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外摆门设计
外摆式自动车门驱动系统设计

外摆式自动车门驱动系统设计江洁(浙江丽水学院机电建工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车门是车身结构中一个较复杂的总成,介绍了适用于公共短途客运的外摆式自动车门的驱动系统,该系统安全、可靠、低成本,满足了客车对外摆自动门的要求,并对具体驱动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自动车门;外摆门;驱动系统中图分类号:TH122;U4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 5276(2008)06 0163 02Design of t he D riving Syste m of Auto door for BusJI ANG Jie(Zhe jiang L ishu i I nstit u t e,L ishu i323000,Ch ina)Abstrac t:Auto door is a more complex assembly in t he structur e of bus body.The paper pr esent s a driv i n g sys t e m of t he auto door sw i n g out s ide f or bus.The sy st em is not only sa f e,re liable and econom ica,l but also meets the need of t he passenger car.And fi na lly,the so m e pr oble m s of driv i n g sy st em design are discusses in det ail i n this paper.K ey word s:bus auto door;sw ing door out s ide;driving sys t em0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对公共短途客运有了更新的要求,外摆式自动车门在车关闭时车门外侧与车身外侧表面保持平齐、光顺,同时能显著提高密封性,因此在国外的公共汽车和旅游客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我国由于自身的国情,外摆式自动车门大多用于一些中、高档客车上。
客车车门设计

一绪论1.1客车乘客门类型选择乘客门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对客车的整体造型也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客车外形是影响客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乘客门是车身外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客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客车外形的美观与动感。
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客车的空气动力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过去我国采用较多的是折叠式车门,由于车门内陷而增加了汽车的空气阻力,产生风流噪声,而且由于车门缝隙大,密封困难,在形式中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和漏尘,从而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
导槽滚轮式乘客门虽然无内陷,但是在车身侧壁有导槽。
因此,在的许多高档旅游客车和长途豪华客车上出现了一种使车身表面平整光滑的乘客门,外摆门成为代表乘客门发展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出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完善,我国中、高档客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摆门已经在我国客车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1.1客车乘客门主要结构形式客车乘客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3种:折叠式、外摆式、内摆式。
1•折叠式乘客门:打开时呈折叠形式,是各种客车普遍采用的传统形式的乘客门。
具有单轴2页和双轴4页2种形式。
2.外摆式乘客门:又称外开平移式乘客门。
外摆式乘客门在关闭时,其外侧与车身外侧面平齐,密封效果、美观性好,占用车内空间小,使得踏步空间大更好布置,便于乘客上下车,也便于和车身曲线配合,以降低风阻,减小风噪,近年来不仅在中、高档城间客车上普遍采用,且在城市客车上也得以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外摆门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单摆式的较常见。
3•内摆式乘客门:又称内开回移式乘客门。
内摆式乘客门是乘客门中开启后净开度最大的一种,方便乘客上下车,尤其适用于城市客车。
内摆式乘客门的门扇在开启后会占用车内空间,这也使得它在高档豪华客车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较常见于城市客车中,外摆式乘客门也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
1.1.2外摆门的优点在本题目中要求的中型客车中选用外摆门,它与折叠式乘客门相比有以下优占:八、、•1外摆式车门是把车门整体旋转外移,车门开度大,可以开启到门框宽度,有效利用门框空间,使踏步宽敞,保证乘客上下车方便。
电动外摆门设计

电动外摆门设计史兆杰【摘要】电动外摆门是轻型客车的重要部件,基于产品设计经验,主要介绍电动外摆门的设计要求、结构、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制造材料、车门控制等几个方面,对电动外摆门设计提出一些经验或建议.【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29-32,35)【关键词】客车;电动外摆门;结构设计;车门控制【作者】史兆杰【作者单位】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2电动外摆门是轻型客车的重要部件,具有开度大、密封性好、开关方便、刚性较好等优点。
随着客车的发展,特别是轻型客车的发展,电动外摆门应用越来越广。
相比大客车的气动外摆门,受轻型客车外形为曲面、结构受限制、驱动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影响,电动外摆门设计与之有一定的差异。
最初的国内应用的电动外摆门都来源于进口,2000年左右,国内有客车企业购买德国博得(BODE)公司的电动外摆门部件装车,但其价格昂贵,且不太适应中国的总体路况,导致可靠性不高。
在强烈的市场需求下,国内一些客车及零部件企业借鉴博得、日本考斯特、德国奔驰客车等的同期产品开始仿制和改进,并经过十多年的改进、发展,目前已经成熟,已大批量装车应用于市场,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参数设计方法、设计规范等等,但还没有形成电动外摆门的系统化的设计知识。
为此,本文结合作者从事的电动外摆门设计的经验,主要介绍电动外摆门的设计要求、结构、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制造材料、车门控制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包含并体现了目前电动外摆门研发的创新点,希望对电动外摆门设计提供一些经验或建议。
1.1 外摆门的结构通常情况下,外摆门由车门总成、摆臂总成、平横杆总成、电动门泵、锁止机构、密封胶条等几部分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1.2 外摆门的运动原理外摆门的运动原理为双摇杆机构,其原理简化如图2所示。
图2中BC杆为车门,CE杆为摆臂,BD杆为平衡杆(约束杆)。
客车气动外摆门设计

得 F , =— —
0 65
= 8 6 7 N, 所 以 气 缸 n { J
. . ——
表 1 门泵 参 数
项目
内径 ×行程
( f = 【 城能力 8 6 7 N 得气 缸直径 D : / — 4 F
P
单位
参数
中1 O O× 7 5
一 ^ 、 』 / — 3 — I 4 × 0 4 二 。 5 2 . 5 m m,所选气缸直径应 ’ … … … 。 > 。
通过 门体上 特征 点 A作 与车 身侧壁 相交
j 戊1 。 的 斜 线 AF,将 E C 的 延 长 线 此 斜 线
J : F点 .陔点 即是 我 们希望 的 瞬心 ,连 接F B并 延 长使之 与B B ’ 的垂直甲分线 n相 j :D点 ,该点即 为 卜 衡杆 与车体 连接 的铰接
摘
要 :本 文介 绍 了 N J L 6 1 1 7 B E V旅 游 车 型 乘客 门的设 计过 程 :包括 密封 结 构 的 选择 、乘 客 门三 维数 模 的 i
参数 设 计 及 各铰 接 点位 置 的确 定 关键 词 : 气动 外 摆 门 ;旅 游客 车
构
侧 上
5 气 的 L 缸 p } { 气
1
] 框立柱
2 门框装饰型材
3 门框型材
4 门框胶条
5 门扇胶条
6 门体型材
6 0 AU T OT I ME
AUToM oBI LE DES I GN l 汽 车 设计
区 j 时r ℃ 汽车 W L , I c n a u l o l i l ' l l e C O n r
… ¨
2 建 立乘 客门三维模型
大客车新型外滑移门结构设计研究

大客车新型外滑移门结构设计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客车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对于大客车的安全和舒适度一直是车辆制造商和用户们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大客车新型外滑移门结构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外滑移门是一种新型的车门开口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向内开启的车门,外滑移门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进出车门更加方便的优点。
在大客车上使用外滑移门可以有效地提高车厢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减轻车厢内拥挤的情况,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此外,外滑移门可以在行驶过程中随时打开和关闭,使用户在出入车门时更加轻松自如,减少了外部噪音的干扰。
基于以上分析,在设计大客车新型外滑移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材质选择:与传统车门相比,外滑移门的材质需要更加轻便、结构更加合理,以确保车门的顺畅开启和关闭。
2. 结构设计:外滑移门的结构需要更加人性化,增加安全保护装置,从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危险。
3. 门体平衡:考虑到大客车的车门高度比较高,在门体平衡方面需要增加机构设计,以确保门体的顺畅开启和关闭。
4. 防盗设计:为确保车辆和用户的安全,大客车外滑移门需要增加防盗设备,比如电子钥匙等。
在大客车外滑移门的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实际应用测试和仿真分析,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努力提高设备性能的同时也要保证设计成本的控制。
在全社会普遍关注公共交通安全和舒适度的现今,大客车新型外滑移门结构设计无疑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我们相信大客车新型外滑移门结构设计一定会越来越完善,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大型高一级客车外摆式乘客门总成设计

大型高一级客车外摆式乘客门总成设计
大型高一级客车外摆式乘客门总成设计需遵循以下步骤:
1. 制定设计规范:根据客车的尺寸和功能要求,制定门的大小、形状、材质等设计规范。
2. 设计门的模型:使用CAD等软件制作门的模型,包括门板、
门框、门扇、门把手等部分。
3. 选择材料:根据设计规范选择门板和门框的合适材料,如铝
合金、不锈钢等。
4. 完善细节设计:考虑到门的为乘客进出车辆的必要门槛高度,设计门扇底部需要凹下去的细节部分。
5. 进行结构仿真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门的结构仿真
分析,以确保门的强度、刚度、安全性等满足设计要求。
6. 制作样品:根据设计裁切门板和门框并进行制作样品。
7. 测试和改进: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测试,针对测试结果进
行改进和优化。
8. 批量生产: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并确保制造出来的每一扇
门都符合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
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及运动设计

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及运动设计
李杰[1];方正[2]
【期刊名称】《人民公交》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完善,我国中、高档客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外摆式乘客门由于具有关闭时与车身外表平齐、美观、风阻小、密封性好和开启时所占车外空间小等特点,并具有防止关门夹人的安全功能,所以在各类中高档客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下面仅就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及运动机构的设计进行探讨。
【总页数】6页(P15-20)
【作者】李杰[1];方正[2]
【作者单位】[1]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
【相关文献】
1.内摆式乘客门防夹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J], 管云海
2.外摆式乘客门的设计研究 [J], 文广南
3.外摆式乘客门密封结构浅析 [J], 陈永军;于伟
4.外摆式乘客门的设计 [J], 耿红静;卢彦温
5.客车手动外摆式乘客门 [J], 胡骅;李贵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动外摆门设计

关键词 : 客车 ; 电动 外 摆 门 ; 结构设 计 ; 车 门控 制
中图分类号 : T H 1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2 0 1 7) 0 3 — 0 0 2 9 — 0 4
合G B 9 6 5 6 — 2 0 0 3的规 定 ;
的一 种简 单 实用 的有 效方 法 。 在 设计 中也形 成 了 自己
的作 图 法 , 该 方 法融 合 了人 机 知识 、 汽 车 法规 、 理论 力 学知 识 等方 面 的知识 。设 计 时 , 一 般 通过 该 方 法确 定 好铰 接 点 , 而后 通过 计算 机 模拟 来检 查 其合 理 l 生。
用 作 图法 确 定 摆 臂 回转 中 心 E点 的位 置 。具 体
步骤 如 下 :
( 1 ) 如图 3 所示 , 根 据 车门与 门框密 封胶 条型 式 以 及 锁止 块 高度 确 定 车 门 门扇 与 门框 间 隙 , 一 般 取
2 0 0 9乘 用车 内部 凸 出物 规定 ,其 外侧 表面应 符合 5=3 6~4 0 m m; C点 是 摆 臂 与 门扇 上 活动 铰 接 点 , C G B 1 1 5 6 6 — 2 0 0 9 乘 用 车外 部 凸 出物 规定 ; 到 门扇 内沿距 离 G一般 取是 4 0—1 0 0 mm ( 取决 于 车 ; 门泵转轴 中心 到其安装 面 的距离 A 一般 ( 5 ) 外摆 门应 急控 制 器 的数 量 、 位置 、 标 志 等应 符 身侧 围 曲线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2 8 作者 简介 : 史 兆杰 ( 1 9 7 2 一 ) , 男, 安徽 太和人 , 学士 , 工程师 , 研究方 向 : 汽车车身设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绪论1.1 概述乘客门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对客车的整体造型也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客车外形是影响客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乘客门是车身外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客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客车外形的美观与动感。
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客车的空气动力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过去我国采用较多的是折叠式车门,由于车门内陷而增加了汽车的空气阻力,产生风流噪声,而且由于车门缝隙大,密封困难,在形式中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和漏尘,从而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
导槽滚轮式乘客门虽然无内陷,但是在车身侧壁有导槽。
因此,在国外的许多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上出现了一种使车身表面平整光滑的乘客门,这就是外摆式乘客门。
近年来,内摆门和外摆门已经在我国客车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乘客门的主要形式客车乘客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3种:折叠式、外摆式、内摆式。
折叠式乘客门打开时呈折叠形式,是各种客车普遍采用的传统形式的乘客门。
具有单轴2页和双轴4页2种形式。
外摆式乘客门又称外开平移式乘客门。
外摆式乘客门在关闭时,其外侧与车身外侧面平齐,密封效果、美观性好,近年来不仅在中、高档城间客车上普遍采用,且在城市客车上也得以推广应用。
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
内摆式乘客门又称内开回移式乘客门。
内摆式乘客门是乘客门中开启后净开度最大的一种,方便乘客上下车,尤其适用于城市客车。
也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
1.3 外摆乘客门的优缺点本设计的题目是“八米高一级客车外摆乘客门设计”当然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外摆式乘客门上。
外摆乘客门与折叠式乘客门相比的优点有:1.开度大,可以开启到门框宽度,有效利用门框空间,保证乘客上下车方便。
2.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结构简单。
3.开关方便、安全,操纵灵巧。
4.刚性较好、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易产生振动噪声。
外形与整车协调,无凹陷,行车时空气阻力小,造型美观。
5.由于外摆式车门驱动机构和锁止机构复杂,成本高;开启过程中外摆的幅度较大,有可能伤及等车的乘客。
第 2 章外摆门结构设计及运动分析2.1 外摆乘客门构造客车车门的种类很多,大致包括翻转门、折叠门、平移门、内摆门和外摆门,其中折叠门、内摆门和外摆门又各自有单扇和双扇车门的区别。
在这些种类中,翻转门主要用作客车的司机门和乘客安全门;单(双)扇折叠门和单(双)扇内摆门在城市客车中应用较为广泛,平移门与双外摆门的应用主要出现在国外的一些城市客车中;城间客车主要应用的是单扇折叠门和单扇外摆门,但在客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城间客车的密封性和外观造型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由于传统的折叠式车门,车门凹陷于车身,不仅增加行车的空气阻力,影响整车的外形美观,而且由于车门缝隙大,密封困难,在行使中产生强烈的震动噪声和漏尘,从而严重乘坐舒适性。
近年,我国厂家已大量使用外摆式乘客门,外摆式乘客门与折叠式乘客门比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a 开度大,可以开起到门框宽度,有效利用门框空间,保证乘客上下车方便。
b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机构简单。
c 开关方便,安全,操纵灵巧。
d 刚性较好,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易产生振动噪声。
e 外形与整车协调,无凹陷,行车时空气阻力小,造型美观。
2.1.1 乘客门门扇由于外摆式乘客门截面形状和车身侧围完全吻合,因此乘客门门扇外形弧度必须与车身相应吻合,它是由门扇骨架、外蒙皮、内蒙皮组成的。
门骨架零件一般采用异型方钢和槽型钢截面型材,选材方便制作简单。
另外由于门扇周圈需要安装密封胶条,因此,门扇周边骨架零件常采用带有止口的截面型材。
门扇用Q235一A钢制造太重,不利于门泵工作,所以,外摆式乘客门门扇常用铝刊材和铝板制作。
如图2-1,门扇由铝型材l,2和铝板3,4构成。
型材1便于四周安装密封胶条;门扇采用铝板制作,可使门扇重量减轻,但门骨架型材焊接必须采用氩弧焊,而氩弧焊技术在国内不是太成熟,且成本较高,所以在使用上往往受到限制(铝型材构件的焊接方法,是以物理方式清洁焊口表面氧化层;选用含硅4—7%的无镁的铝硅合金焊丝;进行TIG方式焊接,其焊接工艺参数可以是钨极直径1.6—5mm、喷嘴直径6—14m m、焊接电流20—200A、氩气流最5—141/min。
它能有效地防止焊接裂纹且焊接成本低;通常为常温施焊,工艺简单易于掌握;焊缝机械性能良好,焊成的器件不变形。
)图 2-1 门扇结构示意图2.1.2 驱动机构按驱动机构的动力分,有电动、液压、气动三种,其中以气动最为普遍,气动日前又分为两种,一种以普通门泵来驱动,另一种以旋转门泵来驱动。
旋转门泵应用较多,门泵技术要求必须达到如表1的性能。
图2-2是气动旋转门泵的结构和原理图,它是利用大导程丝杠4不自锁特性,将丝杠4与驱动气缸活塞杆6直接相连,把活塞直线运动转变为螺母3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门轴、支臂旋转,使乘客门关闭。
当门关闭时,螺母3受阻无法继续旋转,此时丝杠4、螺母3和门轴2受活塞推力作用,克服门轴上方弹簧1的压力而上升,使门上的限位锁块与门框上的限位锁扣相互啮合,形成乘客门锁止功能。
门泵气缸活塞的上升速度和车门摆动的旋转速度是利用安装在门泵气缸上的可调螺钉来调节。
开门室之前的网纹螺钉,以及关门室之前的网头螺钉用以调节门的速度。
目前,国内生产这种门泵的主要有淮安市汽车门泵厂、淮安市海山客车门泵有限公司、江苏金湖汽车配件厂等厂家。
由于开始时存在丝杠和螺母制造技术难关,所以生产的门泵存在着诸多质量问题,但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质量大大改善,目前已能供应成熟产品。
2.1.3 支撑机构如图2-3(外摆式乘客门机构图)所示,乘客门支撑机构是由转轴6、上支臂7、下支臂5和支撑杆2组成的,门扇通过转轴支撑在上、下支臂上,转轴下端是转轴管通过连接齿套、转杆螺母与门泵上转轴连接,上端由固定于车体上的主轴卜支座8支承。
上下支臂在旋转过程中,由于要让开门框,所以支臂设计成弯形。
通过一系列调整紧固螺栓和调节螺工作气压(MPa )当前气压为0.45MPa 门轴旋转角度 乘客门提升量(mm ) 乘客门轴弹簧力(N ) 转矩(NM ) 提升力(N ) 0.4-0.8 78 2500 >130 10-15 600-700杆,我们可以调整门与门框的间隙和面差,确定最佳位置。
1、弹簧2、门轴3、螺母4、丝杠5、气缸6、活塞图 2-2 旋转门泵结构和原理图1、门扇2、支撑杆3、拉杆4、门泵5、下肢臂6、转轴7、上肢臂8、主轴上肢座9、圆形螺母图2-3 外摆式乘客门结构图2.1.4 下拉杆下拉杆又称导向杆,他的作用是与支臂一起形成使门扇具有一定运动轨迹的四连杆机构,使门保持平行移动。
下拉杆长度町通过左右旋螺纹作相应调整,现代旅游大客车下拉杆一般要装在门扇底部,踏步下面。
如图2-3,安装下拉杆时,首先根据与转轴相对位置安装踏步下拉杆支座,然后根据门扇支撑位置确定门扇下拉杆支座,最后将下拉杆两端连接在踏步及门扇支座上,检查门扇转动是否平顺,可调整下拉杆的长度。
2.1.5 锁止机构各种外摆式乘客门都设有一套锁止装置,防止车辆高速行驶时旅客往外推门脱出,造成人员伤害。
所以锁止机构设计直接影响客车行驶的安全性,在每扇乘客门的两边各有一机械锁止装置,同时设置了门锁,能从车外用钥匙将车门锁上或打开,以便在停车或压缩空气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门仍可安全地锁住。
它在客车行驶过程中一般不起作用,此时门扇无上升行程,一旦用机械方法将乘客门锁住,就不可再操纵电启动装置,要保证门锁开启自如,不允许有卡死和脱节现象。
客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客门处于上升位置,保证车门与车身紧密贴合及车门锁止,通过旋转门泵将门提升,靠门上的限位锁块I和门框上的限位锁块Ⅱ啮合形成锁止功能。
如图2-4。
图 2-4 锁止机构2.2 外摆式乘客门运动分析及设计外摆式乘客门是利用四连杆机构原理实现其开闭运动的,门扇相当于四连杆机构中的两杆,支臂则为原动件,下拉杆为从动件,并构成机构的两连杆架。
2.2.1 基本参数的确定为了便于分析,将图2-3系统的运动简化成图2-5,在进行运动设计之前,先确定一些基本参数。
图 2-5 机构运动简化图门框的宽度由车身总布置确定。
然后,根据密封结构和工艺水平,就可确定车门与门框的间隙s及车门宽度1。
车门的厚度t一般为30—40mm(根据车型种类具体确定)。
弯臂与车门的铰接点A到车内内壁的距离e,一般可在20~30mm范围内选取。
门泵的活塞杆中心,及立轴的中心0到踏步侧壁(及门泵的安装面)的距离a,是由门泵的结构确定的。
淮安厂生产的门泵a为56mm.。
启开的车门停在侧围外侧,其内壁离侧围的距离C,可在80-120mm的范围内选取。
C取小值时,门的开度会稍微增大。
车门一级踏步的右侧装有门泵,其上有立轴。
车门左端可留在门框内少许。
其离踏步侧壁的距离d,可以根据门泵的安装尺寸a确定。
D取小值时(可直至为零)时,通道尺寸可增大;d取大值时,对车门的运动设计有利。
2.2.2 车门的运动设计车门的运动设计,也就是在上述参数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设计车门的运动系统,已达到既定的要求。
当然,有的参数可能在设计中需要回过来进行修改。
具体来说,车门的运动设计,就是确定立轴中心点O,主动臂-弯臂与车门的铰接点A、约束杆两端的铰接点D 和E的位置。
2.2.3 主动臂-弯臂与立轴连接的中心点O和与车门铰接中心点A的确定主动臂是带动车门运动的,它的长短和位置会直接影响车门的运动、开度和位置。
在确定O点和A点的位置时,有作图法和计算法两种方法。
a 作图法采用作图法确定O点和A的位置时,一般是先确定其中一点,再通过作图法求作另一点。
先初定A点,再求作O点作用在车门上的力,都是通过上、下弯臂与车门的铰接点A加到车门上去的。
为使为使车门两侧受力均匀,且不使弯臂承受附加力矩,A点应位于车门宽度方向的中心,故初定X=1/2(如图2-6所示)。
图 2-6 车门的运动设计(作图法)求作O点时,先作出车门启开后A点的位置A’,在连接从AA’,并做出其垂直平分线m,交与距踏步的距离为a的直线n于O点,则O点即为所求。
因为O点是门泵的转动中心,故必须以此点来检验门泵是否安装的下。
为此,在图中画出选定的门泵的横截面外廓,其外端与车门内壁间的距离f(见图2-6)如果能满足结构的要求(例如车门密封结构和间隙等),则所作出的O点,就町以定下来,否则,就需要重新确定。
若因尺寸f不够而重作时,可以减小尺寸x,使A点左移,也可以加大前面已经初定的尺寸d,使A’左移。
重复上述步骤作图,直到使作出的O点合乎要求为止。
不过,减小尺寸墨会使车门受力不均,并增大弯臂长度,开门时所占车外空间也会增大;加大尺寸d,会缩小车门开度。
所以,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确定A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