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004药理学练习题-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合集下载

(完整版)药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药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药理学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其内容包括药物与细胞靶点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个分子机制。

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

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第三章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滤过:是指药物通过亲水膜孔的转运,是小分子的、水溶性的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在流体静压或渗透压作用下的转运方式。

简单扩散:是药物转运的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

其速度主要取决于膜两侧药物浓度梯度以及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和越大的扩散就越快。

首关效应;★它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血脑屏障:是由脑毛细血管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膜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

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又称代谢。

有灭火和活化之分。

酶的诱导:某些化学物质能提高肝药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率,称为酶的诱导。

药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选择题:A型题1、药物产生副作用主要是由于:A 剂量过大B 用药时间过长C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D 连续多次用药后药物在体内蓄积E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2、LD50是:A 引起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B 引起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C 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D 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E 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3、在下表中,安全性最大的药物是:药物LD50(mg/kg)ED50(mg/kg)A 100 5B 200 20C 30020 D 300 10 E 300 404、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 副作用B 毒性反应C 过敏反应D 局部作用E 特异质反应5、某药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时,表明:A 作用点改变B 作用机理改变C 作用性质改变D 效能改变E 效价强度改变6、量反应与质反应量效关系的主要区别是:A 药物剂量大小不同B 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同C 药物效应性质不同D 量效曲线图形不同E 药物效能不同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 ED50/LD50B LD50/ED50C LD5/ED95D ED99/LD1E ED95/LD5 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 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 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 药物的酸碱度D 药物的脂溶性E 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 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 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 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 以上均不是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 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 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E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A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 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失常 C 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D 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 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A 药物的安全范围B 药物的疗效大小C 药物的毒性性质D 药物的体内过程E 药物的给药方案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 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 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力 C 药物水溶性大小 D 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E 药物脂溶性大小14、安全范围是指:A 有效剂量的范围B 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 C 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D ED95与LD5间的距离E 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 中毒量B 治疗量C 无效量D 极量E 致死量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A 阈剂量B 效能C 效价强度D 治疗指数 E LD5017、药原性疾病是:A 严重的不良反应B 停药反应C 变态反应 D 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 E 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A 内在活性B 效应强度C 亲和力 D量效关系 E 时效关系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A G蛋白偶联受体B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 细胞内受体 E 以上均不是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A 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 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 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D 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 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21、药理效应是:A 药物的初始作用B 药物作用的结果C 药物的特异性D 药物的选择性E 药物的临床疗效22、储备受体是:A 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 药物不结合的受体 C 与药物结合过的受体 D 药物难结合的受体 E 与药物解离了的受体23、pD2是:A 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 拮抗常数的负对数 C 解离常数 D 拮抗常数 E 平衡常数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B 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完整版)004药理学练习题-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完整版)004药理学练习题-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合理用药需了解:EA.药物作用与副作用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D.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E.以上都需要2.药物滥用是指:DA.医生用药不当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C.未掌握药物适应证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3.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BA.习惯性B.快速耐受性C.成瘾性D.耐药性E.以上都不对4.安慰剂是:DA.治疗用的主药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E.是色香味均佳,令病人高兴的药剂5.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动力学影响主要表现在:B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C.药物体内分布差异D.肾排泄速度E.以上都不对6.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应着重考虑患者的:D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C.对药物排泄能力D.对药物转化能力E.以上都不对7.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E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8.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A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E.拮抗作用9.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后失效.可能是因为:AA.同时服用肝药酶诱导剂B.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C.产生过敏性D.产生耐药性E.首关消除改变10.反复应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DA.习惯性B.成瘾性C.依赖性D.耐受性E.过敏性11.某患者应用药物时,必须应用比一般人更大些的剂量才呈现应有的效应,这是因为产生了:AA.耐药性B.依赖性C.高敏性D.成瘾性E.过敏性12.刺激性强、渗透压高的溶液常采用的给药途径是:AA.静脉注射B.肌内注射C.口服D.皮下注射E.以上均不是13.紧急治病,应采用的结药方式是:AA.静脉注射B.肌内注射C.口服D.局部电泳E.外敷14.下列药物中常用舌下给药的是:BA.阿司匹林B.硝酸甘油C.维拉帕米D.链霉素E.苯妥英钠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

药理学课后习题[全]第一章:总论第1节:绪言1.研究机体对药物的科学:(D)A.药物学B.药效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配伍禁忌2.可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A)A.药物B.制剂C.剂型D.生物制品E.生药3.药理学是研究:(D)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原理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第2节:药物效应动力学1.受体激动剂是指:(C)A.只具有内在活性B.只具有亲和力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是2.下列对选择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选择性是相对的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性3.增强机体器官机能的药物作用称为: ( B)A.苏醒作用B.兴奋作用C.预防作用D.治疗作用E.防治作用4.药物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 E.中毒量5.甲、乙两个药,甲药内在活性小于乙药,但与受体亲和力大于乙,则:(C)A.甲药效能>乙药B.乙药效价>甲药C.甲药效价>乙药D.甲药效价<乙药 E.乙药效能<甲药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使用磺胺甲噁唑后发生溶血反应,此反应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A.病理因素B.遗传C.年龄D.过敏体质E.毒性反应7.某患者因伤寒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为:(A)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毒性作用(8~10题共用选项)A.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B.选择作用C.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D.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E.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8.按对人体的利弊而分(D)9.按对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而分(A)10.皆对人有利(C)第3节:药物代谢动力学1.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和:(C)A.不吸收B.大量吸收C.少量吸收D.全部吸收E.全部灭活2.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D)A.解离增加,再吸收增加,排除减少B.解离减少,再吸收增加,排除减少C.解离减少,再吸收减少,排除增加D.解离增加,再吸收减少,排除增加E.解离增加,再吸收减少,排除减少3.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C)A.药物作用发生的快慢B,药物的药理活性C.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D.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毒性4.一般常说药物的半衰期是指:(B)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5.患者,男性,18岁,因患流脑入院。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解析)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解析)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疗效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影响药效的因素E、药物的作用规律标准答案:C2、以下对药理学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B、药理学又名药物治疗学C、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简称D、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E、是研究药物代谢的科学标准答案:A3、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B、药物的作用及原理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标准答案:E4、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性的,这意味着:A、用离体器官来研究药物作用B、用动物实验来研究药物的作用C、收集客观实验数据来进行统计学处理D、通过空白对照作比较分析研究E、在精密控制条件下,详尽地观察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标准答案:E第二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E、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标准答案:A2、阿司匹林的pKa是3.5,它在pH为7.5肠液中,按解离情况计,可吸收约:A、1%B、0.1%C、0.01%D、10%E、99% 标准答案:C3、某碱性药物的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则此药在尿中: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E、排泄速度并不改变标准答案:D4、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E、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5、吸收是指药物进入:A、胃肠道过程B、靶器官过程C、血液循环过程D、细胞内过程E、细胞外液过程标准答案:C6、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人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标准答案:C7、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A、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D、易化扩散转运E、胞饮的方式转运标准答案:B8、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外用B、口服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标准答案:C9、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永久性的B、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C、是可逆的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E、促进药物排泄标准答案:C10、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药物作用增强B、药物代谢加快C、药物转运加快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标准答案:E11、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A、药物的活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标准答案:C 12、药物经肝代谢转化后都会:A、毒性减小或消失B、经胆汁排泄C、极性增高D、脂/水分布系数增大E、分子量减小标准答案:C13、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单胺氧化酶B、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辅酶Ⅱ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水解酶标准答案:B14、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A、氯霉素B、苯巴比妥C、异烟肼D、阿司匹林E、保泰松标准答案:B15、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结合标准答案:D16、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标准答案:E17、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A、代谢B、消除C、灭活D、解毒E、生物利用度标准答案:B18、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A、所有的药物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D、自胃肠吸收的药物E、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19、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其:A、口服吸收迅速B、口服吸收完全C、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D、口服药物未经肝门脉吸收E、属一室分布模型标准答案:B20、某药半衰期为4小时,静脉注射给药后约经多长时间血药浓度可降至初始浓度的5%以下:A、8小时B、12小时C、20小时D、24小时E、48小时标准答案:C2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药物消除量恒定B、其血浆半衰期恒定C、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E、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标准答案:B22、 dC/dt=-kC n是药物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衰减的简单数学公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n=0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当n=1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C、当n=1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D、当n=0时为一室模型E、当n=1时为二室模型标准答案:C23、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1,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20LE、200L标准答案:D24、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A、0.693/kB、k/0.693C、2.303/kD、k/2.303E、 k/2血浆药物浓度标准答案:A25、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作用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标准答案:E26、药物吸收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C、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标准答案:D27、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大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浓度:A、2~3次B、4~6次C、7~9次D、10~12次E、13~15次标准答案:B28、静脉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A、静滴速度B、溶液浓度C、药物半衰期D、药物体内分布E、血浆蛋白结合量标准答案:C29、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的间隔时间是:A、每4h给药1次B、每6h给药1次C、每8h给药1次D、每12h给药1次E、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标准答案:E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药物的协同作用2.安慰剂
二、填空题
3.影响药物作用的药物因素包括
、、、、及。

4.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和。

三、选择题
5.安慰剂是一种
A 可以增加疗效的药物
B 阳性对照药
C 口服制剂
D 使病人得到安慰的药物
E 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剂型
6.安慰剂通过心理因素取得疗效可达
A 10%~20%
B 30%~50%
C 50%~60%
D 70%~80%
E 80%~90%
7.关于合理用药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B 以治愈疾病为标准
C 应用统一的治疗方案
D 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E 在化学治疗中,除对因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
四、论述题
试论合理用药原则。

第4-5章 药理同步练习

第4-5章 药理同步练习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1.掌握:耐受性、耐药性、依赖性、躯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等概念。

2.熟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机体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特异质反应、疾病状态等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内容精要一、药物因素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效应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

药物方面因素主要有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剂型不同、采用的给药途径不同,所引起的药物效应也会不同。

通常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显著。

有的药物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时,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如硫酸镁口服可以导泻和利胆,注射则可以抗惊厥、降血压。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从而使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发生变化。

二、机体因素机体方面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遗传、心理及疾病状态等因素。

①年龄:新生儿和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与用药的剂量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调整。

②性别: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应谨慎用药。

③遗传因素:基因是决定药物代谢酶、受体活性和功能表达的结构基础,是药物代谢与反应的决定因素;基因的突变是产生药物效应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

④疾病状态:疾病本身能导致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改变。

⑤心理因素。

安慰剂效应:主要由病人的心理因素引起会发生一系列精神和生理上的变化。

⑥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耐受性(tolerance)为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增加剂量可恢复反应。

停药后耐受性可消失,再次连续用药又可发生。

有的药物仅在应用很少几个剂量后就可迅速产生耐受性。

耐药性(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长期应用的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⑦依赖性(dependence)是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的或是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两种。

药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药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测试题(一)名次解释1.药物(drug)2.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二)选择题[A型题]1.药物A.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药理学A.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药物的临床效果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药物的作用机理5.药动学研究的是:A.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新药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实行双盲给药B.选择病人C.进行Ⅰ~Ⅱ期的临床试验D.合理应用一个药物E.计算有关试验数据[B型题]A.有效活性成分B.生药C.制剂D.药物植物E.人工合成同类药7.罂粟8.阿片9.阿片酊10.吗啡11.哌替啶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2.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药典意义的药物学典籍是13.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4.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5.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16.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17.药理学是研究:[X型题]18.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B.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研究开发新药D.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19.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慢性毒性实验结果C.LD50D.临床前研究资料E.核算药物成本20.新药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在于:A.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物?B.发掘效果优于旧药的新药C.研究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具有临床高效的药物D.开发祖国医药宝库E.可以探索生命奥秘(三)填空题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合理用药需了解:EA.药物作用与副作用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D.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E.以上都需要2.药物滥用是指:DA.医生用药不当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C.未掌握药物适应证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3.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BA.习惯性B.快速耐受性C.成瘾性D.耐药性E.以上都不对4.安慰剂是:DA.治疗用的主药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E.是色香味均佳,令病人高兴的药剂5.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动力学影响主要表现在:B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C.药物体内分布差异D.肾排泄速度E.以上都不对6.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应着重考虑患者的:D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C.对药物排泄能力D.对药物转化能力E.以上都不对7.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E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8.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A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E.拮抗作用9.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后失效.可能是因为:AA.同时服用肝药酶诱导剂B.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C.产生过敏性D.产生耐药性E.首关消除改变10.反复应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DA.习惯性B.成瘾性C.依赖性D.耐受性E.过敏性11.某患者应用药物时,必须应用比一般人更大些的剂量才呈现应有的效应,这是因为产生了:AA.耐药性B.依赖性C.高敏性D.成瘾性E.过敏性12.刺激性强、渗透压高的溶液常采用的给药途径是:AA.静脉注射B.肌内注射C.口服D.皮下注射E.以上均不是13.紧急治病,应采用的结药方式是:AA.静脉注射B.肌内注射C.口服D.局部电泳E.外敷14.下列药物中常用舌下给药的是:BA.阿司匹林B.硝酸甘油C.维拉帕米D.链霉素E.苯妥英钠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成瘾性B.习惯性C.抗药性D.高敏性E.耐受性15.与长期反复用药无关的是:D16.长期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是:E17.长期反复用药后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为:C18.很小剂量就可产生铰强药理作用的为:D19.较大剂量方能产生原有药理作用的为:E20.长期反复用药,一旦停药即产生戒断症状的为:AA.空腹内服B.饭前内服C.饭后内服D.睡前内服E.定时内服21.增进食欲的药物应:B22.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C23.需要维持有效血浓度的药物应:E24.催眠药应:DA.直肠给药B.舌下给药C.吸入结药D.鼻腔给药E.口服给药25.刺激性较大,肝易灭活的药物适宜:A26.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适宜:D27.全麻手术期间快速而方便的给药方法是:C28.简便、经济、安全而常用的给药方法是:E29.药物吸收后可发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EA.静注给药B.口服给药C.舌下给药D.深部肌内注射E.皮下注射30.硝酸甘油常采用:C31.胰岛素常采用:E32.阿司匹林常采用:B33.硫喷妥钠常采用:A34.吐根碱常采用:DA.药理作用协同B.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C.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D.竞争性对抗E.减少吸收35.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C36.维生素K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D37.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A38.阿司匹林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A39.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BA.快速耐受性B.成瘾性与戒断现象C.抗药性D.耐受性E.反跳现象40.连续用药产生敏感性下降称:D41.吗啡易引起:B42.麻黄碱短期内连续用可产生:A43.脑垂体后叶素短期内反复用可产生;A44.长期应用氢化可的松突然停药可发生:E45.长期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可产生:C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A.药效学B.药动学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6.结药的剂量取决于:C47.药物的相互作用取决于:C48.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取决于:C49.药物的过敏反应取决于:A50.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取决于:A51.安慰剂产生30%一50%的疗效原因是:D52.快速耐受性产生原因是:BA.治疗效应增强B.不良反应降低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3.两药的协同作用可使:A54.两药的拮抗作用可使:C55.联合用药的目的是:CA.一定产生协同B.一定产生对抗C.如不产生协同就一定产生对抗D.不一定产生协同或对抗56.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DA.机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B.停药后不产生戒断症状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7.成瘾性的特点是:A58.习惯性的特点是:CX型题(多选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59.药物临床应用可发生危险的原因是:ABCDA.对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掌握不全B.对于药物的慎用或禁忌证不了解C.对于药物的适应证不清D.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详E.由于药物的排泄速度太快60.同一药物是;ABCE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D.在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E.在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61.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药物的拮抗作用:ABCEA.可以作为联合用药的一种方式B.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C.可能符合用药目的D.肯定不利于患者E.使单独用药时原有作用减弱62.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包括:BCDEA.药物慢代谢型B.耐受性C.抗药性D.快速耐受性E.依赖性二、名词解释1.安慰剂(placebo)无药理活性的物质,临床研究中作为对照物质应用。

2.药物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所产生的影响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3.协同(synergism)同时(或前后)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使原有的效应增强。

4.拮抗(antagonism)同时(或前后)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使原有的效应减弱。

5.药物的依赖性(dependence)连续应用药物后病人对药物所产生的依赖。

6.习惯性(habituation)连续应用药物后病人对药物所产生的精神上的依赖性。

7.成瘾性(addiction)连续应用药物后病人对药物所产生的躯体依赖性。

8.耐受性(to1erance)连续用药后产生的药物反应性降低。

9.抗药性(resistance)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0.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连续用药后短期内产生的药物反应性降低。

11.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同等的药效,差分可能很大,其至出现质的差异。

三、填空题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属于药物方面的因素有(剂量),(剂型),(相互作用),(长期用药)(给药途径)等。

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属于病人生理因素的有(性别),(年龄),(精神), (遗传)和(病理状态)。

3.联合用药的结果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的增加,称为(协同),也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减弱,称为(拮抗)。

4.遗传因素可引起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变化,前者如(伯氨喹),后者如(异烟肼)。

5.研究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的昼夜规律的学科称为(时辰)药理学,根据其规律,在应用皮质激素时常于(清晨)时应用。

6.长期连续用药可引起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包括(成瘾)和(习惯)。

7.药物的耐受性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后者在停药后(可以)恢复。

8.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对胃刺激)和病人的(耐受)及(药物作用发生时问)等。

四、简述题1.试简述药效学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答:个体差异可因个体的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的因素对药物的药效学及药动学方面发生质或量的改变。

2.试简述药物剂量的种类。

答: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中毒量。

五、论述题1.试论述制定给药方案时对选药、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的依据。

答:①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选择最佳的对症、对因治疗药物,避免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②根据疾病和患者的情况(疾病部位、病情轻重、患者肝肾功能等)以及药物药动学的特点决定恰当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以及给药间隔时间。

2.试从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两方面论述药物的相互作用与临床用药的关系。

答:①药动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因药物主动转运的竞争性抑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排挤、药酶抑制剂或诱导剂对被酶转化的药物的影响等而发生增强或减弱效应;②药效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因药物在作用部位的兴奋或抑制、对受体的激动或阻断、对酶的活化或灭活等而产生效应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