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

合集下载

模板技术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模板技术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以降低成本和减小环境影响;此外可以进一步探索纳米多孔碳材料的新应用 领域,如能源储存、环境治理、催化剂载体等。
结论本次演示对MOFs作为牺牲模板制备纳米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进行 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我们发现该方法具有优异的 特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MOFs的合成和分解成 本较高、热解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等。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制备 技术和方法,以降低成本和减小环境影响,同时拓展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应用领域。
参考内容
引言
纳米多孔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 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在能源存储、环境治理、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近年来,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OFs作为牺牲模板制备纳米多孔 碳材料的方法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MOFs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晶体材料,可以通过调控制备条件,实 现纳米多孔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精确调控。本次演示将重点探讨MOFs作为牺牲模 板制备纳米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多孔材料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多孔材 料的特点在于其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这使得它们能够提供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吸 附能力。其中,多孔氧化铝模板在制备纳米材料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通常包括铝盐的溶解、氧化铝的合成、模板的构造等 步骤。其中,模板的构造是整个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形 态、大小和分布的多孔结构。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精确的控制,包括溶液的pH值、 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3、环境污染治理
多孔碳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具有较大 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多孔碳材料可以用于吸附和去除水体和空气中的 有害物质。例如,多孔碳材料可以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去除,以及空 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转化等。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模板法通常是利用有机或无机模板,在其内部形成孔道结构,然后通过炭化过程将模板热解掉,得到具有介孔结构的碳材料。

其中,有机模板法主要包括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两种,硬模板法利用有机物或无机物作为模板,形成孔道结构,然后进行炭化得到介孔碳材料;而软模板法则是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作为模板,在炭化过程中形成介孔结构。

直接炭化法则是将碳源与催化剂混合后进行高温热解,形成介孔结构的碳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介孔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介孔比例大的特点。

2.化学法制备介孔碳材料
化学法制备介孔碳材料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溶胶凝胶法是将前驱体和模板混合后,形成凝胶,然后热解得到具有介孔结构的碳材料。

水热法则是利用水的高温高压使得前驱体和模板形成介孔结构的碳材料。

共沉淀法则是将前驱体和模板一起沉淀,然后经过热解得到介孔碳材料。

3.生物法制备介孔碳材料
生物法制备介孔碳材料主要包括生物质炭化法和生物结构体炭化法两种方法。

生物质炭化法是利用生物质作为碳源,通过热解得到介孔碳材料。

生物结构体炭化法则是利用天然的生物结构体作为模板,形成介孔结构的碳材料。

总之,以上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孔径在2-50nm之间,较高比表面积和较高孔隙度的材料。

具有这些特征的介孔材料在科学和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催化、分离、吸附、传感等方面。

在制备介孔材料的方法中,模板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一、模板法的基本原理模板法是一种制备介孔材料的方法,它利用一种孔径大小和形状相似的模板,将模板与介孔材料合成前体物混合,并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使模板从介孔材料中被去除。

模板的多样性(包括多孔材料、高分子、生物大分子等)和高度可控性使得模板法被广泛应用于介孔材料的制备中。

常见的模板材料有硬模板和软模板。

硬模板通常指的是一些具有强结构稳定性的材料,例如有序介孔材料的模板一般是二氧化硅或碳,而软模板则指一些比较活性的高分子或小分子化合物,例如PEG、P123和直链烷烃等。

二、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的常见方法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筛分法。

硬模板法:硬模板法是利用一定孔径和形状的硬模板,如介孔二氧化硅(MS)和有序介孔碳(CMK-3),将模板与预制介孔材料合成前体混合制备介孔材料。

其中,模板被去除通常采用酸或氧化剂等方法。

软模板法:软模板法是指利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分子等作为软模板制备介孔材料。

例如,通过P123在水和硅源之间的结构调控作用,可以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

筛分法:筛分法主要是指通过筛网或筛子等筛分作用,来选择孔径大小大于模板孔径的前驱组分,制备介孔材料。

筛分法主要适用于大孔介孔材料的制备。

三、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不同的模板法可制备出具有不同孔径和形态的介孔材料,这样就可以为催化反应提供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支撑,从而实现催化反应的高效和可控。

下面我们来看看模板法制备的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 催化剂的支撑利用硬模板法制备的介孔材料具有很好的孔道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各种催化剂的理想载体,并且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

介孔碳和介孔炭

介孔碳和介孔炭

介孔碳和介孔炭介孔碳和介孔炭是一类具有大量孔隙结构的碳材料,其内部具有相当数量的介孔,其孔径通常在2到50纳米之间。

介孔碳和介孔炭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被认为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

本文将介绍介孔碳和介孔炭的制备方法、特性及应用领域。

一、制备方法介孔碳和介孔炭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流化床法等。

1. 模板法模板法是最常用的制备介孔碳和介孔炭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首先制备一种具有周期性孔隙结构的模板材料,如硅胶、有机胺或聚合物等。

然后在模板材料上分散碳前体,如葡萄糖等,通过热处理或碳化使其转化为介孔碳或介孔炭。

最后通过模板的去除,即可得到孔隙结构完整的介孔碳和介孔炭。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介孔碳和介孔炭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碳前体(如葡萄糖、甘油等)溶解在溶胶溶液中,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凝胶化和热处理,制备出具有孔隙结构的介孔碳和介孔炭。

3. 流化床法流化床法是一种高效的制备介孔碳和介孔炭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碳前体粉末放置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热解或碳化反应,生成介孔碳和介孔炭。

该方法制备的介孔碳和介孔炭孔隙结构较为均匀,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

二、特性介孔碳和介孔炭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比表面积介孔碳和介孔炭由于其内部具有大量的介孔,因此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高比表面积使其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和储存大量的气体、液体和溶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调控孔径介孔碳和介孔炭的孔径可以通过制备方法的调控来实现。

不同孔径的介孔碳和介孔炭可以用于吸附、分离、催化等不同领域的应用。

因此,介孔碳和介孔炭的孔径调控对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3.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介孔碳和介孔炭由于其具有较完整的碳骨架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它们在酸碱环境、高温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结构和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孔径5 nm多孔碳

孔径5 nm多孔碳

孔径5 nm多孔碳
孔径5 nm多孔碳是一种具有微小孔洞的碳材料,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模板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制备方式。

模板法制备孔径5 nm多孔碳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聚苯乙烯微球或硅胶微球。

然后,将模板与碳源进行混合,并进行热处理,以使碳源在模板表面上沉积形成碳层。

接下来,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模板材料,留下具有孔洞结构的碳材料。

最后,通过调节热处理条件和模板材料的性质,可以控制孔径大小在5 nm左右。

孔径5 nm多孔碳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它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容,这使得它在催化剂载体、吸附材料和电化学储能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孔径5 nm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电子传输性能,可用于光催化、光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

此外,孔径5 nm多孔碳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可用于储氢材料和过滤材料等。

总结起来,孔径5 nm多孔碳是一种具有微小孔洞的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模板法制备的孔径 5 nm多孔碳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电子传输性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吸附材料、电化学储能器件、光催化、光
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它的出现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一、什么是多孔碳材料
多孔碳材料是指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孔径分布的碳材料。

它具有大的
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能,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

二、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1. 碳化方法:通过碳化有机物质得到多孔碳材料。

常用的碳源有聚合物、生物质和天然矿物。

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炭化、半焦炉碳化和气相
碳化等。

2. 模板法:将具有孔隙度的材料作为模板,在其表面包覆一定的碳源,再进行炭化处理,即可得到多孔碳材料。

常用的模板材料有硅胶、纳
米颗粒、纤维素等。

3.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或内部引入孔道,得到多孔碳材料。

常用的化学处理包括氧化、酸洗、碱洗等。

三、多孔碳材料的应用领域
1. 电化学储能领域:多孔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

2. 气体吸附领域:多孔碳材料在吸附剂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制备
吸附天然气的催化剂、空气净化等。

3. 催化剂领域:多孔碳材料可以制备成各种形貌的催化剂,具有高度的催化性能和选择性,应用于催化加氢、催化裂化、脱氮等反应。

4. 生物医学领域:多孔碳材料可以用于药物递送、生物成像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总之,多孔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断发展和创新制备方法,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以模板法制备介孔碳及其性能研究

以模板法制备介孔碳及其性能研究

从近 于分子级别 的纳米尺度来设 计并控 制聚合物前驱 体结构的有效方法 , 通过 采用特殊 的炭化 过程 使这种 微观结 构得 以保存 并发生炭 化反应 , 从
而 得 到 与 传 统 意 义 上 完 全 不 同 的 多 孔 炭 材 料 。 而 以 纳 米 材 料 为 反 模 板 制 造 介 孔炭 的 方 法 是 比 较 新 的 制 备 方 法 , 研 究 得 较 少 ,其 基 本 原 理 是 利 用 纳 米 材 料 的 粒 径 分 布 ( -5 n )特 征 ,将 炭 前 驱 体 与 纳 米 材 料 以一 定 的 2 0m

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 源技 术研究院 北京市精 细陶瓷重点实 验室 北京 1。 O。
的孑 径 分布较 宽 , L 按照 国际纯粹 与应用化学 联合会 (UP I AC) 的分 类“, 】 多
孔 炭 的 孔 大 小 分 为 :大 于 5 n 是 大 孔 ,2 0 m 为 中 孔 ,小 于 2 m 的 0m ~5 n n
确定 了最佳 的实验条件 为 :8 ℃ ,1 g蔗糖 ,2 g纳米碳 酸钙 ,3 ml 。 0 0 0 0 水
对原料 进行热 失重 ( G)分析 ,深入 地 了解 其在高 温炭化各 个温度段 的 T
中 国糟 伟 工 业 21年第1 0 0 期
The i ss
变化情 况 。采用 X射 线衍射 ( XRD)初

20

30
M C一 1
80
并用 于正 交实 验 的结果 分析 。
M C一2
M C一3 M C 一4
8 0
80 l 0
1 5
20 10
l 0
1 5 l 5
1 0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多孔碳材料是一类具有大量微孔和孔隙的碳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和低密度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电化学能量储存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孔模板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孔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模板作为孔道的模型,在模板表面或内部涂覆碳源物质,形成多孔碳材料。

模板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球、硅胶、纳米颗粒等,碳源物质可以是有机物、碳黑等。

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经历涂覆、炭化、模板去除等步骤。

二、直接碳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直接碳化法是将碳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转化为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在制备多孔碳材料时,常用的碳源物质有聚苯乙烯、聚丙烯腈等高分子材料。

制备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碳化、活化等处理,以便形成多孔结构。

三、可离析模板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可离析模板法是一种制备大孔、中孔多孔碳材料的有力手段。

其基本思路是以复合高分子乳液作为模板,在高温下炭化,形成多孔碳材料。

在可离析模板法中,模板主要起模拟孔对多孔碳材料性质影响规律的作用。

优点是模板完全燃尽后留下无痕迹的孔道,孔径大小可精密控制。

四、气相沉积法制备多孔碳材料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态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催化反应生成碳材料,具有反应速度快、制备成本低等优点。

在制备多孔碳材料时,常用的气态前驱体有乙烯等低分子烃类、甲醛、三聚氰胺等有机物,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调节制成多孔碳材料。

综上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非常多样,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领域。

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才能制备出高性能的多孔碳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2007年10月,收修改稿:2007年12月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20673092,50472080)资助33通讯联系人 e 2mail :wxiany ou @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3李 娜 王先友33 易四勇 戴春岭(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湘潭411105)摘 要 模板法为各种中孔碳材料的可控和定向合成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外材料制备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孔碳材料具有孔道排列规则有序、孔径分布窄和比表面积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催化剂载体、吸附、色谱分析、超级电容器以及燃料电池等很多方面。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模板法的种类,中孔碳材料的合成机理、方法以及中孔碳材料在生物、催化和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孔分子筛模板法和软模板法是未来制备中孔碳材料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模板法 中孔碳材料 分子筛 孔径分布 超级电容器中图分类号:T B383;T Q127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81X (2008)07Π821202206Templat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 arbon MaterialsLi Na Wang Xianyou33 Yi Siyong Dai Chunli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 iangtan University ,X 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 T em plate method provides a new technology for synthesizing various controllable and directional mes 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and has currently become one of the m ost popular topics in the advanced materials prepa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Due to their uniform and ordered pores ,narrow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mes 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gas separation ,catalyst support ,ads orptio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supercapacitors and fuel cells ,etc.Based on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em plate synthesis technology of mes oporous carbon ,we discus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m plat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n the performance of mes oporous carbon ,analyze mes oporous carbon π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logy ,catalysis ,electronic energy res ources areas.It is pointed out that preparing mes oporous carbon by tem plate technology is a promising method ,and in the future the mes oporous m olecular sieve tem plate method and s oft tem plate method should be em phasized for tem plate synthesis of mes oporous carbon materials.K ey w ords tem plate synthesis ;mes 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m olecular sieves ;pore size distribution ;supercapacitor1 引言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导电、导热等一系列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这些材料已经被应用于气体分离、水净化处理、催化剂载体、色谱分析、吸附、超级电容器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1]。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 UPAC 1972)根据多孔碳材料的孔径(W )将其分为3类:W >50nm 的为大孔;2nm <W <50nm 的为中孔;W <2nm 的为微孔。

众所周知,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对于气体小分子的吸附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当吸附质为聚合物、染料或微生物时,只有中孔才能吸附这些大分子物第20卷第7Π8期2008年8月化 学 进 展PROG RESS I N CHE MISTRYV ol.20N o.7Π8 Aug.,2008质;且在超级电容器中,微孔因无法被大量的电解质离子浸润而难以形成有效双电层,大大降低了有效比表面积。

另外,微孔不利于电解质离子快速、有效地传输,降低电容器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因此,制备较窄孔径分布的中孔碳材料成为近年来碳材料研究的热点。

目前,制备中孔碳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催化活化法、共聚混合物碳化法,有机凝胶碳化法和模板法。

采用催化活化法,金属离子不可避免地进入碳材料内部,并且该方法制得的中孔碳有大量的微孔;共聚混合物碳化法存在难以控制的分相相畴结构和聚合物共混碳化过程中孔结构等方面的问题[2];有机凝胶碳化法昂贵而复杂的超临界干燥设备制约着其商业化。

上述3种方法制备的中孔碳材料孔径分布不均匀,且大小难以控制,而模板法则克服了这一不足。

模板法制备中孔碳通常分为两步,即无机物模板间纳米空间有机物碳化和最终的碳化物与模板的分离。

该方法能够在纳米水平上调控碳材料的孔结构,合成出高度有序、结构规则的中孔碳材料。

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模板法的种类、中孔碳材料的合成机理、方法以及中孔碳材料在生物、催化、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2 中孔碳材料的合成211 各种模板技术近年来,采用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受到较多重视。

图1为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的示意图。

按所使用的模板剂的不同,模板法可分为无机模板法、有机模板法和中孔分子筛模板法。

21111 无机模板法无机模板法较常用的模板剂为硅溶胶和纳米硅胶等[4]。

Hyeon等[5]以间苯二酚(R)、甲醛(F)和不同比例的水形成RF溶胶在其凝胶化的过程中加入硅溶胶,产生硅ΠRF凝胶复合物,碳化后酸洗,得到具有丰富中孔的碳材料。

他们认为,以不同种类的硅溶胶为模板可以合成不同孔结构和尺寸的碳材料。

如以球形和细长形的硅溶胶为模板剂可分别合成球状和网状结构的中孔碳。

为了得到孔径分布更均匀的中孔碳材料,通常对硅溶胶或硅胶进行表面改性,使模板剂与碳前驱体的结合力增强而得到较好的分散。

Hyeon等[6]以苯酚树脂或聚二乙烯苯为碳源,用十八烷基三甲基硅烷对硅溶胶进行改性,并将铝引入到硅框架中,制图1 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的示意图[3]Fig.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mes 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via tem plate method[3]备出内部中空的、外壳上具有215nm孔径的碳粒。

直接以硅溶胶为模板剂,合成中孔碳材料的孔分布是无序的。

因而,另一种方法是使硅溶胶形成整齐排列的胶束,以其为模板合成中孔碳。

Y oon 等[7]以氨水Π环己烷在金属Np29的催化下,在TE OS 的水解过程中,使分散的单硅溶胶球粒聚集成胶束,制备出孔径集中在40nm左右的中孔碳材料。

但是,最终合成的碳分子筛呈现部分区域的孔道有序及部分区域的无序,X射线衍射显示无定形结构。

21112 有机模板法有机模板法的模板材料为遇热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在碳化过程中解聚,不需要去除模板。

Stucky等[8]以缩聚的聚苯乙烯(PS)胶束溶液与间苯二酚2甲醛溶液(RF溶胶)形成PSΠRF复合物,制备出孔径集中在20—40nm的中孔泡沫状碳材料。

有机模板法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脱除模板的过程,但也正是模板剂在碳化过程中解聚,导致对孔的结构、尺寸、分布等进行精确控制更为困难。

21113 中孔分子筛模板法中孔分子筛模板法是目前所知的唯一有效制备高度有序中孔碳材料的方法。

Ry oo等[9]通常以蔗糖的硫酸溶液为碳源,合成中孔碳分子筛C MK2X系列。

中孔分子筛模板法可根据不同的要求来控制孔结构、石墨化程度和微观形态等,因此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吸引力。

212 模板制备技术形成中孔机理自从M obil公司的科学家于1992年报道了・321・第7Π8期李 娜等 模板法制备中孔碳材料M41S系列有序中孔材料以来,各国研究人员运用各种表征手段,研究了中孔材料的合成过程,试图解答中孔材料的形成机理,但是迄今为止仍存在争议。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Beck等[10]提出的液晶模板机理,Stucky及合作者[11]提出的协同组装作用机理,M onnier等[12]提出的电荷匹配机理,霍启升等[13]依据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物种间的各种不同相互作用提出的广义模板机理以及Inagaki等[14]提出的硅酸盐片折叠机理。

图2为液晶模板机理和协同组装作用机理示意图。

无论何种机理,都离不开模板分子的超分子自组装和无机物与模板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这两个重要因素。

图2 ①液晶模板机理和②协同组装作用机理[15]Fig.2 ①Liquid2crystal tem plating mechanism and②cooperative formation mechanism[15]213 中孔分子筛模板法合成碳材料中孔分子筛的结构和性能介于无定型无机多孔材料和具有晶体结构的无机多孔材料之间,它具有孔道结构规则、孔径分布窄和比表面积高[16]等特点。

目前典型的中孔分子筛主要有MC M248、MC M241、S BA21、S BA215、H MS、MS U、FDU等。

由中孔分子筛合成的中孔碳排列有序、孔道均匀,具有与模板相反的介观拓扑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