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影响后茬作物的除草剂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除草剂的使用在耕作方式中越来越重要。
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关注除草剂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的药害影响。
本文将讨论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了解草甘膦和草铵膦这两种广泛使用的草田除草剂。
它们可以有效地杀死大多数草本植物和一些木本植物,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不污染土壤等特点。
但是,如果不妥善使用,它们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影响。
1. 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除草剂能够杀死非常接近它的植物,包括在其附近生长的后茬小麦。
因此,除草剂使用量越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就越大。
2. 影响小麦的品质。
除草剂使用过量会导致小麦品质下降。
根据研究表明,除草剂使用过量会导致小麦粗蛋白含量、淀粉质量数值、面筋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小麦品质。
3. 残留除草剂。
如果不妥善使用除草剂,会导致残留在土壤中,随后会吸收到后茬小麦中,并且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为了减轻除草剂使用对后茬小麦产生的药害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 确定合理的控制力度。
在使用除草剂之前,需要了解种植的小麦和玉米的抗性和生长状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用药量计划。
2. 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在使用除草剂期间,工人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防护服和手套。
3. 加强土壤管理。
在除草剂使用后,需要及时施肥、灌溉,保证土壤透气性和肥力,减少后茬小麦继承除草剂的量。
4. 采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与除草剂共同使用的一种解决方案。
这些农药通常由微生物或植物提取物制成,可能不会像化学农药那样迅速杀死也没有残留。
通过合理使用除草剂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减轻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产生的药害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对这些对策进行贯彻执行,以确保后茬小麦的生长和健康。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引言: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常常使用除草剂对田间杂草进行控制。
如果在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后直接种植小麦,可能会对小麦产生药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
一、药害影响:1. 转基因作物种植导致除草剂耐药性增加:一些玉米品种已经转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其能够对除草剂产生耐药性。
如果在玉米田使用了这些转基因玉米后种植小麦,除草剂对小麦的杂草控制效果将大大降低,甚至失去作用。
2. 地力和土壤质量下降: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除了杀掉杂草,还可能对土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除草剂可能破坏土壤的微生物群落,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这对后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3. 小麦受到除草剂的直接毒害:一些除草剂在小麦幼苗期间可能对其产生直接的毒害效应,导致幼苗生长延迟、叶片枯黄、根系受伤等。
这将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且可能对小麦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策:1. 播种前进行田间试验:在实际进行大面积种植前,可以先进行田间试验,选择不同的除草剂和使用方式,并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变化。
通过试验结果,选定合适的除草剂和使用方法,减少药害效应。
2. 推迟小麦种植时间:如果玉米田使用了转基因玉米并使用了具有耐药性的除草剂,可以推迟小麦的种植时间,让杂草先长出来,再使用其他方法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除草剂对小麦的直接影响。
3. 选择适合的地块:在选择后茬种植的地块时,应该考虑前茬玉米是否使用了除草剂,尽量选择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地块进行小麦种植,避免药害影响。
4. 添加有机肥料: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和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小麦对除草剂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减少药害影响。
结论: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可能会产生药害影响,包括转基因作物对除草剂耐药性增加、土壤质量下降和小麦受到除草剂的直接毒害等。
为减少药害影响,农民应该在实际种植前进行田间试验,推迟种植时间,选择适合的地块,并添加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七大类40个除草剂注意事项

七大类40个除草剂注意事项一、磺酰脲类1、活性高,每公顷以克计。
2、杀草谱光,不同品种除草谱差别大。
3、选择性强,对作物安全度高,对杂草高效。
4、使用方便,可被杂草的根、茎、叶吸收,也可以土壤处理。
5、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标靶是乙酰乳酸合成酶,不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杂草受药后迅速停止生长,但死亡需要时间长。
6、易于发身酸性水解。
7、对哺乳动物安全。
在环境中易分解而不积累,部分品种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可能会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噻磺隆该药剂在土壤中能迅速被土壤微生物分解(30—60天)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
对禾本科杂草效果差,对田旋花无效。
在昼夜气温为20度/10度—30度/20度条件下对大豆安全。
当温度到35/25度时,大豆的安全性下降。
用于麦类、玉米、大豆、花生。
苯磺隆残效期60天左右,用于麦类抑制芽鞘和根的生长,敏感杂草在1—3周死亡。
绿磺隆(嗪磺隆)残效期8个月以上,用于麦类对后茬作物有影响,在麦类作物很快代谢为无害物质,种子接触到药剂会严重影响出苗,在国内外限定只能用于小麦连作的地块。
甲磺隆残效期长,用于麦类醚苯磺隆用于麦类,可以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科杂草,对猪殃殃有较好的芽前和芽后除草效果。
不能把药液喷施到其他作物上。
苄嘧磺隆水稻秧田、本田、直播田、小麦水稻秧田和直播田,播种前和播种后20天内均可以施药,以播后杂草萌发初期施药防效佳。
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施药时保持水层3—5cm,持续3—4天,该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温度、土质对其影响较小。
延长保水时间是提高除草效果的关键。
时间长,效果好。
5—7天为宜,不少3天。
醚磺隆使用后1—2个月内种植轮作作物,没不良影响。
施药时要封闭进、出水口,保持田水以保证仿效。
该药不宜用于渗漏性的田块,否则会使药剂向下移动,集中稻根区导致药害。
氯嘧磺隆持效期长,用于大豆选择性芽前芽后处理剂,敏感杂草3—5天失绿,7—21天逐渐死亡,大豆能将其代谢为无活性物质。
绿磺隆、甲磺隆除草剂对后茬蔬菜的药害影响及防治

绿磺隆、甲磺隆除草剂对后茬蔬菜的药害影响及防治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河西走廊的商品粮基地正逐步发展为高原夏季蔬菜生产基地,由种植小麦、啤酒大麦等粮食作物转向生产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而麦田使用绿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防除杂草,造成后茬蔬菜发生不同程度的药害,严重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现将其发生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药害症状胡萝卜、芹菜、莴笋和甜豌豆等蔬菜均易受到绿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的药害影响,发生较轻的地块,蔬菜叶色浅,叶片皱缩,并有褐色斑点,根部生长点萎缩,次生根减少,根毛不发达,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停止。
药害发生重的地块,苗期地下根变为褐色,主根缢缩,几乎没有次生根,生长点死亡,大部分叶片枯死,植株生长停止或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整块死苗的药害现象。
2发生药害的原因2.1绿磺隆、甲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导到全株。
通过抑制乙酸乳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根和生长点的生长,导致杂草停止生长,失绿枯萎而死。
在小麦及其它抗性植物体内代谢为羟基衍生物与葡萄糖轭化物而解毒,因此对小麦安全。
2.2胡萝卜、芹菜、白菜、油菜、甜菜、玉米、水稻、辣椒、苜蓿等对绿磺隆高度敏感而易发生药害;萝卜、向日葵、南瓜、黄瓜等也对此药敏感,也会发生药害。
2.3绿磺隆类除草剂活性高,杀草谱广,用药量少,喷施不均匀也易造成药害,重喷和用药量大的地块药害影响更重。
2.4绿磺隆、甲磺隆等在pH值高的碱性土壤地区不能使用,因其不易水解,在土壤中残效期较长。
由于连年使用,极易在土壤中累积,造成后茬作物发生药害影响。
3防治措施3.1绿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活性高,在土壤中残效期可达3-5年,因此,麦田使用此类除草剂后,后茬不能再种植高度敏感和比较敏感的作物,如芹菜、胡萝卜、玉米、甜菜、黄瓜等,否则,极易造成药害影响。
3.2绿磺隆、甲磺隆的使用注意事项中明确指出,麦田使用限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麦稻轮作区,在pH值低的酸性土壤中降解较快,pH值大于7的土壤中降解缓慢,因此,绿磺隆、甲磺隆限制在偏酸性土壤中使用。
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了解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了解并牢记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减少除草剂药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除草剂的使用效果,赢得农时,更为主要的是可以有效的降低除草剂的污染,提高农作物安全指标。
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除草剂对当季作物的安全性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近年来,某些除草剂因使用不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给生产造成损失。
现就几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加以介绍。
一、快杀稗(二氯喹啉酸)据美国报道,快杀稗施用后309天内除水稻外将不能种任何作物,12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
另外,伞形花科作物如胡萝卜、芹菜、香菜等对快杀稗很敏感,应注意不要引起飘移药害,不能用施过快杀稗的水灌溉上述蔬菜二、氯嘧磺隆(豆黄隆)它在土壤中持留期长,后茬不宜种甜菜、水稻、马铃薯、瓜类、蔬菜、高粱和棉花。
不能在PH值大于7的土壤中使用。
豆黄隆每公顷用有效成分在5.6克,施后3个月可种谷物和禾木科牧草;6个月后可种抗豆黄隆玉米;9个月后可种苜蓿、三叶草、棉花、黄瓜、玉米、豌豆。
三、赛克(甲草嗪、嗪草酮)据报道,每公顷施有效成分420-1120克的赛克,4个月以后才可以种苜蓿、芦笋、大麦、玉米、禾本科牧草、小麦、马铃薯、红豆草、番茄、甘蔗、大豆;8个月以后可种水稻、棉花、豌豆;12个月以后可种除块根以外的其他作物;18个月以后可种洋葱、甜菜和其他块根作物。
推荐赛克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210-560克,用此剂量一般情况下对后茬作物是安全的。
但在干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上用高药量赛克可能会对后作甜菜造成药害。
四、广灭灵据报道,每公顷用有效成分560~1400克的广灭灵,施后9个月可种水稻、棉花、玉米、辣椒、烟草、葫芦科(南瓜、瓜类、黄瓜等)作物;12个月后可种番茄、小麦、甘薯;16个月后可种所有作物。
推荐的广灭灵使用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480克,此剂量与其他药剂混用,对后作无任何影响,重复喷洒仅对小麦有轻微影响,使小麦幼苗叶变黄,但短期内可恢复,不影响小麦产量。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除草剂已成为农民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然而,在使用除草剂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药害问题,特别是在农作物种植后茬中使用除草剂时更为明显。
本文将针对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产生的药害影响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 影响小麦生长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剂残留会逐渐渗透到地下水和土壤中,对后茬小麦的生长会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除草剂如草铵膦、草甘膦等,其药剂成份在土壤中的持久性较长,排出后对小麦的生长产生影响,导致小麦生长缓慢,整体产量降低。
2. 影响麦穗质量当除草剂被施用于玉米田后,一些残留的药剂会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进入小麦生长的根、茎、叶和麦穗等部位,以致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除草剂的滞留程度会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导致小麦的生长受阻,不仅产量降低,麦穗质量也会下降。
3. 影响土壤生态环境除草剂的使用不仅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品质,也会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作物种植后,农民往往对土地进行灌溉和施肥,所使用的除草剂也很容易被带入到地下水和土壤中。
这样会导致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细菌、谷壳和其他微生物的死亡等。
二、对策1. 合理使用除草剂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合理施用量,不要超量使用。
同时,需要根据小麦品种和土壤类型进行谨慎选择,选择对小麦生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除草剂。
此外,在施用除草剂时,可以在小麦播种后添加一些有机肥料,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恢复土壤生态环境。
2. 使用有机农药另一种防治药害的方法是使用有机农药。
有机农药由天然物质和植物提取物制成,不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小麦也不会产生药害影响。
不过,有机农药的使用量一般比较大,成本也较高,需要农民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3. 采用生物农控技术除了使用除草剂和有机农药,可以采用生物农控技术来控制小麦的杂草。
生物农控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地自然控制,减少害虫和杂草的繁殖和生长。
灭草松对哪些作物有害,对下茬作物有影响吗

灭草松对哪些作物有害,对下茬作物有
影响吗
回答灭草松对胡萝卜、油菜、芝麻、向日葵、烟草、甜菜、萝卜、莴苣、芹菜、芥菜、唐菖蒲、蔷薇等阔叶作物有害,在施药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让药液飘移到阔叶作物上,以免引起药害。
而且灭草松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所以不要将它使用在禾本科杂草上,避免浪费。
一、灭草松对哪些作物有害
1、灭草松对棉花、黄麻、胡萝卜、油菜、芝麻、向日葵、烟草、甜菜、萝卜、莴苣、芹菜、芥菜、唐菖蒲、蔷薇、郁金香等阔叶作物对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施药时要注意不能让药液飘移到以上的作物田中,以免引起药害。
2、灭草松可以防除猪殃殃、繁缕、荠菜、酸模叶蓼、泽泻、矮慈姑、水苋、萤蔺、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苘麻、鬼针草、苍耳、马齿苋、鸭跖草、藜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但是对禾本科杂草无效,因此不要将它使用在禾本科植物上。
3、灭草松属于触杀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
在旱田使用时,可以通过植物叶片渗透传导到叶绿体内抑制光合作用;在水田使用时,不仅可以被植物叶面渗透,又能被根系吸收,传导到茎、叶,抑制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使杂草生理机能失调而死亡。
二、灭草松对下茬作物有影响吗
1、一般情况下,只要正确、合理、不超量使用灭草松是对下茬没有影响的。
灭草松主要适用于水稻、大豆、花生、小麦等作物,是一种选择性触杀型苗后除草剂。
2、如果在在干旱、水涝或气温的大幅度的波动的不利情况下使
用苯达松,会特别容易对作物造成伤害或无除草效果。
施药后部分作物的叶片可能会出现干枯、黄化等轻微受害症状,一般7-10天后就会恢复正常生长,不影响产量。
3、由于灭草松以触杀作用为主,所以在喷药时需要先充分湿润杂草茎叶,喷药后8小时内不能降雨,否则会影响药效。
长残留除草剂对大豆后茬作物的影响与减轻办法

个 月种 小麦 ,间隔 4个 月种大 麦 ,间隔 9个 月种 水 稻 、 生 、 粱 、 铃 薯 、 日葵 、 豆 、 豆 、 薯 、 花 高 马 向 豌 菜 甘 苜 蓿、 番茄 、 洋葱 、 黄瓜 、 子 、 茄 辣椒 、 南瓜 、 西瓜 、 白菜 、
胡 萝 卜、 蓝 , 隔 1 甘 间 2个 月 种 谷 子 , 隔 1 间 8个 月 种
山东 农 药信 息
存植 株矮小 。 南瓜( 白瓜 籽 ) 比较 不 敏 感 作 物 , 苗 后 叶 片 是 出 有皱 缩现象 , 没有 明显 的生长 抑制 。
科 学 用 药
氟磺 胺草 脒主要 危害作 物是 玉米 , 状表 现 : 症 玉
米 叶 片呈条 纹 状 褪绿 、 化 , 似 玉 米缺 锌症 状 , 黄 类 轻 度 药 害 叶 脉 褪 绿 、 白 色 , 肉为 绿 色 , 一 步 发 展 黄 叶 进 则 以 主 脉 为 中 心 枯 萎 , 叶 边 缘 发 展 , 终 整 个 叶 片 向 最
一
逐 渐枯 死 , 部枯死 的 叶片包裹 住 玉米 的心 叶 , 其 外 使 不 能 正 常 抽 出 。 成 畸 形 苗 , 重 时 全 株 枯 死 。药 害 形 严
轻 的可 以 逐 渐 恢 复 正 常 , 影 响 后 期 生 长 , 产 量 影 不 对
响不 大 ; 害 中等 的 , 长受 到一 定 程 度 的抑 制 , 药 生 一
亚麻 、 油菜 。 间隔 2 6个月种 甜菜 。
⑥嗪草酮
有 土 壤 残 留 , 后 茬 作 物 有 药 害 , 残 留 药 害 持 对 但 续 时 间 短 于 咪 唑 乙烟 酸 。 般 施 用 嗪草 酮 的地 块 , 一 需
③异恶草松
异恶 草松 的残 留药 害要 比咪 唑 乙烟 酸 和氯 嘧磺 隆轻得 多 。 主要 危害作 物是小麦 。其实异 恶草松 的药 害主要 不是 残 留药 害 ,而是 当茬施 药时 的挥 发和飘 移药 害 。在大豆 主产 区 , 恶草松 用量 大 的地 区 , 异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影响后茬作物的除草
剂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技术及其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近年来,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解放了不少劳动力,但生产实际中由于除草剂施用不当引起的除草剂药害经常出现,除草剂施用后还对后茬作物有影响。
现介绍几种常用除草剂特性、使用方法及施用后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1、快杀稗(二氯喹啉酸):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杂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类作用相似,主要用于防治稗草且适用期很长,1-7叶期均有效。
水稻安全性好。
主要用于稻田防稗草。
也可防治雨久花,田菁、水芹、鸭舌草、皂角。
使用方法:1).插秧田:稗草1-7叶期均可施用,亩用-26克有效成分,喷雾,药前将水排干,药后放水回田,保持3-5cm水层。
2).直播田:秧苗叶期以后施药,用量同上。
快杀稗施用后300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植任何作物,12个月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植番茄、胡萝卜。
此外,胡萝卜、芹菜、香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施过快杀稗的稻田水浇灌上述作物。
2、氯嘧磺隆:氯嘧磺隆是一种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上下传导,在生长旺盛的分生组织细胞发挥除草作用,主要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
防治对象可以防治阔叶杂草及某些禾本科杂草,如苍耳、反枝苋、蓼、藜、苋、独行菜、香薷、铁苋菜、牵牛花、苦菜、狼巴草、稗草、早熟禾、香附子;对一些杂草防效较差,如龙葵、荞麦蔓、刺儿菜、苘麻、鸭跖草、卷茎蓼、马唐、牛筋草、狗尾草。
使用技术:大豆播后苗前施药,用量20%可湿性粉剂5-7.5g/亩(东北)、3-5g/亩(华东),加水40-50kg喷雾。
在大豆第一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期,杂草出土三叶期前,用20%可湿性粉剂3-5g/亩,加水喷雾。
氯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期长,后茬不宜种甜菜、水稻、马铃薯、瓜类、蔬菜、高粱和棉花。
3、赛克(甲草嗪、嗪草酮):是内吸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根吸收、茎、叶也可吸收。
对1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除效果,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药效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多少、湿度、温度影响较大,使用条件要求较严,使用不当,或无效,或产生药害。
适用于大豆、马铃薯、番茄、苜蓿、芦笋、甘蔗等作物田防除蓼、苋、藜、芥菜、苦荬菜、繁缕、荞麦蔓、香薷、黄花蒿、鬼针草、狗尾草、鸭跖草、苍耳、龙葵、马唐、野燕麦等1年生阔叶草和部分1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方法:1).大豆田使用春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53-76克,对水30公斤左右,均匀喷布土表。
夏大豆播后出苗前,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33-57克,处理同春大豆。
2).马铃薯田使用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亩用70%可湿性粉剂66-76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布土表,出苗后使用,一般在马铃薯株高10cm以上时,耐药性下降,易产生药害。
据实验,每公顷施有效成份420—1120克的赛克,4个月后才能种苜蓿、芦笋、小麦、大麦、玉米、马铃薯、番薯、甘蔗、大豆、禾本科牧草,8个月后可种水稻、棉花,12个月后种除块根以外的其它作物。
目前,一般推荐赛克使用剂量为每公顷210—560克,用此剂量一般情况下对后茬作物是安全的。
4、广灭灵:广灭灵为选择性苗前除草剂,通过植物的根、幼芽吸收,向上输导,经木质部扩散至叶部,抑制敏感植物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合成,形成白苗,在短期内死亡。
持效期长,广灭灵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可持续6个月以上,可在推荐剂量下,选择性安排后茬作物,避免药害。
适用作物:1).适用于大豆、甘蔗、马铃薯、花生、烟草、水稻、油菜等作物。
2).可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金狗尾草、牛筋草、龙葵、香薷、水棘针、马齿苋、苘麻、野西瓜苗、藜、小藜、遏蓝菜、柳叶刺蓼、酸模叶蓼、鸭跖草、毛豨莶、狼巴草、鬼针草、苍耳、豚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对多年生的刺儿菜、大蓟、苣荬菜、问荆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据报道,每公顷用有效560—1400克的广灭灵,施后9个月可种水稻、棉花、玉米、辣椒、烟草、葫芦科作物,16个月可种所有作物。
目前一般推荐广灭灵使用量与其他药物混用,对后茬作物无任何影响,但重喷对小麦有轻微影响。
5、普施特:大豆田优秀除草剂,为长效除草剂。
苗后茎叶处理每公顷用5%普施特水剂1.5升,防治龙葵每公顷用5%普施特1.0升。
使用时期:苗后早期茎叶处理。
最好在杂草萌发将近出土时,大豆苗后应不晚于2片复叶。
大豆3片复叶期施药生长受抑制,20天后才能恢复正常生长。
如在低温、多雨低洼地长期积水、病虫危害。
大豆生长发育不良条件下,大豆苗后过晚施药会加重药害。
防治对象: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燕麦(高用量)、马唐、柳叶刺蓼、酸模叶蓼、苍耳、香薷、水棘针、节蓼、扁蓄、龙葵、苘麻、野西瓜苗、藜、小藜、荠菜、鸭跖草(苗后3叶期以前)、反枝苋、马齿苋、豚草、地肤、曼陀罗、野芥、狼把草、鬼针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刺儿菜、大蓟、苣荬菜有抑制作用,对龙葵有特效。
使用技术:喷液量每公顷人工300~450升,拖拉机150升。
苗后茎叶处理不能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因药液浓度过高对红小豆有药害。
人工施药应选扇形喷嘴,顺垄逐垄施药,定喷雾压力、喷头距地面高度和行走速度,不能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不能左右甩动,以保证施药均匀。
据报道,每公顷有效成分70克的普施特,施后4个月可种小麦、豌豆、苜蓿,9个半月后可种大麦、烟草,18个月后可种玉米、棉花、马铃薯、高粱,40个月后可种甜菜。
6、阔草清: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由杂草的根系和叶片吸收,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在杂草分生组织内积累。
抑制杂草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使支链氨基酸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受阻,杂草生长停止,最终导致死亡。
特点:1).适用于玉米、大豆、小麦、苜蓿、三叶草等作物。
2).可有效防除藜、反枝苋、凹头苋、铁苋菜、苘麻、酸模叶蓼、卷茎蓼、苍耳、柳叶刺蓼、龙葵、苣荬菜、野西瓜苗、香薷、水棘针、繁缕、猪殃殃、大巢菜、毛茛、问荆、地肤以及荠菜、遏蓝菜、风花菜等多种阔杂草。
3).易溶于水,在土壤较干旱情况下,也可达到除草效果。
4).杀草谱广,对大多数阔叶杂草防效较好。
5).施药期灵活,播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后茎叶处理均可。
6).对作物安全,阔草清在耐药作物体内可迅速降解代谢,使阔草清失去活性,因而对作物安全。
7).持效期长,可能对一些后茬作物有残留药害影响。
使用方法:1).单用。
防除大豆田杂草:在大豆播前或播后苗前,每亩用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克,对水喷雾。
防除玉米田杂草:在玉米播前或播后
苗前,每亩用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0克,对水喷雾。
播后苗前施药,最好于播后随即施药,要求3天之内施完。
防除小麦田杂草:在早春阔叶杂草3叶期前,每亩用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2.0克,对水进行茎叶喷雾,可防除繁缕、牛繁缕、猪殃殃、荠菜、碎米荠、大巢菜、野薄荷等杂草。
2).混用。
阔草清仅能防除部分阔叶杂草,为了扩大杀草谱,在玉米、大豆田,阔草清可与都尔、普乐宝、禾耐斯等除草剂混用,增加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药效;在小麦田,阔草清可与使它隆混用,增加对巢菜、野豌豆、卷茎蓼、田旋花等杂草的防效,如需兼防禾本科杂草,也可与骠马混用。
阔草清在碱性土壤中降解快,在酝性土壤中降解慢。
如在施用阔草清的田地上种甜菜、油菜、棉花,必须间隔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