3.3.4. 家庭卡拉OK功能(可选) (97)7.3.3.5. 语音交互功能 (98)7.3.4. 软件要求 (99)7.3.4.1. 操作系统要求 (99)7.3.4.2. 软件协议要求 (99)7.3.4.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 (100)7.3.4.3.1. 编解码能力要求 (100)7.3.4.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 (101)7.3.4.4. 屏幕管理要求 (102)7.3.4.5. 防刷机要求 (102)7.3.5. 管理要求 (103)7.3.5.1. 操作管理 (103)7.3.5.2. 软件管理 (105)7.3.5.3. 文件管理 (105)7.3.5.4. 配置管理 (106)7.3.6. 其他要求 (107)7.3.6.1. 供电要求 (107)7.3.6.2. 环境要求 (108)7.3.6.3. 噪声要求 (108)7.4.一体机设备要求 (108)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 (108)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 (108)7.4.3. 业务功能要求 (109)7.4.4. 软件要求 (109)7.4.5. 管理要求 (109)7.4.6. 硬件要求 (109)7.4.7. 其他要求 (109)7.4.7.1. 供电要求 (109)7.4.7.2. 环境要求 (109)7.4.7.3. 噪声要求 (110)8. 编制历史 (110)附录A省公司代码 (112)附录B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113)B.1 告警编号规则 (113)B.2 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114)附录C WIMO协议说明 (117)C.1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117)C.2网络连接 (118)C.3设备连接 (119)C.4媒体格式要求 (120)C.4.1视频编解码流程 (120)C.4.2 M-JPEG视频编解码方案 (120)C.4.3 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 (121)C.4.4 音频编解码流程 (121)附录D手机遥控接口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I n t e l l i g e n t H o m e G a t e w a y S o f t P r o b e版本号:1.0.0╳╳╳╳-╳╳-╳╳发布╳╳╳╳-╳╳-╳╳实施目录1. 前言 (3)2. 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5.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系统结构 (4)6.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信息采集功能 (5)6.1. 网关信息采集 (5)6.1.1. 网关基本信息 (5)6.1.2. 网关状态信息 (6)6.1.3. WAN口流量信息 (7)6.1.4. 下挂设备信息 (7)6.1.5. POTS信息 (8)6.1.6. PON口状态 (8)6.1.7. 周边WIFI信息 (8)6.2. 网络质量信息采集 (9)6.2.1. 业务基本信息 (9)6.2.2. TCP连接信息 (10)6.2.3. HTTP连接信息 (10)6.2.4. DNS解析信息 (11)6.2.5. Web页面访问信息 (11)6.2.6. 即时通讯信息 (11)6.2.7. 游戏信息 (12)6.2.8. 视频信息 (12)7.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告警功能 (12)7.1. DNS告警 (12)7.2. TCP连接告警 (13)7.3. HTTP连接告警 (13)7.4. HTTP下载告警 (14)7.5. 视频卡顿告警 (15)7.6. 即时通信/游戏告警 (15)8.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网络探测功能 (15)8.1. 网络诊断功能 (16)8.1.1. 互联网连通性测试 (16)8.1.2. 互联网路由跟踪测试 (16)8.1.3. 互联网FTP上/下载测试 (17)8.1.4. 互联网HTTP文件测试 (18)8.2. 业务网络质量测试功能 (18)8.2.1. 网页访问质量测试 (18)8.2.2. 互联网视频质量测试 (19)8.2.3. 网络游戏使用质量测试 (20)9.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数据传输要求 (20)9.1. 概述 (20)9.2. 启动上报 (21)9.3. 周期上报 (21)9.4. 实时上报 (22)9.5. 告警 (22)9.6. 探测任务下发 (22)10.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技术要求 (23)10.1. 功能性要求 (23)10.2. 可靠性要求 (23)10.3. 安全性要求 (24)10.4. 可维护性要求 (24)1.前言本规范旨在描述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的技术规范,用以规范软探针监测平台(省级数字家庭管理平台-软探针前置机)和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的对接,保证采集数据的一致性,以及传输方式的一致性。

1-4智能家庭网关PON网管部分

1-4智能家庭网关PON网管部分

142
ONU管理IP

143
ONU在OLT PON口的编号

144
ONU认证类型

145
ONU认证的值

146
接收光功率

147
发送光功率

148
偏置电流

149
温度

150
供电电压

151
对端发送光功率

152
对端接收光功率

153
性能数据-lan口-ONU
ONU上联口的唯一标识

154
ONU上的端口

23
所属OLT PON端口rmUID

24
ONU管理IP

25
ONU类型

26
ONU分类

27
ONU型号

28
ONU软件版本

29
ONU在OLT PON口的编号

30
设备序列号

31
ONU认证类型

32
ONU认证的值

33
FTTx模式

34
管理状态

35
运行状态

36
最近一次脱网时间

37
ONU到OLT距离(单位米)

96
ONU管理IP

97
ONU在OLT PON口的编号

98
ONU认证类型

99
ONU认证的值

100
内存利用率

101
CPU利用率

技能认证智慧家庭工程师考试(习题卷7)

技能认证智慧家庭工程师考试(习题卷7)

技能认证智慧家庭工程师考试(习题卷7)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4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人字梯中间的绳子要( ),方可作业。

A)拉牢B)松开C)解开2.[单选题]热点AP在使用PoE供电时,建议采用()A)3类线B)5类线C)6类线D)7类线3.[单选题]下列不是IEEE802.11b的优点的是A)支持以百米为单位的范围B)允许多种标准的信号发送技术C)内置式鉴定和加密D)最对三个接入点可以同时定位于有效使用范围,支持上百个用户同时进行语音和数据支持4.[单选题]管道进人人孔处,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300mm,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的净距不得小400mm。

上管进人人孔处宜在上覆顶下面()mm范围内,并与管道进人的位置错开。

A)100-200B)200-400C)300-400D)300-5005.[单选题]在IP网络上,对语音质量影响最大的是( )A)延迟B)抖动C)丢包D)漂移6.[单选题]ONU正常情况下,设备上的PON链路指示灯应该为()状态。

A)长亮B)闪亮C)不亮D)以上答案都不对7.[单选题]LAN Switch 工作在ISO/OSI参考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8.[单选题]VLAN的划分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 )A)基于端口B)基于MAC地址C)基于协议D)基于物理位置9.[单选题]1000BASE-T以太网应用距离为( )米。

A)50B)100C)150D)20010.[单选题]在局域网中可动态或静态划分VLAN,静态划分VLAN是根据( )划分A)MAC地址B)IP地址C)端口号D)管理区域11.[单选题]PLC电力设备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但在组网应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对稳定性影响较大,以下哪项对PLC电力设备稳定性影响较大。

()A)价格较贵B)共享介质C)易受大功率电器干扰D)缺少访问控制12.[单选题]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mm。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3.0.0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3.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H o m e G a t e w a y版本号:3.0.0╳╳╳╳-╳╳-╳╳发布╳╳╳╳-╳╳-╳╳实施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4. 设备总体定义 (9)4.1.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9)4.2.接口定义 (10)4.3.设备类型 (10)5. 接入型家庭网关 (11)5.1.接口要求 (11)5.1.1. 网络侧接口 (11)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11)5.1.1.2.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12)5.1.1.3. PON接口要求 (12)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12)5.1.1.5. TD-LTE接口要求 (12)5.1.2. 用户侧接口 (12)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12)5.1.2.2. WLAN接口 (12)5.1.2.3. USB接口(可选) (12)5.2.功能要求 (13)5.2.1. 数据通信要求 (13)5.2.1.1. IP协议要求 (13)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13)5.2.1.3. DNS功能要求 (14)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4)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6)5.2.1.6. IPv4 NAT要求 (16)5.2.1.7. ALG要求 (17)5.2.1.8. 组播要求 (17)5.2.1.9. 其他功能要求 (17)5.2.2. 安全要求 (17)5.2.2.1. 防火墙 (17)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17)5.2.2.3. 设备安全性 (18)5.2.3. QoS 要求 (18)5.2.4. VLAN功能要求 (19)5.2.5.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19)5.2.6. 设备发现要求 (19)5.2.6.1. UPnP (19)5.2.6.2. DLNA(可选) (19)5.2.7.1.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 (20)5.2.7.2. 基本要求 (20)5.2.7.3. 多SSID要求 (20)5.2.7.4. WLAN安全要求 (20)5.2.7.5. WLAN QoS要求 (21)5.2.7.6. WPS要求 (21)5.2.8. 基本应用要求 (22)5.2.8.1. WLAN共享 (22)5.2.8.2. 家庭存储(可选) (23)5.3.性能要求 (23)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23)5.3.1.1. 吞吐量 (23)5.3.1.2. 地址学习 (23)5.3.1.3. 缓存大小 (23)5.3.1.4. 连接数量要求 (24)5.3.2. WLAN无线性能要求 (24)5.3.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24)5.3.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 (24)5.3.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24)5.4.管理和维护要求 (24)5.4.1. 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24)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24)5.4.1.2. 用户分级管理 (25)5.4.1.3. 系统信息管理 (25)5.4.1.4. 基本配置 (25)5.4.1.5. 高级配置 (26)5.4.1.6. 设备管理 (27)5.4.1.7. 网络诊断 (27)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 (27)5.4.2. 远程管理要求 (29)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30)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30)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30)5.4.2.4. 设备告警功能 (30)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31)5.4.2.6. 软件远程管理 (31)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31)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31)5.4.3. 日志功能要求 (32)5.5.预配置要求 (33)5.5.1. 预配置要求 (33)5.6.硬件要求 (34)5.6.1. 基本要求 (34)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34)5.7.软件要求 (34)5.7.1. 基本要求 (34)5.7.2. 软件基本架构 (35)5.7.3. 软件接口要求 (35)5.7.4. 用户登录要求 (36)5.7.5. 系统升级要求 (36)5.8.配置界面要求 (36)5.8.1. 配置界面要求 (36)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36)5.9.设备标识要求 (38)5.10.外观及附件要求 (39)5.10.1. 运营商Logo要求 (39)5.10.2. 设备标签要求 (39)5.10.3. 网关指示灯要求 (40)5.10.4. 开关与按键要求 (41)5.10.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41)5.10.6. 设备接口要求 (41)5.10.7. 附件要求 (41)5.11.运行环境要求 (42)5.11.1. 供电要求 (42)5.11.2. 环境要求 (42)5.11.3. 抗电磁干扰能力 (42)5.11.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42)5.11.5. 过压过流保护 (42)5.12.认证要求 (43)6.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物联网功能 (43)6.1.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宜居通的功能要求(内置433M模块) (43)6.1.1. 433M模块要求 (43)6.1.2. 外围设备要求 (43)6.1.3. 业务功能描述 (43)6.1.3.1. 安防功能要求 (44)6.1.3.2. 家电控制功能 (44)6.1.4. 接入型家庭网关配置界面要求 (45)6.1.4.1.配置界面要求 (45)6.1.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46)6.2.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基于低功耗W I F I的物联网功能要求 (48)6.2.1. 设备接入功能要求 (48)6.2.1.1. WiFi接入 (48)6.2.1.1.1.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 (48)6.2.1.1.2. 外设要求 (49)6.2.1.2. DHCP流程要求 (49)7.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 (49)7.1.类型描述 (49)7.2.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49)7.3.分体机应用设备(机顶盒)要求 (50)7.3.1. 硬件要求 (50)7.3.1.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 (50)7.3.1.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 (53)7.3.1.3. 电源要求 (53)7.3.1.4. 配件要求 (53)7.3.1.5. 设备标识要求 (53)7.3.2. 网络侧接口要求 (54)7.3.3. 业务功能要求 (54)7.3.3.1. 互联网电视应用 (54)7.3.3.2. 多屏互动功能 (54)7.3.3.2.1. 概述 (54)7.3.3.2.2. 镜像功能 (54)7.3.3.2.3. 分享功能 (55)7.3.3.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55)7.3.3.4. 家庭卡拉OK功能(可选) (56)7.3.3.5. 语音交互功能 (56)7.3.4. 软件要求 (56)7.3.4.1. 操作系统要求 (56)7.3.4.2. 软件协议要求 (57)7.3.4.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 (57)7.3.4.3.1. 编解码能力要求 (57)7.3.4.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 (58)7.3.4.4. 屏幕管理要求 (58)7.3.4.5. 防刷机要求 (58)7.3.5. 管理要求 (59)7.3.5.1. 操作管理 (59)7.3.5.2. 软件管理 (60)7.3.5.3. 文件管理 (60)7.3.5.4. 配置管理 (60)7.3.6. 其他要求 (61)7.3.6.1. 供电要求 (61)7.3.6.2. 环境要求 (61)7.3.6.3. 噪声要求 (62)7.4.一体机设备要求 (62)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 (62)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 (62)7.4.3. 业务功能要求 (62)7.4.4. 软件要求 (62)7.4.5. 管理要求 (62)7.4.6. 硬件要求 (62)7.4.7. 其他要求 (62)7.4.7.1. 供电要求 (62)7.4.7.2. 环境要求 (63)7.4.7.3. 噪声要求 (63)8. 编制历史 (63)附录A省公司代码 (64)附录B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65)B.1 告警编号规则 (65)B.2 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66)附录C WIMO协议说明 (67)C.1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67)C.2网络连接 (68)C.3设备连接 (69)C.4媒体格式要求 (70)C.4.1视频编解码流程 (70)C.4.2 M-JPEG视频编解码方案 (70)C.4.3 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 (70)C.4.4 音频编解码流程 (70)附录D手机遥控接口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版本号:3.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 QB-╳╳-╳╳╳-╳╳╳╳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f i c a t i o n f o r H o m e G a t e w a y目录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设备总体定义.................................................................................................................................4.1.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4.2.接口定义 ......................................................................................................................................4.3.设备类型 ......................................................................................................................................5. 接入型家庭网关 .............................................................................................................................5.1.接口要求 ......................................................................................................................................网络侧接口......................................................................................................................................网络侧接口描述..........................................................................................................................................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 .......................................................................................................................................................用户侧接口......................................................................................................................................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接口 ...............................................................................................................................................................接口(可选)................................................................................................................................................5.2.功能要求 ......................................................................................................................................数据通信要求..................................................................................................................................协议要求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要求 ...............................................................................................................................................................要求 ...............................................................................................................................................................组播要求 .....................................................................................................................................................其他功能要求..............................................................................................................................................安全要求..........................................................................................................................................防火墙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设备安全性 .................................................................................................................................................要求....................................................................................................................................................功能要求............................................................................................................................................扩展及管理(可选)........................................................................................................................设备发现要求.........................................................................................................................................................................................................................................................................................................(可选)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基本要求 .....................................................................................................................................................多SSID要求................................................................................................................................................安全要求 .......................................................................................................................................................5要求 ............................................................................................................................................................要求 ...............................................................................................................................................................基本应用要求................................................................................................................................... WLAN共享 ..................................................................................................................................................家庭存储(可选)......................................................................................................................................5.3.性能要求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吞吐量 .........................................................................................................................................................地址学习 .....................................................................................................................................................缓存大小 (23)连接数量要求.............................................................................................................................................. 无线性能要求....................................................................................................................................吞吐量性能要求 (23)覆盖性能要求................................................................................................................................................接收灵敏度要求............................................................................................................................................5.4.管理和维护要求 (24)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本地管理基本要求......................................................................................................................................用户分级管理 (24)系统信息管理..............................................................................................................................................基本配置 .....................................................................................................................................................高级配置 .....................................................................................................................................................设备管理 .....................................................................................................................................................网络诊断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远程管理要求..................................................................................................................................远程管理基本要求......................................................................................................................................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功能......................................................................................................................................设备告警功能..............................................................................................................................................远程链路维持功能......................................................................................................................................软件远程管理..............................................................................................................................................业务部署和控制..........................................................................................................................................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日志功能要求..................................................................................................................................5.5.预配置要求 ..................................................................................................................................预配置要求......................................................................................................................................5.6.硬件要求 ......................................................................................................................................基本要求..........................................................................................................................................硬件基本框图示例..........................................................................................................................5.7.软件要求 ......................................................................................................................................基本要求..........................................................................................................................................软件基本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V1.0.0-发布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V1.0.0-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I n t e l l i g e n tH o m e G a t e w a y S o f t P r o b e a n dN o r t h-I n t e r f a c e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前言 (3)2. 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5.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与监测平台接口定义 (4)5.1. 接口功能描述 (4)5.2. 接口结构描述 (5)5.3. 接口协议说明 (5)5.3.1. HTTP请求发起 (5)5.3.2. HTTP请求返回 (6)5.3.3. FTP文件上传 (7)5.3.4. 接口JSON数据协议定义 (7)6. 开机上报接口 (7)6.1. 开机上报请求 (7)6.2. 开机上报响应 (10)7. 周期上报接口 (12)7.1. 周期上报数据 (12)7.1.1. 网关信息 (12)7.1.2. 业务信息 (15)7.2. 周期上报请求 (19)7.3. 周期上报响应 (21)7.4. 周期文件上报接口 (21)7.4.1. FTP文件格式和参数 (21)8. 实时上报接口 (22)8.1. 实时上报数据 (22)8.1.1. 网络诊断数据 (22)8.1.2. 网络质量测试功能数据 (24)8.2. 实时上报请求 (25)8.3. 实时上报响应 (26)9. 告警上报接口 (27)9.1. 告警上报数据 (27)9.1.1. DNS告警 (27)9.1.2. TCP连接告警 (27)9.1.3. HTTP连接告警 (28)9.1.4. HTTP下载告警 (28)9.1.5. 视频卡顿告警 (29)9.1.6. 即时通信/游戏告警 (29)9.2. 告警上报请求 (29)9.3. 告警上报响应 (30)10. 网络探测接口 (31)10.1. 主动测试请求 (31)10.2. 主动测试响应 (31)11. 配置接口 (31)11.1. 周期上报配置 (31)11.2. 告警配置 (33)11.3. 网络探测配置 (34)11.3.1. 网络诊断配置 (34)11.3.2. 网络质量测试配置 (34)12. 编制历史 (35)附录A常量表 (35)1.前言本规范旨在描述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与软探针监测平台(省级数字家庭管理平台软探针前置机)之间的接口协议,用以规范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应用和软探针监测平台的对接与实现,保证整个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中间件及软探针监测平台顺畅运行。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家庭网关终端的功能和性能符合中移动的需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2. 术语和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 - 家庭网关终端:指中移动提供的用于连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用于提供家庭网络连接和管理功能。

- 中移动: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技术规范:指制定家庭网关终端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 功能规范:指家庭网关终端应具备的功能要求。

3. 设计要求家庭网关终端应具备以下设计要求: - 可靠性:对于家庭网络的连接和管理,家庭网关终端应保持稳定的运行。

- 兼容性:家庭网关终端应能够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网络接口兼容。

- 安全性:家庭网关终端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确保家庭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 易用性:家庭网关终端的设置和操作应简单易懂,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

- 扩展性:家庭网关终端应支持扩展功能和接口,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 技术规范4.1 硬件要求家庭网关终端的硬件要求如下: - 处理器:至少是1GHz的处理器,以保证流畅的运行速度。

- 内存:至少512MB的内存,以支持多任务处理。

- 存储:至少4GB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系统和用户数据。

- 网络接口:至少具备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连接宽带网络。

- 无线接口:支持Wi-Fi标准,以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 外部接口:至少包括USB接口和音频接口,以支持外部设备的连接。

4.2 软件要求家庭网关终端的软件要求如下: - 操作系统:使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 网络协议:支持各种常用的网络协议,以实现家庭网络的连接和管理。

- 安全机制:具备安全认证和加密功能,确保家庭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使设置和操作变得简单和直观。

- 远程管理:支持远程管理功能,以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帮助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帮助文档一、状态1.设备信息显示设备型号,设备标识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等信息。

2.网络侧信息显示连接信息和PON信息。

连接信息显示网络侧连接状态,各条PVC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信息;PON信息显示PON的链路连接状态,链路性能统计,光模块信息。

3.用户侧信息显示WLAN接口信息,以太网接口信息。

WLAN接口信息显示无线网络连接状态,信道,各个SSID的统计信息、SSID、认证方式和加密状态等;以太网接口信息显示网关IP地址,MAC地址,每个LAN口的状态、收发包和字节数。

4.宽带语音信息宽带语音信息包括业务注册状态和电话号码;业务状态包括已注册和未注册等状态;电话号码显示注册的电话号码。

5.远程管理状态显示交互建立情况、业务配置下发状态,交互建立包括主动上报Inform情况以及接受ITMS连接请求情况。

二、网络1.宽带设置(1).状态显示Internet连接(2).操作宽带设置:对宽带连接进行相关参数设置,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相应的状态。

o WAN连接:单击“新建连接”添加一条WAN连接;单击“删除连接”删除本连接。

o启用:让该条PVC生效。

o启用绑定:可以把各个LAN口、各个SSID和对应的WAN口绑定。

o模式:分成Route、Bridge两种模式。

Route模式下有三种连接模式DHCP(从ISP处得到一个IP地址)、Static(经ISP配置一个静态的IP给你)、PPPoE。

Bridge模式可以将设备配置成介于LAN和ISP之间的网桥设备,它可以使得两个或多个网络的通信就像处在同一LAN物理连接上。

o链接方式:包括通过IP方式建立链接和通过PPP方式建立链接两种。

根据实际的网络需要选择建立链接的方式。

o IP协议版本:设置链接使用的IP版本,通常使用IPv4版本,也可以通过选择IPv6来支持IPv6。

如果选择IPv4/v6方式,则同时使用IPv4和IPv6两种IP版本。

o PPPoE:ISP将提供帐号,填入包括如下信息:用户名、密码、服务名称,并配置拨号方式。

该模式系统将通过PPPoE动态获得IP。

o DHCP:设备将从ISP通过DHCP自动获得IP。

o Static:由ISP配置一个静态的IP地址。

需要输入的信息包括:IP 地址,子网掩码,首选DNS服务器及备用DNS服务器等,IP地址必须输入正确的格式,4个IP字节之间由"."号分开,例如:。

o支持、、NAT、IGMP Proxy。

o服务类别:UBR Without PCR、UBR With PCR、CBR、Non-Real Time VBR、Realtime VBR。

o IPv6 WAN信息获取方式:可以通过DHCP或者SLAAC两种方式动态的获取IPv6的地址,也可以静态设置IPv6的地址,根据具体的网络情况进行设置。

2.绑定设置绑定设置可以设置用户LAN口和WAN口的绑定方式,支持端口绑定和端口+VLAN绑定两种方式。

如果是端口绑定,对应端口的数据从绑定的WAN口出去;如果是端口 +VLAN绑定,对应端口且带绑定VLAN的数据才会从绑定的WAN口出去。

端口加VLAN绑定以m1/n1 VLAN对方式配置,其中m1代表用户侧的VLAN,n1代表出接口的VLAN,多组VLAN对以分号分开。

侧地址配置IPv4配置:默认为"启用DHCP"。

使用该操作,对DHCP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DHCP状态。

可以配置租约时间(1分钟、1小时、1天、1周),DHCP工作模式(DHCP Server和DHCP relay)。

IPv6配置:可以配置是否开启对LAN侧的RA服务,让LAN侧设备可以通过RA方式获取IPv6的地址,同时也可以设置让LAN侧通过DHCP方式获取IPv6的地址。

配置使能无线:开启或关闭WLAN模式选择:可选择,,,g混合以及g/n混合模式信道选择:根据网络设置从列表中选择恰当的信道。

为避免信号干扰,应对每个AP分配不同的信道,建议使用自动信道选择模式。

发送功率强度:设定无线射频模块使用的发射功率。

SSID索引: 设定当前所配置的SSID的序号。

SSID: 设置SSID名称。

可以输入任意字符,长度不能超过32个字符,区分大小写。

速率: 选择无线连接工作速率,其中的自动速率根据信道环境,自动选择合适的最大速率。

频带宽度:选择无线网络在模式下的频道带宽。

保护间隔:选择无线网络在模式下的保护时间间隔。

SSID使能:选择是否使能当前的SSID。

广播取消:是否使能对应SSID的广播取消功能,如果使能,则网关不会对外广播SSID。

安全设置:可对SSID设置安全参数,网关支持开放系统、WEP、WPA-PSK、WPA2-PSK、WPA-PSK/WPA2-PSK等认证方式和对应的加密方式。

WPA 预认证共享密钥:设置共享密钥。

WPA 加密:选择加密方法。

5.远程管理(1).状态显示ITMS服务器设置OLT认证(2).操作用于设置ITMS服务器的URL或者IP地址,ITMS认证网关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网关认证ITMS的用户名和密码。

同时还可以配置网关是否发送周期性上报报文,以及上报报文的周期。

另外还可以进行证书认证的启用或禁用。

OLT认证注册QoS 设置(仅电信维护帐号可使用):出厂时可预置和业务相关的配置模板,使用时根据具体开通业务进行选择和配置。

7.时间管理(1).状态显示是否启用(2).操作SNTP (网络时间协议)o SNTP设置:默认为"不启用SNTP"。

启用SNTP,对SNTP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SNTP配置。

o服务器即可设置域名也可设置IP地址,如果想选择列表框以外的SNTP服务器,在列表框中选择“Other”,在后面输入SNTP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

o时间区域列表框允许你选择所在地的时间区域。

8.路由配置(1).状态显示静态路由显示(2).操作静态路由:设置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和接口。

其中网关地址和接口至少选择一项。

三、安全1.广域网访问设置(1).状态显示是否启用当前的过滤模式(2).操作设置o启用广域网过滤:启动或关闭广域网访问功能,默认为“关闭”。

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广域网访问状态。

o过滤模式:“黑名单”或“白名单”;单击“更改模式”修改过滤当前的过滤模式。

o URL:输入正确的URL。

添加一条URL到过滤列表中。

过滤列表:显示已经过滤的URL列表。

当前的过滤列表为黑名单时,过滤列表中的URL请求将被过滤;当前过滤列表为白名单时,只有过滤列表中的URL请求被接受。

2.防火墙(1).状态显示防火墙设置:安全级别设置(2).操作安全级别设置:使用该操作,可以将防火墙等级设置为"高","中"或"低"。

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防火墙状态。

过滤(1).状态显示是否启用当前的过滤模式(2).操作设置o启用广域网MAC过滤:启动或关闭广域网访问功能,默认为“关闭”。

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广域网访问状态。

o过滤模式:“黑名单”或“白名单”;此操作修改当前的过滤模式。

o MAC地址:输入正确的MAC地址,添加一条MAC地址到过滤列表中。

过滤列表:显示已经过滤的MAC地址列表。

当前的过滤列表为黑名单时,具有过滤列表中的MAC地址的PC将无法访问Internet网络;当前过滤模式为白名单时,具有过滤列表中的MAC地址的PC才可以访问Internet网络;不管是黑名单还是白名单,LAN侧的PC都可以访问网关。

4.端口过滤(1).状态显示是否启用当前的过滤模式(2).操作设置o启用广域网端口过滤:启动或关闭广域网访问功能,默认为“关闭”。

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广域网访问状态。

o过滤模式:“黑名单”或“白名单”;此操作修改当前的过滤模式。

o“添加”:添加一条过滤规则到过滤名单;“删除”:删除一条或多条选中的过滤规则。

过滤列表:显示当前的规则过滤列表。

当前的过滤模式为黑名单时,符合过滤列表任意一条规则的数据包将无法通过网关;当前过滤模式为白名单时,符合过滤列表中规则的数据包才可以通过网关;不管是黑名单还是白名单,LAN侧的PC都可以访问网关。

过滤规则可设置“过滤名称”,可将“协议”、“源IP起始地址”、“源IP结束地址”、“源端口”、“目的IP起始地址”、“目的IP结束地址”、“目的端口”作为过滤条件进行设置。

5.协议过滤(1).状态显示当前端口对应的过滤协议(2).操作设置需要过滤的协议类型,匹配的协议类型报文将丢弃。

四、应用配置(1).状态显示动态域名o DDNS设置(2).操作启用开关:使用该操作,启动或关闭DDNS功能,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DDNS状态.DDNS设置:使用该操作,对DDNS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DDNS状态.2.高级NAT配置(1).状态显示ALG设置o L2TP ALG状态o IPSec ALG状态o ALG状态o RTSP ALG状态o SIP ALG状态o FTP ALG状态o PPTP ALG状态DMZ设置o DMZ设置状态(2).操作ALG启用开关:使用该操作,启动或关闭各个ALG功能,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各个ALG状态。

DMZ设置:使用该操作,对DMZ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界面上显示新的DMZ状态。

配置(1).状态显示显示和配置UPnP是否启用。

(2).操作通过复选框配置UPnP的使能状态。

选中复选框即能使UPnP业务生效,否则UPnP业务将禁用。

4.宽带电话设置(1).状态显示宽带电话基本设置。

宽带电话高级设置。

(2).操作修改SIP参数:点击“应用”按钮保存参数设置。

Outbound服务器地址:ISP提供的外发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为空或者为,外发代理服务器将不启用。

Outbound服务器端口号:SIP外发代理服务器的UDP端口,如果设置为空或者0,将使用默认值5060。

备用Outbound服务器地址:ISP提供的备用外发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为空或者为,备用外发代理服务器将不启用。

备用Outbound服务器端口号:SIP备用外发代理服务器的UDP端口,如果设置为空或者0,将使用默认值5060。

主用服务器地址:ISP提供的SIP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为空或者为,SIP代理服务器将不启用。

主用端口号:SIP代理服务器的UDP端口,如果设置为空或者0,将使用默认值5060。

备用服务器地址:ISP提供的SIP备用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为空或者为,SIP备用代理服务器将不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