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A卷 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3. 下列哪一位不是“战国四公子”?A. 孟尝君B. 信陵君C. 春申君D. 李斯答案:D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什么?A. 铜钱B. 铁钱C. 银锭D. 金条答案:A5. 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开辟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是指哪三个国家?A. 魏、蜀、吴B. 秦、汉、楚C. 宋、金、辽D. 齐、楚、燕答案:A7.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垓下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B8.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9.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10.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杜甫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国家并存的时期。

答案:魏、蜀、吴2. 唐朝时期,__________是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女中诗圣”。

答案:薛涛3.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4.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形容__________的成语。

答案:言而有信5.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形容__________的成语。

答案:时来运转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唐宋文学 考试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 考试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唐代文学名家?A) 杜甫B) 苏轼C) 辛弃疾D) 曹操2. 唐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品有以下哪一首?A) 《木兰诗》B) 《静夜思》C) 《离骚》D) 《出塞》3. 下列哪位是宋代文学名家?A) 白居易B) 李白C) 杜牧D) 李清照4. 宋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有以下哪一篇?A) 《红楼梦》B) 《岳阳楼记》C) 《青楼十二采》D) 《西游记》5. 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以下哪个主题?A) 怀旧思乡B) 社会批判C) 人生哲理D) 爱情美化答案:1. A) 杜甫2. B) 《静夜思》3. A) 白居易4. B) 《岳阳楼记》5. A) 怀旧思乡二、简答题1. 描述唐代诗歌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代诗歌具有豪放自由、意境深远的特点。

它注重独特的艺术表达,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送别》等。

2. 介绍一位唐代著名的诗人,并分析其代表作的风格。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风格深邃含蓄,抒发了他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注与思考。

代表作品《登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之情,诗句中蕴含了对国家兴衰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3. 简述宋代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宋代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要形式,具有平实、细腻、婉约的特点。

它注重绘画般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西洲曲》等。

4. 介绍一位宋代著名的散文家,并分析其代表作的风格。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家之一。

他的散文作品富有情感,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代表作品《东坡乐府》充满了豪放和幽默的风格,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

5. 唐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唐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它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艺术技巧,对后世文人的诗词创作、散文写作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赤壁赋、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16课】

《赤壁赋、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16课】

必修上册第16课古文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资料说明:【原文】【翻译】【作者】【主题思想】型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学过的所有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第16课一、赤壁赋/苏轼二、登泰山记/姚鼐、《赤壁赋》/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口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婪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胪千里,旌旗蔽空,SS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娠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隋唐宋文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隋唐宋文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隋唐宋文学理论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是比喻()[单选题]。

A.沉在河里的船B朋友C启己√D.生病的人2.在初唐提出"风骨"、"兴寄"两个理论口号的诗人是()[单选题]。

A.王勃B杨炯C.骆宾王D.陈子昂√3.被后世誉为"孤篇横绝”的七言歌行是()[单选题]。

A.卢照邻的《长安古意》8.骆宾王的《帝京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D.刘希夷的《代白头吟》4.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单选题]*A.《长安古意》B.《帝京篇》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从军行》5.《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的作者是()[单选题]*A.杨炯√B.王勃C.卢照邻D.骆宾王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单选题]。

A.张若虚B.李白C.刘希夷√D杜甫7.《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单选题]。

A.高适8.岑参C.王翰D.王昌龄√8.著名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作者是()[单选题]。

A.高适√B.岑参C.王昌龄D.王之涣9.李白绝句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篇名是()[单选题]。

A.《望庐山瀑布》10《望天门山》C.《早发白帝城》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被后人称为“诗圣"[单选题]*A.杜甫√12白居易C.元稹D.李白1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单选题]。

A.刘长卿√B.韦应物C.皮日休D.孟郊1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单选题]。

A.李白B.陈子昂C杜甫D.白居易√13.()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单选题]*A.韩愈B孟郊D.李商隐14.被称为“诗豪”的诗人是()[单选题]。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人才华。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唐宋文学相关的试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苏轼C. 辛弃疾D. 曹操答案:A. 李白2.以下哪部作品是宋代的经典长篇小说?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平凡的世界》答案:A. 《红楼梦》3.以下哪位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陆游D. 李清照答案:D. 李清照4.以下哪位文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A. 杜牧B. 柳宗元C. 辛弃疾D. 苏轼答案:D. 苏轼5.以下哪位诗人与词人被称为“宋词三大家”之一?A. 陆游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欧阳修答案:B. 李清照二、问答题1.简述李白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特点。

答案:李白是唐代最具有豪放派风格的诗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静夜思》、《月下独酌》等。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浪漫的风格著称,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推崇。

他的诗作通常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寄托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

该小说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以及大观园的衰败和贾家的沉浮。

小说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刻画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荣、堕落与悲剧。

3.谈谈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答案: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以真挚、含蓄、感伤的风格著称,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情感与哲思。

李清照的词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世词坛,也为后世女性文学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

三、论述题1.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A. 苏轼、苏洵B. 韩愈、柳宗元C. 欧阳修、曾巩D. 王安石、苏辙答案:B解析: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篡唐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

4. 下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的是()A. 《琵琶行》B. 《长恨歌》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C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作品。

5. 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是()A. 朱雀门B. 含元门C. 明德门D. 丹凤门答案:D解析:丹凤门是唐长安城的正南门。

6.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中,以均田制为基础的是()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摊丁入亩答案:A解析: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7. 被称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C解析:杜甫的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

8. 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秀才D. 明法答案:B解析:进士科在唐代科举中最为重要。

9.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书法家()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欧阳询D. 赵孟頫答案:D解析: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

10. “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清明()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B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11. 唐朝时期,日本派来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A. 遣唐使B. 留学生C. 学问僧D. 外交官答案:A解析:日本派到唐朝学习的使节称为遣唐使。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望月怀远》?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张九龄答案:D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孟浩然B. 王之涣C. 杜甫D. 李商隐答案:A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登楼》D. 《登鹳雀楼》答案:B二、填空题1. 宋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词中之龙”的是______。

答案:辛弃疾2. 唐代诗人______被称为“诗圣”,其诗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答案:杜甫3. 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故垒西边三、简答题1. 简述唐代文学的特点。

答案: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其特点是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

唐代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婉约的抒情诗。

唐代文学还注重形式的创新,如律诗、绝句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宋代文学与唐代文学有何不同?答案:宋代文学与唐代文学相比,更加注重文学的内在情感和个人体验。

宋代文学以词为主,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

此外,宋代文学还注重文学的哲理性,如理学家的散文等,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辨精神。

四、论述题1. 论述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语言生动著称,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在文学上,还在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如《将进酒》、《庐山谣》等,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2. 分析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制2012级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唐宋)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试卷类型:A 考试形式:开卷本试题共五大题,共 2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分钟,答案请写在答卷上,否则无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李清照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鬼雄”一词出自( D )A.《诗经》B.《左传》C.《战国策》D.《楚辞》2、集南朝诗歌成就之大成的诗人是( B )A.谢朓B.庾信C.鲍照D.谢灵运3、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D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A )A.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5、诗仙是( A )A.李白B.李清照C.王维D.苏轼6、“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 C )的合称。

A.王维B.李白C.骆宾王D.杜甫7、杜甫享有()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B )。

A.“诗仙”、“诗史”B.“诗圣”、“诗史”C.“诗圣”、“诗篇”D.“诗仙”、“诗篇”8、陆游的绝笔诗是( A )。

A.《示儿》B.《病起书怀》C. 《书愤》D. 《秋思》9、李贺偏爱描写鬼魂,故有(B )之称。

A.“鬼仙”B.“鬼才”C.“鬼圣”D.“鬼神”10、白居易感伤诗以( D )和《琵琶行》最为有名。

A.《赋得古原草送别》B.《卖炭翁》C.《白氏长庆集》D.《长恨歌》11、与词相配的音乐是( C )A.正乐B.俗乐C.宴乐D.雅乐12、柳永的词集名叫( A )A.《乐章集》B.《淮海集》C.《剑南诗稿》D.《漱玉集》13、下列诗句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有(D )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14、《花间集》由( C )编辑而成。

A.白居易B.苏轼C.赵崇祚D.李白1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为( B )A.杜甫B.孟浩然C.柳永D.姜夔16、咏梅诗句( C )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山园小梅》。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1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 C )中的诗句。

A.杜甫《春夜喜雨》B.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D.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8、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牌是( A )A.清雅词派B.豪放词派C.咏物词派D.田园词派19、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D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0、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 D )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的诗。

2、《花间集》是赵崇祚编辑而成。

3、王昌龄的名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杜甫在《咏怀五百字》揭露封建社会尖锐对立的诗句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李煜在《虞美人》抒写愁情的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琵琶行》主题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0、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千古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柳曾王,三苏欧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zhé)、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2、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3、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此名源于晚唐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

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文异事,如《莺莺传》、《枕中记》等,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

4、花间词派:晚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个流派,其名源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此派在创作上主要描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表现男女之情,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代表作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

5、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作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即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代表了当时宫廷诗的最高水平,时人称其诗为“上官体”。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1、请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3)层次美:善于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4)线条美。

2、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1)善于捕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

(2)声响与画面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3)以有声衬无声3、以禅入诗,富于禅意与禅趣。

⑴表现恬淡的心境和超然出尘的情志。

⑵描写幽静的环境,追求寂静的境界。

2、请简述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①文以明道②重视“文”的作用③提倡创新④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1、试述苏轼诗词的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

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1,苏词的风格丰富多彩,既有纵放遒劲,壮怀激烈的豪放词,又有缠绵幽怨,情辞妩媚的婉约词,还有洒脱旷达,抒发俊逸浩气的清旷之作,清新明丽,洋溢乡土气息的韶秀之篇,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还是豪放之风,此类作品往往气象雄浑,境界阔达,最能显示词人的胸襟和性格,代表着宋词风气的转变.2,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清雄。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始终吧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人生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对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超越技巧,作诗挥洒如意,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

清人赵翼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一大家也。

”3.苏轼对诗歌风格也主张兼收并蓄。

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相互渗透,互相调节。

苏词的风格丰富多彩,既有纵放遒劲、壮怀激烈的豪放词,又有缠绵幽怨、情辞妩媚的婉约词,还有洒脱旷达、抒发逸怀浩气的清旷之作,清新明丽、洋溢乡土气息的韶秀之篇。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豪放清旷之风,此类作品往往气象雄浑,境界阔大,最能显示词人的胸襟和性格,代表着宋词风气的转变。

2.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开创了直摅胸臆甚至纯以议论写怀的抒情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以宏大场面烘托非凡人物,用日常小景寄情寓理。

还创造性地运用词题和词序,与词的内容相互补充,深化了词的主题表达和审美内涵。

3.在音律方面也有所革新,苏轼并非不讲音律,但不屑于以内在的情感韵律迁就音律的外形,不屑于牺牲文意以迁就声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以充分地表情达意,把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4.在语言方面,改变了传统词的镂金错采之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努力锤炼一种清新雅练、劲健晓畅的语言。

把大量的诗文句法及民间口语引入词中,使词诗化、散文化,丰富了词的语言,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