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标准认证机制

合集下载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规范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规范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规范前言中小学幼儿园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而安全问题是家长和学校都非常关注的重点。

为了确保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制定和实施安全防范标准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各方面的规范标准进行细化。

个人安全防范身份验证因为学校的特殊性质,学校往往需要认证身份,确保进入校园的人员真实可靠。

中小学幼儿园应当购买身份验证系统,并向访问人员强制收集身份信息。

同时,学校应当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以确保身份信息审核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教学安全教学安全是学校安全防范规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应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有安全性能的教学设备,并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此外,学校应当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中的信息,以防止出现学生失踪的情况。

此外,对于班级或个体学生,学校应当制定上下学路线,确保学生到家的安全。

突发事件处理学校应当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和预案,在必要时可以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地震、火灾、洪水和风暴等。

此外,学校还应当制定应急管理制度,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卫生管理学校应当制定完备的卫生标准和措施,确保教育场所的安全卫生。

各功能区应当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特别注意门窗、地面、器具等相对容易发生污染或积存污垢的位置。

同时,还应当建立垃圾分类、清洁管理和环境消防等制度,保证卫生的有效控制。

办公室安全规范电视监控及报警系统学校应当购买安全监控及报警设备,根据目标区域的设施需要,进行布设,以达到全面、覆盖式的监控效果。

可以设置多层次的报警处理机制,对于突发事件,应当能够及时报警和处理,并号召尽可能众多的救援资源。

应急预案教育场所需要制定完善的紧急情况预案,事先明确人员和教育场所设施的安全疏散路线、救援方式和救援站点等。

这些预案需要确保健全、完善,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1530安全措施制度

幼儿园1530安全措施制度

幼儿园1530安全措施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幼儿园1530的安全措施制度,以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环境,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幼儿园1530工作或研究的人员。

2. 安全措施2.1. 人员管理- 所有教职员工必须经过背景调查和资格认证,确保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严格控制人员入职和申请手续,如身份证明、犯罪记录和健康证明等。

- 每位教职员工都应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2.2. 楼宇安全- 所有楼宇必须符合建筑安全规范,并经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 为每个幼儿园教室和活动区域提供充足的灭火器和应急疏散设备。

- 明确划定安全区域和逃生通道,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2.3. 环境安全- 保持幼儿园内清洁卫生,防止环境污染和细菌传播。

- 定期检查和维护所有室内和室外设施的安全性,包括游乐设备和教具。

- 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确保幼儿的健康饮食需求得到满足。

2.4. 紧急事件应对-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

- 安排专人负责紧急事件的指挥和协调工作,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和秩序。

- 建立有效的通信机制,及时向家长和有关部门通报紧急事件相关信息。

2.5. 家长合作- 定期与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和交流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安全的重视和参与度。

-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分享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情况和表现。

3. 责任与监督- 幼儿园校长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本安全措施制度。

- 教职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及时报告任何安全隐患或事故。

- 监督部门定期对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4. 结论本文档所制定的幼儿园1530安全措施制度旨在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环境和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监督部门将定期对幼儿园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保障本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改进。

幼儿园接送指静脉安全身份认证方案(1)

幼儿园接送指静脉安全身份认证方案(1)
幼儿园接送安全身份认证方案
内保 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
(一 班)
(二 班)
(三 班)
1
指静脉
指静脉
指静脉
方案特点
高安全指静脉认证
➢ 采用无法伪造的高安全指静脉特征进行身份认证 ➢ 彻底解决老人手指干燥无法采集指纹的缺点 ➢ 不受手指干湿、指纹磨损的影响 ➢ 不受环境光源、容貌变化等影响 ➢ 每个幼儿可以登记多个(10个)接送亲属
活体特征
➢ 只有正常含氧血液才能成像,非活体不成像;
非接触
➢ 无需像指纹那样需要完全接触,非接触成像,无读头磨损问题;
广泛的适应性
➢ 只要有手的人都可以使用;
4
静脉是身体内部信息偷不走
➢ 静脉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之下; ➢ 静脉结构影像可通过近红外光源采集;
静脉人人不同,永久不变
➢ 静脉模式由DNA决定; ➢ 血管的粗细及皮肤会随年龄的変化而变化,但脉络特征不变; ➢ 左手和右手不同,手腕、手背和手指等各个部位的静脉都不相同; ➢ 双胞胎也彼此不同。
内保服务器
认短 证信 记发 录送
远程服务器
记权 录限 查管 询理
验证成功后可实时语音播报和显示接送人信息,如“乐乐爷爷来了”。
验证成功和幼儿交接后推送相关记录至内保服务器记录保存,同时换可发送短信至 指定手机。
相关记录还可以及时推送至远程服务器供指定登记用户查阅,或可停止相关人员接 送权限(如保姆离职)。
应用范围
➢ 可脱机使用,也可以联网拓展功能 ➢ 可通过继电器或韦根信号控制教室门锁 ➢ 支持RS485\TCPIP\WIFI等联网方式 ;二代身份证,
指静脉+手机号,指静脉+班号等多种认证方式
2

实施幼儿园安全风险识别与级别控制细则

实施幼儿园安全风险识别与级别控制细则

实施幼儿园安全风险识别与级别控制细则1. 目的为了保障幼儿园儿童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风险,确保幼儿园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旨在对幼儿园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并根据风险级别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我园所内的所有儿童、教职工及来访人员。

3. 风险识别3.1 内部风险- 幼儿间的人身伤害- 幼儿走失- 食物中毒- 火灾-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3.2 外部风险- 拐卖儿童- 恐怖袭击- 交通事故- 网络安全风险4. 风险级别划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风险划分为四级,级别越高,风险越大。

- 一级风险:高风险,极高可能性,极高严重性。

- 二级风险:中高风险,中高可能性,中高严重性。

- 三级风险:中风险,中可能性,中严重性。

- 四级风险:低风险,低可能性,低严重性。

5. 风险控制措施5.1 一级风险- 实行24小时安保监控,确保校园安全。

- 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 建立紧急疏散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5.2 二级风险- 加强幼儿接送制度,确保幼儿安全。

- 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定期进行消防器材检查,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5.3 三级风险-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 对校园进行定期巡查,确保设施设备安全。

5.4 四级风险-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关注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

6. 风险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安全风险进行监测与评估,更新风险控制措施。

- 对已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风险控制策略。

7. 培训与宣传- 对教职工进行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培训。

- 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的知识。

8. 附则本细则的解释权归幼儿园所有。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幼儿园安全隐患识别与等级控制操作规程

幼儿园安全隐患识别与等级控制操作规程

幼儿园安全隐患识别与等级控制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识别和控制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幼儿园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保育员。

2. 安全隐患识别2.1 定期安全检查2.1.1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并记录检查结果。

2.1.2 安全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幼儿园建筑物、房间布置、电气设备、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玩具和游乐设施等。

2.2 安全隐患识别标准2.2.1 安全隐患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潜在危害等级进行分类。

常见的安全隐患等级分为三级: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2.2.2 高风险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伤害或生命危险的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修复或消除。

2.2.3 中风险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轻微伤害或不安全情况的隐患,应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措施予以修复或消除。

2.2.4 低风险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轻微不安全情况的隐患,应在适当的时间内采取措施予以修复或消除。

3. 安全隐患等级控制3.1 高风险安全隐患控制3.1.1 发现高风险安全隐患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幼儿园内人员的安全。

3.1.2 高风险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给相关管理人员,并协调修复或消除措施。

3.2 中风险安全隐患控制3.2.1 发现中风险安全隐患后,应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措施修复或消除。

3.2.2 中风险安全隐患应记录并报告给相关管理人员,并在修复或消除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潜在危害。

3.3 低风险安全隐患控制3.3.1 发现低风险安全隐患后,应在适当的时间内采取措施修复或消除。

3.3.2 低风险安全隐患应记录,并在修复或消除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4. 结论幼儿园安全隐患识别与等级控制操作规程是确保幼儿园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定期安全检查和合理的隐患等级控制,幼儿园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现行有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7]35号发文日期:2017年04月25日生效日期:2017年04月2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校园应当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加强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安全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学校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学校安全工作还存在相关制度不完善、不配套,预防风险、处理事故的机制不健全、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综合改革、破解关键问题,建立科学系统、切实有效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

将学校安全作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作用,运用法律、行政、社会服务、市场机制等各种方式,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防控。

将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风险隐患全面纳入防控范畴,科学预防、系统应对、不留死角。

坚持依法治理、立足长效。

突出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和重要性,依据法治原则和法律规定,做好顶层设计,依法明确各方主体权利、义务与职责,形成防控学校安全风险的长效机制。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08.28•【字号】深教规〔2020〕4号•【施行日期】2020.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校园安全正文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深圳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深圳市教育局2020年8月28日深圳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7〕35号)、《广东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粤教保〔2018〕11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安全工作,现就加强我市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综合改革、破解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学系统、全面规范、职责明确的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体系,切实维护师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园平安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预防体系。

1.推进学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尊重生命、保障权利、尊重差异的意识和基本安全常识从小根植于学生心中。

适当增加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行为、防范针对未成年的犯罪行为等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强化规则意识。

幼儿园安全稳定措施

幼儿园安全稳定措施

幼儿园安全稳定措施一、重视幼儿园安全问题幼儿园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家长对幼儿园的重要关注点。

因此,幼儿园应该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建立起一系列的安全稳定措施。

二、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制度幼儿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安全预案、安全检查等。

通过安全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让每一个参与幼儿园的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加强安全教育幼儿园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例如,教导幼儿不乱翻他人的物品,不随意走出幼儿园,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通过安全教育,幼儿可以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建立安全预案机制幼儿园需要针对常见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突发事件等。

在应急情况下,教师和工作人员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应对措施,保证幼儿的安全。

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幼儿园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备、电气设备、卫生设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进行排除。

六、建立完善的出入管理制度幼儿园应该建立完善的出入管理制度,对进出幼儿园的人员进行认证和登记。

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接送幼儿,确保幼儿在交接过程中的安全。

七、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幼儿园需要加强校园安保力量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幼儿园可以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合作,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家长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幼儿园安全的重要参与者。

幼儿园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也接受家长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建议。

九、完善监控录像系统幼儿园可以安装监控录像系统,实时监控幼儿园各个区域的情况。

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可以及时查找证据,并加强安全控制措施。

十、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幼儿园需要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急救措施,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性线(N)应为淡蓝色;
3)相线应符合下列规定:L1应为黄色,L2应为绿色,L3应为红色。
7.开关的保护导线配置合理,不得有大开关配小导线现象。
8.配电箱前应留有足够的安全工作空间和通道,不得隐藏或遮挡配电箱的操作空间。
9.箱柜体插座连接正确,并配有漏电保护器,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
白庙子中心幼儿园安全标准认证机制
制作时间:2017年11月
制作人:赵佳旭
项目
细项
标准
认证机制
设备设施
校车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1.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
2.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
3.校车标牌应当载明本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的所有人、驾驶人、行驶路线、开行时间、停靠站点以及校车标牌发牌单位、有效期等事项.
2.服装绳带设计安全要求: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头部和颈部不应有任何绳带。
3.附件强力和锐利性要求:为防止服装上的钮扣等小附件被婴儿吸入鼻孔或放入口中,不宜使用尺寸小于3mm的附件,且应达到相应的抗拉强力。同时,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所用附件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
4.包装必须安全,标识要一目了然。对于缝制在可贴身穿着的婴幼儿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应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婴幼儿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本标准的编号及“婴幼儿用品”,儿童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本标准的编号及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GB 31701 A类、GB 31701 B类或GB 31701 C类)。
体育器械
教具及玩具
《关于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的通知》(教备〔1992〕81号)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 国教委[2012]
1.配备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力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力的机会与条件;
2.鉴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目录中的二类配备。
3.配备数量按一所幼儿园两个大班、两个中班、两个小班计算的最基本配备量。
4.参照目录的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各种无毒、安全卫生的自然安全和废旧材料自制玩教具。
(1)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2)生产用的电气设备;
(3)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4)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5)其他。
教学仪器
教学仪器
《关于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的通知》(教备〔1992〕81号)
1.每班配有钢琴、电脑及屏幕等信息化设备或者录音机、电视机、影碟机,有高度适宜、操作方便的黑板(白板)。
2.每班有数量适宜、开放的玩具柜、图书柜及数量充足的各类玩具、图书。
3.有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活动的大型器械,器械种类齐全,能有益于发展幼儿各种技能。
4.有玩水玩沙设施、种植饲养区(角)。
食品药品
药品及治疗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妇发(1994)第11号)
1.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建筑材料防火应满足耐火级;
日常用品
玩具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4年,卫生部、国家教委)
1.采购的玩具标识有KPS安全性能检测、EN71检测和SGS检测等。
纺织床品、衣物、教具及玩具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1.增塑剂和重金属含量:对于含有涂层和涂料印染的婴幼儿纺织产品,需要满足GB 18401-2010中对于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有害物质的要,满足对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
3.做好定点采购、索证、留样登记等工作。
4.每周制定科学的带量食谱。保证膳食平衡。
5. 食物品种多样;主副食的选料、洗涤、切配、烹调等方法科学,搭配合理,色、香、味、形俱全,符合幼儿营养膳食的要求。
建筑材料
儿童玩具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1.建材满足的园舍防震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在抗震设防类别在6级及以上区域,严禁使用空心板等构部件;
2.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3.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门内和门外1.4m内不得设置踏步。
4.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电气箱柜
《户外配电箱通用技术条件》;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4.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应当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
消防设施和器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按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
1)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2)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m;
3)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2.消防设施与器材不得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3.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安全出口及安全通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1.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楼顶顶面不得搭建违章建筑。
2.在卫生室工作的医师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营养膳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九号)
1.幼儿园食堂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2.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
1.配电板(箱)应用不可燃材料制作。
2.配电箱(柜)上应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3.柜体内外整洁、完好、无积尘、积水和杂物。
4.板(箱)以外不得有裸带电体外露。
5.配电箱内张贴电气控制线路图,开关上张贴分路标识。
6.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接线压接规范。
1)保护地线(PE)应为绿、黄相间色,箱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