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参考)

合集下载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65 系列
24
双银
空气
0.95
Low-E +12A+5
1.5
75 %氩气
1.10
+12Ar+6+12Ar+6
5 Low-E
80 系列
39
双银 80%氩气
1.2
+9Ar+5+9Ar+5
注:
(1)以上计算依据《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T151 来计算的; (2)框系统为典型设计平开系统设计,当门窗系统形式变化时,热工配置结果将变化; (3)以上整窗 Kw 值热工按框面积占整窗面积比为 25%来配置的,当框面积占整窗比产生 变动时,整窗 Kw 值将变化。 (4)以上配置中中空玻璃使用的是铝间隔条,当使用暖边间隔条时,Kw 值将降低 0.1 W/m2•k。
1.45
80 系列
39
5 Low-E +12Ar+5 单银 80%氩气
1.55
5 Low-E
65 系列
24
双银
空气
1.23
+12A+5+12A+5
6 Low-E
1.7
75 系列
34
+9A+6+9A+6
双银
空气
1.40
80 系列
39
5+12Ar+5 Low-E 双银 80%氩气
1.45
5Low-E+12A+5
附录 C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整窗
传热系数 KW 值要求 (W/m2•k)
型材 隔热条宽度
型材系列 (mm)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精)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精)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玻璃表面辐射率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

它是指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

可见光反射比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是指在太阳光谱(300nm~2500nm)范围内,直接透过玻璃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比值。

它包括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能量的透射程度,但不包括玻璃吸收直接入射的太阳光能量后向外界的二次传递的能量部分。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是指在太阳光谱(300nm~250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比值。

在实际使用中,此项指标控制的是玻璃幕墙所形成的反射“热污染”,因为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都能形成热量,尤其是在外形具有凹面结构的玻璃幕墙止,会形成一个“太阳灶”的效果,将热量汇集于一小块区域,该区域及附近的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加热影响。

紫外线透射比是指在紫外线光谱(280nm~3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的紫外线光强度对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由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和家具油漆表面有损害,所以在设计大面积窗户和采光顶时,对此指标要予以限制,普通6mm白玻的紫外线透过率在60%多,降低紫外线透过率的最好办法是用PVB胶片做夹胶玻璃,用两片3mm白玻中间加上PVB胶片能够把Tuv降低到5%。

太阳能总透射比也称为太阳得热系数,是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

这一指标是建筑节能计算中的重要参考因素,直接影响着室内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

但是人们在选购玻璃时习惯上使用遮阳系数数据来体现太阳光总透射比的高低。

居住建筑典型窗传热系数参考表、标准化外窗立面分格形式、外窗台披水板安装

居住建筑典型窗传热系数参考表、标准化外窗立面分格形式、外窗台披水板安装

附录A 典型窗传热系数参考表A.0.1整樘窗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式规定:(A.0.1)式中:U t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W/(m 2·K)];注:此处U t 等同于K (外窗传热系数)。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面积(m 2);A f ——窗框面积(m 2);A t ——窗面积(m 2);l ψ——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U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 2·K)];U f ——窗框的传热系数[(W/(m 2·K)];(——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 ·K)]。

A.0.2在没有精确计算和检测的情况下,表A.2数值可作为玻璃传热系数的近似值。

表A.2常用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表序号产品结构可见光透射比中国JGJ151标准光热比LSGUg (W/(m2·K)太阳能总透射比g 空气85%氩气16L(单银)2#+12A+60.65 1.76 1.520.50 1.0926+12A+6L(单银)3#0.65 1.76 1.520.60 1.0836L(双银)2#+12A+60.55 1.67 1.420.34 1.6546+12A+6L(双银)3#0.55 1.66 1.420.49 1.1356L(三银)2#+12A+60.51 1.61 1.360.26 1.9666+12A+6L(三银)3#0.51 1.61 1.360.43 1.1976L(单银)2#+9A+6+9A+60.58 1.46 1.250.45 1.3186+9A+6+9A+6L(单银)5#0.58 1.44 1.220.54 1.0896L(双银)2#+9A+6+9A+60.50 1.42 1.180.31 1.59106+9A+6+9A+6L(双银)5#0.50 1.39 1.160.46 1.08116L(三银)2#+9A+6+9A+60.46 1.39 1.150.24 1.94126+9A+6+9A+6L(三银)5#0.46 1.36 1.120.41 1.12136L(单银)2#+12A+6+12A+60.58 1.30 1.130.45 1.31146+12A+6+12A+6L(单银)5#0.58 1.27 1.090.54 1.07156L(双银)2#+12A+6+12A+60.50 1.25 1.070.31 1.61166+12A+6+12A+6L(双银)5#0.50 1.21 1.020.46 1.08176L(三银)2#+12A+6+12A+60.461.221.030.231.99ψg g f f t tA U A U l U A ψ∑+∑+∑=186+12A+6L+12A+6L(三银)5#0.46 1.180.980.42 1.11 196L(单银)2#+9A+6L(单银)4#+9A+60.48 1.190.960.38 1.27 206+9A+6L(单银)3#+9A+6L(单银)5#0.48 1.190.960.48 1.00 216L(双银)2#+9A+6L(双银)4#+9A+60.34 1.120.890.25 1.39 226+9A+6L(双银)3#+9A+6L(双银)5#0.34 1.120.890.370.94 236L(三银)2#+9A+6L(三银)4#+9A+60.30 1.090.840.19 1.59 246+9A+6L(三银)3#+9A+6L(三银)5#0.30 1.080.840.320.94 256L(单银)2#+12A+6L(单银)4#+12A+60.48 1.010.820.37 1.27 266+12A+6L(单银)3#+12A+6L(单银)5#0.48 1.010.820.480.99 276L(双银)2#+12A+6L(双银)4#+12A+60.340.940.740.24 1.41 286+12A+6L(双银)3#+12A+6L(双银)5#0.340.930.740.370.93 296L(三银)2#+12A+6L(三银)4#+12A+60.300.890.700.18 1.63 306+12A+6L(三银)3#+12A+6L(三银)5#0.300.890.700.320.93备注:#表示涂层面。

温和地区常用建筑节能构造及热工参数

温和地区常用建筑节能构造及热工参数

常用建筑节能构造及热工参数
(主要满足温和地区及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标准)一、屋面
注:表中的屋面构造基本不按上人屋面计算。

二、外墙
注:1.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根据砌块面积与梁柱面积的比例以及梁柱断面尺寸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2.烧结页岩实心块、炉渣砖砌块的导热系数(0.818w/m.k)与混凝土空心砌块(0.64~0.758w/m.k)近似。

3.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导热系数(0.06w/m.k)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0.07w/m.k))近似。

二、外窗
四、底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五、地下室外墙及地面。

外窗热工参数选用及计算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与探讨

外窗热工参数选用及计算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与探讨

外窗热工参数选用及计算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与探讨2.2.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南京公司3. 3.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南京公司摘要:随着2022年4月1日实施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公共建筑节能率从原(甲类)65%提升到72%。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外窗热工系数要求提高,加之绿建星级标准的提升,窗型材很难直接在现有的规范、图集中找到满足要求的类型。

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外窗热工参数。

关键词:标准提升;外窗热工计算。

新国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在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

相对于旧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节能率提升到72%。

夏热冬冷地区在屋面、外墙、挑空楼板等处的传热系数提升较小。

主要提升的是外窗的热工,包括外窗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

除此之外,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的要求,不同的绿建星级等级,需要提升对应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因为公共建筑相对于居住建筑,在外立面造型设计上更加追求立面效果,比如经常会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这就使得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的窗墙比会非常大。

相应的外窗的热工标准就提升较高。

绿建二星标准下,还需要外窗的热工性能再提升10%。

当外窗的传热系数限值达到K≤2.0时,对于铝合金型材外窗,很难直接在相应的规范图集中选到依据,比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中传热系数最小的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6中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的传热系数K=2.1,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这就需要通过对窗框、玻璃的选用参数进行计算,作为满足要求的依据。

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例。

2022年9月图审并通过的,南京地区的尤家凹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

此教学楼从平面到立面都较为复杂。

单一立面划分较多。

最不利单一立面的窗墙比达到0.48和0.75(报告厅),对应的传热系数限值为K≤2.0(二星)、K≤1.8(二星)。

典型外墙构造的热工性能指标

典型外墙构造的热工性能指标
4
25
2.34
1.59
1.37
3.24
30
2.26
1.56
1.35
3.31
0
2.60
1.71
1.46
3.35
0.29
1.外抹灰层
25
10
2.42
1.63
1.40
3.50
2.钢筋混凝土
300
15
2.34
1.59
1.37
3.58
3.保温砂浆
δ
20
2.26
1.56
1.35
3.65
4.粉刷石膏抹灰压入网格布
东、西外遮阳墙体K(w/m2.K)
墙体D(-)
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最高值λ(w/m.K)
0
3.06
1.90
1.59
2.36
0.29
1.外抹灰层
25
10
2.81
1.80
1.52
2.51
2.钢筋混凝土
200
15
2.70
1.75
1.49
2.59
3.保温砂浆
δ
20
2.60
1.71
1.46
2.67
4.粉刷石膏抹灰压入网格布
1.46
3.35
0.021
1.外抹灰层
25
10
1.89
1.37
1.21
3.47
2.钢筋混凝土
300
15
1.67
1.25
1.11
3.53
3.硅酸铝保温涂层
δ
20
1.49
1.15
1.03
3.45
4.内抹灰层

居住建筑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居住建筑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居住建筑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J.0.1 外窗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和热工性能参数应以检测值为准,在设计阶段无检测值时可参考表J.0.1选用。

表J.0.1 典型玻璃的光学和热工性能参数
J.0.2 常用外窗的热工性能参数可参考表J.0.2选用。

表J.0.2 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注:1 以上仅是部分玻璃与不同型材的组合数据。

2 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值,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值为准。

3 窗本体的遮阳系数SC 可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蔽系数乘以窗玻璃面积除以整窗面积,即A A S SC g e / 。

我国建筑外窗性能国家标准

我国建筑外窗性能国家标准

窗户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开口部位,不但要满足人们采光、日照、通风、视野等基本要求,还要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才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宁静的室内环境,才能满足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热舒适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和使用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建筑使用能耗占建筑能耗1/2以上,而采暖、空调能耗又占建筑使用能耗1/2左右。

建筑节能的重点就是采暖和降温能耗[1]。

窗户是薄壁的轻质构件,是建筑保温、隔热、隔声的薄弱环节。

普通单层玻璃窗的能量损失约占建筑物冬季保温或夏季降温能耗的一半以上,其隔声量25dB左右,只有厚重外墙隔声量的一半。

因此,窗户是改善室内热、声环境和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

我国地域广阔,从北方严寒的东三省到南国炎热的海南岛,从干燥的西北内陆到潮湿的东南沿海,气候环境差别巨大。

只有根据各地建筑气候特点与设计要求,才能正确进行建筑外窗的选择和节能工作的开展。

2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气候特点与基本要求夏热冬暖地区,即通常所谓华南地区,是《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以下简称《热工规范》)规定的热工设计分区之一,属于我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规定的第IV建筑气候区。

该地区位于我国南部,包括海南、台湾全境;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大部以及云南西南部和元江河谷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其北部,属地理学中南亚热带至热带气候。

该区长夏无冬,温高湿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由于有海陆风的调节,居民已习惯该地气候,不感到闷热。

该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高于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9℃,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低于40℃,年日平均气温≥25℃的日数为100~200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该地区雨量充沛,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多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大风暴雨天气;太阳高度角大,日照较少,太阳辐射强烈。

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防雨要求,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