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二)
图文转换之漫画(附答案)

图文转换——漫画题【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常识以及常见题型。
2.掌握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完成考题要求。
【知识链接】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二、漫画的构成1.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3.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三、漫画类题解题方略1.看标题,明寓意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细节,探主旨①记叙类漫画: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②寓意类漫画: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应跟现实生活做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3.看提示,辨内涵为了表达漫画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画中的对话式语言文字,要仔细揣摩其言外之意,不能想当然。
4.看夸张,悟深意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
漫画的弦外之音、所要表达的寓意往往就在其夸张之处。
【课堂探究】探究一画面描述注意表达方式的要求:说明介绍类,在整体上要做到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到次的顺序,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描述性文字,重在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文字再现画面内容;记叙类重在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尤其是事情的过程。
描述时要抓住特征客观描述,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1.人物型漫画(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方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方略图文转换,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则是一种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题型,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常客”。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①表文转换: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式(扇形)图②图文转换:徽标漫画图画流程图方位图2、从表达角度分为: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显性)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隐形)题型:漫画类【漫画特点】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象征、比喻、比拟等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反映社会现实,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它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漫画分类】①讽刺类;②颂扬类;③警示类【漫画要素】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标题和画面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
【漫画类题型】(一)描述画面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述漫画各“因素”组合后形成的画面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有整体意识,注意细节。
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服饰、表情、语言文字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先背景后人物,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明)。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不需要做评论或联系社会现实探讨其寓意,不可超越图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二)揭示寓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分析概括漫画的寓意要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 由物及人,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图中文字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在这停车,就扎你轮胎!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2020高考语文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

高考语文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二、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1、导入激趣导入课题2、考点阐释出示近三年高考的图文转换题分布图明确:1、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这种题型经常考。
2、图文转换有三种题型:图表题、图形题和漫画题。
3、试题位置和分值: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3、引出课题、出示目标4、了解预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困惑(了解学情)5、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疑点进行讲解.以"某公下蛋"为例,谈漫画的特点(标题画面寓意 )方法点拨:审读画面合理想象类比联想6、明确漫画题型 (描述画面寓意或主题理解加标题)7 、题型训练及规律探寻预习作业小组合作讨论检查(彼此合作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探讨漫画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明确:画面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寓意或主题理解:挖掘隐含信息,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加标题方法 :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8、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探究正确答案。
(活动目的:1、本环节所选的题目都来自于近年的高考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对学生来说又极富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做题兴趣。
2、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实现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通过接触高考题,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消除神秘感,积累做题经验,培养自信心。
)9、自我小结:针对刚才自己的做题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于笔记本上。
10、小结:千言万语总关“图”,生活处处皆语文。
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毫无疑问,读图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通过图文转换转换,让我们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河北衡水中学

常考题型 :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公益广告词
(一)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按一定顺序描述 上-下,左—右,主体-背景等 2.客观地描述画面内容 3.介绍要完整(画面主体、文字提 示) 4.注意细节、变形、夸张处
例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 画面内容,不超过55个字。
A 图中一个女人(妈妈) 正准备烧水做饭。
漫画巩固练习3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为该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试分析此漫画的寓意。
答案:(1)示例:拔河、方向 (2)该漫画讽刺了只顾各自埋头干活,不看方向、不 讲协作的高耗低效的工作方式。(意思对即可)
拟公益广告
解题指导:
公益广告的基本特点: 以道理倡导人 公益广告是向公众推销观念或行为准则, 应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醒规劝为辅的方式,与公众进 行平等的交流,以情感打动人,以创意吸引人。
材” “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
仔细阅读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从讽刺主体命名: 坐收“鱼利” 假公济私
从寓意角度: “合作” 如此“合作”
如此“团结”
给这幅漫画拟一个 标题
从讽刺主体命名:
标题:①外行领导内行 误人子弟;②以其昏昏,使人 昭昭;③纸上谈“泳”终觉浅;④教鸭游泳鸡为师;⑤ 老师是个门外汉不懂装懂;⑥“专家”授课。
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 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
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
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 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
漫画的构成:
文字提示 (有的没有)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标题(有的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高考语言运用复习之漫画类图文转换(含答案)

高考语言运用复习之漫画类图文转换1.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 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 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 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 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A2.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 今朝有喜君知否,到处人家醉不醒。
B. 书因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
C.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D. 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答案】C3.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隐含嘲讽B. 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C. 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D. “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其他部分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画里常写空山,一人看花听风。
人问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
B. 风中孤雁南去,无端生出闲愁。
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头?C. 秋水时深时浅,春色有淡有浓。
年年来此树下,心情总是不同。
D. 关河万里萧索,心中三分寂寥。
坐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
【答案】B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仿照漫画中的文字“人有时如同蚂蚁,爬上一片树叶便想漂过大海“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修辞手法与漫画中的例句相同,100字以内。
【答案】人有时如同蝴蝶,飞上(超过)一个风筝便想奔向太空。
人有时如同青蛙,坐在一个井里便想拥抱宇宙。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联系现实,写一段评论。
要求: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观点明确,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100字。
【答案】老鼠逃不出瓶子,无非是贪婪心在作怪。
世上没有那么多好处无条件降临到你面前,让你不劳而获。
人的欲望就像大海,世界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却永远无法满足我们的贪婪。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课件

(二)信息推断题
• [例 4]下面是名为“三不 猴”的铜雕,请分别概括三只 猴子的典型特点,并说明寓意。
• 解析:
• ①读懂图画,指出三只猴子的特征:捂耳、蒙眼、掩嘴。
• 3.[2022山东安丘、诸城模 拟]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 会在南京举行。中国梅花蜡梅 展览会简称“二梅展”,是一 项国家级的花事盛会。下图是 展览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 出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 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 个字。
• 答案:(示例)
• 该图由“宁”“17”和梅花组成。整体为“宁”字,体现了展览会的举办 地为南京;“宁”字中部变形为数字“17”,体现了“第十七届”的概念; 上下两笔中,以镂空形式融入两朵梅花,寓意“二梅展”。
• 答案:
• 漫画中有一个低头玩手机的行人,眼睛一直盯着手机屏幕,横穿马路根本 不顾及路况,而行驶的车辆被吓得小心避让。
[解题策略]
• 描述画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在描述时要注 意以下几点:
• 1.仔细观察画面。描述画面内容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构图,画 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 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答案:(示例)
• 漫画说明:左右上方拿着大锤的黑手下,中间一辆变形的共享单车在呼喊 “我招谁惹谁了!”,车子周围有“车座被撬”“链条被卸”“车轮变形” 字样。
• 合理建议:用城市管理智慧搞好共享单车运营。
• 解析:
• 第一问,概括漫画内容,可按照“从主体到局部”的原则。漫画的主体描 述的是一辆共享单车被破坏的情况,漫画上方是共享单车两边正有人举着锤 子破坏共享单车,漫画下方是共享单车的车轮变形,链条被卸,车座被撬, 漫画中间是共享单车委屈地喊出“我招谁惹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涉及三种形象,有细 节,3分;寓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仔细观察本图,
内容:
重点为“承诺”与“不堪一 击”,所以本题讽刺的主题 为“承诺不堪一击”,然后 由此联系社会实际即可。
寓意:
【内容】(1)画面左上角树枝上悬挂一枚公章,左下边有 一堆砖,上面写一“政”字,中间有一人正抱着“绩”字的 砖向左边走来。右边是一座已被拆掉墙脚的房子,房子上面 写着“百姓利益”四个字。整幅画下面写着“拆东墙,垒西 墙”标题。(3分) 【寓意】揭示某些部门为了搞政绩,不惜损害百姓利益的做 法。(2分)
示例1:一棵棵被砍 伐的树木,只留下 了一个个树桩,失 去了树木的伐木人, 拎着斧子。
没抓关键细节
砍
示例2:在这幅名为《砍》的
漫画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把 大斧、没有脑袋的伐木者, 站在一片树桩中,骄傲地说: 瞧,我多伟大!
砍
示例3:这幅名为《砍》
的漫画中,一个人一只手 拿着一把大斧,一只脚踏 在树桩上,他砍光了树, 脑袋也不翼而飞了,一只 手放在抬起的腿上。
主观想象
说明顺序不当
参考答案:
这幅名为《砍》的 漫画中,有许多树桩, 一个人一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一只手拿着一 把大斧,另一只手放在 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 树,脑袋也不翼而飞了。
砍
答题关键:
(1)画面组成部分、关系(2)注意顺序 (3)注意 语言 说明性语言
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画面描述:题为《勿忘我》的漫画左方有 一个人担着一条扁担,一头挑着名为“物 质生活”的桶,一头是空的。名为文化生 活的桶则被留在了画面右下方,它正在向 挑扁担人喊话,可那人只扭了一下头。
副鱼骨架,鱼头上写有“化
工厂”字样。(3分,每点
1①画分讽)面刺(了主2当)体今揭社内示会寓容只意:顾示发例展:
经画济面而忽寓视意环境:保护的不良
现状。②以破坏环境为经济
发展的指向标,其结果只能
是死路一条。
读漫画,请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4分)
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 介事地作出承诺,承诺膨胀 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 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 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 站立不稳,几乎摔倒。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
漫画类转换
考情回顾 鉴往知来
新课标高考语文全国卷
年份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语言文字运用题型——
仿句
补写句子
仿句
长句变短句
仿句
补写句子
图文转换(徽标)
补写句子
图文转换(活动构思框架) 补写句子
图文转换(徽标)
补写句子
图文转换(活动构思框架) 补写句子
题型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 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 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 警示。
题型2、揭示寓意
1.找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 是标题)。
2.注意夸张、变形之处。夸张、变形之处往往就是 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3.联系生活(画面—社会生活,物—人,果—因)
题型一: 介绍画面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40字左右。
砍
审读画面
砍
构成要素: 标题: 砍 主体: 人 背景: 树桩
注意细节
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脚踩在树桩上 周围全是树桩。
注意顺序: 如上-下,因-果,背景-人物等
题型一: 介绍画面
例(2006年高考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
面内容。(60字左右)(6分)
练习1.请简要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5个字。
画面上,教室门口一位老师在等候迟到的学生, 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背着书包,满头大汗地 送孙子上学,孙子用手指着奶奶,向老师说: “老师,都怪奶奶走路太慢。”
阅读漫画《路标》,简要说明画面体是一个指示牌,标牌为一
4.语言简明,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 语概括寓意。
请写出这幅漫画寓意
解题思路
1、找出对象 讽刺:前三只小狗; 颂扬:盲狗
2、发生了什么事?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井 盲狗却绕过了井
3、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
4、应该怎么办?
寓 寓意意12::告告诫诫人人们们要不踏应踏眼实睛实朝,关上注、今好天高,骛关远注;脚不下应,不盲能 目 好跟高从骛,远而. 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形式一致 例二:司机举手表敬意
,逻辑严密
,能够完整描述画面内容
老少二人笑眯眯(4分, 完整描述画面内容2分,
。并请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要求20 形式整齐2分,不要求对
推断说明问题
补写句子
前置作业: 1、参看考案40页“漫画类图文转换题” 及42 页“漫画类图文转换题解题要领”; 2、完成精炼案24页的“漫画类”练习。
一、概念
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 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 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 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 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 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 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 道理(寓意)。
义。
咱
答案示例: 借此讽喻有些人依权附势且仗势目空一切。
内容:一年轻人躺在硕果累累的树下等待果实在 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掉下来。 寓意:理想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实现。不坐等成果, 积极争取人生的成功。
17.阅读下面这组漫画,联系第一、
【答案】示例一:搀扶 奶奶有风范 车内司机忙
二幅画面的内容,给第三幅画面配上 称赞/司机礼让也可赞 示
(2012江苏卷)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 适的一句话。(5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漫画内容:面对儿子手 指着“非”地哭闹着: “我要……”,爸爸只 好答应着:“好好,爸 听你的!”于是爸爸抱 着儿子从“是”地踏入 “非”地。
示例答案:家长在满足 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 过是非的底线。
练习2.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
二、漫画的构成:
打针
标题(可以没 有):告知或 暗示漫画的主 题思想。
画注(可以没 有):是对画面 情景的文字提 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 面各“因素” 构成的情景。
三、漫画题的高考命题形式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
能力要求: 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阅读、观察、分
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综 合性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