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材料热工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保温材料热工性能指标

保温材料热工性能指标

附录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指标附录A 屋面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A.0.1屋面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A.0.1的要求表A.0.1屋面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A.0.2正置式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A.0.2-1、表A.0.2-2确定构造示意图12345671A.0.2-2正置式坡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构造示意图1 2 3 4 5 6 7A.0.3倒置式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A.0.3-1、表A.0.3-2确定A.0.3-1倒置式平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构造示意图1 2 3 4 5 6注: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厚度按计算厚度增加25%;A.0.3-2倒置式坡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构造示意图123456A.0.4倒置式屋面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应按住宅单元设置防火隔断墙,防火隔断墙为厚度不小于100 mm的不燃烧体,应从屋面板砌至高出屋面完成面不小于250mm;防火隔断墙可利用住宅单元分隔墙延伸至屋面以上,高度不小于250mm;防火隔断墙之间的屋顶面积不应大于300㎡,当屋面面积大于300㎡时,应增设一道防火隔断墙;防火隔断墙的泛水构造应符合屋面防水技术规范要求。

图A.0.4 屋面防火隔断墙示意图3附录B 外墙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B.0.1 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0.1的要求表B.0.1外墙内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能参数取自上海市地方标准《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122-2013表B.0.5B.0.2全装修房外墙内保温的装饰面层由装修设计确定,内保温的构造组成应符合表B.0.2的规定,构造示意图(本图仅供示意,非节点详图)1) 2) 3 4 5构造做法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2、保温材料采用硬泡聚氨酯时,应采用板材或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3、岩棉、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详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表6.6.1,并应符合《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第6.6节的规定。

保温材料修正系数

保温材料修正系数

保温材料修正系数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是评价其保温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保温材料修正系数则是评价保温材料热工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保温材料修正系数是指在考虑了热桥效应后,保温材料的实际保温效果与理论保温效果之间的比值。

在实际工程中,保温材料修正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和能耗情况。

因此,合理地确定保温材料修正系数对于保温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保温材料修正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热容等物理参数,以及施工工艺、结构形式等因素。

首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影响修正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导热系数越小,修正系数越接近于1,保温效果越好。

其次,保温材料的厚度和密度也对修正系数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保温材料厚度越大、密度越小,修正系数越接近于1。

此外,保温材料的热容也会对修正系数产生影响,热容越大,修正系数越接近于1。

最后,施工工艺和结构形式也会对修正系数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结构形式可以减小热桥效应,提高修正系数。

在实际工程中,确定保温材料修正系数需要进行一定的实测和计算。

首先,可以通过热工性能试验仪器对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热容等物理参数进行测试,然后结合建筑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进行修正系数的计算。

另外,也可以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修正系数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实测和计算,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保温材料修正系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保温工程中,合理地确定保温材料修正系数对于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减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参数,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保温材料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保温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为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保温材料修正系数是评价保温材料热工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合理地确定保温材料修正系数对于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减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概述保温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和热舒适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由于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国家针对这些材料制定了相应的导热国家合格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本篇文章旨在对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

首先,文章将简要介绍保温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以便读者对其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随后,文章将详细探讨导热国家合格标准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介绍当前适用于不同类型保温材料的导热国家合格标准,并对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解读和分析。

通过对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的研究和分析,读者将能够了解到不同类型保温材料的导热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

同时,文章还将对当前标准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导热国家合格标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总之,本文将以概述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介绍和解读相关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保温材料选择和应用的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对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实践中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保温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在引言部分,首先对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接着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正文部分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点,对保温材料导热国家合格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 第一要点:在这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家对于保温材料导热的要求和标准。

包括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并对其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2.2 第二要点:在这个部分,对保温材料导热的国际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其差异和影响因素。

混凝土保温性能规格

混凝土保温性能规格

混凝土保温性能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保温性能对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使用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详细的混凝土保温性能规格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本规格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保温板、保温砂浆、保温涂料等。

三、保温性能指标1. 热导率: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为0.05W/m·K以下。

2. 导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3W/m·K以下。

3. 密度:保温材料的密度为80kg/m³以下。

4. 压缩强度:保温材料的压缩强度为0.05MPa以上。

5. 抗拉强度:保温材料的抗拉强度为0.02MPa以上。

6. 燃烧性能: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8624-2012中的相关规定。

7. 水分吸收率:保温材料的水分吸收率为5%以下。

四、保温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1. 原材料控制:保温材料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2. 生产控制:保温材料制造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生产控制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检测控制:保温材料制造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控制,确保保温材料的质量符合规格要求。

4. 贮存和运输控制:保温材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干燥,防止受潮、受污染和受损。

五、施工控制要求1. 施工前,必须对保温材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格要求。

2. 施工时必须按照保温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施工指导书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3. 施工现场必须有专门的质量控制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格要求。

4.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保温层厚度、密度和热工性能符合规格要求。

六、使用效果要求1. 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必须符合规格要求,确保建筑物的保温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2. 保温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防潮、防霉、防腐蚀、防火等性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围护结构选用保温材料和墙体材料热工性能指标

围护结构选用保温材料和墙体材料热工性能指标
1.25
1.20
使用部位
屋面保温
外墙
燃烧性能等级
不低于A级
执行标准
参《天津市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17-2013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1.4
密度
Kg/m3
100
导热系数标准值λ
W/(m•K)
0.048
蓄热系数标准值S
W/(m•K)
0.75
导热系数修正系数α
1.20
使用部位
参《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
1.6
密度
Kg/m3
18
导热系数标准值λ
W/(m•K)
0.033
蓄热系数标准值S
W/(m•K)
0.36
导热系数修正系数α
1.05
使用部位
外墙
燃烧性能等级
难燃B1
执行标准
参《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范》DB/T29-227-2014
1.7
密度
Kg/m3
100
导热系数标准值λ
W/(m•K)
0.044
蓄热系数标准值S
W/(m•K)
5.28
导热系数修正系数α
1.15
使用部位
地下室顶板
燃烧性能等级
不低于A级
执行标准
参《天津市矿物棉喷涂保温应用技术规程》DB/T29-234-2015
外墙
燃烧性能等级
不低于A级
执行标准
参《天津市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17-2013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1.5
密度
Kg/m3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耐火保温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了解其热工参数对于设计和施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需要了解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导率。

热导率是衡量保温材料热阻能力的指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导率较低,通常在0.05-0.1W/(m·K)之间,这也是其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其次,需要了解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

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升高1摄氏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衡量材料蓄热性能的指标。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比热容较小,通常在1000-1300J/(kg·K)之间。

热膨胀系数指的是单位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材料长度或体积变化的比值,是考虑材料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对较小,一般在5×10^-6/℃以下。

最后,需要了解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性能。

燃烧性能是指材料被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等指标,是考虑保温材料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较好,一般为A级或B1级。

耐火性能是指保温材料在高温下不熔化、不变形、不燃烧的能力,是考虑保温材料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较好,一般能够承受高温达到1300℃以上。

综上,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包括热导率、比热容、热膨胀系数和燃烧性能、耐火性能等指标。

了解这些参数有助于正确选用、设计和使用保温材料,确保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安全性能。

建筑材料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评价

建筑材料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评价

建筑材料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评价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还会对工程的成本、工期和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

而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必须了解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并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功能材料三大类。

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如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装饰材料用于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环境,如涂料、壁纸、瓷砖等。

功能材料则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隔音材料等。

二、主要技术指标1、物理性能指标(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的自重和运输成本。

(2)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孔隙率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吸水性和保温性能等。

(3)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吸水性强的材料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致性能下降。

(4)耐水性:材料在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不破坏的性质。

这对于经常接触水的建筑部位至关重要。

2、力学性能指标(1)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强度是衡量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2)弹性模量:材料在受力时产生的弹性变形程度。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发生变形。

(3)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吸收能量而不破坏的能力。

韧性好的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化学性能指标(1)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化工厂附近,材料的耐腐蚀性尤为重要。

(2)耐久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稳定的能力。

耐久性好的材料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热工性能指标(1)导热系数: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材料温度升高 1 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大的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温度。

5、防火性能指标(1)燃烧性能: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火焰传播速度。

保温材料标准

保温材料标准

保温材料标准保温材料是指用于保温的材料,主要用于建筑、工业设备等领域。

保温材料的标准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对于保温效果的提高和能源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保温材料的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保温材料的标准主要包括热传导系数、吸水率、抗压强度、燃烧性能等指标。

热传导系数是衡量保温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小,说明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吸水率是指保温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吸水的能力,一般来说,吸水率越低,说明保温材料的稳定性越好。

抗压强度是指保温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其数值越大,说明保温材料的耐用性越好。

燃烧性能是指保温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对于建筑材料来说,良好的燃烧性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条件。

其次,保温材料的标准还应包括材料的环保性能和施工性能。

环保性能是指保温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材料的无害物质含量、可再生性等指标。

施工性能是指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性和适用性,包括材料的可塑性、粘结性、耐候性等指标。

最后,保温材料的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领域和环境条件进行具体规定。

例如,建筑保温材料的标准应当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工业设备保温材料的标准应当考虑设备的工作温度、压力等因素。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保温材料的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综上所述,保温材料的标准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对于保温效果的提高和能源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制定应当全面考虑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环保性能和施工性能,并根据不同的使用领域和环境条件进行具体规定。

希望各相关行业能够重视保温材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推动保温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指标
附录A 屋面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
A.0.1屋面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A.0.1的要求
表A.0.1屋面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A.0.2正置式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A.0.2-1、表A.0.2-2确定
构造示意图1 2 3 4 5 6 7
构造示意图1 2 3 4 5 6 7
A.0.3倒置式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A.0.3-1、表A.0.3-2确定
A.0.3-1倒置式平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示意图1 2 3 4 5 6
注: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厚度按计算厚度增加25%;
构造示意图1 2 3 4 5 6
A.0.4倒置式屋面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应按住宅单元设置防火隔断墙,防火隔断墙为厚度不小于100 mm的不燃烧体,应从屋面板砌至高出屋面完成面不小于250mm;防火隔断墙可利用住宅单元分隔墙延伸至屋面以上,高度不小于250mm;防火隔断墙之间的屋顶面积不应大于300㎡,当屋面面积大于300㎡时,应增设一道防火隔断墙;防火隔断墙的泛水构造应符合屋面防水技术规范要求。

图A.0.4 屋面防火隔断墙示意图
附录B 外墙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
B.0.1 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0.1的要求
表B.0.1外墙内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能参数取自上海市地方标准《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122-2013表B.0.5
B.0.2全装修房外墙内保温的装饰面层由装修设计确定,内保温的构造组成应符合表B.0.2的规定,
构造示意图(本图仅供示意,非节点详图)1) 2) 3 4 5
构造做法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2、保温材料采用硬泡聚氨酯时,应采用板材或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
3、岩棉、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详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表6.6.1,
并应符合《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第6.6节的规定。

B.0.3毛坯房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应采用纸面石膏板(厚度≥9.5mm)、无石棉纤维水泥板(厚度≥
6.0mm)、无石棉硅钙板(厚度≥6.0mm)等进行覆盖保护,宜采用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内保温的构造组成应符合表B.0.3的规定。

表B.0.3毛坯房外墙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1)
2)
3
4
5
构造示意图(本图仅供示意,非节点详图)
B.0.4外墙内保温材料应根据外窗热工性能、建筑体形系数选用不同的厚度。

1采用传热系数为2.5[W/(m2·K)]的外窗,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4-1确定。

2
2采用传热系数为 2.8[W/(m2·K)]的外窗,其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4-2确定。

2
表B.0.4-3 外窗传热系数3.2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B.0.5 外墙外饰面采用热反射涂料时,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附录A修正,可减小保温材料的厚度,热反射涂料的太阳(光)反射比不应小于0.80;采用热反射涂料的外墙内保温材料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传热系数为2.5[W/(m2·K)]的外窗,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5-1确定。

2
2采用传热系数为2.8[W/(m2·K)]的外窗,其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5-2确定。

2
定。

表B.0.5-3采用热反射涂料时,外窗传热系数3.2 [W/(m 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保温材料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规定限值
厚度 (mm ) 传热系数 [W/(m 2·K)] 厚度 (mm ) 传热系数 [W/(m 2·K)] 厚度 (mm ) 传热系数
[W/(m 2·K)]
真空保温板 10 0.79 10 0.79 13 0.64 K ≤1.2
[W/(m 2
·K)]
硬泡聚氨酯板(PU ) 20 0.90 25 0.76 30 0.66
挤塑聚苯板(XPS ) 25 0.95 35 0.74 40 0.67 模塑聚苯板(EPS ) 30 0.95 40 0.76 45 0.70
岩棉带 40 0.95 50 0.81 — —
注:本表中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附录A 表A.0.1取值,C1=0.92
B.0.6 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设置范围为套内空间的外墙或与公共部位隔墙的内表面,详见图B.0.6
图B.0.6A 内保温层的设置范围一
图B.0.6B 内保温层的设置范围二
外墙轮廓线 外墙内保温层
外墙轮廓线 外墙内保温层
附录C 架空或外挑楼板、车库室内顶板和分户墙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
C.0.1 架空或外挑楼板、地下车库室内顶板和分户墙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C.0.1的要求。

C.0.2 架空或外挑楼板的保温层宜设在楼板面,其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C.0.2确定
表C.0.2架空楼板或外挑楼板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示意图1 2
3
C.0.3 地下车库室内顶板的保温层应设在楼板面,其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C.0.3确定
表C.0.3地下车库室内顶板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示意图1 2
3
C.0.4分户墙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C.0.4的要求
构造示意图1 2 3
附录D 外窗材料及热工性能
D.0.1外窗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外窗型材:塑料型材、断热铝型材
2.透明中空玻璃:6+9A+6(5+9A+5)、6+12A+6(5+12A+5)
3.高透光Low-e中空玻璃:6Low-e+9A+6(5Low-e+9A+5)、6Low-e+12A+6(5Low-e+12A+5)
D.0.2 传热系数为2.5[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按表D.0.2确定
表D.0.2传热系数为≤2.5[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
D.0.3 传热系数为2.8[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按表D.0.3确定
2
D.0.4 传热系数为3.2[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按表D.0.4确定
2
附录E 外墙与楼板相交、外墙与内墙相交处的构造示意图
E.0.1热桥处理措施可选用下列保温材料:
1真空保温板
2硬泡聚氨酯板(PU)
3挤塑聚苯板(XPS)
4模塑聚苯板(EPS)
5无机保温砂浆
E.0.2 外墙内保温层沿隔墙或楼板向内延伸长度不应小于300mm,全装修房的保温构造示意详见表E.0.2-1,毛坯房的保温构造示意详见表E.0.2-2
表E.0.2-1全装修房的保温构造示意
挤塑聚苯板
模塑聚苯板
无机保温砂
外墙与内墙交接
注:外墙与楼板交接处的楼板面不可采用真空保温板
表E.0.2-2毛坯房的保温构造示意
硬泡聚氨酯
挤塑聚苯板
模塑聚苯板
无机保温砂
外墙与内墙交接
真空保温板
注:外墙与楼板交接处的楼板面不可采用真空保温板
附录F 建筑水平外遮阳系数
F.0.1 外挑阳台板、空调室外机搁板可以作为外窗固定水平遮阳,其遮阳系数根据外挑尺寸A和外挑板底面至窗台(或透明阳台门底)的高度B按表F.0.1确定。

F.0.2利用外挑阳台板或空调室外机搁板作为水平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为外窗遮阳系数与水平外遮阳系数的乘积
表F.0.1水平外遮阳系数
特征构造
A B 东南西北
主要引用规范、标准、图集名录
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3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4 《岩棉板(带)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126-2013
5 《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88-2011
6 《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122-2013
7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09J202
8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9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09J9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