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果实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经典推荐】

合集下载

【六年级】佛手

【六年级】佛手

【六年级】佛手佛手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属于芸香科。

它的学名是"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佛手的果实呈现出像手掌一样的形状,故而得名。

它是一种柑橘类水果,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特色水果。

佛手的外形独特,果实由众多手指状的颜色黄绿的果瓣组成,果实出色鲜亮。

佛手果实具有香气浓郁,富有芬芳馥郁的柠檬香味。

这种水果非常具有观赏性,可以用来装饰花束或者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地方,增加了空间的美感。

佛手的果实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佛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佛手还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感冒、胃痛等常见疾病。

佛手的种植一般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湿润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是它生长的好条件。

在养殖佛手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给予足够的光照,定期浇水,并施加适量的肥料。

如果正确地管理和照顾佛手,它就会茁壮成长。

佛手不仅仅是一种水果,它还有很多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佛手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幸福、富贵和好运。

佛手常被用于表达祝福和吉祥的心意,人们经常将佛手送给朋友和亲人,希望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佛手是一种独特的水果,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的形状奇特,果实可食用,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益处。

在中国,佛手还被广泛用作装饰品,寓意吉祥和好运。

佛手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象征,它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寓意和期盼。

佛手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佛手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佛手功效主治、临床应用佛手,又称为佛手柑、佛手橙,是一种植物,属于芸香科柑橘属。

它的外形特殊,果实呈现出多个分叉状的手指状,因此得名佛手。

一、佛手功效主治佛手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调理消化系统:佛手具有促进消化、增加食欲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胃液分泌物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痛等问题。

2、缓解咳嗽:佛手含有一定的橘甙类物质,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可以缓解咳嗽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3、清热解毒:佛手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炎症等症状。

4、抗衰老:佛手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5、舒缓焦虑:佛手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

二、临床应用佛手在临床上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中医药理疗:佛手通常被用作中药材,可以入药制成颗粒、煎剂、膏、丸等剂型,用于调理消化系统、治疗咳嗽、清热解毒等疾病。

2、药膳疗法:佛手可以用来制作药膳,如佛手蜜炙猪蹄、佛手瘦肉汤等,具有温中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3、营养保健:佛手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等营养素,可以作为水果摄入,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

4、美容护肤:佛手中的维生素C具有美白、淡化斑点的功效,可以用来制作面膜或直接涂抹于皮肤,对美容护肤有一定的效果。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佛手的相关研究论文、临床试验报告等,可用于进一步了解佛手的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药:指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中药原料和制剂为主要手段,预防、治疗疾病,并调篡机能的一门学科。

2、药膳:指由中药材及食材制成的具有一定功效的食品。

3、营养保健:指通过合理饮食、营养补充等方式,增强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佛手介绍——精选推荐

佛手介绍——精选推荐

金佛手文化渊源在古代,佛手是达官贵人的珍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探春房中摆设时,将佛手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同列,可见在曹雪芹的眼中,佛手是一种珍贵的果品。

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称为佛手柑,其清香袭人,置之几案,可供玩赏。

正由于它有形异香清的特点,赢得了历代文人的青睐。

明代朱多炬的《佛手柑》一诗最具代表性,诗日∶“春雨空花散,秋霜硕果低。

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

指竖拳禅师悟,开法嗣迷。

疑将洒甘露,似欲揽伽梨。

色观黄金界,香分自麝脐。

愿从灵运后,接引证菩提。

”从佛手开花到结果,把佛手的形状、颜色、香味等一应特征,简练的叙述,既形象生动,又具体,且通篇未见【佛手】二字,堪称佳作。

佛手在南宋时期经南京、苏州一带传入金华。

由于金华的北山南麓一带,是金衢盆地的东北角。

高大的金华北山像一座天然屏障挡住了北方韩流的侵袭。

一条条坐南朝北的小山垄又有利于江南暖湿气流顺垄而上。

加上朝南充足的阳光,形成了一个个非常独特的小气候,这里的土壤偏酸性,非常适合佛手的生长特性。

还有金华双龙洞流出富含矿物质的泉水,使得这里种植的佛手,其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及功效都大大超出其它地域种植的佛手。

因而,金华生产的佛手被同行誉为“金佛手”,在药学界金佛手被誉为“果中仙品药中王”。

1960年11月,朱德委员长在金华视察工作时,专门了解了佛手的生产情况,并做了重要指示:“佛手,国家很需要,你们要好好养。

”同年毛泽东主席在收到金华人民捎给他的佛手后,特回信花果队,勉励他们种好佛手。

1984年,金华佛手被作为“中日青年21世纪友好使者”,赠送日本青年。

走出国门,为人际交往的典雅礼品。

台胞来金探亲时捧回佛手说:“两岸皆兄弟,此物最相思”寓意深切。

金佛手全身都是宝。

金华佛手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的名贵中药材,其果型奇异,状如五指,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神奇的养生保健及药用功能,已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佛手

佛手
扦插
插条准备:扦插前应选7-8年生健壮的母树,剪去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剪除叶片及顶端嫩梢,截成长17-20厘米的插条,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苗子生长也很健壮。凡幼树枝条或徒长枝,不可用。因这类枝条栽后常常不易结果。
整地扦插:苗床最好选择土壤较厚的沙土,以便将来取苗。地选好后,深耕耙细,施人畜粪水,作成宽1.3m的高畦,畦沟宽约30厘米,深约20厘米。
佛手(芸香科植物)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4产地分布
佛手在中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Q345D无缝管,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5繁殖方法
佛手扦插、嫁接、高压繁殖均可。扦插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从健壮母株上剪取枝条为插穗,约1个月可发根,两个月发芽,发芽后即可定植。也可用长枝扦插,取3-4年健壮枝条,剪成长50厘米作插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属柑桔属
种香橼
变种佛手
命名者及年代Swingle, 1914
同义学名C. medica var. digitata
1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征

芳香健胃说佛手

芳香健胃说佛手

铁14毫克。

佛手苗中硒的含量很高,可达30.58~53.01微克/100克,是很多蔬菜不能比拟的。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

佛手是一种常用中药,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

传统医学认为,佛手性味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有疏肝理脾、消食化痰、止咳消胀、和胃止呕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脾胃气滞导致的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胸胁胀痛、恶心呕吐等症。

佛手瓜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

佛手柑精油萃取自它的果皮,呈翠绿色,味道较清新,类似橙和柠檬,略带花香和果香,能令人感觉放松和愉快,是香水中最常使用的精油之一。

早在16世纪,法国人就开始使用佛手柑精油。

通过提炼、蜜调、浸渍、配制等方法,佛手瓜还可被加工成多种食品和饮料,诸如果脯、蜜饯、佛手酒、佛手茶、佛手蜜等。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香椽、五指柑、手柑、福寿柑,属芸香科柑橘属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

由于其果实顶端开裂如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形态美观自如,故名佛手。

佛手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世纪初经日本传入我国,主要种植于长江以南的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其中以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象征吉祥。

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

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

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美观,状如观音纤手,或握或伸,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佛手历来享有“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的美誉,极富观赏价值。

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

”佛手的果实佛手瓜味道甘甜而带辛味,清香袭人,美味清脆,营养丰富,既可以当水果直接吃,也可以当作蔬菜凉拌吃、炒着吃,实为人们盘中之美餐,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的营养,经常食用能提高身体素质。

每100克佛手瓜中含有水分90~92克,蛋白质0.9~1.2克,碳水化合物2.6~7.7克,维生素C12~22毫克,胡萝卜素20微克。

佛手果的传播途径和全球分布情况

佛手果的传播途径和全球分布情况

佛手果的传播途径和全球分布情况佛手果(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又称佛手柑,是柑橘类植物中的一种独特品种。

它的果实在形状上呈现出多个伸展开的手指状,因此得名佛手果。

佛手果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加州,它的传播途径和全球分布情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佛手果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种子传播和人工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传播是佛手果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繁殖方式。

其果实中含有许多种子,这些种子通常由鸟类或昆虫等动物带走并传播到其他地方。

不过,种子传播方式的繁殖率较低,生长过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相比之下,人工繁殖是佛手果常用的传播方式。

通过嫁接、扦插或分株等方法,人们可以快速复制大量佛手果树苗,并进行商业化种植。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繁殖效率,还可以确保佛手果的品质和特性得以统一。

佛手果的全球分布情况显示它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加州等地区。

中国是佛手果的发源地,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广泛栽培。

在中国,主要的种植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良好,非常适合佛手果的生长。

日本也是佛手果的重要产地之一。

尤其是在日本的四国地区,佛手果的种植量居全国之首。

日本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佛手果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环境,所以佛手果在日本的市场需求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美国加州也有相当数量的佛手果种植。

加州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与佛手果的生长要求相符合,加之消费者对于新鲜水果的需求增加,佛手果在美国市场上的种植逐渐兴起。

除了中国、日本和美国加州之外,佛手果在其他国家的种植地区也逐渐增加。

比如澳大利亚、南非、以色列等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佛手果种植园。

这些地区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通过人工繁殖等方式,成功种植了佛手果,并从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佛手果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种子传播和人工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传播方式具有自然性和随机性,繁殖效率较低。

而人工繁殖则是主要的商业化种植方式,可以高效而快速地复制佛手果树苗。

五指柑是什么

五指柑是什么

五指柑是什么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胃经。

功效理气,化痰。

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禁忌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柑的果实,是柑桔类枸橼的变种,其果实顶端开裂为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酷似佛像的手,故名佛手。

佛手又叫蜜罗柑、福寿柑、佛手香橡等。

在品种上有拳佛手和开佛手之分。

果实抱合如拳状的称为拳佛手;果实顶端舒张伸展似指的,称为开佛手。

五指柑是什么【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

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黄色时采收。

摘下后晾35天,待水分大部蒸发,纵切510毫米厚的薄片,晒干或阴干,或以低温烘干,密闭贮存,防止香气散失。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米。

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

叶大,互生;长椭四形或矩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无翼,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丛生,直径34厘米,萼杯状,先端5裂;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渐狭,1013室,花柱有时宿存。

柑果卵形或矩圆形,长1025厘米,顶端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外皮鲜黄色,有乳状突起,无肉瓤与种子。

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化学成份】干的果实中含柠檬油素0.007%;还含痕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

【配伍应用】①胸胁胀痛:配香附、郁金。

②胃脘痞满,食少呕吐:配木香、枳壳。

【佛手柑的选购】质硬而脆,受潮后柔软。

气芳香,果皮外部昧辛微辣,内部味甘而后苦。

以皮黄肉白、香气浓郁者为佳。

香味淡,受潮后柔软。

【佛手柑的存储】避光、阴凉、通风处保存。

【佛手柑的食用方法】佛手柑多为药用,平时可以沏茶、制作成佛手柑精油等。

【优秀文档】佛手

【优秀文档】佛手

佛手
佛手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能经常的接触到,但是我们会觉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别,有想要了解的冲动。

听它的名字我们应该就会认为是一种类似佛像手的东西,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佛手还是一类中药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枝黄花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概述: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实。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

佛手: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指。

果肉几完全退化。

供药用,为芳香健胃药。

佛手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印,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其裂数即代表心皮之数。

裂纹如拳者称拳佛手,张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

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

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

性味:辛、温。

成分:含挥发油及橙甙等。

功用: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

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

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
鲜佛手1215克(干的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气痛有效。

湿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气管炎)
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温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手,果实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
佛手简介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

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

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

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形态特征
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之一。

是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

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刺长达4厘米。

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

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2厘米;雄蕊30-50枚;花柱粗长,柱头头状。

子房在花住脱落后即行分裂,在果的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

果实手指状肉条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果皮甚厚,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

通常无种子。

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品种分类
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

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

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

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

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

也有在同一个果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卷状的。

生长习性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

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

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

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产地分布
佛手在中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

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

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主要价值
1、观赏
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

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

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

挂果时间长,有3-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佛手花朵。

2、药用
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