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陶瓷复习题

合集下载

材料与社会综合复习题

材料与社会综合复习题

第二章金属材料1、最早使用的青铜主要是Cu-Pb合金(X)2、火箭发动机壳体选用超高强度钢制造,总是发生脆断,所以应该选用强度更高的钢材。

(X)3、作为轴材料,几乎都选用金属材料。

(X)4、铝在大气中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不易与氧结合的缘故。

(X)5、青铜系指除锌为主加元素以外的铜合金。

6、与纯铜、黄铜相比,锡青铜在大气、淡水、海水等介质中具有更好的抗蚀性。

7、铍青铜是目前强度最高的铜合金8生锈是腐蚀的副产物。

9、青铜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

10、铁、铬、锰属于黑色金属。

11、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12、地壳中居各金属元素含量之首的是铝1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14、导电性第二的金属是铜15、在一些受力不大或无润滑条件下工作的齿轮,可选用尼龙、聚碳酸脂等塑料来制造。

16、金属化合物一定具有金属性质17、黄铜、青铜和白铜的分类是根据主加元素。

18、纯铁铁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将越弯越硬19、黄铜是以锌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20、纯铝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宜用于制造承受较重载荷的零件。

(X)21、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产品的物质,但是人类产生前业已存在。

(X)第一章绪论1材料的四要素:性质和现象、使用性能、合成和加工、?2、材料必须具备的要点:一定的组成和配比、成型加工和形状保持性、经济性3、电视机的外壳通常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4、工程材料一般可以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5、我国河南商遗址出土的司母鼎重875公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青铜器。

6、我国东汉制造了瓷器。

7、环境材料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环境的协调性,环境协调性是指: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少8材料发展史上第一次重大突破,是人类学会用粘土烧结制成容器。

9、新石器时代开始于1万年前,其标志是:打制的石器更加精美、陶和玉器工艺品的出现、用石头和砖瓦做建筑材料。

10、陶(不是陶瓷)是人类第一个人制成的合成材料。

功能陶瓷复习题.doc

功能陶瓷复习题.doc

《功能陶瓷》复习题1.电容器陶瓷与电绝缘陶瓷在性能要求上有何不同?2.简述莫来石、刚玉一莫来石电绝缘陶瓷配方中粘土、丄业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猾石、白云石和碳酸钡的作用。

3.简述滑石瓷生产屮滑石预烧的g的。

4.电容器陶瓷有哪几类?举出典型材料。

5.温度补偿电容器陶瓷与温度稳定电容器陶瓷的性能特点有何不同?6.微波介质陶瓷具奋什么性能特点?列出以上典型的陶瓷材料体系,说明其应川背景。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柯哪些方法?柯何意义?7.说明金红石电容器陶瓷的配方中各组成的作用及在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8.什么是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a,?为什么在高频稳定屯容器陶瓷钛酸镁瓷和锡酸钙中加入钛酸钙可以调节a t?有什么实际意义?9.为什么PZT压电陶瓷中PbZrOs含量在53%mol时(Zr/Ti=53/47)时,压电性能最好? 三元系压电陶瓷PMN-PT-PZ的组成如何?相对于二元系压电陶瓷,有何特点?10.什么是PZT陶瓷?软性添加物和硬性添加物对材料的性能和烧结工艺有哪些影响?11.什么是热释电陶瓷?热释电系数P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具有压电性的晶体-定有热释电性吗?为什么?吊出你所知道的热释电陶瓷材料。

12.什么是PTC陶瓷?简述BaTiCb陶瓷产牛PTC效应的条件和半导化途径。

说明移峰剂对PTC陶瓷的店里温度的影响。

其烧成工艺有何要求?13.简要说明Co-MnO-O2MNTC热敏电阻陶瓷的导电机理。

在NTC陶瓷生产中为什么要进行敏化处理和老练处理?14.列出典型的四种气敏陶瓷材料,说明它们各有何特点?15.ZnO系气敏陶瓷元件主耍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其对气体的选择性?。

16.简要说明Y -Fe2O3的气敏机理。

17.常见的湿敏陶瓷有哪些?宥何特点?18.简述Si-Na20-V205系和Zn0-Li20-V205系湿敏陶瓷各组分的作用和感湿机理。

19.什么是压敏陶瓷?简要说明ZnO压敏陶瓷的压敏机理。

20.什么是导电陶瓷?简述常见材料及其应川。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一)金刚石、石英、干冰、足球烯、NaCl的晶体结构1.金刚石和石英(1)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原子与另外4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C—C 键之间的夹角是109.5°,最小的环是六元环。

含有1 mol C原子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 mol。

(2)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3)在金刚石、SiO2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

2.干冰和足球烯(1)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2)在C60中有12个正五边形,20个正六边形,共有60个碳碳单键,30个碳碳双键。

(3)在干冰和足球烯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在微粒内部存在共价键。

3.NaCl(1)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

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2)在NaCl中,Na+、Cl-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

(二)晶体类型及性质比较辨析易错易混(1)离子晶体除含离子键外,一定不含其他化学键()(2)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3)离子晶体中一定不含分子()(4)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5)具有金属光泽且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6)NaOH、NH4Cl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7)在O2、CO2和SiO2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均由分子构成()(8)金刚石、NaCl、H2O、HCl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9)金刚石和足球烯都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所以都是原子晶体()(10)He、CO2和CH4都是由分子构成,它们中都存在共价键()答案(1)×(2)×(3)×(4)×(5)×(6)√(7)×(8)√(9)×(10)×典型题目组训练题组一化学键与晶体类型1.有以下9种物质:①Ne②HCl③P4④H2O2⑤Na2S⑥NaOH⑦Na2O2⑧NH4Cl ⑨AlCl3。

建筑构造复习题完整版

建筑构造复习题完整版

单项选择题、1.外墙抹灰不宜选.... )A.石灰砂浆B、水泥石渣C.水泥砂浆D.胶粉聚苯颗粒浆料2.经常触水的场合, 应考虑使用(C)地砖。

A.彩釉陶瓷B.无釉陶瓷C.瓷质D.麻石3.湿作法大理石的安装灌浆用水泥砂浆比一般为(C)。

A. 1:1B. 1:2C. 1:3D. 1:44. 有关PP-R管的叙述, 不对的的是(D )。

无毒、卫生、管道内壁光滑, 不结垢, 阻力小保温绝热性能好连接牢固, 不易渗漏合用于饮用水、冷热水管, 可以用于民用生活用热水、消防管道和工业管道5.将珍贵树种木材通过一定的加工解决, 形成薄片并胶粘于基板上的是(D )。

A.纤维板B.刨花板C.细木工板D.刨切薄木贴面板6.产生瓷砖粘贴墙面不平的因素涉及(D)A. 结构墙体墙面不平B. 基层解决不妥C. 防水层未做好D. 结构墙体墙面不平和基层解决不妥7、饰面板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 应进行防碱背涂解决的是(C)A.人选石材B.抛光砖C.天然石材D.陶瓷锦砖8、钢化玻璃常用厚度为(C)A. 3.5mmB. 、6.8mmC. 10、12mmD. 14.15mm9.把石材及陶瓷, 木材、竹材加工成块的产品重要是( A )。

A.片材 .B.板材C.型......D.线材10.乳胶漆.. ..)A.水溶性涂料B、溶剂型涂料C.乳液型涂料D.硅溶胶涂料11.建筑外门窗在砌体上安装严禁用. ... )固定A.预埋件B、射钉C.膨胀螺栓D.预埋钢筋12.干粘石饰面的定义是....)用铲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用锤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用拍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用灰盘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13. 用于室外装饰的大理石应具有由______矿物组成, 杂质含量______且性能______的品种。

(B )A.复杂, 少, 不稳定B.单一, 少, 稳定C.单一, 低, 不稳定D.复杂, 低, 稳定14.某居民楼附近噪音严重, 采用多功能门、窗玻璃, 选(B )玻璃能达成这些规定。

b高考化工流程题专题复习

b高考化工流程题专题复习

化工流程专题训练1、高纯氧化铝可用于制高压钠灯的陶瓷管。

实验室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流程如下:(1)“除杂”操作是加入适量过氧化氢,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 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 2+。

检验Fe 2+已除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__ _ ______ _______ _____ 。

(2)通常条件下,K SP [Fe(OH)3]=4.0×10-36,则理论上计算除杂后溶液中c (Fe 3+)等于 _________ 。

(3)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目的是 __ ____ ____ _____ 。

(4)“结晶”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为止,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含结晶水)。

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

(5)完成化学方程式:_ _NH 4Al (SO 4)2·12H 2O_ _N 2+__NH 3+3SO 2+9SO 3+___Al 2O 3+___ _______2、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有机合成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长期使用,催化剂会被杂质(如:铁、有机物等)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需对其再生回收。

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氯化钯的工艺流程如下:700℃10h加热至沸550℃空气(1)甲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选填:“氧化剂”、“还原剂”)。

(2)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 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3)钯在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中转化为H 2PdCl4,硝酸还原为N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700℃焙烧1的目的是:;550℃焙烧2的目的是: 。

3、近年来高锰酸钾在饮用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消费增长较快。

实验室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 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16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16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含解析)

专练16 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2021·全国乙卷]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2.[2021·辽宁大连测试]《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在航空、深海、交通、互联网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化学材料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3.[2021·云南昆明摸底]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定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钙化作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2HCO-3===CaCO3↓+CO2↑+H2OD.吸收作用中产生HCO-3的途径为CO2+H2O H2CO3,H2CO3HCO-3+H+4.[2020·山东,4]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 A.键能C—C>Si—Si、C—H>Si—H,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C.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pπ键5.用足量的CO还原13.7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PbOB.Pb2O3C.Pb3O4D.PbO26.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材料复习题

材料复习题

材料复习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对V错X )1 因为晶体是排列有序的,所以非晶体排列无序。

(X)2 刃型位错有正负之分,他们之间有本质区别。

(X)3 珠光体由奥氏体相和渗碳体相组成。

(X)4 先共析铁素体是间隙固溶体,其性质硬而脆。

(X)5 陶瓷的抗压强度通常比抗拉强度高。

(V)6 冷拉后的钢条的硬度会增加。

(V)7 共晶成分的合金熔体凝固后就得到共晶合金。

(X)8 根据菲克定律,扩散驱动力是浓度梯度,因此扩散总是向浓度低的方向进行(X)9 热塑性聚合物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主要是由链段运动引起。

(X)10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

(X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1 一个面心立方晶胞含有(C)个原子。

(A)3 (B)2 (C)4 (D)12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可能造成(A)(A)晶内偏析(B)晶间偏析(C)集中缩孔(D)缩松3 热膨胀的本质是(C)(A)原子间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B)原子直径增大。

(C)原子间平均距离温度升高而增大。

(D)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点阵常数增大。

4 蠕变的正确说法是(B)(A)物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形变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的现象。

(B)物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形变随时间逐渐增大的现象。

(C)物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很小。

(D)物体在恒定应力下变形不规则。

5 固溶体宏观偏析最小的工艺条件是(A)(A)快速结晶(B)中速结晶(C)缓慢结晶6 根据Hall―Pectch公式可知(A,D)(A)在常温下,晶粒越细,强度越大。

(B)在常温下,晶粒越细,强度越小。

(C)在常温下,晶粒大小与强度无关。

(D)在常温下,晶粒越细,冲击韧性越高。

7 强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形核方式一般是(B)(A)凸出形核(B)亚晶直接形核长大形核(C)亚晶合并形核(D)其他方式8 用圆形钢饼加工齿轮,下述哪种方法更为理想?(C)(A)由钢板切出圆饼(B)由合适的圆钢棒切下圆饼(C)由较细的钢棒热镦成饼9 复合材料不具备的特征是:(D)(A) 可设计性(B)各向异性(C)材料结构一次成型性(D)可重组性10复合材料界面的不当说法是:(A)(A)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隔离面(B)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过渡区域(C) 界面是有层次的(D) 能在基体与增强体之间传递载荷三、改错:(10分,每题2.5分)1金属发生变形时,正离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键结构方向随之改变。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1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讲解)(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1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讲解)(含解析)

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真题速递】1.(2019.全国1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2.(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中银为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3.(2019.全国2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2Mg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震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4.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SO2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证明酸性H2SO3>H2SiO3(2017·北京理综,10D)B.SiO2硬度大,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017·江苏,3C)C.HF能与SiO2反应,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2016·全国卷Ⅲ,7D)D.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2016·海南,4C)【答案】B【解析】A项,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判断;B项,前后无因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何谓Y-TZP陶瓷的低温性能时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采用那些措施可有效抑制?p/124
答:Y-TZP材料在150℃-400℃温度范围内长时间热处理,材料的力学性能严重下降,这一现象被称为低温退化现象(低温性能时效)。
根本原因:在使用过程中材料表面的四方氧化锆相变为单斜氧化锆,形成大量微裂纹,微裂纹贯通形成宏观裂纹,致使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配位数
键长
位置
存在温度
转化温度滞后

7
0.205-0.228nm不等


8
扁平四面体:0.2065nm
细长四面体:0.2455nm

三者互相转化均存在温度滞后(这里貌似是只有mt之间转换存在滞后)
C
8
八个键长均等长

2.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p/97
(1) 相变是一级的,形核长大和无扩散型相变,相变时没有原子的无规则行走,或顺序跳跃穿越界面,新相承接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缺陷;
前提:在使用温度下材料内部存在可相变的t-ZrO2
机理:当裂纹扩展与介稳t-ZrO2相遇时,裂纹尖端的张应力诱发四方到单斜的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缓解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对裂纹产生屏蔽作用,阻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弯曲响度。
b.微裂纹增韧:Βιβλιοθήκη 当材料冷却至室温时,t-ZrO2晶粒在机体中自发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产生许许多多裂纹和裂纹核,当他们处于主裂纹前的作用区时,由于它们的延伸释放主裂纹的部分主应变能,增加主裂纹扩展所需能量,从而有效地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材料的弹性应变能主要将转换为微裂纹的新生表面能。
8.反应烧结制备ZTM陶瓷有何特点?p/131
答:
1) 先烧结后反应 2)
9.为了改善陶瓷的断裂韧性,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并叙述其原理。
答:
1)加入氧化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及微裂纹增韧
2)晶须补强相变增韧
3)晶界增强
4)细化晶粒 (不是很确定)
非氧化物陶瓷复习题
10.氮化物有哪些主要特点?p/139
答:
1) 大多数氮化物熔点都比较高;
2) 氮化物陶瓷一般都具有非常高的硬度;
3) 一部分氮化物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4) 氮化物抗氧化能力较差;
5) 氮化物的导电性能变化很大。
11.氮化硅的晶型种类及特点。p/141
答:氮化硅有两种晶型,即α-Si3N4(颗粒状晶体,对称性低,活性大)和β- Si3N4(长柱状或针状晶体,对称性高),均属六方晶系。都是由[SiN4]四面体共用顶角构成的三维空间网络。
c.提高应力诱导相变机制的作用应该考虑:
(1)获得尽可能高的介稳四方相体积分数;
(2)复合体的弹性模量要高(因而可选择高弹性模量基体);
(3)应力诱导相变所作的功要大;
(4)相变区要大或相变临界应力要小(此处存争议)。
4.氧化锆马氏体相变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答:温度,压力,尺寸效应,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徐姗姗补充)
结构陶瓷复习题
———————————————————————————————— 作者:
———————————————————————————————— 日期:

1.氧化锆有哪几种晶型?其晶体结构有何特点?p/94
答: 单斜(m) 四方(t) 立方(c)
特点:根据老师上课复习时说的“特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配位数 、键长、 位置、 存在温度、 转化温度滞后。
(2) 相变时原子有规则的保持其相变前原子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切变式的位移,这种切变使母相点阵结构切变,产生点阵畴变,而且产生宏观的形状切变,出现表面浮突;
(3) 新相和母相将具有严格的位相关系;
(4) 两相界面(惯习面)往往不是简单指数面并在相变过程中保持不应变、不转动,进行不变平面应变;
(5) 在马氏体内往往具有亚结构;
(3)力学性能:(介个自己看书也能归纳个大概吧)
7.ZTA陶瓷中常见的增韧机理有哪些,如何通过工艺进行控制?p/126
答:
增韧机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
工艺控制:ZrO2含量,颗粒尺寸和稳定剂含量。
针对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1) 氧化锆颗粒尺寸要细,稳定剂含量适中,在基体中呈弥散状分布。氧化锆含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出现颗粒聚集长大,t-ZrO2含量降低
针对微裂纹增韧:
1) 氧化锆粒径必须控制在大于自发相变的临界粒径d`C,而要小于自发形成微裂纹和出现宏观大裂纹的临界粒径d``C界即d`C<d<d``C。
2) 为了控制好微裂纹的生成,应该合理控制惨入的氧化锆含量,并且可以采取先采用粒度较细的氧化锆颗粒,烧结后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制度,使其粒径缓慢逐渐长大至预期值,微裂纹在陶瓷体中均匀分布,细小的微裂纹又不贯通。
2) 综合调节氧化锆粒度使其略低于临界粒径以及稳定剂含量,加上氧化铝的约束作用,使氧化锆以介稳四方相存在于基体中,在应力诱导下相变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从理论上要求四方相全处在可相变状态。
3) 稳定剂太高,会出现t`(不可相变四方相?)相或c相,它们对相变增韧毫无贡献。稳定剂太低,会出现m相而降低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效果。
6.对比Mg-PSZ和Y-TZP陶瓷的制备工艺,其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各有何特点?p/121(我的笔记记在121)
答:
(1)制备烧结温度:在Mg-PSZ立方固溶区,Y-TZP在四方或四方和立方的两相区交界附近烧结;
(2)显微结构:Y-TZP多晶单相,细晶粒,致密度高。Mg-PSZ包含,m t c三相,粗晶粒,致密度低。
由于强度衰退与Y2O3含量和t-晶粒尺寸有关,增加Y2O3含量或减小ZrO2粒径都可削弱强度衰退程度
措施:(1)以CeO2和Y2O3共同作稳定剂,强化稳定效果;
(2)将试样在Y2O3粉料中埋烧,是TZP材料表面有一层Y2O3-TZP保护层;
(3)惨入高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的Al2O3颗粒,抑制ZrO2相变。
(6) 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性。正逆相变温度不一致,具有相变温区。
3.何谓氧化锆的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如何提高应力诱导相变机制的作用?p/105
答:
a.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定义:当裂纹扩展与介稳的四方氧化锆相遇时,裂纹尖端的张应力诱发四方氧化锆向单斜氧化锆的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缓解尖端应力集中,对裂纹产生屏蔽作用,阻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陶鑫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