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什么级别,如何投稿.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稿约

•62.[EJk 珲鼻咽喉头颈外科余上2021年1) j 第45卷第1期Int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January 2021, Vol.45, No.l《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稿约《国际耳箅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 研究所主办的N 际医学系列杂忐之一,系_内外公幵发行的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专业学术期W 本刊主耍报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W 内外最新 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实践经验,以广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 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菏阅读。
本刊的办刊 方针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 高相结合的办刊力针,反映|Hl 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 展,促进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交流一、接收稿件类别1. 对临床苻实际指导意义,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某一方丽的临 沬研究和基础研究r .作成采的论文2.反映耳释咽喉头颈外科[謂际领域前沿视点的述评,以及反映国内 外研究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文献综述3. 各类指南和共识性文件的解读、新知和探索类文稿4. 教育教学管理、学术聚焦与创新、汫座讨论鸣等继续教疗类•文稿5.关注和传播学科历史4人文知识类文稿二、 网上投稿及投稿要求1. 本W 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的方法如下:本N 使用网络远程投稿审 稿系统,方法如下:①登陆网址:h t t p ://w w w.e n t b j b.c o m ,选择《国际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忐》;②注册作荇信息,请将姓名、中.位、邮政编码、E m a i l 地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填写完整注册完毕后使用“用户登录”进行网匕投 稿h传稿件一律要求采用W o r d 文档电子版格式(图表均插人文中)。
投稿 成功后.作者会收到包次确认投稿成功及稿号倍息的电子邮件,淸按要求提供一份纸质样稿(需注明稿号)、单位推荐信(中肀阪学会系列杂忐论文 使用授权书)…片邮寄至编辑部查询稿件处理情况,退修稿件等均在投 稿系统中进行本N 不退还纸样稿件,不使用中华医学会网上投稿系统如Yj•疑问请联系编樹部,Email: e n t b j b @163.c o m ,电沾:010-********2.文稿应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 确、论点鲜明、结构严滿、文字精炼论著类文稿为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领域某一方面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丨:作成果的论文综述类文稿内容 选定近期N 际研究热点命题,将数十篇丨Si 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通读后,有 分析、有讨论、深人浅出的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文稿全 文-般不超过8000字(舍标点符号及参考文献)3.作者论文授权书: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作者论文介绍信和 授权书模板需从本刊网站饩页“作者中心”下载,汴按其中内容提示规范 填写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杳同意发表的证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官网约稿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简介•期刊信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
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曾用刊名: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出版地:北京市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出刊周期:月刊语言种类:中文开本尺寸:大16开创刊时间:1994年编辑部: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邮发代号:82-613国际标准刊号:1672-7002国内统一刊号:11-5175/R投稿加微信:LSN2020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64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414万方影响因子:0.564万方总被引频次:1626:•期刊栏目: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简报、论文摘要、病例报告、书讯•数据库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办刊宗旨:《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刊于1994年,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市卫生局主办,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介绍本学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动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以临床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的报道方向,为提高和发展本学科在诊断、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服务及学术交流提供了园地,受到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普遍欢迎。
本杂志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专家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是同一批专家,也实行三级审稿制度,对文章质量进行严密把关,以不断提高杂志的质量水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

三 级 学 科
(四)解剖范围及特点 上承颅脑(底),下达上纵隔。鼻之两旁毗邻
眼眶,咽喉及气管与食管两旁有重要的神经和大血
管通过。 耳鼻咽喉局部解剖具有孔小洞深,不易直视, 不易暴露,毗邻结构错综复杂的特点。
耳鼻咽喉相关解剖毗邻关系
耳鼻咽喉相关解剖毗邻关系
多 导 睡 眠 监 测 系 统
治 疗 鼾 症 的 等 离 子 设 备
五、耳鼻咽喉科学尚待解决的课题
随着工程学、动力学、计算机技术及分子生 物学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多的介入耳鼻咽喉 科学, 学科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成为学科创新的 扳机点. 同时也发现越来越多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 去探索,有大量工作要开展,众多课题要进一步 研究,还有空白点急需填补。
(二)特别注意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 局部疾病同全身诸系统疾病的密切关系(整体观 念)。掌握特有症状及体征。
眩晕耳聋耳鸣既可能是耳部病变的反映, 也 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 血液系统变引起。
头痛既可能是鼻、耳、鼻咽部或相关头颈 区域病变的临床表现, 也可能因颅内病变、血管、 内分泌因素引起。
耳鼻咽喉科与整个机体有广泛紧密的联系
鼻窦炎、中耳炎--眶内、颅内并发症 腺样体肥大--发育障碍 扁桃体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
四、耳鼻咽喉科新进展
(一)头颈肿瘤外科
器官切除阶段 器官切除+局域淋巴结的根治性手术阶段 器官切除+周围邻近器官+局域淋巴结超根治 手术阶段 器官生理功能保全的功能性外科阶段。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O-HNS)。其学术组织与刊物更名为《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rnal of otolaryngery-head and Neck surgery》)。
《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2021年征订启事

• 328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丨年4 月第 56 卷第 4 期 Chin J Otorhinolaryngol Head !\Vrk Surg, April 2021. \ »l. 56. No. 4异,但是创伤小、改善明显、术后瘢痕轻微,是这一 术式得到患者和家属满意认可的主要原因如果 健侧耳廓过大,可以行楔形切除部分耳轮、仿照招 风耳进行对耳轮折叠等简单操作即可使双耳更加 美观、对称。
该术式的注意要点为:(1)手术操作时需要谨 慎小心,舌形皮瓣逆行掀起时尽量贴近耳廓软骨表 面操作,接近蒂部时皮肤全层切开即可,在保证皮 瓣自由旋转的情况下,深部筋膜尽可能保留宽大, 以保证蒂部血供。
(2)当舌形皮瓣过长时,先要确保 覆盖创面没有问题后再去除多余皮肤。
(3)在耳廓 前面操作时,皮下浅层注射局麻药有利于术中剥 离,只有保护薄层皮瓣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才能保证 皮_的成活和术后皮肤的色泽。
(4)术后需用金霉 素纱条仔细填塞耳廓前后每一处凹凸,无需外置引 流,整耳均匀加压包扎3 d 后打开。
总之,采用耳后舌形瓣联合深筋膜悬吊技术治 疗重度杯状耳畸形,充分利用自体耳廓组织一期完 成手术,整体效果良好,尽管耳廓亚结构美学重建 不足,但给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Demir Y . Correction of constricted ear deformity with combined V-Y advancement of the crus helicis and perichondrioplasty technique[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 116(7): 2044-2046. D O I: 10.1097/01.prs.0000192569.69116.76.[2]Kon M , van Wijk M P . T-bar reconstruction of constrictedears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 I Plast Reconstr AesthetSurg, 2014, 67(3): 358-361. D O I: 10. 1016/j. bjps. 2013.12.020.[3]Pan B , Zhao Y , Zhuang H , et al. Tumbling cartilage flap andfree auricular composite tissue transplantation for correcting mild and moderate forms of constricted ear[J]. Arch Facial Plast Surg, 2010, 12(4): 241-244. D O I: 10.100 l/archfacial.2010.42.[4]Pan B , Jiang H , Guo D , etal. Microtia: ear reconstruction using tissue expander and autogenous costal cartilage[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8, 61 Suppl 1-.S98-S103. D O I: 10.1016/j.bjps.2007.07.012.[5]K im J T , Kim YH , Kim SW .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of a concha-type microtia using remnant tissue[J]. J Craniofac Surg, 2012, 23(6]: 1785-1786. D O I: 10.1097/SCS.0b013e 31826b8151.[6]Park C . An algorithm and aesthetic outcomes for a coverage method for large-to medium-remnant microtia: I. Coverage in the one-stage erect posi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2, 129(5): 803e-813e. D O I: 10.1097/ PRS.0b013e31824a2d4c.[7]Nagata S. Alternative surgical methods of treatment for the constricted ear[J]. Clin Plast Surg, 2002, 29(2): 301-315. D O I: 10.1016/s0094-1298(01)00015-3.[8]Park C . A new corrective method for the Tanzer’s group IIB constricted ear: helical expansion using a free-floating costal cartilage[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9, 123(4): 1209-1219. D O I: 10.1097/PRS.Ob013e31819e2644.[9]林琳,蒋海越,潘博,等.耳软骨舒展联合矫正复合组织移 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丨].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 1(4〕: 515-517. D O I: 10.3969/j.issn.1672-2922.2013.04.011.[10] 刘全,游晓波,张家建.改良法矫正杯状耳畸形的疗效观察 [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 26(12):1482-1485.[11] 秦小云,文质君,钟世镇,等.耳后皮瓣蒂血管和神经的选 择依据[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5, 13(2): 100-102. D01:10.13418/j.issn.l001-165x.l995.02.009.[12] 赵延勇,曾宪孔,李鹰,等.钢丝悬吊综合矫治杯状耳畸形 ⑴.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 20(4〕: 288-289. D0I: 10.3760/j.issn:1009-4598.2004.04.015.•读者•作者•编者•《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2021年征订启事《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202丨年为季刊,全年4期,出版日3、6,9J 2月30日,订价40元/册,全年160元.•微信订阅:关注右侧微信公众号“菁医汇”(微信号“cmayouth ”)点击底部菜单:“微信商城”进人菁医汇商城订阅或扫描右侧二维码,直接进人菁医汇商城《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订阅页面菁医汇直接汀阅•网站订阅:登录中华医学期刊网/,首页导航栏“期刊商城”菁医汇直接订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年征订启事

•117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年12月第55卷第12期Chin J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December2020,Vol.55,No.12要的停顿,从而缩短了在污染区停留的时长。
本文3例经典气管切开术平均手术的时间为12min,1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为8min,说明我们术前的充分准备有效地缩短了术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的时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指征比较明确,本文的4例患者均为气管插管时间均超过2周,且气道内黏痰较多,气管插管无法有效进行吸痰等气道护理。
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适应证和经典的气管切开术相同,但由于前者的手术操作比较简单,手术时间短,可能有助于降低术者感染风险的好处,因此,如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建议首选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但如存在禁忌证,则不建议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
本文的3例行经典气管切开术的病例,正是因为存在手术禁忌证,包括颈部粗短、颈部解剖标志不清、甲状腺肿大等,而无法采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即使已经做了严密的三级防护,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极强传染性,术者在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操作过程中仍需谨慎,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步骤,尽量防止痰液或飞沫对操作者直接喷射的机会。
我们在3例经典气管切开术中,制定了让助手用纱块遮盖在气管切开口上方的操作步骤,有效的阻挡了痰液对术者的直接喷射,缩小了飞沫的污染范围,相信也有助于降低术者的总体感染风险。
此外,手术以后的14天对术者体温和相关临床症状的严密监测也是必要的,这对早期发现可能的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我们完成的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的防护措施总结,耳鼻咽喉科医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时应该采用严密的三级防护措施,其中采用正压头罩、术前充分准备以极可能缩短和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时间、能减少或避免术中痰液对术者直接喷射的操作步骤等可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防护细节。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杂志社是什么级别,如何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杂志社是什么级别,如何投稿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杂志社/杂志简介投稿+我用户名《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原名《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耳鼻咽喉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
本刊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
重点报道国内外有关诊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及与临床紧密结合且具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国内外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和医学新动态。
本刊坚持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第一线医生服务,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成为同专业期刊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
许多国内著名的专家和读者高度评价本刊是“国内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在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研究、鉴定、编制和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本刊于1992、1996、2000、2004、2008年连续五次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列为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199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7年起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Medline)收录;1999年被湖北省科委授予“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工程重点创建期刊”,同年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且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4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2007年获第2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十大名刊奖提名奖;2010年被评为“湖北十大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栏目设置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耳鼻喉科专业期刊与学术论文推荐

耳鼻喉科专业期刊与学术论文推荐随着医学发展的进步,耳鼻喉科作为专门研究耳、鼻、喉及相关疾病的学科,逐渐得到了广泛重视。
在耳鼻喉科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是提升专业水平的关键之一。
为了帮助耳鼻喉科专业人士及相关学者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本文将为您推荐一些耳鼻喉科专业期刊以及一些优秀的学术论文。
一、耳鼻喉科专业期刊推荐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这是一本广受欢迎的耳鼻喉科学术期刊,刊登了大量经过同行评审的高质量论文。
该期刊涵盖了耳、鼻、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耳鼻喉科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分享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
2. 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 Allergy:这是一本专注于鼻及其相关疾病的学术期刊,关注各种鼻部疾病的研究、治疗和康复。
该期刊发表了许多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为从事鼻部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分享治疗经验的平台。
3. Laryngoscope:作为耳鼻喉科领域的著名学术期刊之一,Laryngoscope发表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综述文章,涵盖了喉及相关领域的广泛主题。
在该期刊上发表文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声誉,还可以为同行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二、优秀学术论文推荐1. "The Role of Allergy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这篇论文由Laryngoscope杂志上的作者撰写,系统评述了过敏在慢性鼻窦炎中的作用。
作者深入研究了过敏症状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治疗过敏引起的慢性鼻窦炎的方法和建议。
2.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 Review":该论文刊登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上,作者对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进行了综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投稿操作指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投稿编辑部操作指南须知期刊简介: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诊疗指南、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新材料、流行病学调查、学术讨论、国外研究进展、经验与教训、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病例报告等,还有反映学科新进展的重点号栏目随内容而定。
审稿: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应广大作者要求,本刊自2013年开始开通电子邮箱投稿通道,专家和作者可直接通过本刊全国统一电子邮箱E-mail:zhebyhtjwkzz @进行投稿沟通的操作。
收录:已被国内外20多家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IM, Index Medicus)和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 Chemical Abstract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医学索引(GIM,Global Index Medicus)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
获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1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高的“双效期刊”。
2002、2004年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2~2008年均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颁发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7~2010年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目前本刊是国内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核心期刊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杂志社/杂志简介
投稿+我用户名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原名《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 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 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
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 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 反映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促进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交流。
本刊主要刊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最新研究进展、国外优秀论文、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标准与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科史话、外文期刊目录、国外原文论著等内容。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编译、国外优秀论文、最新研究进展、学科史话。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综述
将数十篇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通读后,有分析、有讨论、深入浅出地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文题要求鲜明、简洁、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20字内为宜,不用缩略语。
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指版面字数)。
文首附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2~5个关键词(主题词为主,自由词为辅)。
文后参考文献要求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10年内(近5年内的文献,不得少于所引文献的50%)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
以15~30篇为宜,书籍和中文文献不引用或少引用。
文献序号应在文中引用处句末按引用顺序以数字加方括号标注于右上角。
文内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请注明英文全称及中文名称,为了便于阅读,请尽量少用或不用英文缩写。
参考文献尽量在因特网上采用复制录用方式,以保证其准确性。
2、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数据准确,格式符合本刊稿约,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文章一般不超过1500字。
当文稿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3、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4、关键词
文稿需标引2~5个关键词。
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05年出版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上的主题词。
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中文或英文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5、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在需要使用商品名的情况下,应先给出其通用名称,括号内给出商品名。
6、图表
文中图表均应贴附于相应文中,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
仅1幅图或1个表写作图1或表1。
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
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表均随文排。
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栏目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标明单位,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
5∶7左右。
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
图片不可折损。
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
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
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7、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例如ng/kg/天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
ng/kg·min-1的形式。
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
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系数。
8、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9、参考文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
,等。
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
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
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
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亲自核对原文并保证无误。
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10、其他要求
①来稿需请作者所在单位主管学术的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
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加工。
②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退稿,则稿件仍在审阅研究中。
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
③来稿
一经接受刊登,全部作者依次在《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上签名,专有使用权转让给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