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

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通用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精选2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篇1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美丽的神话。
嫦娥后羿本是一对,而因为嫦娥偷出了仙丹,飞向天空。
慢慢飞向天上。
而且在她升天时时候正是八月十五。
所以我们就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嫦娥在想后羿的时候,在天空中撒下了许多许多的圆圆扁扁的饼。
以后,人可以为了纪念嫦娥就按照她抛下来的饼的形状做。
所以我向来中秋节的时候,要吃月饼和柚子。
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心里真心是非常高兴,因为又可以放三天假了。
我真的非常的兴奋。
打算着这三天要怎样的玩,头一天上一天的网,玩玩游戏,第二天与朋友们一起吃月饼和赏月,第三天,就是最后一天所以我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先上网,再和同村的孩子聊聊天,逛逛街,吃吃月饼,赏赏月,三天,就是这样过的,这三天都是开心和兴奋当中,可有谁想起了后羿和嫦娥的悲惨故事了,这一天正是他们俩分别的日子,抛开又有多少年未见了,他们是否,还在思念着对方,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思考。
在中秋节到来之际,许许多多的人都忙着回家,远的家就叫亲人回来共度这个中秋佳节,是一个月圆之时,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中秋,是一个让远在他乡的思念起故乡的人时候,是一个让在外面迷茫的人找到回家的指南针。
中秋你是一个让诗人抒发情感的时刻,让有情感的离别的时刻,让闪人团圆的时刻。
中秋之夜特别的美。
中秋节,我爱你,因为自当过中秋节都要放假!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篇2中秋节到了,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一家人坐在桌边吃月饼、赏月。
就像我们家,叔叔、婶婶带着妹妹一起来我们家庆祝中秋节。
我可高兴了,因为叔叔、婶婶给我带来了我盼望已久的月饼。
民风家乡中秋节民俗作文(通用3篇)

民风家乡中秋节民俗作文(通用3篇)民风家乡中秋节民俗作文(通用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风家乡中秋节民俗作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风家乡中秋节民俗作文1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了。
中秋节前几天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你送我一盒月饼,我也送你一盒月饼,大大小小的店铺里也都卖着月饼。
有的是黑芝麻馅儿的,有的是五仁馅儿的,还有各种各样水果馅儿的。
整个街上的人都在准备过中秋节。
到了中秋节那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坐在能看见月亮的地方赏月。
还有些人家看着中秋节晚会,把各种糖果和月饼摆在外边,等着嫦娥来挑选呢。
每逢中秋我们家是一定会赏月的。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似乎给人一种详和,又略给人一种凄凉、忧伤的感觉。
怪不得古人们都把怀念故乡的思绪寄托在月亮上呢。
好比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读了这些诗句,更觉得这月亮担负着许许多多离乡人儿的乡愁了。
听妈妈说,仔细看,还能看见嫦娥呢。
我不信,瞪大了眼睛盯了好一会儿,似乎真有一对古代女子的丫鬟,好像又看到了一只玉兔,似乎旁边还有一棵桂树。
不知哪里来的一股轻烟笼罩着月亮,越来越朦胧,越望越神秘,真好似杜甫写的“烟笼寒水月笼沙。
”到后来那轮明月就消失在夜色中……中秋节虽只有一天,但丝毫少不了团聚和喜庆的氛围。
在我看来,中秋节的寓意就是家家团聚,阖家欢乐,圆满美好。
我也等着第二个中秋节的到来……民风家乡中秋节民俗作文2中秋节,每到这个节日我们就可以与家人共赏那皎洁的月亮,中秋是团圆时节,月色也是十分美的,皎洁的月光散射在地上像一层厚厚的冰霜,月是对亲人怀念的寄托,很多古代诗人都用月亮寄托过内心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苏轼用月亮表达内心的情感。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500字(精选20篇)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500字(2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家乡的中秋节作文500字(20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家乡的中秋节作文500字篇1家乡的中秋节虽然比不上春节的热闹,比不上元宵节的绚丽多彩,比不上端午节有纪念意义,但是我却喜欢我们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它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全家人都会欢聚在一起赏月、聊天。
记得去年中秋节我非常的高兴,吃完了晚饭,就拉着家人跑到阳台去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可真圆啊,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从东方冉冉升起。
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了大地,它看上去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
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妈妈给我们端来了的月饼,金黄金黄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天空,生怕一会儿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会溜走了。
我们每个人都拿了个月饼,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竟然如此好吃,我们每个人吃的津津有味,赞叹不已。
过了一会,听见外面响起了一阵阵鞭炮声,可能是有人在放炮祝贺节日吧!我吃着月饼,突然抬起头来,好奇的对爸爸问:“爸爸,你能告诉我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爸爸笑了,亲切的对我说:“当然可以了。
相传在元朝的时候,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带着我们汉族人奋起抵抗,大家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可是又怕让朝廷知道了,就把消息写在纸条上,放进饼里,以送饼的名义,偷偷把消息传递出去。
最后起义终于成功,为了纪念,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吃月饼,这样,就出现了中秋节。
现在也演变成了人们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每年的今天,在外面忙碌的人,无论身在何处,离家多远,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跟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和温馨。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中秋节,我爱我们家乡的中秋节,也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500字篇2在各媒体上看到,今年我的家乡潍坊中秋节换休一天,引起了不小的影响。
家乡的中秋600字

家乡的中秋600字作文一《家乡的中秋》每到中秋节,我就特别开心,因为这是我们家乡最热闹、最温馨的节日。
一到中秋节,奶奶就会早早地起床,去菜市场买好多好多的菜。
有我最爱吃的大螃蟹,还有甜甜的月饼。
爸爸会把家里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的,可好看啦!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桌子旁。
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有水果、月饼,还有奶奶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玉盘。
我抬头看着月亮,心里想着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看着我们呢?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爷爷讲故事。
爷爷讲的故事可有趣啦,我听得入了迷。
这就是我家乡的中秋节,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
作文二《家乡的中秋》中秋节到啦,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呢!在我的家乡,中秋节可热闹了。
白天,大人们忙着准备晚上的美食,小朋友们则在外面跑来跑去地玩耍。
我跟着妈妈去了超市,买了好多好吃的,有我最爱的巧克力月饼。
回到家,我看到爸爸正在打扫院子,我也赶紧去帮忙。
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又亮又圆。
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美味的饭菜和甜甜的月饼。
我咬了一口月饼,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太好吃了!然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月亮,我觉得月亮好像在对我笑呢。
我爱家乡的中秋节,真希望每天都是中秋节!作文三《家乡的中秋》中秋节来喽!这是我们家乡特别重要的节日。
我家在中秋节会有很多特别的活动。
比如说,妈妈会做一大桌好吃的,有红烧肉、糖醋排骨,还有我最爱吃的鱼。
爸爸呢,会把家里装饰得漂漂亮亮的,挂上彩色的灯笼。
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坐在院子里。
桌子上摆满了水果和月饼,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聊天。
我看着天上的月亮,感觉它就像一个大大的笑脸。
我还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孔明灯,我们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然后看着它慢慢飞上天。
家乡的中秋节真的太好玩啦!作文四《家乡的中秋》中秋节是我最盼望的节日,因为在我的家乡,中秋节可有意思啦!一进农历八月,就能感觉到中秋节的氛围。
大街上到处都在卖月饼,各种各样的口味,让人看了就流口水。
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篇

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篇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篇1我最喜欢过中秋节了。
因为每当这时,在外地的亲人也会赶回来团圆。
全家人围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别提多开心了!这不,今年又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又到了。
早上五点多钟我便兴奋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了。
一大早,人们也为节日忙活起来了。
在我们家乡,中秋节的重点节目是晚上的祭月活动。
虽然今年天气不太好,但是人们祭月的心情仍然没有改变。
刚到傍晚,家家户户就响起了噼哩啪啦的鞭炮声。
许多人家还放起了焰火,它们升上天空,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晚上,祭月活动开始了,家家户户都摆上了丰盛的供品。
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请出斗香点燃,还把桌子搬到走廊上。
我帮妈妈把月饼、西瓜、莲藕、菱角、石榴、苹果等供品放到桌子上。
看着各种美食,我口水都快掉下来了,我问奶奶能不能先拿两个吃吃,奶奶一本正经地说“不行,那是给月亮婆婆的”,还挡回了我那准备去拈东西吃的手。
一切准备好以后,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吃团圆饭,妈妈还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啊,原来那些供品是为嫦娥准备的。
夜深了,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照在我窗前。
我早已进入梦乡,我要去飞上月亮,请求嫦娥婆婆,多留点好吃的给我……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篇2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吃完晚饭。
然后我们一起坐在阳台上,等待月亮出来,准备观察中秋节月亮的变化。
妈妈拿出准备好的月饼和水果,正当我们兴致勃勃的时候,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因为下雨月亮隐藏在厚厚的云层里。
这时,妈妈说:“今晚是中秋节,我请你们吃月饼,但是,但是前提是要说一个跟月亮有关的诗句或者故事。
”“我先来,我先来!”我喊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得意洋洋的拿起一块月饼。
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范文5篇

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范文5篇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范文1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家里人都聚在一起吃个饭,菜很丰富,鸡鸭鱼肉都有,而且是家里人自己做的,那种味道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怀念。
每年中秋节除了月饼,柚子一定是咱有的,但我们这吃的方式可能不大一样。
到了晚上,就要开始拜月光菩萨了(现在想想这个菩萨是不是就是嫦娥姐姐啊),准备好月饼茶水之类的,而且是要到顶楼拜祭,重头戏可是柚子,因为要拿香插在柚子的外壳上,等插完柚子已经变成了一只刺猬了,当时感觉那样的柚子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忙着工作,和家人团圆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这也算是个遗憾吧。
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范文2我家住在一个河北小镇,大门大院大平房,而且当时爷爷奶奶和爸妈家住一个院的,两间房,共走一个大门。
那时每年中秋节一家人都在一起过,节日晚上的九点多钟,一轮圆月升起来后,爷爷奶奶就会搬出个桌子放到院子中间,再摆上几样水果和一盘月饼,水果有西瓜、葡萄、沙果等,摆上满满一桌。
接着正式的“愿月”仪式开始,也就是年轻人给月亮磕头祈福,在月下许愿。
拿出个椅垫铺到院子中间,然后我们几个年轻人开始按年龄依次朝着月亮的方向磕头,都磕完了,我们大家就开始享用桌上的水果和月饼了,当然,吃之前要揪下一粒葡萄冲月亮的方向远远的扔出去,那意思就是给月亮吃了。
记得小时候中秋节的晚上,天气就挺冷了,往往我们都是边吃东西边冻的瑟瑟缩缩的,然后就赶紧搬桌子端盘子回到屋里。
后来,只要每年中秋节我们能聚到一起,仍然会在节日当晚延续这样的习俗,当然,我们队伍也在渐渐壮大。
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范文3记忆很模糊,每次中秋节好像都是在学校里度过,没有吃到几回月饼,脑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绿豆糕,最简单的那种塑料透明包装,一格一格,尽管节后到家才发现,妈妈就只给我留了两块,但那样也比较满足。
说到中秋节当天,最离不了的就是打糍粑了。
早上爷爷奶奶很早就起床了,他们把前一天都准备的糯米放锅里蒸熟,然后都盛放在一个大木桶里,这时拿一根粗木棍,双手用力抓紧木棍两侧,使劲按压里面热腾腾的糯米饭,如此重复,直至所有的糯米饭变成糯米糍状。
家乡的中秋节优秀作文500字(通用11篇)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家乡的中秋节优秀作文500字(通用11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中秋节优秀作文500字(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1小时候,总盼着过节。
中秋节是家乡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
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宁静的心境,一种深深的想往。
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意境。
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圆圆的苹果,圆圆的葡萄……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着收获的话题。
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空气中弥漫的思念的味道,好像淡淡的月光一样悄无声息地深深渗入人的心里,悠远绵长。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田野。
这时,遍野是金灿灿的稻子,微风吹过,稻海中荡起金色的波浪,一阵阵稻香迎面扑来。
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花也开了,人们都争先去观赏。
秋天的花儿没有春天的艳丽夺目,也没有夏天的繁华气象,秋天的花儿有一种雅致的节制,恰到好处。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果实。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家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
那一串串的大红枣红得夺目,给中秋节平添了几分喜庆。
果园里,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紫莹莹的葡萄,到处充满着丰收甘甜的气息。
故乡的中秋节啊,是我记忆深处最甜美的梦!家乡的中秋节作文2从小到大,我度过许多的传统节日,热闹的春节,盛大的国庆节,隆重的元宵节……我却喜欢有着独特香味的中秋节。
月饼,月亮,这才是中秋节的重头大戏!家乡的中秋节可与别处的不一样———不会很盛大。
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8篇)

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8篇)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由上古时期的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简单的吃了早饭,我就看到外婆在准备做月饼啦,外婆先把做月饼的材料按照对应的比例和好,爸爸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并擀成面饼,妈妈把馅料包入面饼当中,负责用月饼的模具把面团压成月饼的样子,最后妈妈把月饼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两片之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儿,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真叫馋人,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藕饼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午饭过后,爸爸和外公把一个长桌搬到了露台,我负责把一个用来放贡品敬菩萨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妈妈拿着贡品和实物!看似简单的事我们却忙了很久。
等我们忙完都到晚上了!我们边休息边闲聊,等待赏月,一会儿,月亮就出来了,我可爱的老妹儿是第一个看到月亮的,她雀跃鞋手指着月亮说:“月亮月亮,你们看!”我抬头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别的亮又特别的圆!可是为什么又亮又圆呢其实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发亮的,发亮是因为太阳的光通过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节月亮才最圆最大最亮!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月饼,谈笑风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说不出的舒服!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篇2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传说有一年冬至,张仲景在白河岸边,见很多老百姓都忍饥受寒,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他就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病,药名就叫做“祛寒娇耳汤”。
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所以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还保持着吃饺子的习俗。
“小祎子!过来帮忙!”瞧,我们家正在包饺子呢!“你有硬币吗?”因为我们家过年包饺子放硬币,所以爸爸一脸期待地问我。
“有啊!我有两个五毛的还有一个1块……的。
”我突然感觉我的硬币要没了!果然爸爸放心的说:“那就好,你拿来洗一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篇一:家乡的中秋节】
家乡的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了!在那一天,月亮又大又圆,明晃晃地挂在天空,散发着皎洁的月光,家家户户
都要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以月之圆为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之意。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的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从“白玉盘”中可以体会到月亮洁白如玉,一尘不染。
这么美的圆月,
引得多少人驻足痴望?圆月不仅“貌美如花”,而且还具有无私的精神。
在晚上,她为大家照亮道路,她可贵品质也是令人赞叹不已啊!这样的月亮怎么不能认人喜爱呢?所以,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
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然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呢!在赏月的同时,吃上几个美味月饼也是不可缺少的!
谷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
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
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的。
同时,月饼
也是中秋佳节朋友亲人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月饼寓意着团圆,因为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又是全家人一
起围在桌边分着吃,所以,我认为多吃月饼就象征着多和家人团圆,在一起幸福、美好的生活。
奶奶说,在中秋节那天,不可以说分离,这是不吉利的,叫我多
吃一些月饼。
我欣然同意。
家乡的中秋节主是这样,美味的月饼,皎洁、无瑕的圆月,无一不
让人向往!
602班陈杜月
【篇二:家乡的习俗】
第三课《家乡的习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
风俗习惯。
2.情感目标:当地风俗的变化,通过学习,懂得保持良好风俗,摒
弃不良风俗。
3.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及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的
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在课前引导学生分组分类收集家乡的有关习俗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诗词,吟出悠悠中华情——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1.师(出示诗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
头、嘬田螺的习俗。
(逐一出示相关内容课件)师(出示诗词):
我们再来阅读一下王安石的一首诗——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
是什么节日的景象?
生:描写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师:“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什么是风俗呢?
生谈自己对风俗的看法。
师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
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家乡的风俗》(出示课题),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
乡的风情。
二、看图片,品味浓浓家乡情——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师:同学们,在中国,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
风俗。
(板贴看图片)我请一些同学来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其他同学边
听边看图片,品味浓浓的家乡情。
课件逐一出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的
一些风俗图片。
1春节:贴“福”,挂灯笼、放烟花
2端午节:吃棕子、划龙舟、屈原的传说
3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嫦娥奔月、
4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
学生边看图边说。
三、话风俗,感受美在特色中——了解家乡最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习
俗
1但是也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除了刚才所说的风俗外,你的
家乡还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
(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特色的风俗;
(2)自愿上台或者小组推荐上台交流,评出最佳解说员和最佳听众。
2.师:上来汇报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些温馨提示。
同学们在介
绍家乡的风俗时要做到表达清楚、声音响亮、语言生动,而听众则
要做到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3.开展交流活动
4.师小结:刚才虽然有些同学上讲台解说时比较胆怯,没有发挥好,但是老师相信他们经过锻炼,会越说越好的。
同学们,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它牵系着我们的情思,拨动着我
们的心弦。
但是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好的。
四、读故事,辨明好坏文明——保持良好风俗,摒弃不良风俗
1.正确看待民风民俗。
2.尊重当地的礼仪。
3.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
五、再拓展,分享风俗好习惯——掌握更多的风俗文化
1.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一些习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
些新的风俗也开始出现了。
下面老师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些风俗习惯,拓展我们的视野。
(板贴再拓展、播放相关内容)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诵诗词、看图片、话风俗、读故事、再拓展,同学们既对
常见的中国风俗习惯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同时在调查以及介绍中
对家乡的独特风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提高了对好坏风俗习惯的
认识。
中国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广泛,以后同学们有机
会的话,可以多阅读有关的书籍,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
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
七、思考题
你还知道那些家乡习俗?
【篇三:家乡传统节日】
家乡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的调查小报告
杨村中学申佳慧小组
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家乡传统节日习俗调查研究》的综合实
践活动。
我们十个同学对中秋节特别感兴趣,所以成立了一个小组,选择了《我镇民间中秋节习俗的调查研究》。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
查找收集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对陵川杨村民间中秋节的习俗
有了许多了解,现在,我们的调查研究活动即将结束,经我们组里
成员的讨论,我们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我们小组的成员:组长:申佳慧;副组长:王加瑶;组员:李
旭超、裴哲明、韩玉铮、杨佳妮、秦慧娟、段凯丽、牛姜枫、陈远。
二、我们的研究任务
了解中秋节起源;了解各民族中秋节的习俗;了解中秋节饮食习俗;了解人们在中秋节期间还进行哪些其他活动;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
词和传说故事。
三、我们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任务,确定小组人员;明确小组分工、商量研究内容,
制定研究计划;根据研究内容组成研究小小组,确立小组长。
2、根据研究内容分头进行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情况交流;小小
组分头自查资料,分析不足之处,再继续研究。
3、各小小组整理资料;组员写研究活动的心得体会;各小组长写研
究报告;小组在组内交流(每人都发言)。
4、写小组研究报告。
四、我们研究的方法
我们小组通过上网,上图书馆、书店看有关书籍、问家长老师以及
有经验的老人等方式进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实践中,我们还用
照相机记录了我们部分研究活动内容。
五、我们研究的成果
(一)中秋节的起源
至明清时,中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成了我国
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唐代,宋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们这里人们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一到中秋前后,商
家纷纷搞活动,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热闹非凡。
晚上月亮出
来后,人们要用月饼祭奉月神,同时还要摆上瓜果蔬菜当祭品,还
要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吃着月饼,共同赏月叙谈。
人们把中秋赏
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以月之圆兆人之
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
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现在的中秋节被各种月饼填满了。
月饼越做越好,包装越来越豪华,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
遗憾的是这年的中秋是阴天,没有月亮,否则,那“分外明”的中秋圆月,一定会给我们的聚会增添许多诗情画意。
六、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如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知道了中秋节是我
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传统节日,又称“八月节”“团圆节”“拜月
节”“月夕”等等,还知道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的中秋节习俗。
此外,我还收集了不少中秋节的传说和诗词,发现古代很多文
人墨客都曾“对月” 独酌,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如张九龄“ 海上生
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月下独酌》《关山月》,王建的
《十五夜望月》,苏轼的《中秋月》等。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
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提高了我们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处理
资料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李丽霞老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