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花的功能与作用
中药佛手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佛手的知识

中药佛手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佛手的知识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佛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对肠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能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以及保护心肌缺血;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佛手的主要价值观赏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
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
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
挂果时间长,有3-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佛手花朵。
药用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食用佛手的果实即佛手瓜,是一种葫芦科蔬菜品种。
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也是一种健胃、理气的中药。
用佛手的叶、花、果泡茶浸酒饮用,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效。
花茶的种类

花茶的种类玫瑰花茶:玫瑰茶性味甘微苦,温。
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之功效。
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柠檬酸、苹果酸。
治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痛、肿痛等。
菊花花:菊花性凉,味苦、甘。
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
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
茉莉花:茉莉花性温,味甘,辛。
具有理气、开郁、安神、和中作用。
用于头痛、头晕,下痢腹痛、结膜、疮毒等症。
胖大海:清肺热,利咽喉,清肠通便。
适用于干咳无痰、咽痛音哑、慢性咽炎、热解便秘等。
康乃馨:纯天然康乃馨,具有被肾提神,健胃开胃、调节血脂减肥等功能。
适合和人参花,玫瑰花等一起冲泡,好看的。
人参花:具有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补虚、兴奋等功用。
病吐血、痛经、闭经、疗痈肿痛、高血压、急性阑尾炎、过敏性鼻炎。
百合花:百合性甘,微苦。
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等功效。
治肺痨、干咳久咳、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眩晕、夜寝不安、虚烦惊悸等。
金盏花:清热解毒、清心润肺、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等功效。
杨槐花:清心润肺、平肝明目,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角膜炎、白内障等疾病。
桃花:野生桃花,具有利水、活血、通便、凉血解毒、清心润肺等功用。
玉美人:一种天然野生植物之花,清肝、胆热、解毒、目赤头痛、咽炎等功效。
芍药花:具有清热解毒去斑、清心润肺、平肝养颜、柔肝止痛等功效。
金莲花:纯天然野生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口疮、喉肿等功能。
勿忘我:具有护肤养颜、促进新陈代谢等功用,能有效的调节女性的生理,是健康女性的首选饮品。
杜鹃花:野生杜鹃花,味甜、略带酸味、性平和,有活血、调经、去风湿、止咳、去痰等功效。
薰衣花:又名香水植物,净化心绪,解除焦虑。
单品饮用或与其他花草冲泡,加入柠檬汁变成粉红色,增添雅趣。
柠檬草:具有滋润脾胃、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等功用。
野菊花:性凉,具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炎、鼻炎、高血压、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止赤模糊、淋巴腺炎、湿疹、口疮、皮肤瘙痒、解毒消肿等功效。
鸡公花的作用与功效

鸡公花的作用与功效鸡公花,又名卤莲花、佛手花、绿肥莲花、花园莲花,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属于马齿莲科,是一种美丽的庭园植物。
鸡公花的花色多为红色、橙色、黄色等,花朵形状如鸡公头一样,因而得名。
鸡公花广泛分布于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中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鸡公花不仅具有独特的美丽外观,还拥有丰富的功效和药用价值。
在庭园中栽种鸡公花,不仅可以增添生气勃勃的景观,还可以提供一些药物,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帮助。
一、鸡公花的外观和生长环境特点鸡公花是一种美丽的庭园花卉,具有丰富多彩的花色和独特的花型。
它的花瓣色彩鲜艳,形状如鸡公头一般,常常被人们用来装饰庭院,给人一种热情而欢快的感觉。
鸡公花的花茎直立,叶片大而宽,植株高大而粗壮。
鸡公花的生长环境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可以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只要排水良好即可。
二、鸡公花的药用价值1. 清热解毒:鸡公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疮疡肿毒等症状。
将新鲜的鸡公花全草捣烂敷患处,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利湿的作用。
2. 改善皮肤状况:鸡公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美白祛斑的作用。
将鸡公花煮水后用于洗脸,可以使皮肤清爽、柔嫩,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和细纹问题。
3. 缓解痛经:鸡公花有舒经止痛的效果,对于痛经或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来说,可以饮用鸡公花茶来缓解症状。
将鸡公花晒干,加入沸水煮沸,过滤后饮用,每天2-3次,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4. 健脾养胃:鸡公花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群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
饮用鸡公花茶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三、鸡公花的食疗价值1. 缓解便秘:鸡公花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对于便秘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将鸡公花晒干后研磨成粉末,每日服用适量的鸡公花粉末,可以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2. 降低血压:鸡公花中含有一种称为芦丁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压的作用。
佛手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佛手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不知道在平时生活当中,你有没有注意了解过,佛手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事实上它们是可以有效的治疗身体出现的某些
疾病的,因此想要保证健康,那么对这些药物的作用问题,大家也应该注意全面的了解,下面就是佛手的作用以及功效介绍,希望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些常识。
佛手功效与作用佛手功效: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佛手作用: 佛手仅有较高观赏
价值而且具有珍贵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宝其根、茎、叶、花、均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根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泡茶有消气作用;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配制佛手成药主要原料
佛手药理作用: 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佛手有定平喘、祛痰作用;佛手多糖对多环节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促进腹
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
因为佛手有很多药用价值,所以当我们更多地去了解他的这些保健功效之后,那么就可以利用它保证自己的健康预防,和解决这些疾病造成的危害,就像上文所介绍的对于治疗高血压,气管炎及哮喘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

佛手的形态奇异,色泽金黄,惹人注意.它最为人知晓的就是药用价值了.那么此外,佛手还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佛手的观赏价值
佛手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它的花朵洁白且香气浓郁,呈一簇一簇开放,惹人喜爱。
果实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等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不仅色泽金黄,而且芳香四溢。
此外,佛手的挂果时间较长,一般能达到3—4个月之久,利于长期观赏。
佛手的药用价值
佛手可谓是全身皆为宝。
它的根茎叶和花果都可以入药,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的气管炎和哮喘病。
除此以外,佛手对于消化不良、胸腹胀闷等疗效更为显著。
佛手可以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还能起到保健益寿的作用
佛手的经济价值
佛手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佛手可以制成各种药酒,芳香扑鼻且甘纯味美;用佛手制成的保健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佛手的果、皮、叶可以提取出芳香油,这可是被国际
上广泛认可的作为高级烟用香精的重要原料呢。
据专家的说法,利用佛手进行加工的食品、饮料等等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优秀文档】佛手花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佛手花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
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那么在医学上佛手花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佛手花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Fó Shǒu Huā.
英文名
Flowr of Fleshfingered Citron.
别名
佛柑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
采收和储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
佛手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
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
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
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
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
三七花的功能主治

三七花的功能主治一、三七花的简介三七花,又称为“佛手花”,是一种生长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花朵呈现出奇特的佛手形状,因此得名。
三七花的药用部分为花、果实和根。
三七花具有一系列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医学领域。
二、三七花的主要功能1.止血–三七花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具有独特的止血效果,可以用于内外出血等症状的治疗。
2.活血化瘀–三七花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舒缓疼痛。
–对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各种疼痛、瘀血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解毒–三七花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对中毒引起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特别适用于贫血、久病不愈等需要解毒治疗的患者。
4.抗炎–三七花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强烈的抗炎作用。
–对于肩周炎、足跟痛、风湿病等炎症性疾病,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5.降血压–三七花能够调节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壁弹性,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6.美容养颜–三七花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延缓细胞衰老,提高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度。
–对于美容养颜有一定的效果,可用于制作面膜、护肤品等产品。
三、三七花的主要主治1.出血性疾病–三七花可以被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胃肠道出血、咳血、鼻出血等。
–可以通过中药煎汤饮用,或者制成外用药膏涂抹在患处。
2.疼痛症状–三七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各种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可通过煎汤、口服药片或外用药膏等方式使用。
3.炎症性疾病–三七花的抗炎效果良好,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足跟痛等炎症性疾病。
–可通过煎汤、药片、外用药膏等方式使用。
4.外伤–三七花有止血、消肿、解毒的作用,对于各种外伤引发的出血、肿胀和疼痛有显著疗效。
–可通过外用药膏、煎汤等方式使用。
四、三七花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煎汤:将适量的三七花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取出渣滓,将汤液饮用。
仙人掌的功效与作用

仙人掌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名】仙人掌【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龙舌、神仙掌、观音掌、观音刺、麒麟花、佛手刺。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植物仙人掌的地上部分或全株。
【产地分布】向阳干燥的山坡、石上、路旁或村庄。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以及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性味归经】寒,苦。
归胃、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行气活血、镇咳。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喉痛,肺痈,乳痈,疔疮,冻伤。
【文献】①《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
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
"②《闽东本草》:"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
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痛,跌打损伤。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解热镇静剂。
治喉痛,疗疔毒及烫伤,又治精神失常。
外用治小儿急惊风。
"④《分类草药性》:"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
⑤《本草求原》:"消诸痞初起,洗痔。
"⑥《陆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
主治疮痈疖肿,咳嗽。
"⑦《药植图鉴》:"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
煎水服,可治痢疾。
"⑧《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⑨《广西中草药》:"止泻。
治肠炎腹泻。
"【常用配伍】羌活、胡萝卜、杏仁、防风、升麻、独活、天雄、马齿、马齿苋、玉米、杨梅、梅根、水杨梅、芦笋、杨梅根、水杨梅根【成分药理】仙人掌主要有降血糖、抗胃溃疡、抗炎、镇痛、抗应激、抑菌等作用。
此外,还能延缓衰老;仙人掌中所含墨斯卡灵可致幻。
【用法用量】10~30克煎服;或3~6克焙干研末或捣汁。
【使用禁忌】虚寒者忌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手花的功能与作用
药名:佛手花别名:佛柑花。
汉语拼音:foshouhua英文名:FlowrofFleshfingeredCitron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佛手花-基本资料归经:肝;胃经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快隔佛手花考证:出自《随息居饮食谱》。
科属分类:芸香科主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
各家论述:《药材资料汇编》:平肝胃气痛。
采收和储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效分类:疏肝药性味:微苦;微温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佛手花-动植物形态佛手花佛手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
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
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
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
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
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佛手花-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本品长约 1.5cm,呈淡棕黄色,基部带有短花梗;花萼杯状,略有皱纹;药瓣四枚,呈线状矩圆形,外表可见众多的凹窝,质厚,二边向内卷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子房上部较尖。
气微、味微苦。
佛手花-药物性状本品长1.5~2cm。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棕褐色。
花梗长2~7mm,具纵皱纹。
花萼杯状。
常有小凹点。
花瓣3片,披针形或长卵形,常弯曲卷缩,长1~2cm,宽约0.5cm,外表面淡黄色,具众多棕褐色细小凹点,质厚,易脱落。
雄蕊多数,黄白色,着生于花盘周围。
子房上部狭尖。
有的花瓣脱落后,可见渐发育成微呈指状的小果实。
花蕾色较深。
气香,味微苦。
佛手花-饮片性状佛手花为干燥花朵,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长披针形,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黄色,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体轻,质脆。
气香,味微苦。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去柄,筛去土即得。
炮制作用:本品常用于平肝胃气痛。
佛手花-鉴别本品粉末淡黄棕色。
花柱薄壁细胞含橙皮甙结晶,呈扇形、针簇状或无定形团块,有的可见放射状条纹。
花粉粒圆球形,淡黄色或红棕色,直径25~40μm,外壁呈颗粒状突起,萌发孔2~5个。
气孔为不定形;腺毛的腺头细胞为单个或多个细胞,非腺毛多为单细胞。
可见草酸钙方晶及簇晶。
油滴较多。
佛手花-人工养殖佛手花1、选土:佛手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条件,盆土要用质地疏松的沙土与红黄壤土,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混合而成,粘重碱性土对其生长发育不良。
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机肥,20%的田间土进行配制。
2、定植:先要选好苗,要求根系发达、粗壮、分枝均植时期,秋植在9月
至10月,春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
上盆前,先进行整枝、修根,保持完整的须根。
3、浇水:佛手苗上盆后,立即浇透压根水,以后土见干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防止盆内渍水,影响根系生长。
浇水是种佛手成败的关键,4至5月后,气温升高,佛手生长迅速,需水量增加;夏季炎热高温,除盆内泥土保持湿润外,还应在周围喷水,保持一定的环境湿度;秋天气温逐渐下降,浇水量可慢慢减少;冬天,树体进入休眠,应搬入暖棚,盆上保持一定湿润程度即可,防止过湿、过干,以免烂根或植株干萎。
佛手浇水还应根据苗株的具体情况灵活对待,小树、弱树少浇,大树、壮树多浇;果实膨期不宜浇水,以免落果。
4、施肥:结合浇水追肥,盆栽佛手施肥在一年中,可分四个不同阶段:一是春分至芒种间,每隔7天左右要施薄肥,还可用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目的是增强树势。
二是芒种至大暑间是盛花期和结果期,每隔3至5天要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浓些。
此时多施磷钾肥,目的是多开花少落果,并可进行人工授粉。
三是大暑至秋分间,果佛手花实正是膨大期,多用钾、磷等复合肥,少用氮肥,否则果实推迟成熟期。
四是白露到霜降期,采果后施稀薄磷钾肥,控制浇水和氮肥,目的是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
总之在结果初期要控制肥水,果实膨大期增施肥水。
5、修枝:佛手上盆后,开始以营养生长为主,顶芽连续生长,没有自剪性,因此,要注重主梢摘心,促进分枝,矮化树冠。
疏剪密弱枝,结合撑、拉、吊的方法,调整树姿,美化树势。
结果后,针对生长、结果势,进行春夏抹芽,结果枝顶梢摘心、疏花疏果,促进各期的梢、果平衡,防止大、小年现象。
6、防寒:佛手比一般柑橘抗寒力差,遇到低温时就会大量落叶,枝条冻枯,影响来年的开花坐果及生长发育。
因此,佛手冬季入室后要提高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增强树体抗性。
病虫防治:佛手的病害主要有煤污病,是由腐生真菌引起的,使枝叶密布浅黑色的黑霉,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灵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和介壳虫,5至6月份和8至9月份在蚜虫危害佛手花枝顶端嫩叶时,盆不50%的西维因500倍液。
6至7月份,干热天气红蜘蛛易危害叶片,发现后可喷40%的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
佛手花-相关诗词佛手花佛手花宋:董嗣杲不能摩项过只园,幻作清芳与世传。
排叶爪痕分翠净,吐葩心骨耀丹妍。
但迷色界空华相,肯悟宗门直指禅。
谁汲野泉临晓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佛手花-杂谈之养生之道佛手花佛手花,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
其果实顶端分裂如拳,张开时如指,其状如佛手,故名“佛手柑”。
佛手花香气浓郁,十分宜人,古人多用作寿礼、贡礼。
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
花期在夏季,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亦可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均可。
中医认为佛手花性平,归肝经,用于胃气痛。
佛手果实富含维生素C,芳香辛散。
将果实切成薄片,用沸水冲饮,有健脾,解酒之功效,并长于舒肝和胃、行气止痛。
对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所致的肋胁胀痛、脘腹痞闷及呕吐食少等症有一定疗效。
将150克佛手洗净,切成细丝,装入瓶内,加入白酒2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摇动一次,半月后即成疏肝理脾,消食化痰的“佛手酒”。
佛手柑10~
15克,粳米5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后放人粳米。
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即成。
每日温服2次。
用于治疗胸闷气滞,年老胃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暖气呕吐等症。
佛手花-总述佛手花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
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
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
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
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
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
”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