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简介
现代交换技术大纲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
交换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质上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控制管理下,完成信息处理的应用系统。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高专应用性专门人才。
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程控交换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学习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突出基本概念,掌握关键技术。
主要教学要求为:1、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2、理解话务量基本概念和话音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3、掌握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7号信令系统的工作原理4、理解程控操作系统及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5、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6、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结构及软件技术7、了解分组交换、ISDN和ATM技术的应用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掌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四、教学时数及学时分配建议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理论实操合计1第1部分绪论22 2第2部分交换技术基础22 3第3部分信令方式4484第4部分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4485第5部分数字交换原理与数字交换网络6416第6部分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接口和控制设备4487第7部分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4488第8部分分组交换技术44 9第9部分ISDN技术2210第10部分ATM异步传送方式22合计342054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绪论教学内容:本章讲述了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几种主要交换方式的特点。
教学要求:理解交换的概念;理解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 TM交换的特点;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整体结构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实质。
《现代交换技术》教学大纲.doc

《现代交换技术》教学大纲学分:X学分学时:64学时以上适用专业:高职本科或高职教育类通信技术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大类的核心专业课,是构建学生通信专业背景(理论和技能)的关键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通信技术等高职本科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电信网络工程建设、交换设备制造、通信交换系统运营及交换通信集成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课程的任务:根据对通信类专业工作岗位的细分,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岗位需求调研,本课程的开设直接与工程岗位群和设备岗位群中的相关岗位相对应,目标清楚,定位准确。
本课程以通信发展、交换机的产生,交换机结构,交换原理、交换机的模块化、交换数据配置、交换机的本局开局,电话信令监控、交换机的使用等工作技能培养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建立起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理解交换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原理和技术。
了解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背景、交换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交换方式的种类;掌握交换机的发展、交换机的基本结构、交换机的配置方法;熟悉电路交换机的硬件、软件结构以及程序控制中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电话网结构、信令基础知识和No. 7信令系统;了解话务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IP交换、VoIP,软交换、IMS的原理以及当今通信发展的新技术。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在交换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交换机开局数据配置的方法的了解,网络调整技巧的掌握等方面,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胜任交换工程师、网络分析工程师等工作任务。
本课程以工程实践为背景,采用项目扩展引导,分项目任务实施的方式,注重锻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动手和操作的能力等。
前导课程:《通信技术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通信原理》等。
后续课程:《宽带接入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简介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金惠文、陈见亚、纪红 等编著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桂海源编著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卞卡丽 等编著
2010年11月27日 6/8
教学内容
概述 交换网络的结构与原理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接口与外设 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程序管理 呼叫接续与程序控制 电信网信令系统 数字程控交换机示例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编著现代交换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等编著现代交换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桂海源编著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等编著2013年5月13日78概述交换网络的结构与原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接口与外设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程序管理呼叫接续与程序控制电信网信令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示例2013年5月13日882013年5月13日98课程简介结束
4/8
课程 简介
学时: 学时:总学时数48,全部为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刘振霞,马志强,钱渊
2010年11月27日
5/8
课程 简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参考书: 参考书: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 第二版)
2010年11月27日 2/8
课程简介
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现代交换技术是通信工
程专业的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 的是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基 本原理、软硬件体系结构和基本技 术,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信息与通 信课程,以及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 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年11月27日
现代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现代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技术课程设计1. 引言现代通信网络在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各种数字化设备进行信息交流。
传统的通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交换技术作为人们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完善。
因此,本文将讨论现代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技术的课程设计。
2.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交换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交换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4.交换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3. 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交换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熟悉交换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4.理解交换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4. 课程教材本门课程将使用以下教材:1.《现代通信网络》(第三版)许学民、陈金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交换技术》(第二版)冯友兰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3.《数字交换技术》(第四版)王晓茜、江小平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5. 课程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讲述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类和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2.实践:分组进行小组设计,运用交换技术设计一个实际系统,如电话自动交换机等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交换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等6. 课程评估本门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内容:1.平时成绩:参与讨论、小组实践、作业完成情况2.实验成绩:设计并完成小组实验项目,体现综合能力3.考试成绩:总结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发表自己对于交换技术的认知和思考7. 课程推广本门课程可以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推广授课的途径如下:1.校内推广:与校内有关学院联系,利用教师资源和课程教材进行宣传推广2.网络教学:将课程教学视频和课件上传至在线教育平台,供有兴趣的学生自学或报名参加线上课程3.场外推广:与相关企业和机构联系,开展课程培训或讲座等活动,扩大课程影响力和受众范围8. 结论交换技术作为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现代数字化通信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904031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教学时数:40H学历层次:高职课程代码:9040313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分数: 2.0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制订人:李志敏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课程性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任务:本专业以培养从事“通信网络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程师”、“移动通信优化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兼顾“通信网络产品的售前”,“通信产品销售”、“通信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等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此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软交换、IMS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与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以及在理解和掌握现代交换技术中涉及的呼叫处理原理与信令系统的基础上处理在移动通信系统维护与优化过程碰到的疑难问题利用现代交换技术解决。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处地位: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各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之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通信传输技术等专业课程),针对专业人才从事移动通信工程工作中所涉及的基本移动通信知识、工作技能与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课程。
2.设计思路(1)内容设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掌握移动通信工程中所涉及的现代交换技术,一部分涉及软交换、IMS与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与维护。
另外一部分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维护与优化过程碰到的疑难问题利用现代交换技术解决。
第一部分以现代交换技术的原理与技术为主讲解。
第二部分以现代交换技术原理与技术基础解决移动通信系统项目的实际问题。
在各个项目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展开多媒体教学,以实际项目工作对人员的团队、独立工作能力及本课程之外的知识能力(如作图能力、文档处理能力等)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训教学。
(2)教学设计该课程是学生在基本完成了所有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条件下展开,此时近似于工作环境,所以本课程尽量模拟工程工作中常见的培训方式进行,教学场所以多媒体教室与实训室作为主,在多媒体教室用培训的方式进行主要知识点的讲授,将各个知识点以项目形式组织,各个项目交叉包含本课程所有知识点,使学生能掌握完成各个项目的知识、工作流程等内容,在实训室验证各个项目,以移动通信系统工程中进行的各个项目为例要求学生以小团队的方式完成各个项目。
《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doc

5. 9《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现代交换技术(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课程号(代码):30333330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下述内容:(1)交换在通信网的地位和作用(2)各种交换方式(3)交换技术的发展2、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下述内容:(1)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2)电话通信网(3)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4)ISDN的基本概念(5)ATM交换的基本原理(6)IP交换的基本概念3、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下述内容:(1)交换单元的构成(2)各种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4)No. 7信令系统(5)ATM交换技术三、教学内容:1交换概论(4学时)1.1交换的引入1.2各种交换方式1. 3,交换系统1. 4.以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 2交换网络(6学时)2.1交换单元2.2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6学时)3.1概述3.2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3. 3接口设备3. 4话路建立3. 5控制子系统3.6程控交换软件技术3. 7电话通信网4信令系统(4学时)4.1信令系统概述4. 2 7号信令系统4. 3 7号信令网5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6学时)5.1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5. 3.分组交换协议——Xo 25协议5, 4.分组交换机5. 5分组交换网5.6帧中继技术6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4学时)6. 1 ISDN技术的发展6. 2 ISDN的基本概念6. 3 ISDN交换技术6.4综合业务数字网7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学时)7. 1 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产生和发展7. 2 ATM基本原理7. 3 ATM交换技术7.4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8IP交换技术(6学时)8.1概述8. 2 IP交换8.3标签交换8.4多协议标记交换9交换新技术(2学时)9.1软交换技术9.2光交换技术四、教材:《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五、主要参考资料:《现代电信交换》,陈锡生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现代交换原理》,金蕙文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现代交换技术》,张继荣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 月第一版六、成绩评定:期末70%,平时:习题10%;出勤10%,实验10%。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交换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性质选修学分 3学时54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开课时间第3学期课程内容介绍各类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主要包括:交换的定义,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交换网络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开关阵列,时分复用交换单元,CLOS网络,TST网络,DSN网络,BANYAN网络; 数字程控电路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接口电路的作用,重点介绍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模拟用户接口电路,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模拟中继接口电路,数字中继接口电路,数字多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交换系统的存储程序控制,包括呼叫处理过程、交换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等内容; 分组交换和帧中继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交换虚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路由选择,流量控制,通信协议; 信令的基础知识和No. 7信令系统; A TM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ATM交换的呼叫控制所涉及的协议过程和实现的机理,重点介绍基于ATM交换的B-ISDN拓扑结构,ATM交换机的模块结构,信元交换机构,输入和输出模块,A TM寻址,地址登记,连接建立和清除; 路由器和IP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重点介绍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I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TC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路由器的报文转发原理,路由选择表的生成和维护,IP交换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IP交换中所使用的协议,标记交换技术; 光交换元件,光交换网络结构,多维交换系统和光交换的应用。
最后介绍交换新技术—软交换,包括软交换的组织结构,网关技术,控制原理,业务应用与开发环境。
目的与要求通信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它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即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信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标准不断出现。
交换技术与终端业务、传输技术必须相适应。
现代交换技术 教学大纲

现代交换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0428Z10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方向二必选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1. 张中荃主编. 现代交换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2. 罗国明主编.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3.劳文薇主编.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是工科院校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交换是现代信息网络的核心,“交换”的发展,决定了“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由此确立了交换原理课程在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的重要地位,是信息网络运行的灵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概念,了解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背景,掌握交换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了解交换方式的种类;掌握电路交换机的硬件、软件结构以及程序控制中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电话网结构,了解话务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了解ATM 交换原理、IP交换原理以及当今电话通信发展的新技术。
使学生具有通信专业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各种专业技术课打下必备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必须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设备。
了解程控交换软件系统,掌握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各种控制方式,熟悉话务量、呼叫能力和可靠性的计算方法。
熟悉常见的程控数字交换机。
了解电话通信网中的一些常识及最新技术。
熟悉未来下一代主干网的构建技术与原理。
熟悉ATM与MPLS等宽带交换技术的原理。
能力:能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话系统;能结合FPGA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程控交换机;能够理解核心网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设计思路;在交叉知识的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面向客户的系统设计思维模式,提升理解用户需求的基本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它
2010年11月27日
8/8
课程简介结束
2010年11月27日
9/8
4/8
课程 简介
学时: 学时:总学时数48,全部为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刘振霞,马志强,钱渊
2010年11月27日
5/8
课程 简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参考书: 参考书: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第二版)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 第二版)
2010年11月27日 2/8
课程简介
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现代交换技术是通信工
程专业的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 的是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基 本原理、软硬件体系结构和基本技 术,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信息与通 信课程,以及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 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年11月27日
3/8
课程简介
课程要求: 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
了解程控交换技术在通信网中的地位;理 解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信令系统、程控 交换机的软硬件组成、呼叫接续过程;掌 握信令系统、交换网络及ZXJ10程控交换机 的软硬件结构、呼叫接续过程及数据管理 与维护等。
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多媒体投影及课堂讲授
2010年11月27日
现代交换原理
Modern Switching Principles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课程简介
课程意义: 课程意义:通信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
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先导和带 动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 新业务不断涌现,电话通信和数据通信已 成为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信息交流方式, 是人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 而为了实现一个有效的通信就需要采 用交换技术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叶敏 编著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金惠文、陈见亚、纪红 等编著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桂海源编著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卞卡丽 等编著
2010年11月27日 6/8
教学内容
概制系统的结构与程序管理 呼叫接续与程序控制 电信网信令系统 数字程控交换机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