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上语文 期末试卷 .1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有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
(2分)跌dàng()huò()免探lí( )得珠言简意gāi(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者、作品。
(10分)⑴,志在千里。
(曹操《》)⑵窈窕淑女,。
(《关雎》)⑶小张很有才华,因犯了一个小错误被公司领导降为小职员,他渴望再得重用,便经常吟诵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来抒怀,朋友也经常用(作者)《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来劝慰他。
后来,这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吃了几次亏。
他被领导起用了,真是“,”(诸葛亮《出师表》)啊!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终于使公司扭亏为盈。
公司领导引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有关诗句感叹道:“当我们‘’的时候,幸亏小张为我们迎来‘’啊!”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
②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③他已经当庭拒绝过了;我们现在只能给他公道,让他原约。
④这里,前后呼应的两笔,地而且有层次地写出了一个普通农家少妇对于解放军的真挚的骨肉般的热爱。
A、终生温情实行有板有眼B、终生温润履行有声有色C、终身温润履行有声有色D、终身温情实行有板有眼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7分)值2007年元旦来临之际,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要求各班级自行组织“庆元旦”文娱活动。
该通知公布后,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但也有人说:“学习这么紧张,花时间搞活动,太划不来了。
”(1)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驳斥对活动持异议者的话。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基础知识(35分)1.课文填空(10分)①▲, 壮心不已。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③求之不得, ▲。
④▲,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⑤▲, 池非不深也, ▲,⑥▲, 猿则百叫无绝。
⑦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 蕴涵执着、炽热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2.触摸汉字(4分)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 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 小鸟在枝头欣赏唱歌, 他会听见黄莺清吟, 杜鹃啼血, 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 来yìn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他结出累累的果实, 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芳馨.(▲)(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分) yìn(▲)庇(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3分)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 骨干教师逐年增多, 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 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晚, 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 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 从而一炮走红, 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 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不胜枚举。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4分)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 如果后来成了人物, 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 即便是缺点也无妨, 被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 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选拔官员。
(2)概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几次遇险经历(两次即可)(3分)6.请仿照下面句子, 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上册期末试题2套附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上册期末试题2套(附答案)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7-11 16:27 编辑一、积存运用:(35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我喜爱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
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漂亮。
它仿佛比空气还轻,并非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
但是,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xì,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近默无声。
但在它飞舞的时候,咱们似乎听见千百万人马的呼声和脚步声,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丛林的郁郁葱葱;有时又似乎听见情人的切切的密语声,礼拜堂安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酷寒。
但在它的飞舞姿态中咱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辉煌,照耀着咱们行路的人,又在咱们的玻璃上札札地绘就各式各样的花huì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1)、依照语境与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窗xì()婀娜()()花huì()(2)、文中有二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更正(2分):改成,改成(3)、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做修改:(2分)病句:修改:(4)、依照前后文意,展开想象,为文中空白的地址续写几个句子:(2分),,,,二、古诗文默写:(10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题‘空’不得分)(1)、,壮心不已。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2)、梦寐以求,。
,。
(3)、,。
别是一样滋味在心头。
(4)、,池非不深也,,(5)、,猿那么百叫无绝。
(6)、品读古代先贤的诗文,咱们能从中读出他们爱国爱民的高贵情操。
读《陈涉世家》,你能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出陈胜年青时远大的理想理想;读《捕蛇者说》,你能从“”品出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人文关切和对统治政策的不满;读《》,你能从“”读出。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苏教版九班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同学们,过了圣诞,就开始进入到紧张的期末复习中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九班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完成这些试题,不仅能巩固我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考场训练的技巧,一起来仔细做题吧!苏教版九班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第Ⅰ卷(选择题16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连翘(qio) 栈桥(zn) 汲水(j) 腻烦(n)B.深谙(n) 恣睢(z) 吞噬(sh) 作梗(ɡěnɡ)C.跻身(jī) 蕈菌(xn) 瞥见(piē) 蹚水(tānɡ)D.缘分(fn) 晦塞(s) 累赘(zhu) 消弭(m)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他的著作不仅是在叙述历史,也是在_________历史,重新审视、反思历史。
②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__________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
③清政府_____恐外,进而媚外,丧权辱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A.拷问趋向由B. 考问取向由于C.拷问取向由D. 考问趋向由于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C. 他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
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D. "卖蟹了'!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的嗓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杨某重新拿到手机,就按开机键,竟无反应,仔细一瞧,手机居然变成了模型,茅塞顿开的杨某再找骗子时,那人早已逃之夭夭。
B、塑造了一只为爱赴死的巨型猩猩王的影片《金刚》,以其栩栩如生的声音荣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和最佳音响效果奖。
C、某些编导急功近利,不愿精雕细刻作品,甚至边播出边拍摄,几近立等可取,如此"速成法'拍出的电视剧怎能成精品?D、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苏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共27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汉语注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
(4分)①雄jù( ) ②苦sè( ) ③惊chà( ) ④浩jié(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
然后改正。
(4分)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②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汇贯通,举一不能返三,终身都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①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⑥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陈涉世家》)⑧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4.名著阅读。
(3分)格列佛来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它!”有人认为这一则广告的用意无可厚非,但是,文字上却有些不妥。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九年级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3分)(一)积累。
(10分)1.下面字,把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及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写在后的方格内。
(2分)蓦然回首,初中三年,如花似梦。
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懊恼时,你曾怏怏不乐。
这三年,老师(kuì)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三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
堂是你温(xīn)的港湾,泊着你的抱负,送你扬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篮,实现你的梦想,铸就成功的希望。
2.默写。
(8分)(1)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2),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6),似曾相识燕归。
(晏殊《浣溪沙》)(7)剪不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运用。
(13分)3.名著。
(5分)(1)学常识。
(3分)让我们走近名人,去感受学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系天下,留下了《》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身残志坚,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著;现代学巨匠鲁迅虽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这—回忆童年的散,表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2)名著积累。
(2分)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
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莫泊桑读书卡片作者作品人物与人物相关的故事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4分)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留意:全部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3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结合下列语境,按拼音写出汉字。
(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夏日听雨,雨声淅沥,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méng lóng;冬日观雪,雪意lán shān,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雪白。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B.2024年《朗读者》开播以来圈粉多数,被赞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C.《阳关雪》一文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D.2024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世人纷纷为他的人民情怀和天下担当而喝彩!3.下列句子中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留意谦敬之分。
如敬辞类“贵庚”“令堂”“赐教”“拙见”等,谦辞类“薄面”“劳驾”“寒舍”“敝人”等。
(此处谦词、敬词运用合理恰当)B. 春运将至,有些“黄牛”自己印制假的火车票诈骗旅客,真可谓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奇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等,为褒义词,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C.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此处文化常识正确)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此句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引发国内影视从业者的深思”。
)4.依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一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①▲,除恶务本。
②▲,来者犹可追。
③▲,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④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金鑫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jiǎo碎,碎成斑lán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yàng动的一匹长长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xuàn目的花纹……(赵丽宏《周庄水韵》)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B.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C.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先生。
” D.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他长得比一般军人颀长些,不过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
B.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C.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
D.期末考试前每个同学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4.默写。
(8分)①,志在千里。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③,不拘一格降人才。
④,来者犹可追。
⑤晏殊《浣溪沙》中的“,”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5.名著题。
(6分)①《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国人,他曾担任牧师,任职期间,他卷入了当时和之间的党派之争。
(2分)②你一定对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经历还记忆犹新,利立浦特用来选拔官员,朝廷官员也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这种技艺,请谈谈自己对作者描写这一情节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16.1命题人:初三语文备课组审核人:初三语文备课组注意事项:1. 请把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卷上。
2. 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题满分为130分。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雄踞(jū)泠泠淙.淙(chóng)B.瞭.望(liào) 黑黝.黝(yǒu)C.姿睢.(suì)五行.缺土(háng)D.蹚.水(tāng) 融汇.贯通(hu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花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3.下面文言语段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A.万钟:丰厚的俸禄。
B.辩:同“辨”,辨别。
C.加:好处。
D.得:得到。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5.下列关于《水浒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水浒传》中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他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
D﹒在粱山农民起义奠基人晁盖去世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6.《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3分)二、阅读与赏析(共46分)(一)(4分)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⑴请简要赏析上阕“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2分)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①轻②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
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
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
”王曰:“仪之言果信矣。
”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
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
故卖仆妾不出闾巷③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④嫁于乡曲者,良妇也。
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
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注:①重币:厚重的礼物。
②轻:随便,轻而易举。
③闾巷:里巷,乡里。
④出妇:被遗弃的妻子。
8.下列句中的“之”与“吾闻子欲去秦之楚”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 君将哀而生之.乎C.寡助之.至 D. 故为之.说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陈轸和张仪都是秦惠王的重臣,在秦惠王面前争宠。
B. 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中伤陈轸,说他为自己打算的多,为大王打算的少。
C.陈轸用伍子胥和曾参的例子是想告诉秦惠王自己的忠心。
D. 秦惠王认为陈轸说的有道理,同意他到楚国去。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王胡.不听乎胡:②秦惠王终相.张仪相:③忠且见.弃见:④王以其言为然.然: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
(2分)译文:⑵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2分)译文:(三)(6分)成长与成功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
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
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
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
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
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
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
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
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A,最后枯萎而死。
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12.根据上下文推测,A处填写的成语是:(2分)13.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答:__________ 14.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2分)答:____________(四)义重情深的恩赐(14分)①炎夏七月,年过八旬的我,冒着似火炎阳,从北京飞往汉水之畔的襄阳;后又从襄阳乘大巴寻觅汉水之源,远行至陕南的汉中和安康。
一周的行程虽然大汗淋漓,但“南水北调”的人文情怀,却给我留下无尽的情思。
②归来后,还演绎了一曲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童话..”,那就是我锈迹斑斑的牙齿,昔日刷牙都无法让它由黑变白——回到京城,面对镜子,我惊愕地叫了一声:“啊!五十八年吸烟历史、凝固在牙齿上的黑黄斑痕,怎么一下子变白了?”静思之后,答案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南水北调”的汉江之水,对我的恩赐……③到了襄阳,让我勃然心动的是这座城市的风情:一条清波碧浪的汉水,从美丽的城市中间穿行而过;南边是城,北边还是城。
抵达入住的南湖宾馆,打开水龙头洗脸时,发现这里的水,比北京的水清亮许多。
因而当天下午在“人文汉水襄阳笔会”启动仪式上,我倾吐出初识襄阳的感受:我和湖北的缘分很深,去过武汉等多个城市。
这些城市都曾给我人文启迪——但让我一见钟情的,却是大美的襄阳。
当天晚上,我和文友们登上一叶小舟在汉江上夜游,两岸灯火映照下的古城亭台和现代楼阁相辉映的画面,让我当真产生了相见恨晚的痴醉之感。
④正是出于这种痴爱在内心的穿梭,一种忧郁之情突然从心底升腾而起。
来襄阳之前,我读到过如是一条新闻,今年襄阳雨水偏少,水位下降致使江中鱼类繁殖率下跌,这对襄阳人民生活来说,已然是个负面信号。
汉江今年本身就水脉欠缺,还要为更为缺水的北方“补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自残之举吗?⑤两天后,我们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
当文友们纷纷拍照时,我却避开众人,想找个地方尝上一口水库的水。
⑥无计可施之际,只好向讲解员求救。
她问我喝过“农夫山泉”没有,我说喝过。
她说部分瓶装水就是从库区深水岩洞中灌的。
我十分惊愕,讲解员为我压惊说:“经过专家检验,库边之水因与堤岸相接,属二类净水;库心的水,仍为一类最佳水质——这种优良水质,已经连续保持六年了。
”接着,她对我谈起襄阳和当地为了保护丹江口水质,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2003年起,在总干渠两侧先后关停并转了三百多家冶炼和造纸企业,现在水源保护圈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⑦归来途中,赵丽宏等几个年轻的文友,正在讲述着他们的汉水情话:他们居然穿上泳装,表演了一场泅渡汉水之举。
我想参与到车上的欢声笑语之中——但到底年纪老了,没有高声说话的底气,因而只能对身旁的文友低声抒发我对汉水的情怀:“我不会游泳,但也尝到了汉水之美味,在南湖宾馆我尝了几口自来水,这不算新奇——新奇的是,采风团只有我喝到了汉江的圣水。
”⑧“圣水?你不是说梦话吧?”身旁的文友不解地询问我。
⑨我诙谐而幽默地说:“汉江圣水偏爱老人。
为了照顾采风团里年纪最大的我,当地专门开来一辆车,送我提前到了山上的鹿门寺。
这儿是唐朝诗翁孟浩然少年读书之地,曾给后人留下《春晓》名诗。
能到他的故土,寻觅他的形影,内心十分激动……”⑩“你喝了那儿的水了?”文友问我。
(11)“让你猜着了,我喝了鹿门寺的水!”(12)他说:“那也不能称其水为圣水呀?”(13)“你听我说下去么。
进了这个寺院,正好碰上一位僧人,用一只水桶在岩洞口提水。
我向那位老僧说想喝上一口你打上来的水。
老僧绽露出一丝笑意,但并没答应我的要求,而是用手指了指岩洞旁悬挂的另一只小小水罐,让我自己动手舀水。
我拿起水罐从岩洞里舀上水来,一扬脖子喝了下去:“你想,千年前的诗圣孟浩然,在这儿耕读挥墨多年,一定喝过这洞中之水;现在寺院的僧侣们,又用其水制其禅食,称其为圣水,不是挺合适的吗!”(14)友人笑了,说了一句文学行话:“你真富有文人的想象力……”(15)水——又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