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松潘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林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因其生物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享有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林区地处亚热带和温暖带的过渡地带,山体高大,地形复杂,各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由于土壤种类繁多,气候温暖,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野生地道中药材如头顶一棵珠、石斛金钗、江边一碗水、天麻、文王等,因疗效独特,开发潜力极大。
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建立了药材场,所产当归等药材俏销市场。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建立中药材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柴胡、桔梗,冬花、天麻、党参,高山黄连、当归、党参种植的生产格局。
年又以专业村建设为抓手,发展种植专业户,中药材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中药材资源情况是一座天然药库,据《中药材名录》记载,林区有中药材资源2023种,其中动物药213种,植物药1800种,矿物及其他10种。
药用植物种类占全省52%,占全国的33%。
丰富的资源为中药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到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木本药材4万亩,草本药材1万亩,年新发展中药材(草本)0.5万亩,其中由我区中药材公司与武烟集团合作,新建柴胡种植50亩。
年中药材产量371吨,产值达1526万元。
年中药材产量721吨,年中药材产量903吨,产量比年增25%。
聚能药业引进三号柴胡在新华、长坊、宋洛、松柏种植成功,为我区中药材出口打下了基础,全区建香菊基地500亩,进生了野转家生试验品种达5个如开口箭、苍术、麦冬等。
中药材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我区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银花基地60亩)、林区中药材公司。
四川中药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中药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四川中药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通过搜集数据、实地走访和采访相关人士,我们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旨在为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四川中药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2019年,四川中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XX亿元,较上年增长XX%。
2. 市场结构四川中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材批发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连锁药店等。
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其次是中药材批发商。
3. 市场分布四川中药市场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乐山等几个中心城市。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最为发达的中药产业链和市场体系。
此外,农村地区也有一些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直销渠道。
三、市场发展动态1. 市场需求驱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的广泛认可,四川中药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对中医药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旺盛,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 技术创新在四川中药市场,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提高中药饮片的提取工艺和生产工艺,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
同时,中药饮片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也更加时尚和吸引消费者。
3. 市场竞争四川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突出。
在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中,不少通过品牌推广、产品质量保证和多样化经营等方式来保持竞争优势。
四、市场挑战和机遇1. 挑战由于四川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保持竞争力。
同时,中药市场还面临着人才短缺、农药残留等问题,需要加大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
2. 机遇四川中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可以通过优质产品、创新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出口潜力也在逐渐释放。
四川作为中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有着更多的机遇可以发掘。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今后的“三农”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
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
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1、中药产业规模较大,但龙头企业较少。
据统计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581家但龙头企业较少,纯粹中医药收入超1000亿企业尚无一家,超100亿的企业屈指可数,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实现销售收入只有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2018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261.9万吨同比下降31.7%。
2、中药出口增长减缓,但进口数量增长迅速。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57.68亿美元,同比下降1.56%。
其中出口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进口额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8%。
中成药出口额为2.64亿同比增长5.51%,2018年我国中成药进口额为4.03亿同比增长9.53%,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0.31亿美元同比下降9.49%,2018年我国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9.16%。
3、中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
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农残重金往往超标,出现掺假、增重、染色等等不法现象。
4、中药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由于药材种植监管缺失,原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完全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药缺乏。
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医药下游产业企业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监管逐年增强,各种市场抽检、飞行检查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对原料药的性状、显微、含量检测、重金农残等检测项逐年增多,生产企业承担的检测成本增加,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巨大。
5、中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
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一、概述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资源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某市作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就某市中药材产业的现状、规模和质量、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进行汇报。
二、现状某市中药材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该市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拥有广阔的绿色农田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助于中药材的栽培和生长。
同时,该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充足的扶持措施。
三、规模与质量某市中药材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据统计,近五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15%。
这得益于市政府的支持和导向政策的制定,吸引了更多农民参与中药材的种植。
同时,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许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实施了有机种植和绿色农业标准化管理,确保了中药材的安全和优质。
四、技术创新某市中药材产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研发和应用。
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基地,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致力于新品种的培育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
同时,市政府还加大了中药材现代加工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提取、干燥和包装技术,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市场前景某市中药材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药材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某市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的中药材而闻名,拥有丰富的销售渠道和广阔的合作伙伴网络。
此外,某市中药材的出口也在逐年增加,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和青睐。
六、总结某市中药材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农民的积极参与、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需求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繁荣。
未来,某市中药材产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也将为中医药事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中(苗)药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中(苗)药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四川省兴文县作出了探索和创新。
2022年,四川省兴文县委、县政府将中(苗)药材产业纳入全县“1+3+4”农业产业体系,利用“粮食+中(苗)药材”复合种植模式,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中(苗)药材产业,亩均增加经济效益3000~4000元。
按每人3亩计算,人均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对兴文县发展中(苗)药材产业的特定案例分析,提出进一步壮大中(苗)药材产业以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1.兴文县中(苗)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结合部,总面积1380平方千米,辖8个镇、4个苗族乡,总人口50余万人,其中苗族人口5.2万人,占全省40%左右,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四批中药资源普查县、省级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县、省级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2022年起,中(苗)药材产业纳入全县“1+3+4”农业主导产业,通过“粮药”复合种植模式发展中(苗)药材产业。
2023年,兴文县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专班,中药材川芎移栽现场出台了《“粮食+中药材”发展规划》《中药材种植业扶持方案》《“村资贷”实施细则》《“兴农贷”实施意见(试行)》等扶持政策,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业园区项目资金等省、市相关产业发展资金,以“一核十基地”为载体,以淫羊藿、姜黄、川芎、泽泻、艾草等中(苗)药材产业为依托,在全县12个乡镇、52个村发展“粮食+中(苗)药材”产业,带动药材种植主体75家、农户1万余户,种植面积从年初的3万亩增加到年末的5.07万亩,新增种植面积2万余亩,增幅超过67%。
2.典型案例。
①淫羊藿产业。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以淫羊藿产业为核心,2023年新增种植面积3700亩,累计面积达4500亩。
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

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本次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旨在向您介绍我国中药材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中药材产业的现状1. 规模扩大: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2000年至201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从3.28万公顷增加到8.1万公顷,增幅超过148%。
2. 产业链完善: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相对齐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3. 市场需求旺盛: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中药颗粒、片剂、饮片等中成药的需求持续增加,为中药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二、存在的问题1. 产业发展不平衡:中药材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较为成熟,而中西部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大。
2. 品质安全问题:部分中药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农药、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品质和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 制度建设不完善: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制度尚未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三、发展方向1.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中药材产地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 提升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水平: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加强环境监测,减少中药材的重金属污染,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 标准化建设:制定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采收、加工等规范,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规范化程度。
4. 加强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药材产业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人:XXX日期:20XX年X月X日。
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传统的中药材采摘和加工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环境限制,常常会导致中药材的药效损失,从而影响了其疗效的发挥。
针对这个问题,趁鲜加工成为了中药材加工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发展趋势。
趁鲜加工是指在中药材采摘或收获后,尽快进行加工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药效和活性成分。
与传统的中药材干燥加工方式相比,趁鲜加工具有以下优势:1. 保持药效:中药材在新鲜状态下,其药效成分含量较高,通过趁鲜加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并发挥其药效。
2. 减少损失:传统的干燥加工过程中,中药材常常会因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而导致药效的损失。
而趁鲜加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减少了药效的损失。
3. 提高品质:趁鲜加工可以在中药材新鲜状况下进行处理,不仅可以保持中药材的原有颜色、味道和香气,还可以提高中药材的整体品质。
目前,中药材趁鲜加工已经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云南省、四川省等中药材产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趁鲜加工产业链,有效地保护和提升了中药材的品质和价值。
二、中药材趁鲜加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材趁鲜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趁鲜加工方式主要包括冷冻、热处理等,而新的技术如超声波、微波等也逐渐应用于中药材的趁鲜加工过程中,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2. 产业发展:中药材趁鲜加工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在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药材趁鲜加工的产业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3. 品质认证: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中药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药材趁鲜加工企业应该注重品质认证,建立起一整套的品质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产业合作:中药材趁鲜加工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领域,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研发等。
产业合作将成为中药材趁鲜加工发展的一个关键,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将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生物多样性特征ꎬ 松 潘中药材资源丰富ꎮ 据 « 四川省松潘县药用植物资 源» 统计全县有药用植物 1000 余种ꎬ 据调查资料显 示ꎬ 全县中药材共有 170 余科、 1628 种ꎬ 动物药材 18 科、 36 种ꎬ 松贝、 虫草、 羌活、 大黄、 红毛五加皮等 品种享誉全国ꎮ 据统计松潘县内野生中药材及食用菌 蕴藏量在 250 万 kg 以上ꎮ 境内有松贝、 虫草、 麝香、 大黄、 羌活、 黄芪、 当归、 党参、 雪茶、 羊肚菌等野 生珍贵中药材和食用菌类ꎮ 近年来ꎬ 松潘县人工种植 中药材规模在不断扩大ꎮ 截至 2017 年底ꎬ 松潘县人 工种植中药材近 20 个品种ꎬ 种植规模达到 0������ 667 余
2 松潘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 1 中药材生产缺乏整体规划 松潘县虽然拥有的中药材种类及产量较多ꎬ 但是
目前中药材产业还未形成品牌效应ꎮ 2014 年以来出台 了 « 松 潘 县 生 态 农 业 发 展 规 划 ( 2014 2020) » 、 «松潘县热务沟万亩中药材种植区发展规划»、 «松潘 县浙江对口支援中药材种植十三五规划» 以及特色奖 补等政策文件ꎬ 2018 年 3 月出台了 « 松潘县推进农业 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 2018 2021 年) » 的文件ꎬ 这类政策及文件实施将对松潘县农业发展起 的积极的引导作用ꎮ 同时在发展规划下ꎬ 却对具体中 药材生产加工及品牌塑造上没有细化ꎬ 这对松潘县做 大做强中药材行业较为不利ꎮ 2������ 2 本地特优资源道地品牌不突出
松潘县素有 “ 川贝之乡” 的美称ꎬ 成功打造了
∗为本文通讯作者
6 4 2019ꎬVol������ 39ꎬNo������ 01 农业与技术 ※农业科学
������������������������������������������������������������������������������������������������������������������������������������������������������������������������������������������������������������������������������������������������������������������������������������������
万 hm2ꎬ 其中大黄 0������ 14 万 hm2、 羌活 0������ 13 万 hm2、 秦 艽 0������ 03 万 hm2、 川贝母 0������ 02 万 hm2、 “ 三木” 药材 0������ 3 万 hm2ꎬ 重楼、 芍 药、 党 参、 木 香 等 其 他 中 药 材 0������ 05 万 hm2ꎬ 中药材种植涉及全县大部分地区ꎬ 拥有 国家 GAP 基地 1 个ꎬ 民营科技企业 2 家ꎬ 中药材种植 公司 1 家ꎬ 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40 余家ꎬ 中药材种植 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ꎮ
近年来ꎬ 结合阿坝州州委、 州政府打造 “ 川藏高 原” 品牌战略思想和松潘县建设 “ 高原生态家园������国 际旅游胜地” 目标ꎬ 大力实施 “1231” 战略ꎬ 松潘县 高度重视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ꎬ 打造了 “ 松潘贝母” 地理标志商标ꎬ 羌活、 大黄等道地中药材品牌已成为 助农增收、 促进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ꎮ
等方面提出了松潘县中药材的发展建议ꎮ
关键词: 中药材ꎻ 产业发展ꎻ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q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190115021
松潘县ꎬ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ꎮ 位于 青藏高原东缘ꎬ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ꎬ 位于 E102°38′ ~ 104°15′ꎬ N32°06′ ~ 33°09′ꎮ 松潘县地貌东 西差异明显ꎬ 以中山为主ꎻ 地形起伏显著ꎬ 相对高差 比较大ꎬ 最低处白羊乡棱子口海拨为 1080mꎬ 最高处 岷山主 峰 雪 宝 顶 海 拔 5588m[1] ꎮ 松 潘 县 降 水 分 布 不 均ꎬ 但干雨季分明ꎬ 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2% 以上ꎬ 多年平均气温 5������ 7℃ ꎬ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21������ 1℃ ꎬ 多年平均降水量 720mmꎮ 全县共有农耕土地 1������ 31 万 hm2ꎬ 实际耕作面积为 0������ 84 万 hm2ꎮ 土壤构成 包括冲积土、 山 地 褐 色 土、 山 地 棕 壤、 黄 棕 壤 等 13 个土类 23 个亚类ꎬ 其中农耕地有 7 个土类 9 个亚类、 23 个土属 64 个土种ꎬ 适宜栽培种植各类作物ꎮ 松潘 县野生药材资源丰富ꎬ 中药材品种繁多ꎬ 分布广泛盛 产的优质名贵药材远销国内外ꎬ 素有 “川贝之乡” 的 美称ꎮ
四川省松潘县中药材生产松潘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ꎬ 四川 松潘 623300ꎻ 2.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ꎬ 四川 内江 641000)
摘 要: 本文在介绍松潘县中药材资源及分布状况的基础上ꎬ 针对松潘县中药材生产发展中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不
细致、 科技服务不足、 推广示范不足等主要问题ꎬ 提出从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规划、 新技术新品种引进、 示范推广
※农业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19ꎬVol������ 39ꎬNo������ 01 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