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光合作用复习题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复习课说课稿

光合作用复习课说课稿

光合作用复习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光合作用这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是生物代谢的重要内容。

我认为在一轮复习中这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前面的知识点如:叶绿体的功能, ATP的形成和能量转换路径等。

同时可以为后面复习打下基础。

光合作用是历年高考考察最多的考点之一,经常与细胞呼吸相联系综合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不仅对掌握第五章的《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模块一的复习也有积极的意义。

2、教材处理:虽然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一年前学习的新知识已经略显陌生,学生对这个概念已经模糊,所以在课堂一开始用实验的方法再次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回忆起以前的知识点,使得整节课更加顺畅。

二、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②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③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④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⑤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⑥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目标:①熟练“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②联系生物代谢类型,能量流动,呼吸作用等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③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体验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并作出相关的评价;②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讨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意义。

三、重难点分析:1、重点:①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②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④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捕获和转化。

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过程,弄清其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才能算是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理,才能分析和讨论哪些环境因素将对光合作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新教材生物备课讲义:必修1第5章第4节课时(2)

新教材生物备课讲义:必修1第5章第4节课时(2)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学习目标1.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课前导入复习光合色素:一、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总反应式3.思考讨论: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①1973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

②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结论:光合作用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③美国科学家阿尔农a.1954年: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b.1957年:他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光合作用可以概括的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现在也称为碳反应)两个阶段。

2.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a.场所:类囊体薄膜b.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

首先将水分解成氧和氢,其中的氧,以分子状态释放出去。

其中的氢,是活泼的还原剂,能够参与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

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还被转变为化学能,并将这些化学能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

c.d.光反应水的光解:2H2O—光→4[H]+O2ATP的形成:ADP+Pi(光能,酶)→ATP3. 暗反应阶段(卡尔文循环):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

a. 场所:叶绿体基质b.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 和ATP 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

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 和ATP 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c.4. 思考讨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物质准备。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2.光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探索 实验三:阿尔农实验1 (1)实验材料:离体叶绿体。 (2)实验处理:加入ADP、Pi,给予光照。 (3)实验结果:叶绿体生成ATP,且同时水光解产生氧气。 (4)实验结论:光照下,水光解的同时ADP和Pi合成___A_T_P_____。
3.暗反应物质变化过程的探究 实验四:卡尔文实验 (1)实验思路:同位素标记___14_C_O__2___,研究碳的转移途径。 (2)实验处理:光照、提供14CO2;不同时间(几十秒内、几秒内、1秒以内)把 小球藻放入煮沸的酒精中,立刻杀死小球藻再纸层析分离,最后鉴定放射性 物质。
1.光反应物质变化的探索——O2是来自H2O还是来自CO2 实验一:希尔实验
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
化剂,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 原。希尔反应式: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O2。 (1)实验材料:离体叶绿体。 (2)实验处理:给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加入氧化剂,_不__通__入__C_O_2_,给予光照。 (3)实验结果:叶绿体____有______O2释放。 (4)实验推测:叶绿体中____H_2_O____光解产生氧气。
(1)物质变化
①CO2的固定:C5+CO2
___2_C_3_____。
②C3的还原:C3
(CH2O)。
(2)能量变化: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_有__机__物__中__的__化__学_。能
3.若标记CO2中的14C,请写出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化途径。 14CO2→14C3→(14CH2O)、14C5。 4.暗反应不直接依赖光,那么暗反应能较长时间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图表练习题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图表练习题 课件(共26张PPT)
C6H12O6 ①酶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2ATP
②酶
6H2O 热

2ATP
6CO2 线粒体
→ 有机物中的 →ATP活跃 →各项生 稳定化学能 的化学能 命活动
机械能:鞭毛运动 电 能:神经传导 产生电流 化学能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渗透能 :主动运输 光 能:用于发光 热 能 :维持体温
1
基 础 训 练
置在一定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下表数据(温度为20)。
容器内CO2供应量(ml/h)
容器内
光照强度
A
CO2减少
1 Klx
B
量(ml/h) 光照强度
A
1 Klx
B
5 10 15 20 4.5 5.8 6.5 7.8 0000 7.4 7.5 7.6 7.6 4.1 8.3 12.5 16.4
A植物在温度为20 ℃ 、CO2 供应为20ml/h情况下,光合作用 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 图。请在该图中,用虚线画出在 相同条件下B植物的光合作用的 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H]的来源和去路分析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来 源
过程
H2O 光 [H] +O2
叶绿体内的
场所
类囊体薄膜
(1)C6H12O6 酶 2丙酮酸+4[H] (2)丙酮酸+H2O 酶 CO2+20[H]
(1)细胞质基质 (2)线粒体基质

过程
[H]、ATP
C3
酶 (CH2O) 24[H]+6O2
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 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 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5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5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学习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化学反应式: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

3.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时间/发现者 内容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CO 2分子的C 和O 被分开,O 2被释放,C 与H 2O 结合成甲醛,然后甲醛分子缩合成糖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1937年希尔(英国)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 2O ,没有CO 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1941年鲁宾、卡门(美国)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H 218O +CO 2→植物→18O 2,H 2O +C 18O 2→植物→O 2,得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954、1957年 阿尔农(美国) 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 ,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4.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阶段 ①条件:有光。

②场所:类囊体薄膜。

③物质变化a .将H 2O 分解为氧和H +,其中H +与NADP +结合形成NADPH 。

b .使ADP 和Pi 反应形成ATP 。

④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 和NADPH 中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①条件:有没有光都能进行。

②场所:叶绿体基质。

③过程(卡尔文循环)a .CO 2的固定:C 5+CO 2――→酶2C 3。

b .C 3的还原:2C 3―――――→酶ATP 、NADPH(CH 2O)+C 5。

④能量变化:NADPH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 和A 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NADP +。

判断正误(1)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反应,只能进行暗反应( )(2)光合作用中ATP 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3)光合作用中ADP 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 可以为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5)14CO 2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14CO 2→14C 3→14C 5→(14CH 2O)( ) 答案 (1)× (2)× (3)√ (4)× (5)×解析 (1)光反应阶段必须是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而暗反应阶段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但需光反应提供NADPH 和A TP ,故暗反应不能长期在无光环境中进行。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2课时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2课时含答案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化能合成作用●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前教师提供一份预习提纲,布置学生预习课本P103~P105的内容。

预习提纲:①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②什么是光反应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③什么是暗反应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④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情景创设]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请问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呢?学生:第一,叶绿体内有许多基粒和类囊体,扩大了叶绿体的受光面积,类囊体膜表面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便于光能的吸收;第二,类囊体膜表面以及基质内还分布着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教师: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请问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七嘴八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和氧气;等等。

教师:很好。

看来大家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了解不少。

请一位同学来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

学生: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教师:那么在一个微小的叶绿体中,CO2和H2O究竟是怎样转化为糖类和氧气的呢?此过程中色素吸收的光能是怎样到有机物中去的?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显示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师生互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光合作用是怎样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显示板书:1.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发生在一个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全程的动态过程。

教师:我们在观察课件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呀,这说明光合作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其实刚才课件中显示的只是光合作用的简化过程,其具体过程还要复杂得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5章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5章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过程
2.过程 (1)区别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菜 单 隐藏
高考总复习 生物
固考基 双基 优化
析考点 核心 探究
研考向 解题
(2)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和ATP
悟法
提素能 应提供
ADP、Pi
。高效Biblioteka 训练[巧记助学] 光合作用过程一、二、三、四
;暗反应为光反
一个场所:叶绿体。
两个阶段:光反应、暗反应。
菜 单 隐藏
固考基 双基 优化
析考点 核心 探究
研考向 解题 悟法
提素能 高效 训练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叶绿体 (1)结构示意图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菜 单 隐藏
固考基 双基 优化
析考点 核心 探究
研考向 解题 悟法
提素能 高效 训练
高考总复习 生物
(4)恩格尔曼的实验:好氧细菌只分布于 叶绿体 被 光 束 照 射 的部位。
菜 单 隐藏
固考基 双基 优化
析考点 核心 探究
研考向 解题 悟法
提素能 高效 训练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菜 单 隐藏
固考基 双基 优化
析考点 核心 探究
研考向 解题 悟法
提素能 高效 训练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菜 单 隐藏
高考总复习 生物
固考基 双基
(1)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
优化
析考点
①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
固考基 双基 优化
析考点
核心
探究
2.判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
研考向
解题 悟法
(1)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2012年高考福建卷)(×)

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过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过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

必修一《光合作用过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考纲要求: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知识点掌握:(1)通过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通过分析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物质合成量的影响,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3、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生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以及使用多媒体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并加深理解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理顺光合作用过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综合、灵活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主动探索的技能、技巧。

4、德育渗透点:通过与光合作用过程相联系等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以及分析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物质合成量的影响,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三、学情分析:理科学生的复习课,重温和巩固光合作用过程的知识要点。

四、教学思路:通过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分析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条件改变对各种物质含量的影响,以及相关练习,反复强化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五、教学手段:课件PPT,实物投影,相关教具。

六、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画图、讲述、分析、讨论,以及教师综合点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引言: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体会到光合作用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得以发现的,那么什么叫光合作用?学生回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教师:那么,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表示如何的?请同学们在学案上书写出来。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写。

学生活动:书写光合作用反应式。

教师:在反应式中,(CH2O)代表的是?学生回答:糖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光合作用复习题一、选择题1.纸层析时用到的层析液是( )A.水 B.石油醚 C.70%的乙醇D.盐酸2.一位科学工作者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A.CO2→叶绿素→ATP B.CO2→三碳化合物→ATPC.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D.CO2→叶绿素→葡萄糖3.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黄绿光 B.黄光和蓝紫光C.红光和橙光 D.红光和蓝紫光4.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C.用无水乙醇分离滤液中的色素D.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A.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B.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全过程都必须在光下进行D.有氧气放出6.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7.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B .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

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 .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证明了叶绿体能够产生氧气D .卡尔文用14C 标记的14CO 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

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 2→14C 3→(14CH 2O )8.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植物A .光合作用吸收O 2,放出CO 2B .光合作用吸收CO 2,放出O 2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绿色灯照明时,绿色植物不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B.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补充蓝紫光有利于提高产量C.用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高于蓝色薄膜建成的大棚D.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10.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恩·吉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 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需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需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此实验证明了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11.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体→ATP C.CO2→乳酸→糖类D.CO2→C3酸→糖类12.下列装置中,能够收集到氧气的是( )A B C D13.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图中刚开始释放出的A 、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 .1:2B .8:9C .2:1D .9:814.有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采用圆形滤纸片,将提取出的色素溶液画在距圆心1cm 的圆圈上,将滤纸自圆心折叠后层析,经层析后,色素被分离为四个半径不同且颜色不同的同心圆(如下图所示),请推测最外圈色素的颜色是A. 橙黄色B. 黄绿色C. 蓝绿色D. 黄色15.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A .光能→稳定的化学能B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C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D .稳定的C 18O 2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17.叶绿体中有多种色素,可以用纸层析方法将它们分离。

右图为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其中Ⅳ是()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18.下图为某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C.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D.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19.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右图表示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情况是()A.a点将上移,b点将右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B.a点将下移,b点将左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C.a点将上移,b点将左移,c点将右移,d 点上移D.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c点将左移,d 点下移20.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B.昼夜恒温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利用的CO量与昼温25℃、夜温10℃时相等2D.昼温25℃、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21.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②线粒体产生的CO2③叶绿体产生的O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2O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④线粒体产生的H2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22.如图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源物质只有②D.(CH2O)可以转化为多糖、脂质23.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4.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25.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③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④用培养基培养H7N9禽流感病毒,以便获得大量实验材料用于科学研究。

⑤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⑥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⑦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2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过程①或者③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过程②或者④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各种生物只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程②和过程④不可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27.菜农为了增加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应选用哪种颜色的塑料薄膜( )A.白色 B.红色 C.绿色D.蓝紫色28.甲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化过程,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质X和Y的合成场所分别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不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浓度C.图乙表明,光合作用的最适CO2的为0.10%D.图乙中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29.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b阶段和c阶段分别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结果一样B.图2中酶在a时和b时的温度都能使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是CO2化合物含量的下降吸收量下降引起C3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30.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元素转移途径中,④与⑧、⑦与⑨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B.在元素转移途径中,能在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②③⑥⑦⑨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⑦和⑨D.ATP中的能量不仅可以来自光能,也可以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化学能而不能转变为光能二、综合题(题型注释)31.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结构名称是;若f为高能化合物,则b代表物质名称是;c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

(2)h与i反应生成j的过程称为_______ ______, j与f、e反应称为______ _______。

(3)图中能量变化过程是光能转化成___ _________________再到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

32.下面a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b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1)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2)a图甲过程中,B在内被消耗(答具体部位);乙过程中,A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阶段,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