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间隔发车问题原理
发车间隔问题

收车隔断问题之阳早格格创做
知识面拨:普遍隔断收车问题,用3个公式赶快做问: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止人速度)×相逢事变时间隔断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止人速度)×相逢事变时间隔断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收车时间隔断
1、甲乙二人逛街,甲创造每隔10分钟从迎里启过去一辆8路汽车,每隔30分钟从里前启去共样的汽车,已知大众汽车屡屡收车隔断时间相共,甲乙步止的速度为每分钟90米.请问:汽车的收车隔断为几分?
2、从大众汽车总站每隔一段时间启出一辆大众汽车.小明战小白二部分正在一条街上反目标步止.小明沿着大众汽车目标每分钟步止60米,屡屡隔断20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圆超出自己,小白每分钟步止80米,屡屡隔断10分钟逢上迎里启去的一辆电车.请问:大众汽车站屡屡隔断几时间启出一辆大众汽车?
3、骑车人速度是步止人的3倍,一条街上,一个骑自止车的人战一个步止的人共背而止,骑车人速度是步止人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大众汽车超出步止的人,每隔20分钟有大众汽车超出骑车的人.如果大众汽车初收站屡屡隔断相共的时间收一辆车,那么隔断的时间是几?
4、刘江骑自止车正在一条汽车线路上止驶,线路的起面站战末面站每隔相共的时间收一次车,他创造从里前每隔12分钟启过去一辆汽车,而迎里每隔4分钟有一辆汽车驶去,问汽车是每隔几分钟收一
辆车?。
数学公式范例

间隔发车行程问题知识点回顾发车问题知识点拨:(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 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方法: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线段图)例题解析【例1】某停车场有10辆出租汽车,第一辆出租汽车出发后,每隔4分钟,有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在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2分钟后,有一辆出租汽车进场.以后每隔6分钟有一辆出租汽车回场.回场的出租汽车,在原有的10辆出租汽车之后又依次每隔4分钟开出一辆,问:从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后,经过多少时间,停车场就没有出租汽车了?解析:这个题可以简单的找规律求解时间车辆4分钟 9辆6分钟 10辆8分钟 9辆12分钟 9辆16分钟 8辆18分钟 9辆20分钟 8辆24分钟 8辆由此可以看出:每12分钟就减少一辆车,但该题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剩下一辆的时候是不符合这种规律的到了12*9=108分钟的时候,剩下一辆车,这时再经过4分钟车厂恰好没有车了,所以第112分钟时就没有车辆了,但题目中问从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后,所以应该为108分钟。
对“发车问题”的化归与优化为便于叙述,现将“发车问题”进行一般化处理: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交车线路上,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均每隔相等的时间发一次车。
他发现从背后每隔a分钟驶过一辆公交车,而从迎面每隔b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驶来。
问:公交车站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假如公交车的速度不变,而且中间站停车的时间也忽略不计。
)一、把“发车问题”化归为“和差问题”因为车站每隔相等的时间发一次车,所以同向的、前后的两辆公交车间的距离相等。
这个相等的距离也是公交车在发车间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间隔发车练习题

间隔发车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高速公路上,间隔发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提高车辆通行效率B. 减少车辆拥堵C.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D. 节省燃油消耗2. 以下哪种情况下不适合进行间隔发车?A. 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B. 天气恶劣,能见度低C. 新驾驶员对间隔发车不熟悉D. 车速较慢的交通情况3. 在进行间隔发车时,应该保持与前车的最小时间间隔为:A. 1秒B. 2秒C. 3秒D. 4秒4. 关于间隔发车的说法,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必须按照前车的速度行驶B. 可以适当加速以缩短时间间隔C. 可以适当减速以延长时间间隔D. 必须保持与前车相同的速度5. 当您想要超越前车时,应该:A. 立即变道超车B. 在变道前提前打方向灯C. 通过加速缩短时间间隔超越D. 询问前车是否同意超车二、判断题1. 间隔发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车辆事故率。
A. 正确B. 错误2. 在进行间隔发车时,车速越快,时间间隔可以缩短。
A. 正确B. 错误3. 如果前车突然刹车,间隔发车时的后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刹车或加速。
A. 正确B. 错误4. 间隔发车时,后车可以通过车道变换来超越前车。
A. 正确B. 错误5. 间隔发车对于提高燃油消耗效率是有帮助的。
A. 正确B. 错误三、填空题1. 间隔发车的基本原则是控制车辆之间的 ___________。
2.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保持在 ___________ 秒以上。
3. 在进行间隔发车时,应该与前车保持足够的 ___________。
4. 间隔发车有助于减少车辆之间的 ___________,提高交通的流畅性。
5. 在超越前车时,应该事先打开方向灯并通过 ___________ 加速。
四、问答题1. 简要说明间隔发车的目的和意义。
2. 请列举三个影响间隔发车的因素。
3. 间隔发车时如何保持适当的时间间隔?4. 请解释一下间隔发车对交通流畅性的影响。
5. 超越前车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五、应用题假设您驾驶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进行间隔发车练习,请根据前车的速度和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 前车的速度恒定在每小时100公里,您应该保持与其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秒?2. 假设前车突然减速,您应该如何应对?3. 在接近出口时,您打算超越前车,请说明您的超车计划和操作步骤。
2016年上半年多省市事业单位招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精选(C类)及答案解析

B.闲暇独立
C.业余深入
D.零散严谨
上一题下一题
(4/10)选词填空
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依次填入画横线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请开始答题:
第8题
当一个湮没个性、缺少选择的社会开始转向一个价值多元、选择多样的社会时,如果不能根据客观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适时的修正,只会将其推入_____之境。语言文字领域亦复如此。所以,此次异体、生僻字的“转正”值得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正按部就班
B.矫正如法炮制
C.纠正心安理得
D.匡正亦步亦趋
上一题下一题
(7/10)选词填空
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依次填入画横线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请开始答题:
第11题
中国人口占世界首位,但是大数据只是日本的60%,北美的7%,而且存下来的数据很多未得到保护,部门间的数据很难共享,导致数据不_____,重复投资。另外,我们缺乏可控的大数据分析,要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保证大数据能够共享,而不是对其进行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实改造
B.全面封锁
C.完备曝光
D.准确掩盖
上一题下一题
(8/10)选词填空
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依次填入画横线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请开始答题:
第12题
在我国逻辑哲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时,人们致力于引进、学习西方逻辑哲学理论。因此,部分学者产生一种_____,似乎西方逻辑哲学的理论就是逻辑哲学的唯一真理。他们对待西方逻辑哲学理论,不是采取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以之作为构建我国逻辑哲学的素材,而是全盘照搬,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考省考《行测》数量关系公式技巧

数量关系一.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①多位数;②年龄;③不定方程;④“剩”、“余”、“多”出现;⑤比例2.数字特性奇偶运算法则:同奇异偶;①知和求差/知差求和;②有条件的不定方程。
整除判定法则:①能被2(或者5)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者5)整除; ②能被4(或者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者25)整除;③能被8(或者1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者125)整除;④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⑤能被9整除,当且仅当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⑥一个数是11的倍数,当且仅当其奇数位与偶数位之和的差是11的倍数;当题目中出现百分数(浓度、利润率除外)、分数、小数的时候,将其化为最简分数:⑦如果a=m nb ,则a 是m 的倍数,b 是n 的倍数。
3.方程法基本方法原则:①设未知数:a.求的量;b.中间变量。
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③解方程: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 。
不定方程:无条件,代入排除法;有条件,①奇偶;②尾数;③共同因子。
4.十字交叉法 适用于:溶液问题;A 部门,平均分a ,B 部门,平均分b 。
将质量为A 、浓度为a 的溶液,与质量为B 、浓度为b (a>b )的同种溶液混合,得到浓度为r 的溶液,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得二.公式类型1.计算问题①尾数法;②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③提取公因子、整体代换最小公倍数:下次同时、下次相遇、再次回到;同期(循环):①先找循环节;②所求循环节,看余数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
(最小公倍数)平方差公式:a ²-b ²=(a +b)(a -b); 立方差公式:a ³±b ³=(a ±b)(a ²∓ab +b ²); 完全平方公式:(a ±b)²=a ²±2ab +b ²;完全立方公式:(a ±b)³=a ³±3a ²b +3ab ²±b ³; 其他: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 )m =a m b m 分母有理化:=;b m*(m+a) =b a (1m -1m+a );d n(n+d) =1n -1n+d ,当d =1时,1n(n+1) =1n -1n+1等差数列:a n =a 1+(n-1)d ,=na 1+n(n-1)d 2。
公车问题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行程问题是一类相当重要的题型,历年的考试都会出到此类题目,但是其所包含的小题型也较多,对于考生来说较难把握。
经过对于各小题型的系统总结和整理,中公教育专家发现除去传统的相遇追及问题、牛吃草问题、时钟问题和流水问题以外,就数公车问题是考得较多却较难把握的一种题型。
所以对公车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确定具体的解题思路就非常必要。
公车问题包括两类题型:发车间隔问题和发车相遇问题,以下我们对这两种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
一、发车间隔问题发车间隔问题的典型例题如下:人在路上走,每a分钟有一辆公车从后面追上他,每b分钟迎面驶来一辆该路公车,求发车间隔(假设发车间隔时间固定)。
那么对于这种问题我们会注意到因人走在路上与电车相遇可以是任意的时间,因此较难确定哪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是与问题有关的,但是从后面追上来的每一辆车始终有一个相同的间隔时间,同时迎面开来的车也是每辆车之间有一个相同的间隔时间,所以同一方向发出的公车具有相同的间隔路程,把这类问题转化成相遇或追及模型就非常容易解决。
利用三个公式,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
例题:小明放学回家,他沿一路电车的路线步行,他发现每搁6分钟,有一辆一路电车迎面开来,每搁12分钟,有一辆一路电车从背后开来,已知每辆一路电车速度相同,从终点站与起点站的发车间隔时间也相同,那么一路电车每多少分钟发车一辆?提出这类问题。
在匈牙利,它则被称为“邮车相遇问题”,因为匈牙利著名作家卡尔曼·米克沙特所著的名著《奇婚配》中,有一个类似的邮车相遇算题。
解这类问题的图,称之为“时间——路程图”,或称之为“运行图”。
对于这类问题,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其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经典数量关系题巧解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经典数量关系题巧解【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合理运用数学思想巧解数学运算题不失为解题一大法宝。
中公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经典数量关系题巧解。
1、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与一个步行人同向而行,骑车人得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多少分发一辆公共汽车?解法1:紧邻两辆车间的距离不变,当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时,紧接着下一辆公汽与步行人间的距离,就是汽车间隔距离。
当一辆汽车超过行人时,下一辆汽车要用10分才能追上步行人。
即追及距离=(汽车速度-步行速度)×10.对汽车超过骑车人的情形作同样分析,再由倍速关系可得汽车间隔时间等于汽车间隔距离除以5倍的步行速度。
即10×4×步行速度÷(5×步行速度)=8(分)解法2:把相邻两车间的距离看作“1”,那么汽车与步行人的速度差就是1/10,汽车与骑车人的速度差就是1/20,由此可以得出:骑车人与步行人的速度差是1/10-1/20=1/20因为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所以步行人的速度是:(1/20)/(3-1)=1/40汽车速度为:1/40+1/10=1/8所以,汽车的发车间隔为:1/(1/8)=8分解法3:(汽车速度-步行速度)×10=(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20把“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3”代入上式,可得:汽车速度=步行速度×5再根据汽车与行人的追及关系列式:行人速度×(5-1)×10÷(行人速度×5)=8分。
解法4:设步行人速度为x,公共汽车速度为y.则骑车人为3x.都是同向运动,可设想公车静止,步行人和骑车人相对公车,则公车成为等距离的路标,则步行人向后运动速度为y-x,骑车人向后运动速度为y-3x.由两等距公车的距离为等式10(y-x)=20(y-3x),则x=y/5则两公车距离为10(y-y/5),或20(y-3y/5) 为8y.而公车从一个地方出来形成等距,则每隔8y/y=8分钟出现下一个公车。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中的难点:多次相遇问题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中的难点:多次相遇
问题
2016年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要开始了,湖南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有一些题型是常考的题型,仔细分析起来会较为繁琐,而在行测考试中时间对大家来说是最重要的,因此记住一些常考题型的结论对大家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具体的例题就考试中比较难的一种题型:多次相遇问题,给大家做一详细的讲解。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考试信息,请关注: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ml/guojiagongwuyuan/?Wt.mc_id=bk123 90),里面有更多的、最新的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隔发车问题原理
华图教育
间隔发车问题是行测考试中一类比较难的行程问题。
这类行程问题时不时的会出现在国考和省考中,所以广大考生既感觉到这类问题很复杂,理不清楚,而又不敢轻言放弃它。
这类问题让考生头痛的原因是题干比较复杂,关系比较多,不容易找到突破口;有的考生仅仅记住了最常见题型的一个公式,当题目的条件稍微变化,就无能为力了;归根结底,考生对这类问题的原理不清楚。
间隔发车问题一般包括行人速度、汽车速度、前后相邻汽车间距、汽车发车时间间隔、相遇(追及)事件时间间隔几个变量,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间隔发车问题的关键。
关键点一:汽车间距与汽车速度
在间隔发车问题里面,汽车(一般是公共汽车)运行规律一般是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且每辆车的行驶速度都是相同,那么从一辆车发车到下一辆汽车发车之间称为“一个汽车发车时间间隔”,当后一辆车发车时,前一辆车已经行驶了“一个汽车发车时间间隔”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前后两车的间隔=汽车发车时间间隔×汽车的行驶速度
关键点二:车追人
在题目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描述“人在走,每隔多久一辆汽车追上了人”,这是间隔问题里面的追击问题。
如下图所示,当第一辆车追上人后,到第二辆车追上人,中间间隔是相同的。
为此,我们可以得到车追人时,两车间隔的距离=(汽车速度-人的速度)×两车间隔的时间。
关键点三:车与人迎面相遇
当汽车与人是相向运动时,人与第一辆车相遇后,又过相同的间隔时间,与第二辆车相遇,这就是汽车与人的相遇问题,原理图示如下:
相遇问题可以得到,两车的间隔距离=(汽车速度+人的速度)×两车间隔的时间。
综上所述,间隔问题的关键在于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核心在于把握间隔时间相同,两车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
在间隔发车题目中,一般给定我们的条件是追上的间隔时间,相遇的间隔时间,但是仅凭时间是不能求出结果的,要把隐藏的间隔距离与汽车、人等的速度变量通盘考虑进来,利用上面三种公式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典型做法。