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施肥技术:A2第十二章第一节 水稻施肥

合集下载

水稻管理施肥技术15页

水稻管理施肥技术15页

水稻覆盖栽培应注意的几点:水稻覆盖栽培是指水稻移栽在有地膜覆盖或者用秸秆覆盖的湿润稻田上的一种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在采用秸秆覆盖栽培时,首先是将田面及四周进行适当清理,疏理好排灌系统,选阴雨天或睛天的下午直接在稻板田面以33至40厘米间距开3至4厘米深的浅沟,在沟内栽植旱育秧苗。

栽植时可先撬窝后再将秧苗栽植于窝内,以少量泥土固苗,也可用小铲刀等工具边撬窝边栽植。

栽植窝距为20至25厘米,每亩栽1.2万窝,每窝栽2粒谷苗。

栽后灌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可灌跑马水。

用秸秆、麦糠、油菜壳等均匀覆盖水稻行间。

在用地膜覆盖栽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精耕细整稻田。

先施足底肥,再用微耕机耕作二至三次,达到土块细碎、田面平整。

二是要及时开厢覆盖地膜栽稻。

整地后,按2米(6尺)开沟作厢,厢面1.67米(5尺),厢沟0.33米(1尺),并趁土壤湿润及时覆盖地膜打孔栽旱育秧苗。

每厢面栽6行,窝距(退窝)4—5寸。

田边留1.5—2米不栽秧,并在厢面行间栽一定数量的预备秧苗。

三是栽秧后要将地膜四周盖严压实,并用泥封好开孔口,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四是遇降雨或有水源时及时做好田边田脚,关浅水追肥促分蘖。

如果降雨来得迟,则可结合施清水粪加尿素施用攻蘖肥。

五是关水后应揭去地膜,以利于水、气交换,提高地温,促进分蘖。

六是除草,要采取化学除草技术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办法。

如何培育适龄抗旱壮秧:有道是秧好半年粮,秧苗素质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培育适龄抗旱壮秧,应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环节:1)选好适宜品种。

优良品种是指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栽培技术相适应的品种。

而不单是看穗子大不大,品质好不好。

在抗旱育秧情况下,低海拔地区首先要考虑7月中旬水稻能否抽穗扬花,要尽量避开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中低山地区要考虑避开秋季低温阴雨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即在迟播情况下要选生育期偏短的品种。

其次是抗干旱、抗低温能力较强。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合理施肥有窍门科学施肥是进步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腕之一.但在临盆实践上,因为对施用技巧掌控不好,常使水稻遭致肥害.其症状有的表示为僵苗滞长或者停滞发展;有的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长,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或稻瘟等病害.产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为了充分施展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水稻施肥要依据品种特征.泥土肥力.气象因子和栽培前提等诸项身分来全盘斟酌,灵巧运用.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示在养分时代.养分临界期和养分最大效力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分散;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强度大,则应增长追肥次数,进步追肥比例.水稻氮.磷.钾肥的养分临界期一般出如今三叶期,有时氮.钾的养分临界期还出如今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养分最大效力期出如今长穗期,是养分发展和生殖发展最兴旺的阶段,也是需肥的症结时代.据研讨,每临盆100千克稻谷,约需从泥土中接收氮素1.6-2.5千克,磷0.8-1.2千克,钾2.1-3.0千克.三要素的比例为2:1:3.懂得水稻的需肥特征后,就应分期进行追肥.一.早施分蘖肥从移栽至幼穗开端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请求追施时光早.数目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平生中接收氮素养分的第一岑岭期,又因为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知足水稻对养分的须要.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前提.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千克.二.巧施穗肥从幼穗开端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接收的第二个岑岭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并能防止贪青.倒伏.在技巧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凌晨叶不挂露珠,正午叶片挺直,叶色淡色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好天抢收施.施用时光为水稻圆杆期.亩施尿素3 -4千克,并配施少量磷钾肥.三.酌施粒肥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能延伸叶片功效期,防止早衰,促进粒重.但要留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好世界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比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千克.缺磷地区还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0-100克,兑水 50千克.对于已发纹枯病.稻瘟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防治.四.若何运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水稻专用复合肥是依据水稻在移栽后对氮.磷.钾需求纪律研制出来的一种中浓度复合肥,最适作水稻移栽田基肥用.它具有“成本低”.“运用便利”.“返青快”.“安然性好”等特色,运用后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才能加强,增产增见后果显著.运用办法:作水稻基肥,用量一般为25公斤/亩,不需再配施其他的化学肥料,施肥后立时可以插秧,不会烧苗.移栽后5-7天再施追肥,用水稻专用复合肥作基肥的移栽田,追肥里氮的有量不变(一般10-15公斤/亩),钾肥数目可以削减一半(籼杂5公斤/亩,粳杂2.5公斤/亩),磷肥可以省略不施.水稻专用复合肥还可以作水稻秧田基肥,秧田追肥及移栽田追肥,用量均为25公斤/亩.五.谷子的施肥技巧谷子生育期短,一般90天阁下,栽种一般为麦收后贴茬直播,不施底肥.是以,追肥对谷子丰产丰产至关重要.追肥一般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每亩追施碳铵30~35公斤或尿素10~12公斤,第二次在旗叶消失后开花前追施,每亩追碳铵10~20公斤或尿素4~7公斤.六.稻田施肥何时最佳秧田施肥基肥:秋田起垄后,在畦面撒施经打碎.过筛的过磷酸钙每亩20-25千克,氯化钾每亩7-10千克.在有机肥少.土质较肥沃的秧田.秧畦上增施5-7千克硫酸铵,然后将肥料施入泥中,播上稻种.追肥:水稻种子从收成到期苗,要追肥2-3次.第一次在秧田三叶期,亩施尿素2.5-3.5千克,或用其它氮肥5-7千克,加水200倍消融后喷施.第二次在移栽前4-7天,施肥量与第一雷同.此次施肥叫“起身肥”或“秧根肥”.本田施肥基肥:在最后一次耙田前,先排去田水,早稻施绿肥亩1000-1500千克或猪粪800千克,另加施碳铵.尿素.氨水等,按标肥折亩施20-25千克,过磷酸钙亩施20-30千克,氯化钾亩施5-7千克,晚稻田用猪粪亩施500千克,氮.磷.钾化肥用量比早稻少1/4.然后,将各类化肥与腐熟有机肥混杂,撒施于田面,随即翻犁.耖田,使肥料与土层充分混匀,整平即可收成.穗肥:一般幼穗可在日夕穗抽穗前25-30天追施,可增长穗粒数.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千克,平均撒施于土表.水稻后期施化肥可采取根外喷洒办法,如用2%尿素溶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亩施150千克肥液,于下昼将肥叶施于叶面即可.七.妙施肥料进步水稻产量水稻增产,科学施用肥料十分症结.进步水稻产量的施肥技巧有以下几点:(一).施足有机肥:有机肥重要用作基肥,一般亩施腐熟土杂肥30-40担,或饼肥30-40公斤,还可于耕翻后上水前施用人畜粪肥40-50担.(二).掌握氮素肥:氮肥过量施用不但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恋青.倒伏.病虫害加剧,并且导致空秕粒多.壮实率降低,影响水稻产量.氮素肥料重要用作追肥,一般在水稻移栽后亩施尿素6-7公斤,第二次在插后13-15天联合耕田亩施尿素4-5公斤,以利发棵壮蘖.中期要留意控水控肥,只对发展较差的二.三类禾苗酌情补施一些均衡肥,后期看苗补追粒肥3-4公斤.(三).看重施用磷钾肥:磷肥以基肥为宜,钾肥以追施较好.一般在有机肥充足的田块每亩施磷肥20公斤,作为蘖肥用的钾肥每亩可施氯化钾3.5-5公斤.水稻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促进灌浆壮实.一般在抽穗扬花后期及灌浆期各喷施一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60公斤于傍晚喷施.(四).增施微肥:微量元素如锌.锰.硼等,能改良水稻根部氧的供给,加强稻株的抗逆性,进步植株抗病才能,促进后期根系发育,延伸叶片功效期,防止早衰;能加快花的发育,增长花粒数目,促进花粒萌发,有利于进步水稻成穗率;还能促进穗大粒多,进步壮实率和籽粒的充实度,从而增长稻谷产量.据实验,在栽培治理措施雷同的情形下,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比不施的每亩可增产40-50公斤,而每亩临盆成本才增长2元钱阁下.水稻施用锌.锰.硼等微量元素,一般以喷施两次较好.第一次在分蘖盛期,第二次在幼穗分化完成期.锌.锰.硼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00-125克,冲水浓度为:锌为千分之一;锰.硼各为万分之五,选阴天或好世界午喷施叶面.(LYJ)八.水稻配方施肥技巧(一).总施肥量在亩施用1000公斤农家肥的基本上,亩施入纯养分为N 12—14公斤,P2O5 2--2.5公斤,K2O 10—12公斤.具体肥料用量等于上面提出的纯养分除以肥料外包装标明的养分含量.如磷肥外包装标明为P2O512%,则应施2/0.14公斤(即14.3公斤)磷肥.(二).肥料的施用时代和数目基肥:全体农家肥.全体磷肥.30%的氮肥.50%的钾肥作基肥.分蘖肥:40%的氮肥.50%的钾肥作分蘖肥施用.幼穗分化肥:20%的氮肥作幼穗分化肥用.粒肥:10%的氮肥在齐穗期施用.(三).施肥办法(1)基肥全层施,碳铵作基肥要联合耙田施下.(2)追肥应保持有薄水层.九.惊蛰:稻秧施肥最当紧“惊蛰”一到,意味着气温持续回暖,春雷始鸣,惊醒冬眠于泥土里的各类冬眠动物,地下的虫豸等开端清醒.这时的气象有两大特色,一是气温回升较快;二是渐有春雷萌动或春雷开端震响,所以叫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我国自古以来都很看重惊蛰骨气,很多稼穑运动就要从此开端,而最重要的稼穑莫过于“下种育苗”了.惊蛰时节进入水稻育秧的季候,鄙谚说“秧好一半禾”,为了获得水稻高产,起首要培养出足够数目的壮苗,而秧田施肥又是培养壮苗的重要措施.水稻秧田施肥治理的目标是培养壮苗.水稻壮苗的根本特色是:秧苗硬朗挺立叶片挺,叶色鲜绿,基部呈“扁蒲”状,根系蓬勃,白根多,带有分蘖.针对早.中稻的秧龄期较短,育秧时代气温低,泥土养分释放和肥料分化的速度都较慢的特色,施肥应当看重施用经由腐熟分化而又优质的农家肥,再适量施用化肥做秧田基肥.在化肥施用原则上,要掌握氮肥.对于泥土肥力较高的秧田,应少施氮肥,恰当进步磷肥和钾肥的用量,即采取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育秧,切不成用高氮复合肥育苗;看重施用磷肥(如亩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0-40千克)和钾肥(亩施氯化钾10千克);在高肥力泥土上秧田基肥可不施氮,在一般肥力泥土上少施氮肥,每亩掌握在3千克阁下.如许可以或许削减水稻秧田消失烂秧的可能,有利于造就壮秧.在泥土缺锌的秧田,每亩用1千克硫酸锌与有机肥混杂做秧田的面肥.锌肥运用办法留意必定要施平均.在秧田后期即拔秧前3-4天可酌情施用氮肥作起身肥,群众称之为“送嫁肥”.晚稻秧田施肥因为气平和泥温都比较高,为了防止秧苗发展过旺,晚稻秧田更合适用肥效懈弛而持久的农家肥,同时磷肥施用量比早.中稻秧田稍少,每亩基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或钙镁磷肥25-30千克.钾肥对于晚稻育秧是异常重要的.施钾肥可以防止秧苗的胡麻叶斑.褐斑病等,每亩晚稻秧田以施氯化钾8-10千克做面肥为宜.氮肥施用更要留意,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利于掌握秧苗发展.在移栽前4-5天,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或碳铵8-10千克,以包管移植后新根的优越发育和加快禾苗的返青.杂交水稻秧田施肥量应较通例稻的秧田稍多一点,并应留意氮.磷.钾合理合营和氮素分次施用,尤其是留意增施钾肥.因为钾对杂交水稻有优越的影响,以每亩施10-15千克氯化钾做面肥施用为宜.十.水稻灾后土肥水治理指点看法针对近期消失持续降雨.高温等气象对早稻发展带来的晦气影响,以及本年以来肥料价钱上涨,部分稻田施肥缺少的晦气身分,早稻后期应依据禾苗长势实时进行施肥治理.一是稻田受水浸后应实时清算水田水渠,疏浚排水.对稻叶粘有泥浆的水稻田,边排水边洗苗,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恢回发展.二是恰当追施肥料一般在退水后3-5天适量施肥.亩施尿素2~2.5公斤,氯化钾2公斤,施肥前先排干田水使泥土水分至不饱和状况,施肥后迟缓灌水,以水带肥入土;或用0.5%~1%尿素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肥喷施.三是如禾苗发展兴旺.长相浓绿的田块不该施肥,因禾苗吸肥过量,会造成组织松软,贪青,易感病虫,轻易倒伏.应实时排水晒田.十一.夏至:早稻要看苗追肥6月21日是“夏至”骨气.这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上空,正午太阳最高.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发展兴旺,需水需肥均较多.这时节农田杂草发展也很快,它们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农谚说的好:“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标明此时要抓紧中耕锄草.同时,夏至也是多种春播作物追肥的重要时代.早稻正处于抽穗前后,稻田已经停滞了晒田阶段,请求泥土水分潮湿便于开花灌浆,既知足水稻壮实对水分的须要,又使泥土透气优越,包管根系活气,才干高效接收运用泥土养分.夏至时节的施肥,在淮河以南恰是早稻抽穗扬花时代,早稻的壮实期从抽穗至成熟须要30~40天,完成开花授精和灌浆壮实进程.这阶段的养分供给状况直接影响早稻的穗粒数和粒重,是最后决议产量形成的症结时代.水稻的粒重由“谷粒大小”和“充实度”两部分组成,充实度决议于这时代灌浆物资的合成与运输状况,加强后期养分治理,是促进早稻粒大粒饱防止空壳秕粒的症结时刻.水稻的灌浆是光合产品由茎叶向籽粒的不竭运输,在开花后的15~20天消失灌浆岑岭;而在花后的25~45天,稻谷籽粒的干重就达到最大值,宣乐成熟.平日早稻品种的生育期特色为,养分发展与生殖发展会消失部分时段的重叠,表示为穗的发展先于拔节,幼穗分化早,单纯养分发展期短,生殖发展期开端早且较长.传统的施肥模式以前促为主,只看重基蘖肥,事实上,后期稻株养分状况的重要,在于不消失早衰,保持个别硬朗才为争夺粒数和粒重供给可能和有利于高产.水稻叶片是光合感化的重要器官,后期稻株不合部位叶片的光合感化以上位睁开叶的才能最强.抽穗后顶部第2~3叶片是以供给籽粒为主.这时施肥可使稻株上部功效叶保持较高的养分程度,确保其保持较强的光合才能,也促使迟开的弱势花得到充足养分,防止早衰,延伸灌浆,进步壮实率和千粒重.此时追肥重要要斟酌早稻对氮钾养分需求的特色.与晚稻比拟,早稻所需的氮较少而须要的钾较多.所以,追肥要采取氮钾肥合营运用,后期补钾很重要.建议:早稻钾肥的分派比例以基肥和追肥各一半为佳;此次氮肥的分派比例酌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折合纯氮4公斤/亩以内.总之,要留意看苗施肥.对于那些拔节期已消失了叶色褪绿的早稻田,后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进步壮实率,促进粒大粒饱,有利于产量进步;但是追肥的时代.用量要恰当.假如过晚过多,会导致贪青晚熟或稻瘟病加重.十二.水稻施锌技能水稻缺锌时,植株矮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发育迟缓,长势不旺,轻易“坐蔸”.成熟期延迟,使产量大幅度降低.水稻施锌有多种办法,在现实操纵中可依据具体情形选用适合的办法.1.大田底施:亩施1000克锌作基肥,能大大进步稻米品德,增长单位产量8.8%.一般亩施1000-1500克,砂质泥土亩施1000-1200克,黏质泥土亩施800-1000克.基肥施1次锌,可使2-3茬作物不会缺锌.2.磷锌配施:磷锌肥合营施用能促进水稻接收才能,进步秧苗抗逆性,预防早稻田气温低等原因产生的僵苗现象.一般在水稻插后活蔸7-8天,亩施锌磷(1:10比例)混杂肥18千克阁下,能进步产量,加强抗逆性,改良米质.3.苗床施锌:移栽前一天每平方米苗床喷施40克硫酸锌,兑成溶液后用大眼壶喷施,然后用清水洗苗.4.蘸秧根肥:水稻秧苗移栽时,每亩大田用硫酸锌500克加10-20倍过筛有机肥,用水调成糊状,随蘸随插秧.5.大田面肥:水稻整地移栽时,每亩撒施1000克硫酸锌于田间作面肥.6.苗时追肥:每亩用1000-1200克锌肥,于水稻插秧缓苗后喷施.7.叶面喷肥:每亩用0.2%-0.3%的硫酸锌溶液50-60千克叶面喷施2次,两次距离4-6天.十三.杂交晚稻高产施肥技能杂交晚稻具有穗大粒多和分蘖力强的优势,产量比通例品种增产20%~30%,依附分蘖成穗取得高产,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因临盆前期气温高,肥料易被分化运用,后期气温逐渐降低,肥料分化迟缓,泥土供肥才能削弱,轻易消失脱肥早衰,影响穗粒发育,是以,要获得杂交晚稻高产,在施肥上应讲求技能,扬长避短,以充分施展杂交晚稻的增产潜力.增施钾肥杂交晚稻增施钾肥可以或许加强根系的吸肥.吸水才能和分蘖节的分蘖才能,进步茎秆的抗倒.抗病才能,加快养分物资在稻株体内的转运与转化,使分蘖成穗率显著进步,穗粒数和千粒重进步.据农技部分实验:杂交晚稻在其发展发育进程中,若每亩施用硫酸铵35公斤,则需施用过磷酸钙22公斤,氯化钾22公斤,才干知足对氮.磷.钾等养分元素的须要.早施分蘖肥早中耕早追肥,一般在插后5~7天即追肥,以促进早分蘖,此次追肥一般占施肥量的20%~25%.此次分蘖肥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合营,基肥缺少的多施,基肥充足的少施.抓住施后联合中耕作田,做到泥肥融会,一般每亩施尿素7~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做分蘖肥.用碳铵做分蘖肥,要保持傍晚用拌细土的办法追施,且田间灌3~5厘米水层,以防烧苗.隔7~10天后依据禾苗发展情形,对长势差的禾苗可补施一次肥料.杂交稻对水分比较迟钝,返青后可恰当搁田促根,今后浅水勤灌,以水调肥,高温时可恰当深水调温,促进分蘖多发争多穗.看苗巧施穗肥穗肥农平易近称为壮苞肥.水稻穗肥依据施用时代的不合,又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对大田底肥缺少.分蘖肥施得少.发展较差.苗数缺少的杂交晚稻田,促花肥可在幼穗分化始期(即倒数第3片叶刚露尖时)施用,能促进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长每穗枝梗和颖花数.施好破口肥杂交晚稻的破口肥(又称粒肥)应于始穗期或齐穗期施用,主如果增长杂交晚稻的后期活气,防止早衰,增长粒重,在始穗期若消失叶色褪淡,每亩应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2公斤阁下,或叶面喷施1%的尿素液与0.2%的磷酸二氢钾液2次,每次相隔7~8天,喷肥液60公斤阁下.杂交晚稻齐穗后叶色正常,应叶面喷施0.2%~0.25%的磷酸二氢钾液2~3次,可以促进养分物资向籽粒中运转与转化,防止贪青晚熟.。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稻施肥时间、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稻施肥时间1. 基本原则在确定水稻施肥时间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2)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3)避免在雨季或低温季节进行大量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或积累。

2. 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时间(1)基础施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前进行,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基础施肥占总量的30%左右。

(2)追肥: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

追肥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叶面喷施:在生长期间,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补充作物的养分需求。

三、水稻施肥技术1. 基本原则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2)合理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3)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

2. 施肥技术(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适当加入有机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增加土壤营养、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手段。

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四、总结水稻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遵循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和技术。

同时,结合灌溉和管理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水 稻 施 肥

水 稻 施 肥

21.26 27
20.06 29.56
33.76 40.46 31.58 54.78
23.55 22.25
36.29 49.89 42.09 44.56
26.41 23.49
37.30 46.71 32.43 51.83
二、水稻施肥
1、水稻对养分的吸收
表5
大穗型品种不同氮量产量结构
处理 基本苗 有效穗 总粒数 实粒数 千粒重 理论产 实产 kg/ (万/亩) (万/亩) (粒/穗) (粒/穗) (g) (kg/亩) (kg/亩) 亩 0 6.0 12.0 127.0 124.0 27.77 413.2 409.3
8 12 16 20 6.0 6.0 6.0 6.0 13.2 16.2 16.1 15.4 147.0 134.3 140.5 150.1 143.4 130.8 135.7 143.4 27.32 27.33 27.66 27.50 517.1 579.1 604.3 606.0 496.1 540.3 557.5 543.2
经济作物的肥料施用要比粮食作物高38%。单位面积化 肥折纯量变化情况(表2)
全国的统计结果是蔬菜和果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7%, 但化肥用量已占30%,其中N、P比重为28%,而钾占4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水稻 西瓜
甜瓜 叶菜类蔬菜 茄果类蔬菜 果树
20.89 25.27
36.42 41.35 35.83 49.64
叶龄
水 深 (寸)
6 7 移栽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水稻的施肥技术 ppt课件

水稻的施肥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8
前促、中控、后补法
• 这种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蘖肥,酌施
穗肥,基肥占施肥量50%以上,达到“前 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 要求。这种施肥方法主攻穗数,适当争取 粒数和粒重。
ppt课件
9
• 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总量的
40%-50%,磷肥的全部,钾施用量占总量 的50%分蘖肥氮肥占总量的30%。
ppt课件
15冷浸田施肥要点来自• 这类稻田的特点是水分过多,空气过少,
土质冷凉,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所以有
效养分含量极低,并因常处于还原条件下,
水稻根系生育不良,致使前期生长十分缓
慢,分蘖少。后期则随气温的上升,有机
质矿化迅速,又易促进水稻过量吸收养分,
使植株猛发徒长,诱发稻瘟病和延迟出穗
影响产量。
ppt课件
7
• 式中计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每667平方米计划
产量(千克)×一千克稻谷需要的营养元素量
• 土壤供应肥量=无肥区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 有机肥供肥量=每667平方米施用量(千克)×
含氮量(%)×利用率(%)
• 一般有机肥含氮量为0.5%,利用率氮 为25%,
磷为25%,钾为50%,化肥利用率一般氮40%, 磷15%,钾50%。
ppt课件
18
• (2)增施磷肥,适当补锌 。盐碱地磷的含
量低于非盐碱地土壤。因此,盐碱地水田 要增加磷的施用量。在内陆盐碱稻区缺锌 比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所以盐碱地 水田区要适当补锌,采用底肥施用或插秧 大时蘸根的方法。
ppt课件
19
• (3)改进施肥方法。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
比中性土大,深层施肥肥效明显高于浅表 施肥。因此,改进盐碱地施肥技术一是应 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以减少表面积与土 壤接触,二是多次表施改为80%作为基肥 深层施肥或全层施肥,20%作为穗肥表施。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本文将介绍水稻施肥技术的要点,包括基本原理、肥料选择和施肥方法等内容。

通过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水稻施肥的基本原理水稻是一种养分需求量较大的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对不同的营养元素有着不同的需求。

因此,合理的施肥是水稻生产的关键。

基本原理如下:•养分需求量: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在生长初期,水稻对氮、磷、钾的需求较大;在追肥期和灌浆期,对钾的需求增加。

同时,水稻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生态环境适应性:水稻施肥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地方性特点进行调整,适应水稻的生长环境。

•施肥原则:合理施肥的原则是均衡施肥、适时施肥、科学施肥和精确施肥。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农民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2. 肥料选择正确选择适合水稻的肥料是保证施肥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常见的水稻肥料选择要点:•氮肥: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营养元素之一。

一般可选择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

在生长初期,可以使用缓释氮肥,持续供应氮元素,减少浪费和损失。

•磷肥:磷肥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选择磷酸二铵、磷矿粉等肥料。

•钾肥:钾肥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选择氯化钾、硫酸钾等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水稻对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的需求量较小,但缺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等方式补充微量元素。

3. 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以下是施肥方法的要点:•基础肥料施用:在水稻苗床制备或深耕前,将基础肥料均匀施入,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追肥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追肥。

追肥时间及施肥量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和水稻品种来确定。

•用肥与施肥技术结合:根据所用肥料的性质和施肥技术要求,结合灌溉和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损失。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许多国家都被广泛种植。

正确的施肥技术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稻施肥的要点,包括肥料选择、施肥时间、施肥方法以及施肥量的控制。

1.肥料选择水稻的施肥需要考虑到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氮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对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磷对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形成花、实有着重要作用。

钾对于水稻的营养平衡和抗病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合理选择含有这些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是水稻施肥的关键。

2.施肥时间水稻施肥的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来说,水稻在活动生长期需要加强施肥。

一般而言,在水稻移栽后的30天内,对氮肥进行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之间进行第二次追肥,主要补充磷和钾肥;在抽穗后期进行第三次追肥,这个阶段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提供丰富的氮肥和磷钾肥。

3.施肥方法水稻施肥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底肥和追肥。

底肥是在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目的是为了提供给水稻种植初期所需的养分,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学肥作为底肥。

追肥则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的补充肥料施用。

追肥可以通过灌溉施肥、叶面喷肥等方式进行。

根据水稻的生长状态和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追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4.施肥量控制水稻施肥的关键是控制施肥量,以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一般来说,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氮、磷、钾的施肥量。

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逐渐增加施肥量可以更好地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同时,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深度,保证肥料的充分利用。

总结回顾:水稻施肥技术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正确选择肥料、合理施肥时间、掌握施肥方法以及控制施肥量是关键要点。

合理的施肥可以为水稻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而过量施肥或者不足施肥则会导致养分浪费或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农民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科学合理地施肥,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现代施肥技术:第一节 水稻施肥

现代施肥技术:第一节 水稻施肥
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 量,实现高产稳产 (控苗)
控制病虫害和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 (控 病虫)
2、技术特点
N肥定时、定量和适当后移,降低分蘖肥所占的 比例,把亩最高苗数控制在35万以下,使成穗率 达60%以上。
增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使群体与个 体协调发展,增强植株抗性,抑制病虫害发生与 流行。
尿素可直接吸收,也可被尿酶水解为氨再被吸 收。
尿素对水稻的肥效不如硫酸铵,尤其是山区冷 水田:
尿素主要靠尿酶转化后吸收,而硫酸铵直接吸 收。
硫酸铵提供硫,解决山区缺硫
水稻可吸收多种氨基酸,效果各异 超过硫酸铵: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丙氨酸、
丝氨酸、组氨酸 效果介于硫酸铵与尿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水稻根系对硅的吸收有特异能力, 一般认为硅随蒸腾流进入植物体内(末端分布,
颖壳> 叶片>茎>根), 也有发现硅与代谢有关,有些代谢抑制剂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
二施肥技术
(一)秧田施肥
(二)稻田施肥
(2)前促施肥法
(3)前促、中控、后保
适用于本田生育期短的双季稻,土壤供氮能力 低、CEC高,氮肥用量高
在分蘖前施用铵态氮,拔节后施用硝态氮对水 稻发育有良好作用。
主要与氧化酶有关,生长初期细胞色素氧化酶 活性强,吸收铵态氮为主,拔节后则以黄酶占 优势,吸收硝态氮为主
后期施用硝态氮可提高根系萘胺氧化力和植株 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稳定叶绿素,延缓茎叶 衰老)
但是稻田施用硝态氮易流失和反硝化脱 氮,传统栽培还是施用铵态氮(深施), 如果新的栽培模式如覆膜旱栽、水稻薄 露灌溉或湿润栽培等,可施用硝态氮。
赖氨酸等 不如尿素:脯氨酸、亮氨酸等 抑制作用:蛋氨酸(类似矮壮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钾对水稻的生理功能
促进蔗糖的运输和淀粉的合成 提高水稻抗逆性
2水稻对钾的吸收
吸收的钾主要来自土壤溶液中的或吸附 在土壤胶体上的,少量矿物层间的钾
水稻对钾的吸收除品种特性外,还受土 壤还原物质和有机酸的抑制(H2S,乙酸、 丁酸)
3钾最大效率期
分蘖到幼穗分化期 钾在水稻茎秆中移动率低,仅约为40%
测定顶3叶和顶4叶具有普适性。
实地氮肥管理:
实地施肥管理模式(SSNM)通过对所输入数据 综合分析后为用户提供更为经济有效的施肥方 案。
SSNM系统的输入项包括土壤氮、磷、钾的有 效供应量、水稻产量、稻草带走的养分量、上 季作物的施肥量、当地稻谷价格以及微量元素 养分缺乏的临界值
或因低温、缺氧、磷、钾等,导致呼吸不正常,能量 不足,水稻吸收的氮不能及时转化,易导致氨中毒
2水稻对氮的吸收
水稻可吸收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尿素) 和有机氮(氨基酸)
铵态氮:吸收速度快,是硝态氮的5~20倍, 累积易造成氨毒害
硝态氮:吸收消耗能量比铵态氮多,不会产生 氨毒害
在分蘖前施用铵态氮,拔节后施用硝态氮对水 稻发育有良好作用。
水稻根系对硅的吸收有特异能力, 一般认为硅随蒸腾流进入植物体内(末端分布,
颖壳> 叶片>茎>根), 也有发现硅与代谢有关,有些代谢抑制剂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
二施肥技术
(一)秧田施肥
(二)稻田施肥
(2)前促施肥法
(3)前促、中控、后保
适用于本田生育期短的双季稻,土壤供氮能力 低、CEC高,氮肥用量高
赖氨酸等 不如尿素:脯氨酸、亮氨酸等 抑制作用:蛋氨酸(类似矮壮素)
3氮素最大效率期
分蘖期、幼穗分化期
(二)磷素营养
1磷对水稻的主要生理功能
磷促进生根、分蘖(细胞分蘖、 分化)
促进生殖生长(增加颖化分化 数,促进糖代谢、淀粉形成)
2水稻对磷的吸收
可吸收H2PO4-, HPO42-,也可吸收HPO3-, 有机磷(1-磷酸葡萄糖,RNA等)
(磷80%,氮70 %),后期易缺钾, 追施钾肥增产显著
(四)锌素营养
1锌对水稻的主要营养功能 促进生长(生长素) 维持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的正常比值(3:1) 多种酶的成分或活化剂
2水稻对锌的吸收
水稻主要吸收Zn2+,碱性条件下可吸收 ZnOH+,钙、镁、铁、铜、锰等都会抑制 锌的吸收
尿素可直接吸收,也可被尿酶水解为氨再被吸 收。
尿素对水稻的肥效不如硫酸铵,尤其是山区冷 水田:
尿素主要靠尿酶转化后吸收,而硫酸铵直接吸 收。
硫酸铵提供硫,解决山区缺硫
水稻可吸收多种氨基酸,效果各异 超过硫酸铵: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丙氨酸、
丝氨酸、组氨酸 效果介于硫酸铵与尿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每生产稻谷、稻草各500kg,吸收: N为7.5~12.5kg, P2O54~6.5kg, K2O9~19kg, N:P2O5:K2O约为2:1:3
(一)氮素营养
1氮对水稻的主要营养功能
氮可促进器官形成 氮可增加光合作用 只有在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及正常的呼吸作用下才能正
常发挥作用 日照不足、密度过高等导致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
(4)前稳、中攻、后补
(五)水稻实时实地水稻氮肥管理
实时氮肥管理:强调施肥时间和氮肥施用量与作物对 氮的需求量协调一致
从移栽后15一20d开始,直至开花灌浆期每周采用 SPAD测定最上一片全展叶片,当SPAD 测定仪读数低 于某一给定阈值时,追施氮肥30一 45kgN/hm2。
研究表明,SPAD阈值为35适用于大多数热带现代籼 稻品种
低温和土壤还原性过强显著降低锌的吸 收。
(五)硅
水稻含硅很高,高达10%~20%。 1硅对水稻的主要生理功能 可提高根系活力,使机械组织强壮,茎叶挺拔,
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提高磷的有效性(硅与铁、铝结合减少其对磷
的固定) 提高抗病性
2水稻对硅的吸收
水稻吸收单分子硅酸或接近单分子的低分子胶 体状硅。
主要与氧化酶有关,生长初期细胞色素氧化酶 活性强,吸收铵态氮为主,拔节后则以黄酶占 优势,吸收硝态氮为主
后期施用硝态氮可提高根系萘胺氧化力和植株 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稳定叶绿素,延缓茎叶 衰老)
但是稻田施用硝态氮易流失和反硝化脱 氮,传统栽培还是施用铵态氮(深施), 如果新的栽培模式如覆膜旱栽、水稻薄 露灌溉或湿润栽培等,可施用硝态氮。
第十二章 大田作物施肥
第十二章 大田作物施肥
第一节水稻施肥 第二节小麦施肥 第三节玉米施肥 第四节橡胶施肥
第一节水稻施肥
一营养特性 生育过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
期,或分为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 成熟期等 营养生长期:培育壮苗,提高有效分蘖 生殖生长期:促进穗大、粒多、粒重
3磷最大效率期
一般移栽后2~4周 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随渍水时间的增加
而提高,双季稻中磷肥优先分配在早稻 中。
(三)钾素营养
1钾对水稻的生理功能 促进器官的形成 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钾可部分补偿因光照不足导致的光合强度下降,
如自然光下施钾肥增产40~45%,遮光下施 钾肥增产65~98%,尤其是对山垄背阴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