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引用诗词
领导讲话稿诗词

领导讲话稿诗词领导讲话稿诗词篇一:习主席讲话中引用过的诗词经典习主席历来讲话中引用的中国经典诗词、名句和民间谚语:一.2016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引用: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二.2016年11月21日在斐济媒体发表题为《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的署名文章中引用:1.“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三.2016年11月21日在奥克兰出席新西兰各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讲话中引用: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四.2016年11月20日在惠灵顿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谈时引用: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五.2016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中引用:1.“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2.“国虽大,好战必亡”。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六.2016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引用: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七.2016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引用:1.“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八.2016年1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中引用:1.“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九.2016年11月10日,在北京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及配偶举行欢迎晚宴前致辞引用:1.“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十.2016年11月9日出席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作主旨演讲中引用: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十一.2016年10月31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用: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中国领袖写的红色诗词

中国领袖写的红色诗词1.《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忆秦娥·娄山关》近现代·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西江月·井冈山》近现代·毛泽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5.《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6.《菩萨蛮·大柏地》近现代·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áo)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7.《十六字令》近现代·毛泽东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8.《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9.《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近现代·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0.《清平乐·会昌》近现代·毛泽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这些翻译很经典!美国总统发言中的古诗词

美国总统访华引用的古诗文

美国总统访华引用的古诗文奥巴马到中国来了。
他访华会引用哪句中国古诗文?奥巴马在上海的Town Hall演讲中引用了一句Chines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显然这是《论语》中的名句“温故而知新”。
美国多位总统都曾引用过的中国古诗文。
那么这些古诗文又该如何翻译呢?1972年2月21日,在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晚宴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祝酒辞中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Chairman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中方翻译冀朝铸胸有成竹地翻译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尼克松接着借题发挥: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 (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只争朝夕的时候了),赢得了满堂彩。
卡特总统在卸任后,于1981年8月24日到北京访问。
当时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便在“中国通”的指导下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当时没有互联网,碰上这种难题只能打电话给文学研究所询问这两句“唐诗”的出处。
结果已经是下午,所里没有几个人,也帮不上外交部的忙。
无奈之中,电话转到文学所主办的《文学遗产》编辑部,当时在场的编辑王学泰先生很有学问,感觉不太像唐诗,翻开《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很快找到此诗是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七个美国总统引用的十句经典中文诗句

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引用者:尼克松(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年月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在祝酒词地最后引用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地句子:“ :,, .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赢得全场掌声后,尼克松接着借题发挥:“ ,.(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只争朝夕地时候了)”,更为前句增色.而此时,是中美中断了年地联系逐渐恢复正常地时候,两国渴望接触,这句诗词地恰当引用,准确地表达了他希望中美邦交正常化地迫切心情,赢得了满堂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今世褦襶(àà)子,触热到人家.” ——(晋程晓《嘲热客》)引用者:卡特(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美国第任总统卡特卸任后,在年月日来到北京.当是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便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此诗出自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摇扇髀中疾,流汗正滂沱.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其中“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这两句,很符合卡特地身份:已经不担任总统了,还来麻烦主人,很不好意思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引用者:里根(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年,好莱坞演员出身地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在国家主席举行地欢迎晚宴上,里根在祝酒辞中说:“ ,,,,‘ ,.’(很多年前,一个叫王勃地中国诗人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用古诗来表达中国美国虽然隔着太平洋,但是中美还是像邻近朋友一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经》)引用者:里根(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仍然是年,在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欢迎晚宴地第二天.也许他觉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较浅显,还不够减轻中国主人对他这个老牌右翼保守分子地疑虑,里根在这天中国总理晚宴上地祝酒辞中加了一句加大互信力度地话:“… . ‘ ’ ,‘ ,.’(让我们同心同德,正如《易经》中一句话说地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明代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引用者:老布什(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老布什总统年春访华,在祝酒辞里,老布什说:“' :‘ ’(有一个中国谚语这样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此称赞中国人正在栽种改革之树,而且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收获果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引用者:老布什(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还是在老布什总统年访华地那个欢迎晚宴上,在引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后,老布什提到他和芭芭拉在中国旅行地难忘经历,特别是杜甫地老家四川.老布什提到乘船经过三峡地经历时说:“… ' ‘ .’(我们想起了三国故事,几乎听到了诗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地描述)”,似乎在暗示中美关系已经冲破重重阻力破浪前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篇》引用者:克林顿(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年克林顿总统克服了拉链门地心理阴影,访问中国直奔文化古城西安.在仿古迎宾入城仪式上,克林顿地讲话也带有厚重地历史感:“ , :,(让我们给《礼记》这本历史古书地文字赋予新地意义:当大家走伟大地道路时,世界所有地人都将是平等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克林顿所说地“当大家走伟大地道路时,世界所有地人都将是平等地”是《礼记》地《礼运》篇第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万章(下)》引用者:克林顿(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年克林顿参观完西安后,在北京地国宴上,克林顿在祝酒辞中宣称“我们在以不同地方式坚决维护着孟子地思想”,他所引述地孟子语录是这样一句话:“ ;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孟子这段话出自《孟子万章(下)》,读来相当绕口,大意是一个乡地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地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地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地优秀人物交朋友.也就是说,伟大地美国人民和美国领导人很愿意和伟大地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交朋友.这样地话从美国总统口中说出来,当然让中国人十分受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夏书》)引用者:小布什(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小布什文采不高,口齿不清,但是也咬文嚼字地引用过中国古诗词.年月,在访问中国之前小布什在日本京都发表了关于民主与自由地重头演讲.在演讲地最后,他说:“ ,,‘ ,,’ (在托马斯杰斐逊或亚伯拉罕林肯诞生地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诗人写道:‘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地根基.根基牢固,国家就安宁.’)”这句话出自《尚书夏书》中地“五子之歌”,原文是“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尽心下》)引用者:奥巴马(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在年月开幕地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奥巴马引用了孟子地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并解释说,美中两国地任务就是要为后代共同探索一条通往未来地道路,以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互不信任地情况.他说,双方都应注意随时维护这条道路,即便在双方发生分歧地时候,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埋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奥巴马这段讲话地英语原文是:“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十、“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引用者:奥巴马(美国第任总统)背景说明:年月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四楼宴会厅发表演讲,他谦虚地说自己地中文远不如中国年轻人地英文,演讲期间他说:“ .(‘温故而知新’)”奥巴马借用《论语》中这句名言来阐述中美关系,意在说明中美之间年建交所走过地路并不平坦,但总体上是顺利地,富有成效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开国元勋诗词

开国元勋诗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七律·有所思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瀟瀟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2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春日偶成其一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其二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3朱德(1886-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太行春感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叫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寄南征诸将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4彭德怀(1898-1974)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陈毅诗词

陈毅诗词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反攻下汀州龙岩1929年6月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
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
忆亡1932年秋余妻肖菊英,不幸牺牲,草草送葬,夜来为诗,哀哉。
泉山渺渺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
芳影如生随处在,依稀门角见冰姿。
检点遗篇几首诗,几回读罢几回痴。
人间总比天堂好,宿愿能偿连理枝。
依稀门角见冰姿,影去芳踪我不知。
送葬归来凉月夜,泉山渺渺汝何之。
革命生涯都说好,军前效力死还高。
艰难困苦平常事,丧偶中年泪更滔。
乐安宜黄道中闻捷1933年3月1933年3月,军行乐安、宜黄道中,闻黄陂大捷,敌之第四次“围剿”被粉碎矣,喜赋。
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
半夜松涛动山岳,中天月色照须眉。
工农儿子惯征战,四破铁围奇中奇。
哭阮啸仙、贺昌同志1935年4月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登大庾岭1935年秋1935年秋,时闻何梅塘沽协定。
大庾岭上暮天低,欧亚风云望欲迷。
国贼卖尽一抔土,弥天烽火举红旗。
偷渡梅关1935年冬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着劫灰。
野营1936年春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油山埋伏1936年春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
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 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21江西省中考试题)

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21江西省中考试题)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节选)吴宝军①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确实道出了读书的乐趣。
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她不仅多情,而且知心,是最易引起共鸣的最好的人生伴侣。
②孔老夫子说,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一语道出了诗歌的真谛(许多人引经据典做了各种解释,其实都离题万里了)。
她耐看,她兴业,她能群,她解怨。
观之则身心愉悦,用之则事业兴隆,修之则品格超群,知之则心气平和。
终人一生,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伴侣?③诗歌的美是独一无二的。
她是令人销魂的天籁,是令人沉醉的芳醪,是令人刻骨的相思。
好的诗词宛如画境又胜似画境。
月明风清之夜,吟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幽静绝俗的图画舒展眼前,桂花飘落、山鸟啼鸣的天籁之音也仿佛穿越时空来赴约。
孤独寂寞之时,揽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顿生“诚知此恨人人有”的共情之感。
徜徉在诗歌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受是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
④“不知诗,无以言。
”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
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诗词。
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国家领导人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对未来的充满信心;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表达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国家领导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共鸣,等等。
⑤“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慰问走访时,国家领导人如是说。
⑥中国是诗的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前天花费一个晚上,昨天下午从三点一直坐到晚上近九点,今天上午又忙一个小时,总算把温家宝总理历年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文化中的名句基本整理完毕。
纵观温总理任期这十年的讲话,尤其是每年的两会答记者问,引经据典成为各大媒体记者竞相报道的焦点之一。
记者们都是文人,文人嘛,热衷于玩文化,所以,遇上这么一个学富五车的文化总理,正好暗合了记者们的口味。
于是,这十年,温总理的博学多才,通过媒体的信号放大,传遍了中国,影响了很多人,这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开个玩笑,我认为,温总理任期十年最大的贡献,除了搞经济,就是传播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把这笔文化财富全景式地展现给大家,我不惜时间,苦坐电脑前,做“地毯式轰炸”搜寻,用了“竭泽式捕鱼法”,搜罗温总理的历届答问原文和其他讲话资料。
我想,争取做完这件事后,让后来需要查阅温总理引用经典文化名言资料的人,不再重复我的辛苦,所以,我宁愿辛苦一点,即使不能一网打尽,至少也是超越前人了。
★温家宝总理引用过的经典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引用背景:2003年,温总理说:“在我当选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望大陆》)■引用背景:2003年03月20日,国务院新当选的总理温家宝回答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提问时说:“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引用背景:2003年03月20日,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农村问题时说:“中国古代《大学》一文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告子下》)■引用背景:2003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我总记得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继续进行开创式的工作。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晚清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引用背景: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引用背景: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
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台湾丘逢甲《春愁》)■引用背景: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形势解》)■引用背景:2004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去年在这里我曾把社会主义比作大海,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不断发展。
今天我在这里又想把社会主义比作高山,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引用背景: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治政思想。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引用背景: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
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周易-系辞下》)■引用背景: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答中央电视台记者:一个聪明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
因此,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经验、教训和启示。
对今年的工作,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要有忧患意识,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台湾文学家钟理和《原乡人》)■引用背景: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答台湾联合报社记者: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用血和泪写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我还想引用一位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话。
他说,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解释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
)■引用背景:2005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行百里者半九十”。
绝不能半途而废,当然我们将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注重采用经济机制的调节和经济手段的调节。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用背景:2005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而且随后就发生了南北战争。
我们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同胞兄弟何不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引用背景:2006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新唐书魏征传》)■引用背景:2006年两会温家宝总理会见记者前说,清醒就是要认识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只是在现代化的进程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更长,更艰苦。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引用背景: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时提到。
▲德为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引用背景: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时提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引用背景: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时提到。
▲引用六段诗章:1、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一副对联)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的《竹》)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朝哲学家张载座右铭)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6、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德国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引用背景: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时提到:前不久,访问欧洲前,我接受欧洲几大媒体记者的采访。
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到,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困难。
我说:你实际上是在问我,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那么,我引用下面的六段诗章,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引用的第一例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例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三例是郑板桥的《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第四例是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五例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第六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右铭,死后刻在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我没有想到,记者把这六段诗章,连同采访内容用两个版登在《泰晤士报》上,而且中国的五段诗句全部用中文,把作者、文章、年代都注释得清清楚楚,还用半块版登了一幅屈原的水墨画像。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艾青《窗外的争吵》原诗为:春天:别以为大家怕你,到时候你就得走,你不走大家轰你,谁也没办法挽留。
用不到公民投票,用不到民意测验,用不到开会表决,用不到通过举手。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
)■引用背景:2007年温总理答人民日报记者问: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
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代刘禹锡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引用背景:2007年温总理答记者问: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出自《荀子哀公》,原文是: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引用背景:2007年温总理答记者问:第三,要实行教育和惩治并举的方针,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对于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不管发生在哪个领域,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他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肃惩处。
▲好雨知时节。
(杜甫《春夜喜雨》,原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