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环境污染问题之空气污染

合集下载

郑州城市环境调研报告

郑州城市环境调研报告

郑州城市环境调研报告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郑州的城市环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郑州市的城市环境进行调研,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空气质量郑州的空气质量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调研结果显示,郑州的空气质量主要受到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在冬季,燃煤取暖的排放使得空气污染指数飙升。

此外,郑州市内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空气污染。

二、噪音污染郑州市的噪音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根据调研数据,噪音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市区建设施工等。

高强度的噪音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城市的宜居环境带来了困扰。

三、水环境污染郑州市的水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使得郑州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不仅对人类安全造成了风险,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四、生活垃圾处理随着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郑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愈发突出。

虽然城市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类容器不足、居民缺乏环保意识等。

五、城市绿化状况郑州市的城市绿化状况总体来说还比较良好。

市区内有多个公园和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但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部分绿地被用于建设,导致城市绿化的总体比例不断下降。

六、交通拥堵问题郑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城市道路狭窄,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交通流量无法有效疏导,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体验,也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总结起来,郑州市的城市环境存在空气质量不佳、噪音污染、水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绿化状况和交通拥堵等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规章,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改善等措施。

郑州市雾霾现象分析

郑州市雾霾现象分析

郑州市雾霾现象分析雾霾是河南省郑州市秋冬季危害性很大的天气之一,可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以及交通等方面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其中汽车尾气、燃煤锅炉、扬尘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源,秋季秸秆焚烧加剧了大气污染。

在静稳的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稀释极易形成雾霾。

针对秋冬季雾霾天气频发情况,必须减少污染排放量,加大环境监管,加强雾霾天气与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应急减排机制。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的现象,以能见度情况来判定,霾可以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

当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会出现饱和,一旦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就愈少,就越容易形成雾霾。

霾的日变化不明显,如果气团不会出现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雾霾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 d以上。

雾霾天气对气候、环境、健康以及经济方面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交通出行。

河南郑州市雾霾日季变化明显,雾霾天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期间雾霾日数占全年雾霾总日数的70%,且郑州雾霾天气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灰霾日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2014年10月,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地区同时遭遇大面积雾霾天气,郑州市空气质量连续数日维持在重度污染范围内,本文对此次雾霾天气情况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加强雾霾天气认识和防范提供参考。

雾霾天气情况分析2014年10月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面积雾霾天气,从东北到华北到华中地区,都呈现大范围重度污染。

截至10月30日,郑州市区仅有2天空气质量达标,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8日16:00,郑州市区9个监测点全部处于污染状态,其中市监测点、烟厂、郑纺机、供水公司、经开区管委会5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为重度污染,医学院、银行学校、岗里水库和四十七中4个监测点为严重污染;9日城区空气再度“爆紫”,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城区内的9个监测点显示5个重度污染、4个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仍为PM2.5,其中四十七中旬与医学院监测点AQI指数一时高达350,为六级重污染;30日郑州出现降雨,30日之前,郑州市AQI指数连续几天在200(重度污染)之上,14:00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仍为中度污染或重度污染,降雨后的31日、11月1日郑州雾霾天气才趋于减弱。

河南郑州空气质量指数居高不下环境治理任务紧迫

河南郑州空气质量指数居高不下环境治理任务紧迫

河南郑州空气质量指数居高不下环境治理任务紧迫近年来,河南郑州的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不论是夏日的高温天气,还是冬季的雾霾笼罩,郑州的空气质量指数一直居高不下,给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控制空气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

一、污染源的识别与管理要解决郑州空气质量问题,首先应该准确识别出主要污染源,并加强对其的管理。

大气污染的源头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排放等。

政府应加大对这些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推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违规企业进行惩罚并督促其改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

同时,加强交通管控,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二、加大环保投入力度要改善郑州的空气质量,环保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增加对环保产业的投资,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污染治理装备的研发和使用。

建立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并加大对环卫工人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意识,确保环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政府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教育居民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此外,政府也可加强对学校的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从小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郑州的空气质量问题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居民、环保组织等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环境治理工作。

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减少污染排放,居民要提高环保意识,自觉节约资源,环保组织要加强监督和宣传工作,推动环境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河南郑州的空气质量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政府应加大环保工作力度,识别和管理污染源,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并强调协调合作,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简介
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位于中原地区。

城市总面积7600平
方公里,全市共辖6个市辖区和4个县。

郑州市总人口超过1400万,是中国内陆城市之一。

气候
郑州市属于中亚热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气温适宜。

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709.2毫米。

空气质量
郑州市空气质量常年处于中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二氧化硫等。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推
广新能源汽车等,积极改善空气质量。

水质
郑州市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和淮河。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
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超标物质主要有重金属、硒和氟等。

政府大力
治理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垃圾处理
郑州市垃圾处理规范化程度较高,垃圾分类得到普及。

市政府推行垃圾分类新政,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总结
郑州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郑州环保建议与措施

郑州环保建议与措施

郑州环保建议与措施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郑州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以及垃圾处理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郑州市的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和政策。

2.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倡低碳出行,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3.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郑州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水利的水资源使用监管;•推广节水型设备和灌溉技术,减少用水量;•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体污染。

4.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垃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提倡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加大对垃圾处理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加强对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5. 环保教育和宣传环保教育和宣传是树立环保意识和提高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郑州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并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在社区和媒体上进行环保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共同维护环境的美好;•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6. 结论郑州市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和政策。

尽管环保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但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郑州市的环境将变得更加清洁、美丽和宜居。

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其原因分析作者:裴丽娟樊瑞强程晓川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11期摘要:以郑州市城区2006年至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对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现由煤烟型污染逐渐向复合型污染转变趋势,空气污染物的季节变化显著;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二氧化硫减排、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和气象因素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复合型污染季节变化显著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36-01郑州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选取郑州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作为评价因子,以“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其平均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污染负荷系数分析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大气污染的原因。

1 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分析1.1 评价因子的选择根据郑州市城区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作为该区域大气环境评价因子。

1.2 评价标准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规定的浓度限值作为评价标准,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2008年和2009年空气质量为三级。

2 污染特征2.1 主要污染物“十一五”期间,通过对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分析,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负荷系数逐年增加且多年所占比重最大;二氧化硫的污染负荷系数逐年下降;二氧化氮呈缓慢上升趋势。

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由煤烟型污染逐渐向复合型污染转变。

详见表1。

2.2 时间特征分布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季均值污染指数变化分析,郑州市城区空气污染物的季节变化显著。

郑州市雾霾现象分析调查报告

郑州市雾霾现象分析调查报告

应对办法及建议雾霾天气应尽可能减少外出,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动人群要减少户外运动;外出时要戴上棉质口罩避免污染物经口、鼻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当即清洗脸部及袒露皮肤;雾霾期间应调节好情绪,清淡饮食,多饮水,多进食二、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类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物。

3、雾霾天气少开窗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

可若是雾霾一成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仍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

4、注意调节情绪。

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这种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样繁重,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这种人群在雾天要注意情绪调节。

可以在家看看喜剧类电视剧或听听相声等,要让自己高兴起来。

五、尽可能远离马路。

上下班顶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郑州市雾霾现象分析调查报告南方的朋友到郑州品霾……郑州老霾实在是比南方新霾厚重,吸起来入鼻绵柔,却不失醇厚,仔细品味之下略有回甘,雾是故乡厚,霾是中原纯。

”阴、雨、雾、霾四大气象现象相聚郑州,网友免不了又要讥讽一番。

关于什么是雾霾、郑州市雾霾现象的调查、对此多咱们提出的要求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的现象,以能见度情况来判定,霾可以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

当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会出现饱和,一旦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就愈少,就越容易形成雾霾。

霾的日转变不明显,若是气团不会出现大的转变,空气团较稳定,雾霾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 d 以上。

雾霾天气对气候、环境、健康和经济方面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严重要挟人体健康和交通出行。

郑州雾霾调查

郑州雾霾调查

郑州雾霾调查近年来,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不断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大城市的雾霾问题更是屡屡引起公众的担忧。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在这一问题上也难以幸免。

本文将对郑州的雾霾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雾霾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郑州的雾霾现状。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数据显示,郑州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PM2.5,其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在冬季,郑州的PM2.5浓度往往会更加高峰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雾霾天气的情况来了解郑州的雾霾现状。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1月,郑州市有213天的天气出现雾霾,占总天数的近三分之一。

尤其是在2020年11月,郑州市出现了长达9天的重度以上雾霾天气,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雾霾原因为什么郑州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问题呢?从污染物排放的角度来看,郑州市的工业污染和机动车排放是造成该市雾霾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随着郑州市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和污水排放使得周围的空气和水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021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曾对郑州市进行了督察,发现该市存在一些工业企业在排污时未正确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的情况。

另一方面,机动车排放也成为郑州市雾霾问题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00万辆,这使得车辆的尾气排放量非常可观。

此外,一些老旧车辆的排放标准也比较低,这使得尾气污染更加严重。

解决方案为了有效解决郑州市的雾霾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1.优化工业布局,逐步淘汰落后的工业企业,增强企业环保责任意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2.减少机动车使用量。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居民购买公共交通工具,采取限行等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整治尾气超标车辆,并提高排放标准,防止老旧车辆滞留在市场上。

3.科技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环境污染问题之空气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污染(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废渣污染(工业废渣、城市生活垃圾)等。

今天,我以郑州为例讲述郑州的空气污染问题。

2014年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心对74个重点城市的环境监测结果中,郑州综合排名倒数第九,2015上半年每月均进入倒数前十,其中在4月、5月、6月更是位列倒数第二。

今年8月份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环境质量状况,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综合排名倒数第一。

大的方面来说,郑州的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有:
1、扬尘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郑州市现有各类建筑工地2000多个,工地密度高,施工强度大。

现场督察发现,多个工地落实“6个百分百”要求流于形式。

2、机动车污染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截至2015年5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2万辆,人均机动车保有量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

但截至目前,郑州市对此尚未足够重视,全市仍有黄标车12万辆;油汽回收治理工作相对滞后;油品质量监管不到位,现场抽检两家加油站汽柴油样品,柴油均不合格,硫含量分别超标3倍、1.4倍。

3、燃煤污染治理力度不够。

2014年全市煤炭消费3046万吨,占河南省煤炭消费总量的10.3%,其中火电耗煤1929万吨,占全省火电耗煤总量的15.1%。

但郑州市燃煤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燃煤削减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均未对入市煤质提出明确要求。

4、特色产业违法排污情况普遍。

郑州市有石墨碳素制品企业约40家,产量近600万吨,占到河南省总产量的60%以上。

其中郑州永联碳素、金孔碳素、伟易达碳素、宇晖碳素等众多碳素生产企业均存在偷排偷放问题,情节恶劣。

新密、登封等地10余家耐材企业,除少数停产外,其余均存在烟囱冒黑(黄)烟、无组织排放明显等问题。

5、部分大型企业违法排污。

郑州市正大铝业有限公司、登封市宏昌水泥有限公司装车工段、巩义市朝阳钢铁转炉车间存在燃煤锅炉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严重超标、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无组织排放等问题。

另外,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3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硝工程仍处于招标阶段,脱硝改造时间紧、任务重,如不抓紧时间,2015年供暖季供热仍将超标排放。

6、水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够。

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污水处理能力145万吨/日,其中仅有65万吨/日的能力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现场检查发现,郑州市冯湾村、张湾村、道李村等地“土小”企业或生产作坊废水直排;贾鲁河西冯湾河段工业、生活垃圾充塞河床,周边畜禽养殖废水直排河道。

7、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2015年1~6月,全市优良天数39天,比上年同期减少33天;PM10、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同比均明显上升,形势严峻。

以上这七点都会部分或主要对郑州的大气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扬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泥地裸露、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植物栽种和养护等产生的粉尘。

郑州地区的燃煤主要用于供暖、发电,燃煤排放有机物、硫酸盐、黑炭直接导致PM2.5升高。

机动车方面,目前我国油品质量较低,且郑州黄标车数量居多。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1、大气环境容量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而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价格信号以及收益不分割特征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大气环境中,多方利益主体都希望享受而不付出,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效率低下。

个体理性导致群体无理性,市场资源配置手段失灵。

解决办法:应该从全局出发,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建立区域之间协调治理机制,取得共同利益。

2、工业排废气、汽车尾气大气污染,具有典型负外部性特征。

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使个体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及收益偏离了社会均衡水平,导致市场失灵,干扰了市场价格信号以及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

解决办法:一是行政管制方式,政府可通过环境管制、总量控制、征收碳税以及出台法律法规对污染主体约束。

二是市场方式,完善碳排放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

3、地方城市为追求GDP高速增长,不惜牺牲环境。

政府给周边企业绿灯,导致企业无序竞争,产业结构趋同。

企业对大气污染治理各自为政,城际之间缺乏协调机制,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解决方法:应该打破行政区划,创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跨区域协同机制。

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方法,欧洲以及北美洲国家所实行的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同机制,1979年签署“长距离跨境大气污染公约”,建立国家合作框架协议。

4、通常在大气治理问题上,政府常常被视为“守夜人”,要求为大气环境问题买单。

解决方法: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增加补贴。

5、直面施政方式的局限。

国内环境NGO领袖马军曾说:大气环境改善不缺技术、资金,但是缺乏动力。

公共的知情和参与,将为保护环境提供终极动力。

其中民间组织遇阻,法院不受理,大气污染治理缺乏信息公开与分享机制,难以满足公众对空气质量的知情权,由于政府部门保护自身利益和求稳定的动机,公众参与和知情权不够,强化了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

解决办法:民众维权意识增强,政府发布机制应当适应这种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