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家畜环境卫生学》考卷.
(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卷、带答案

《环境卫生学》试卷2.高温下,湿度对家畜哪种散热影响最大?(B)A.对流B.蒸发C.传导D.辐射班级:姓名: 1、总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闭卷考试3.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是(B)A.气湿B.气温C.气流D.气压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 4、下列属于红外线作用的是(D)A.杀菌作用B.光敏性皮炎C.红斑作用D.日射病一、判断题:得分评卷人把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每小题2.55、下列动物中属于短日照动物的是(C)分,共计25分。
)A.马B.野兔C.山羊D.猫 1、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
(√ )6、高山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C)2、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
(√ )A.气压高B.低温C.机体组织缺氧D.紫外线过强 3、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 ) 7、正常情况下,畜舍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D)A.垫草B.饲料C.尿液D.粪便4、大量研究表明,家畜基础代谢热量随体型增大,绝对值增大,按每千克体重计算,体型大的动物越8、水的化学指标中,能表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是(C)高。
( × )A.溶氧量B.化学耗氧量C.生化需氧量D.总需氧量 9、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没有的细菌为(A)A.结核菌B.大肠杆菌C.黄链球菌D.厌气芽孢菌 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把皮温直接称作家畜的体温。
( × ) 10、判断家畜福利好坏的最明显指标是(A) 6、在炎热高温环境中,为缓和家畜的高温应激,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用量增加粗饲料的量。
( × )A.疾病B.福利C.应激D.身体损伤7、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可附在灰尘、飞沫等介质上传播疾病。
(√ )得分评卷人三、多项选择 8、土质对畜舍建筑有较重要影响。
(√ )(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畜牧场按功能通常分为不同区域,一般包括(ABCD)9、水受到污染后,水的感官性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A及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试卷A专业:动物医学,日期:,时间:120分钟,总分:100,闭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光热效应2.露点3.入射角与透光角4.环境污染与环境自净5.贼风与主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家畜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
2.家畜的蒸发散热包括和。
3.家畜发生日射病的原因是。
4.家畜发生热病的原因是。
5.对动物具有抗佝偻作用的光线是。
6.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湿度(RH)的年变化受季风的影响,其最大值出现在季,最小值出现在季。
家畜适宜的RH为%。
7.作为畜牧场的水源可分为三类,分别为降水、地下水和。
8.漂白粉的杀菌能力取决于其所含的“”。
9.砂滤法净化水的基本原理是、和。
10.畜牧场的功能分区通常分为四大区,分别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和隔离区。
各大区应按地势和来合理配制。
11.畜牧场的水源应遵循;;和四大基本原则。
12.对每个需要采暖的建筑或设施自行设置供暖设备,如热风炉、空气加热器和暖风机,这种采暖形式称为。
13.采用蒸发降温使家畜散热或使空气降温的理论基础是。
14.通过风机抽出舍内空气,造成舍内空气气压小于舍外,舍外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的换气方式称为。
15.畜舍产生自然通风的动力主要是和。
16.畜牧场废弃物处理的原则有、和。
17.为保证畜舍内得到适宜的光照,畜舍设计时要求入射角不小于º,透光角不小于º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试简述紫外线对家畜有哪些有利和不良的影响。
2.利用氯化消毒法进行水的消毒,其杀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试简述有害气体NH3造成机体缺氧的基本机理。
4.适合建畜牧场的场地应具备哪些自然条件?5.试简述畜牧场绿化防暑的基本机理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试论述高湿与家畜疾病的关系。
2.试论述在高温条件下如何维护家畜的健康和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畜牧、兽医科学(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与答案解析

畜牧、兽医科学(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与答案解析1.【判断题】凡产热多,散热难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本题答案:对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问答题】环境对家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本题答案:①环境影响家畜的生产力:夏季高温产蛋率,音乐,迁移应激本题解析:①环境影响家畜的生产力:夏季高温产蛋率,音乐,迁移应激。
②环境影响家畜的繁殖季节:鸡对光周期很敏感。
光周期的变化是鸡产蛋出现淡季旺季的决定性因素。
③环境影响家畜的分布和育种: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家畜的适应性来决定的。
④环境影响家畜的生态特性:在生理、解剖和形态特征上的改变。
⑤家畜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应激综合征、无名热、口蹄疫。
⑥环境影响畜产品的品质: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stresssyndromesPSS):是猪在自然应激因子(如运输、高温、运动、争斗、交配、分娩等)的作用下,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高烧血管收缩,突然死亡,且死后迅速僵直的一种综合症。
这种猪往往以异常高的频率产生颜色灰白、质地松软和向外渗出水分的劣质肉(PSE 肉)。
⑦环境影响家畜饲养标准的制订。
3.【问答题】如何做好冬季畜舍的防寒保温工作?本题答案:㈠加强畜(禽)舍的保温隔热设计:①选择有利保温的畜舍形本题解析:㈠加强畜(禽)舍的保温隔热设计:①选择有利保温的畜舍形式;②增加外围护结构的热阻;③减少畜舍外围护结构面积;④畜舍的朝向:畜舍纵墙与当地冬季主风向平行或形成0°~45°角的朝向,减少冷风渗透,有利于畜舍的保温;⑤门窗设计:尽量少设门窗,加薄膜或窗帘等;⑥畜舍地面的保温㈡加强防寒管理:①适当增加饲养密度;②注意防潮;③铺垫草;④控制气流,防止贼风;⑤利用温室效应防寒;⑥寒冷时调整日粮、提高日粮中的能量。
㈢畜舍的采暖:畜舍采暖分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
①集中采暖由一个集中的热源(锅炉或其他热源),将热水、蒸汽或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舍内或舍内的散热器。
②局部采暖则由火炉(包括火墙、地龙等)、电热器、保温伞、红外线灯等局部产生热能,供给一个或几个畜栏。
家畜环境环境卫生试题及答案[1]
![家畜环境环境卫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27557340b4c2e3f57276368.png)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HW1-2 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HW1-3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热辐射、温度、湿度、气流等,它们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的极为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
HW1-4 气象:是大气下层(对流层)所发生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状态的统称。
HW1-5 天气:指综合的气象因素在一定时间、空间所形成的物理状态。
HW1-6 气候:(climate)是指某地区多年所特有的天气情况。
HW1-7 体温:是指身体深部(体核)的温度.HW1-8 显汗蒸发:又叫出汗蒸发(perspiration evaporation),即通过汗腺分泌,使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
HW1-9 隐汗蒸发:又叫渗透蒸发(diffusion evaporation),即皮肤组织水分通过上皮向外渗透,水分在皮肤表面蒸发。
HW1-10 基础代谢产热:是指动物处于饥饿、休息(静卧清醒)、温度适宜(20℃)、消化道没有养分可吸收、清醒、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
HW1-11 体增热:当动物休息于舒适的环境中,产热量取决于采食量,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被称为体增热(Heat increment,HI)。
HW1-12 散热调节:当环境冷热程度发生改变时,畜体通过行为、生理生化的乃至形态解剖结构,改变产热和散热速度的过程,被称为热调节(thermoregulation)。
其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physical regulation)。
HW1-13 产热调节:当环境冷热程度发生改变时,畜体通过行为、生理生化的乃至形态解剖结构,改变产热和散热速度的过程,被称为热调节(thermoregulation)。
其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chemical regulation)。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卷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单选题(5题,每题2分)2. 多选题(5题,每题2分)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论述题(共1题,20分)一、选择题1. 单选题(1)下列哪种家畜对环境温度最敏感?(2分)A. 猪B. 牛C. 羊D. 马A. 昆虫B. 微生物C. 家畜种类D. 气候(3)下列哪种家畜粪便最适合用作肥料?(2分)A. 牛粪B. 羊粪C. 猪粪D. 鸡粪A. 增加通风B. 定期清理粪便C. 使用除臭剂D. 提高饲养密度(5)下列哪种家畜对湿度的要求最高?(2分)A. 马B. 牛C. 羊D. 兔2. 多选题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噪音E. 饲料A. 增加通风B. 使用吸附剂C. 定期清理粪便D. 提高饲养密度E. 喷洒消毒剂A. 肺炎B. 肠炎C. 皮肤病D. 蹄炎E. 繁殖障碍A. 紫外线消毒B. 化学消毒剂消毒C. 高温消毒D. 低温消毒E. 氧化消毒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噪音E. 饲料营养二、填空题1.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畜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分)2. 影响家畜环境的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4分)3. 家畜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左右。
(4分)4. 家畜舍内光照时间一般控制在________小时/天左右。
(4分)5. 家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分)三、名词解释1. 家畜环境卫生学(4分)2. 环境应激(4分)3. 家畜舍内有害气体(4分)4. 粪便无害化处理(4分)5. 家畜环境消毒(4分)四、简答题1. 简述家畜环境对家畜生长发育的影响。
(整理)家畜环境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2.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3.贼风:就是一般冷而大的气流。
4.风向频率:是指在一些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该时间刮风总次数的百分比。
6.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称为红斑作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A 3.C4.A5.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产热、散热3、5°4、8米5、太阳直射光线、地平面6、品种、私聊、防疫、环境7、净道、污道、1—3%、3—6米、1.5-3m排水沟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正压通风、零压通风、负压通风或者是横向通风、纵向通风、斜向通风、垂直通风)2、(1)。
棚舍(2)开放舍(3)半开放舍(4)有窗封闭舍(5)无窗封闭舍(6)卷帘式舍(7)塑料暖棚舍(8)高层畜禽舍3、原则是五化(1)工厂化(2)专业化(3)企业化(4)集约化(5)效益化4、用体温表测直肠温度,大型15厘米,中型10厘米,小型5 厘米注意事项:(1)涂点润滑油(2)测定时间选择,一般在采食以后或周围环境稳定以后5、必要条件:(1)有地方(2)有资金(3)有市场(4)有技术(5)有人才(6)有政策(7)有关系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区:办公区(产品初加工、饲料加工),生产区(饲料调制间)疫病管理区(兽医室、贮粪场、焚烧炉)遵循的原则由上风向向下风向建设布局:布局依据:主风向、坡度、生产上的最佳联系(配种、转群、运料、清粪、拾蛋、挤奶、防疫)布局形式:单列式、双列式、棋盘式、折线式、拼图式2、影响:红光下鸡安静,啄癖减少,成熟期略迟,产蛋量稍有增加,蛋的受精率较低,在蓝光、绿光或黄光下,鸡增重较快,性成熟较早,产蛋量减少,蛋重略大,饲料利用率降低,公鸡交配能力增强,啄癖极少。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2. 生物节律:3.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5.尘肺病: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和、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系统到达,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和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和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和。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升高,降低,导致机体组织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2.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缺氧所致。
()3.高纬度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明显。
()4.正常人耳听不到0分贝的声音。
()5.增大风速,能促进散热,对家畜有利。
()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7.大肠菌群指数越小,说明水质越好。
()8.采光系数大,畜舍自然采光效果一定好。
()9.白肌病是汞中毒所致。
()10.水俣病是镉中毒所致。
()11.在低温环境中,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精确。
()12.高湿能加剧高温和低温的危害。
()13.赤道附近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很明显。
()14.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次声。
()15.阴雨天的气压比晴天低。
()16.凡产热多,散热难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17.大肠菌群值越大,说明水质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试卷( A )卷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时间(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分得分评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湿、气压、气流、云量和降水_。
2. 太阳高度角是_太阳直射光线__和_地平面__ __的夹角。
3. 空气中微生物气源传播的三条途径是灰尘(固态颗粒)、飞沫(飞沫小滴)、飞沫小核。
4. 建材的空气特性主要包括_容重、孔隙率_。
5. 畜舍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是指屋顶和墙。
6. 变应源微生物是一种能激发_过敏(变态)反应_的抗原性物质。
7. 必要时冬季可适当__增加________饲养密度,厦季则要__减少___饲养密度。
8. 畜牧场的消毒按其进行的时间和性质可分为__日常性消毒_、__定期消毒_和_突击性消毒_ 。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一个地区多年所特有的天气情况称之为___________。
( C )A.天气B.气候C.小气候D.气象2. 太阳辐射光谱中波长大于760nm的是______________。
( D )A.红光B.紫光C.紫外线D.红外线3. 家畜中汗腺较发达的是___________。
( C )A.猪B.牛C.马D.羊4. 可见光主要是导致____________兴奋,由此引起动物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 D )A.大脑B.小脑C.下丘脑D.视网膜5. 高山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 C )A.气压高B.低温C.机体组织缺氧D.紫外线过强6. 进入呼吸道的冷空气升温后,其饱和水汽压会____________。
( A )A.升高B.降低C.不受影响D.升降不定7. 鸡舍中氨气最高允许浓度为___________PPM。
( B )A.10B.20C.30D.508. 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其化学耗氧量__________。
( A )A.越大B.越小C.大小与气温有关D.大小与气压有关9. 在生产中把_________通风量做为畜舍最小通风量。
( D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 沼气的最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 A )A.CH4B.O2C.CO2D.CO得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显热发散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散热称为显热发散,亦称为“非蒸发散热”或“可感散热”,它能畜舍温度升高;寒冷时,家畜间还可起互相温暖的作用。
2. 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3. 采光系数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各种畜舍的采光系数一般用1:X表示。
4. 腐熟堆肥法利用好气微生物,控制其活动的水分、酸碱度、碳氮比、空气、温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之能分解家畜及垫草中的各种有机物,并使之达到矿物质化和腐殖化的堆肥处理方法。
5. 半开放舍半开放舍是指三面有墙,正面上部敞开,下部仅有半截墙的畜舍。
半开放舍造价较低,自然通风换气能力较强,舍内空气状况较好,适用于温暖地区。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30 分)得分1. 畜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那些?辐射散热1分,传导散热1分,对流散热1分,蒸发散热1分。
辐射、对流、传导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感散热”或“显热发散”,这部分热能可使畜舍温度升高或用于家畜在冷天互相温暖,1分;蒸发散热亦称“潜热发散”,只能使畜舍湿度升高,1分。
2. 畜舍的基本结构包括那些部分,各有何功能?基础和地基,承载畜舍自重及家畜、设备、屋顶积雪等重量,2分;墙,墙是将畜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应区分承重墙与隔断墙,1分;屋顶,畜舍上部的外围护结构,起防止降水、风沙侵袭、隔绝太阳辐射和保温隔热作用,1分;地面,既是畜床,又是从事生产的场地,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畜舍环境卫生状况和使用价值,1分;门、窗,供人、畜出入和通风、采光,1分。
3. 如何做好畜舍的防寒管理工作?在不影响饲养管理及舍内卫生状况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舍内家畜的密度,等于增加热源,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辅助性防寒保温措施1分;利用垫草以改善畜体周围小气候,是在寒冷地区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防寒措施1分;防止舍内潮湿是间接保温的有效方法1分;控制气流,防止贼风1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和玻璃及某些透明塑料的独特性能形成的特殊热作用,以提高舍温1分;寒冷时调整日粮,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和提高饮水温度也能防寒保温1分。
4. 饲养密度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何影响?饲养密度会影响畜舍卫生状况,密度过大会造成畜舍有害气体浓度过高1分,病原微生物易于繁殖传播1分,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1分,密度过大还易造成啄癖1分,影响生长发育的均匀度1分,对家畜的正常采食,休息,产蛋,分娩,泌乳等行为也有不利影响,最终造成不同程度生产性能下降和影响健康1分。
5. 绿化在畜牧场环境控制中有什么作用?改善场区小气候1分,净化空气1分,减少颗粒1分,减弱噪声1分,减少空气及水中细菌含量1分,防疫、防火作用1分。
得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 家畜的体温调节系统是如何应对外界温度变化?家畜体内拥有的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行为性和生理性调节1分。
前者是机体通过行为的变化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1分,如高温时家畜寻找荫凉处,低温时则又蜷缩成团;后者则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控制产热和散热过程1分。
在体液调节体温的过程中,参与的物质主要有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缓激肽1分。
当动物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引起热量增加。
若动物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加强体内物质的代谢,增加产热,以适应寒冷的环境1分。
当动物处于高温环境中,可激活腺细胞中的激肽原酶,使组织液中的球蛋白分解,产生激肽,后者可直接作用于局部血管,使之舒张,增加局部血流量,加强散热1分。
神经系统调节热平衡的过程,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1分。
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
粘膜、腹腔内脏、脊髓1分,丘脑下部前区存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等温度感受神经元,不仅可直接受流经脑部血温变动的影响,而且也受外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传入信息的影响1分。
外周温度感受器和温度感受神经元的讯息,通过在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统一支配体温的调节1分。
2. 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那些、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什么影响?畜舍中主要有害气体为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分。
氨中毒(剌激、损伤眼和呼吸道粘膜,损害支气管、肺、中枢神经、肝、心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诱发疾病等)现象及限制浓度,畜舍26PPM禽舍20PPM,2分,硫化氢中毒表现(剌激、损伤眼和呼吸道粘膜,损害气管、肺、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失活致使机体组识织缺氧等)及最高限制浓度10PPM,2分,一氧化碳抑制机体细胞的含铁呼吸酶,造成机体急性缺氧,高限为2.4PPM,1分,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00PPM,会使畜舍氧气不足,造成畜体缺氧,引起慢性中毒1分。
( B )卷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时间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分得分评卷人签字复核人签字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按人类视觉可分为_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_ 三大部分。
2. 温湿指数将___温度___和__湿度__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综合指标。
3. 畜牧场地面坡度以1—5%较理想,最大不能超过25% 。
4. 水在自然界主要分成__地面水、地下水、降水_三大类。
5. 用于畜舍通风的风机类型主要是_轴流式和__离心式_.6.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组成主要包括_恒定、可变、不定组分三种组分。
7. 畜牧场通常分为三个功能区: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兽医卫生区)。
8. 垫草的两种主要使用方法是_常换法、厚垫法_。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基础代谢热是动物的__________产热量。
( B )A.最高B.最低C.中级水平D.采食后2. 水的硬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离子的含量。
( C )A. Pb, HgB. F, NaC. Ca, MgD. Cl, K3. 高温条件下,畜体最有效的散热途径是_____________。
( D )A.辐射B.对流C.传导D.蒸发4. 家畜生产、健康、饲料利用率和饲养效益最高的温度范围在______。
( C )A.等热区B.体温恒定区C.舒适区D.存活区5. 畜牧场用地的土质最好是___________。
( C )A.粘土B.沙土C.沙壤土D.腐殖土6. 声压级每变化20分贝,就相当于声压值变化____________倍。
( C )A.20B. 200C.10D.1007. 决定采光系数的因素是____________和畜舍地面面积。
( C )A.天气情况B.开窗面积C.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D.畜舍跨度8. 混凝沉淀所用药剂通常是____________。
( D )A.钾盐B.钠盐C.镁盐D.铝盐9. 腐熟堆肥初期应保持_____环境,以利于粪肥的氨化、硝化作用的进行。
( C )A.高温B.低温C.好气D.厌气10. 粪便中含氮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
( C )A.氨B.三甲胺C. 硝酸盐D.亚硝酸盐得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红斑作用指在紫外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这是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
2. 等热区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等热区中家畜健康、生产水平、饲料利用率和饲养效益都比较好。
3. 高山病当海拔升高到2000—3000m时,由于气压下降,大气中氧分压同时下降,致使肺泡中氧分压及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引起机体缺氧,临床上称为“高山病”。
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呼吸和心跳加快,粘膜和皮肤发绀(呈青紫色),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
4. 自然照度系数指舍内水平面上散射光的强度(En)与同一时刻舍外空旷无遮光物地点的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Ew)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的数学公式为C(%)= En/ Ew×100。
5. 生化耗氧量指水中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得分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30 分)1 家畜在高温时是如何调节体热平衡的?高温时动物加速外周血液循环,增加皮温与气温之差。
以提高可感散热2分。
提高蒸发散热量2分,处于严重热应激情况下的家畜,增加蒸发散热是惟一有效的途径。
家畜在高温还会减少产热量2分。
2. 畜舍自然采光受那些因素影响?畜舍方位1分, 舍外情况1分, 入射角1分, 透光角1分, 玻璃1分,舍内反光面、设施及畜栏构造1分都可能影响畜舍自然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