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外部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SWOT视角下的吉利并购DSI分析中期报告

SWOT视角下的吉利并购DSI分析中期报告

SWOT视角下的吉利并购DSI分析中期报告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下面结合吉利并购DSI的中期报告,对其进行SWOT分析。

优势:1. 品牌影响力:吉利作为国内知名品牌之一,在中国汽车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这有助于拓展DSI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2. 技术研发能力:吉利一直注重技术研发,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

与DSI合并后,双方可以共享技术资源,从而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

3. 供应链优势:吉利旗下拥有庞大的供应链系统,包括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各个环节,可以为DSI提供更加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劣势:1. 地域限制:DSI总部设在美国,而吉利主要业务在中国,这可能导致在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地域限制和沟通不畅的问题。

2. 本土化难度:DSI主要生产高端自动变速器,而中国市场对于高端自动变速器的使用率较低,这会导致DSI在本土化方面面临一定的难度。

3. 人才流失:并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才流失问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离职,这对于吉利的技术研发和未来的业务发展造成影响。

机会:1. 市场扩大:吉利可以通过并购DSI扩大自己在自动变速器市场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广自己的品牌。

2. 技术进步:DSI作为全球领先的自动变速器供应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团队,吉利可以通过并购DSI,获得其领先的技术和经验。

3. 跨国市场: 吉利可以通过并购DSI,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从而帮助自己实现全球化经营。

威胁:1. 战略风险:并购存在一定的战略风险,如果吉利无法成功整合DSI,可能会导致业务发展受到影响。

2. 法律风险:并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例如来自监管部门的阻力、合同等法律纠纷,这可能会对吉利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经济风险: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可能影响并购成功后的业务发展,从而对吉利造成经济风险。

吉利汽车竞争力分析222

吉利汽车竞争力分析222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吉利的品牌定位和发展队名:青涩梦想指导老师:李谆、王军锋参赛成员:胡珍、蒋伟理吕加岑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吉利的品牌定位和发展一、吉利市场背景环境分析(一)吉利面临的行业环境目前国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全球性竞争状态。

全球性竞争决定了公司全球性的组织方式,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格局提升到了国际舞台。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偏好种类更多,差别更大,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也更多。

汽车企业只有采取面向多个地区市场的多种产品、多种数量的组合战略,才能够获得经营业绩上的稳定性。

汽车公司在新兴市场的竞争直接表现为国际化的特征,竞争均是跨越公司所属国边界的直接竞争。

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竞争更多地采用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方式,推动了跨国投资和生产转移的速度。

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非常迅速,但到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已回归理性,尽管如此,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还是让跨国汽车巨头不得不引以注意。

中国汽车企业在目前也出现了与世界汽车市场相类似的格局:一汽和上汽处于第一集团,东风汽车公司处于第一集团与第二集团之间。

第二集团包括北汽,长安汽车集团,另外广汽也有冲击第二集团的趋势。

现在充斥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是国外的品牌,而中国汽车民族品牌却寥寥无几。

目前为止只有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和华晨汽车打出一些名声。

当前,我国轿车工业最突出的矛盾是缺乏国际竞争力,目前大众、雪铁龙、通用、本田等七、八个国家的跨国公司都纷纷与我国合资,我国轿车工业的生产能力已有180万辆,大大超过2000年我国轿车的产量60万辆,已极为过剩,为何还没有国际竞争力呢?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我国轿车工业不可能有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所有的合资轿车业,知识产权都掌握在外方手上。

对此,我们必须有危机感。

(二)吉利面临的企业环境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其前身是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黄岩县制冷元件厂。

吉利汽车演示文稿.ppt

吉利汽车演示文稿.ppt

宏观环境调研
1、政治环境分析 2、经济环境分析 3、技术环境分析 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选择吉利的原因
吉利做为一个民族企业,刚刚起步10年,在这十年间吉利 发展非常迅速,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吉利集团不但没别 打垮,反而发展壮大。收购沃尔沃,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 的关注。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福特比吉利何如? 连福特这样的超级跨国汽车企业巨头都扶不起来的沃尔沃, 吉利想要扭转乾坤,谈何容易啊!汽车企业收购以后不成 功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但也有人为, 吉利并购沃尔沃, 一是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二是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三是可以彰显中国 汽车产业的实力。针对此问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我们 也做了讨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制约 • 2. 产业政策
(1)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具有时限性,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不允许任何 WTO成员国对国内产业实施长期的保护。因此,国内汽车行业需要建立自己 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与国外汽车的竞争中生存。
• (2)《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 (3)《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政策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并
策划目的
为探测吉利汽车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而 展开此次调研,更好的拓展吉利在市场上的份 额,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客户对吉利品 牌的认知和看法来改进吉利汽车在市场上的地 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 入汽车行业,多年来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 和人才培养,取得了快速发展。集团总部设在 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兰州、湘潭、 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 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 心和生产厂。现有10多款整车产品及1.0L2.4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 器。

吉利汽车五力模型

吉利汽车五力模型

吉利汽车外部环境分析一、吉利汽车宏观环境分析(一)经济环境分析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在全球肆虐的刮起,但是中国经济却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2009年中国GDP增长8.7%。

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也可谓风生水起,我国消费者拥有强劲的购买力,在2009年首次问鼎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后,2010年“卫冕”似乎也没有什么悬念。

(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中国人的主要的价值观是注重身份地位、含蓄、和谐、谦虚、中庸、教养和文化。

购买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据资料显示, 2008年,“个人购买”在国内轿车销售总量所占的比例已经连续三年超过85%,根据市场监测机构的一些研究成果,总结了一些我国人们的消费趋势:消费者对汽车的时尚化概念需求越来越突出;年轻人市场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中国二三线市场潜力巨大;满足中西部地理区域特点的汽车产品将会受到欢迎;汽车厂商的品牌价值已经非常重要。

(三)人口环境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所以购买汽车的主要的消费市场还是在东南部,但是近几年西部发展速度很快,还是具有很大的市场。

我国近几年的人口收入保持逐步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人均收入在08年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增长速度还是出现了下滑,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人们的对于汽车消费从之前的趋于保守逐步转化。

只要产品好,价格适当,服务做得好,人们还是愿意消费的。

(四)政治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

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很多中国的企业也走出国门。

近些年来由于环境的压力,促使政府提高了燃料效率、安全标准、和污染控制。

净化空气、全球变暖及新油耗标准不断提高,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但政府的振兴汽车行业计划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国际竞争环境下吉利汽车出口的对策分析教学单位:经济管理一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 0912150332姓名:杨晶指导教师:王冬霞2013年 4月摘要吉利汽车作为本国新兴民族汽车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国际化发展机遇。

本文针对国际环境下,吉利汽车参与国际竞争,为实现扩大出口实现在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目标,面对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所采取的重要、必要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

实现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吉利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不断调整其发展战略,在巩固现有市场的情况下,开发新的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创造出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

吉利具体采取了大量出口到中东和北非市场的打开国际市场、收购并购和多品牌化等一系列措施。

对吉利汽车在国际严峻竞争环境下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和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吉利技术含量低以及国际对我国汽车进口的贸易壁垒和售后服务市场不足等问题进行浅析,针对未来所应该采取的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品牌形象,争取更多国内国际支持和提高售后服务等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吉利汽车未来的发展做出理论探究,提供理论参考。

提出了适合吉利汽车发展的几点建议,扩大吉利汽车国际出口量,以期望实现吉利的进一步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吉利汽车;国际竞争;出口;对策AbstractGeely as a new 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n view of the circumstances, Geel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achieve the expansion of exports to achieve market share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target, face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take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strategy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Re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t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resources to continuously adjust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xisting market conditions, no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rkets, to obtain greater profits, create the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brand. Specific took a large number of exports to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arket to ope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M & A and multi brand and a series of measures. For Geely in international sever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fa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market turbulent background and automobile market competition pressure, its technical content is low and international to our country automobile import trade barriers and after sale service market the problem such as inadequacy of,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products,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and strive for mo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pport and improve customer service analysis and inquiry, Geely to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ory research, provides the theory reference.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suitable for Ge ely’s development, expand Geely international export volume, and expected to realize further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Key Words: Geely ;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xport; countermeasu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研究现状 (2)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1.5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2)第二章国际竞争环境下吉利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2)2.1 吉利汽车发展历史简介 (2)2.2 国际贸易经济环境分析 (3)2.21 宏观营销环境。

吉利并购沃尔沃pest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pest分析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economic)
国际经济环境
- 2008年以后的金融危机让沃尔沃经营雪上加霜 年以后的金融危机让沃尔沃经营雪上加霜
国内经济环境
- 中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一枝独秀
吉利自身经济状况
- 连续五年保持较高速增长,金融危机决计抄底海外 连续五年保持较高速增长,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social)
政策导向
- 国家加大对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力度 国家加大对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力度.
吉利策略
- 2007年吉利转型,提出不打价格战,欲以品牌、技术赢得市场 年吉利转型, 年吉利转型 提出不打价格战,欲以品牌、
小结(summary) 小结(
吉利收购沃尔沃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次收购理论上能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收益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political)
国际关系 -中瑞两国关系平稳发展 中瑞两国关系平稳发展
-瑞典首相欢迎吉利与沃尔沃结盟 瑞典首相欢迎吉利与沃尔沃结盟
政策导向 -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 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 法律法规
- 海外并购的发改委备案制 海外并购的发改委备案制.
宏观环境分析——PEST
法律、 法律、法规 对于外来企业态度 政府稳定性 Political Economic 国际经济环境 国内经济环境 企业自身经营状况
Social 人口及收入分配 社会期望; 社会期望; 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消费者态度
Technol ogical 政府对技术的重视 新技术开发 知识产权与保护
LOGO
PEST分析
——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

宏观环境分析——PEST
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 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 通过政治的(Politics)、 )、经济的 具,即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 Economic)、社会的(Society) )、社会的 (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 Technology) (Technology)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 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 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 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吉利汽车PESTN分析

吉利汽车PESTN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20和4615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增长423和519创历史新12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有数据显示自2003年持续稳定上升年均同比增长速度高达963我国居民使用贷款购车比例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
二、经济环境 Economic Factors
(1、) 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日本,
位居世界第一,有关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超过 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据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 48.20%和46.15%,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 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 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448.53万辆和1447.24万 辆,同比增长4.23%和5.19%创历史新政治法律 环境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社会文化 环境
一、政治法律环境 Political Factors
在我国政府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主导 者的角色,政府一直寄希望于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来提升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国内汽车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为此,也出台了许多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在十二五规划中 把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座位一项国家战略提出,为我国汽 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作为国 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 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政 府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 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 理,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吉利发展前景

吉利发展前景

吉利发展前景吉利发展前景700字吉利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以下是关于吉利发展前景的简要分析。

首先,吉利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吉利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策略,成功打入了中低端市场,并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吉利可以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销量。

其次,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

吉利早在2008年就开始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并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低能耗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型。

吉利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竞争力,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吉利还可以通过国际化扩张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目前,吉利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吉利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2010年,吉利收购了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并成功将其中国制造的沃尔沃车型推向全球市场。

此举不仅提升了吉利品牌的知名度,还加强了吉利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

未来,吉利可以进一步加大在欧洲市场的投入,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

此外,吉利还可以通过研发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吉利不断加大对科研和创新的投入,建立了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

吉利不仅持续推出新款车型,还在智能出行和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增加,吉利可以继续加大在科研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吉利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市场的机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国际化扩张的机会以及研发创新的推动,都为吉利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同时,吉利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竞争格局,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相信在吉利强大的实力和战略规划下,吉利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汽车外部环境分析一、吉利汽车集团的宏观环境分析㈠政治法律因素政治环境是法律、政府机构、影响或制约社会上各种组织与个人的压力集团的集合。

下面主要讨论几种主要政治法律环境对吉利汽车营销的影响。

1.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

综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商业立法目的主要包括:⑴保护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法规。

例如欧盟各国已在积极建立包括竞争行为、产品标准、产品责任和处理商业事务的新的法律框架。

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已迅速通过了各项促进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竞争、产品安全和责任、公平竞争和信用行为、正当包装和标签等等方面的法案,达数十项之多。

⑵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免受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侵害的法规。

例如,挪威法律认为购物印花、竞赛、赠奖等是不适当或不公平的促销手段而禁止采用。

泰国规定食品加工业主必须用全国性品牌销售低价品牌的食品,以保证低收入者能从市场上买到经济实惠的产品。

印度规定食品公司在推出与市场上已有品牌类似的新品牌时,如推出另一种可乐饮料或大米品牌时,需要经过特别的批准。

⑶保护社会利益,以防不受限制的商业行为损害的法规。

一些新立法及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企业收取其产品或其生产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2.政府执法机构力量不断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特别是“入世”前后,为保证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中国政府已经建立、清理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

同时,政府机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其结果必将使执法机构越来越健全完善,执法力度也将越来越严格。

所有这些都是在中国进行营销的企业必须给予重视的重要政治法律环境趋势。

㈡经济因素在内地经济型轿车销量不如人意的大背景下,以之为主要产品的吉利汽车(0175.HK)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日前,吉利汽车公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8241.6万港元,较2006年同期1.21亿港元下降31.9%;期内营业额6563.8万港元,2006年同期为6933.1万港元。

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洪少伦指出:上半年盈利大幅下跌,由多个原因造成。

一是与英国锰铜新成立的合营公司有较大的前期投资,合营公司亏损约340万港元。

二是吉利汽车旗下联营汽车制造公司的毛利率明显下跌:由2006年上半年的16.9%跌至9.4%。

导致毛利润下降也源自二方面:旧款小型车价格下降;新推出的高价车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高价车的生产规模较小、且成本较高。

对此,吉利汽车下调了全年的汽车销量目标:由此前的24万辆降低至19万辆,但仍较2006年上半年增长16%。

但洪少伦称:19万辆销售目标中,有65%为高价车;此外,公司全年出口轿车2万辆目标不变。

吉利汽车能够迅速做到目前这样的规模,是因为顽强的吉利人找准了他们的市场新坐标:服务营销。

对于国内汽车市场而言,打品牌战也好,打价格战也罢,产品有形部分的价值在消费品价值中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而无形产品价值及产品无形部分的价值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吉利人明智地选择了服务营销。

说其明智,是因为就服务的质量、服务的价值、服务的手段、服务的体系而言,无论是汽车的百年老店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字辈,在服务这道坎面前,大家是平等的,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笨鸟先飞的启迪,龟兔赛跑的哲理,这些都可以在吉利汽车售后服务中找到注解。

㈢技术因素技术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影响到市场营销。

它影响到竞争的性质,为一个组织或整个创造出新的竞争者。

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出现打击了真空管,复印机打击了复写纸等。

有人把技术的发展称为“创造性的毁灭力量”,它创造了一些新的产业部门,也毁灭了一些旧的产业部门。

它可以使一个组织降低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提高生产率,获得超过其竞争者的竞争优势。

它可以影响到整个营销组合,包括企业的产品、分销方式、促销和定价活动,引起商品零售结构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推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技术进步产生的长期、重大影响往往是难以预见的。

例如避孕药导致家庭规模变小、更多的婚后职业妇女和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结果是引起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给汽车制造业、餐饮业、旅游业、旅馆业和日托业等创造了市场机会。

技术发明并不是定期出现的。

在两次重大发明支配的时间间隔里,经济可能出现停滞。

例如,铁路行业曾引起大量投资,随后投资不足,直到汽车行业问世;收音机的发明也曾引起大量投资,随后投资不足,直到电视机问世。

营销人员必须密切注意技术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空间技术等领域的进步,了解新技术如何能为人类需要服务,以促进本企业的技术进步。

营销人员还应与研究开发人员密切合作,更多地鼓励面向市场的研究,同时也必须警惕技术发明危害到使用者,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怀疑甚至抵制。

㈣社会因素1. 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使节能环保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2.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的发展机制。

这既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抓紧理顺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关系,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企业和全社会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4. 进一步增加节能环保投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5. 加强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开发环保科技,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设备、环境服务等产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提高环保效率和水平,以增加投资、带动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 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惩违法排污和环境违法行为。

二、吉利汽车五力模型分析(一)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吉利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奇瑞、上海通用、丰田。

09年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3.55%,奇瑞的市场占有率为4.7%,上海通用在中国的占有率是8.3%,丰田的市场占有率是8.6%。

由此可知国内市场这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在低中高端都健全,而且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与吉利抗衡。

以丰田为首占据着中国市场。

但丰田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基本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

对于吉利来说,低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和奇瑞,消费者对奇瑞的质量和品质都给于的相当肯定,吉利中高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海通用和丰田。

这两个企业都具有相当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也确立了高品质高品位的形象,但价格是偏高的。

吉利这个中国自主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中低端汽车市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与合资品牌抗衡,在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外观、内饰的设计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从2007年5月开始,吉利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期,核心是从“价格取胜”转向“技术领先”;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转变,从“低价取胜”向“技术领先、品质优先、客户满意、全面领先”转变,从“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现在已转型成功。

从吉利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来说,吉利汽车形成了多系列的品牌矩阵,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典型代表。

消费者对国内汽车的自主品牌具有强势需求。

再加上最近几年,国家提倡自主创新,鼓励支持自主品牌,所以,在品牌上,吉利应该也可以与其他合资品牌一决高下。

再加上吉利于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资产也成为了吉利主要的一部分。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可以获得它的核心技术,帮助吉利或国产汽车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以及使吉利自主品牌走向高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吉利的竞争优势真正逐步加强。

(二)行业新加入者的的威胁新的的行业进入者有时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

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同时也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而对于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则相对困难:1、市场的饱和度限制了竞争者加入汽车工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进一步增长,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井喷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而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仅为1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均拥有车辆比率的提高、能源成本以及低碳时代的到来,这不仅仅包括我们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也包括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恶化,能源的消耗等。

汽车的节能减排问题再次引发高度关注。

总体说来,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大城市市场汽车需求趋于饱和,市场逐渐转向二三级市场。

2、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汽车生产的资金要求,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汽车的各种技术都需要巨大的开发和研究成本以及高精尖的技术人才。

要生产出一辆新型的汽车来,从开始的研发生产到最后出售的过程,需要历时几年时间。

同时不管是研发还是制造汽车都需要高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充足的资金才能做到。

进入汽车行业成本相对其他行业要高的多,困难也更多。

因此进入汽车制造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